


本文作者刘津香老师近日风采
个人简历:姓名:刘津香1952年2月11日出生于天津市。1959年~1965年天津市和平区华安街小学上学。1965年~1969年天津市第六女子中学上学。1969年4月12日~1971年6月12日内蒙武川庙沟土城村插队。1971年6月~1972年10月内蒙呼和浩特市饮食服务公司综合饮食服务部餐厅服务员。1972年11月~1974年12月学习、实习。1975年1月~1986年12月呼和浩特市饮食服务公司医务所护士。1986年12月~1993年天津市药用玻璃厂保健站护士。1993年下岗,后退休至今。

为任性、执着的自己点赞 文/刘津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然而,就每个人的个性而言,可以说:成也个性;败也个性! 1949年父亲的部队解放了天津,1950年父母结婚。1951年妈妈从老家来天津,在军委后勤部卫生材料厂工作。当时正是抗美援朝时期,妈妈为抗美援朝前线生产急救药品。时间紧,任务重。妈妈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妈妈的劳累让我在妈妈最温暖安全的“房子”里感到不安。也许是我不想让妈妈太辛苦,在妈妈怀孕七个月时,我急急忙忙的来到这个世界,出生时体重只有三市斤。
当初为人父的父亲亲吻我柔嫩的小脸时,婴儿的奶香气让父亲陶醉。父亲不由自主的说:好香啊!这时母亲说:孩子还没起名字呢。父亲说:就叫“香”,在天津生的就叫“津香”吧。于是 ,我有了名字。
我9岁时是两个妹妹,一个弟弟的大姐了。父亲对我要求很严格。父亲要求我自己要把学习搞好,带好弟弟妹妹,帮助 妈妈做家务。我遵父亲的教导和要求,学习很努力,在班里总是前几名。每天晚上带弟弟妹妹等爸妈下班,给他们念小人书,一起做游戏。
10岁时帮爸妈做家务,从学习生火炉开始。倔强的我在内心说:我就不信,我点不着火炉!在邻居们的帮助下,找要领想办法。点燃报纸,加碎木柴,加大块木柴,加碎煤球,加整煤球,直到把火炉烧得旺旺的,爸妈回到家做饭就省时间了。
11岁开始帮爸妈做饭,烙饼、熬粥。虽说做的不好,但爸妈下班一炒菜就吃饭,省了很多时间。每学做一件家务,我都在内心倔强的说:我不信,我做不好家务!就这样,我学着做一件一件我从来没有做过的家务活,年龄不大就减轻了爸妈的负担。为此,我感到很欣慰。
1969年我17岁(68届老三届最小的一届)初中毕业开始毕业教育,我们学校上山下乡的去向是内蒙武川。我把学校的情况和爸妈说了,父母心疼我从小身体弱,让我回老家,为的是有亲戚可以照顾我。我倔强的说:我不回老家,投亲靠友没出息!我要服从学校的分配,和同学们去内蒙。就这样,我由天津到内蒙武川庙沟土城村插队了。
1970年我18岁在土城村我病了,不敢睁眼,一睁眼天旋地转。我强打精神一个人到武川县医院看病,只测了一下血压就确诊了“低血压”。还好,没有大病。怎么办?当然回天津修养对我的身体有利啊。然而,转念一想。我因病回天津,病好了还是要回土城村。本来爸妈对我就很惦记,如果病好了回来,爸妈就更不放心了。不,不能让父母为我操心。我就不信,我在土城调理不好身体!就这样,我一个人又回到土城村。在同窗好友和父老乡亲们的照顾下,经过20天的休息我好了,又能下地干活了。
1975年我23岁结婚时,单位给了我一间10平米的小平房。我拿到钥匙一个人去看了房子,10平米很小,顶棚和窗户糊的是白麻纸,因多年没人居住,白麻纸已泛黄,并且破烂不堪的;门是用木条钉在一起的;墙是黄的,在墙角还有蜘蛛网。因我们双方的父母都在天津,丈夫在内蒙边防部队,只有我一个人在呼市。收拾房子只有我一个人干了,我在内心对自己说:我就不信,我一个人收拾不了婚房!
我住在呼市饮食服务公司综合饮食服务部(大楼)的单身宿舍,距离我们的小平房有一个路口的路,还不算远。那时没有大礼拜,每周只有周日休息一天。我利用周一至周六的时间做准备工作,把打扫、整理房间的东西准备好。我搬来了椅子、凳子,准备了扫把、撮箕,大盆小盆,抹布报纸,大白刷子,白麻纸和浆糊等。
周日我起了个大早,和在医务所上班一样“全副武装”,并且戴了口罩。到了小平房把刷墙的大白先泡上,并且盖好防止落灰尘。打开门窗,把顶棚和窗户的纸全撕掉,打扫整个房间的灰尘。把浆糊刷在白麻纸上,我站在椅子上的凳子上,把白麻纸糊在顶棚上。就这样,一个人上来下去的把顶棚纸糊好。又用白麻纸把窗户糊好,窗户上面一半是糊纸的,下面是两块玻璃。这时大白也泡好了,我用像锅刷子一样的刷子,一下一下把墙刷了两遍。又把门窗的玻璃擦干净,把垃圾收起来倒掉。经过自己一天的折腾,我们结婚的房子就这样收拾好了。虽然累,但是看到收拾好的房子很有成就感。
我们在那间小平房住了三年,1978年我26岁,单位给了新建的宿舍房子。要搬家了,丈夫在部队,部队不可能因为我们搬家给他假。我想:我就不信,我一个人搬不了家!当我决定自己一个人搬家 时,我利用周一至周六的时间,整理东西打包。
我们的小平房距离新房有公交车4站地的路程 。搬家那天,我从新房附近的煤店借了一个平板车拉到小平房。把我们俩上山下乡的每人一只的空木箱搬到平板车的两头,(空木箱我一个人可以搬得动)把事先整理好的东西放到木箱里。把行李放在两只木箱的中间,用绳子把两只木箱和行李捆好固定住。在平板车的右面把手的根部有一根绳子套,我把绳子套套在我的右肩上,双手拉起平板车向我们的新家走去。到了新家,怎么装的车就怎么卸车。我家有一辆自行车,我不会骑自行车,但是我会推自行车。我到小平房把剩下的零零碎碎打包,用自行车从小平房推到新房。我用周日走了两趟把家搬了,看到堆在新家的东西无比欣慰。我自己搬了家,我做到了。接下来就轻松了,我可以慢慢的收拾。
1980年 我28岁儿子出生了,新的生命带给我们欢乐。然而,军人的妻子要承担全部。我家住在呼市八中附近,要走下坡、过用水泥板搭建的桥、再上坡的路。我家距离孩子托儿所有公交车两站地的距离 ,因为前后够不着车站,我只有每天抱着孩子走着送幼儿园。孩子小又是夏天我和孩子穿的衣服都少,走公交车两站地的路还可以。随着孩子长大,又是冬天。我和孩子穿的衣服都多,孩子穿上棉衣,戴上斗篷真的一大堆啊。我1.55米的身高,抱着孩子这一大堆我连前面的路都看不见。再说 ,抱着这一大堆走两站地的路确实很吃力很困难。
怎么办?我不信,我一个人带不了孩子!我买来了花布,制作成双层,上面缝上部队的背包带,下面两个角各缝上一个金属环。给孩子穿好棉衣,戴上斗篷,我把自己缝好的背带放在孩子斗篷外面后背的地方。两根背包带放到我胸前交叉,背包带的两头分别从下面的两个金属环里穿过去,背包带的两头在我腹部的位置系紧孩子就背 好了。这样背着孩子我能背得动,也能看到前面的路了,两只手还可以提包买菜什么的。我用这种方法把孩子背出去背回来,孩子一天一天在我的背上长大。
1986年 我34岁从内蒙呼市调回天津。1989年我37岁,单位体检发现我右心肥大。我到天津胸科医院检查,确诊:房间隔缺损,先天性心脏病。医生开了住院证,让我手术。我的病那时需要开胸 做大手术,如果手术就要告诉我父母,我不想父母为我担心害怕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我决定不手术。我想:我不信,我不手术会死!
我要求 丈夫不许向任何人说我有病,最主要是不让我父母知道。2014年、2017年我父母先后离世都不知道我是先心病患者。我没有让父母为我担心害怕我很欣慰。
1993年我41岁下岗了。那个时候很多工厂倒闭,大批人员涌向社会。求职找工作的人多,用人的少。再说,我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又下岗了。完全可以什么都不做,呆在家里休息。可是,我就是不能这样消沉下去,我就是不服输。我在内心里说:我就不信,我自己养活不了我自己!
于是,我到处求职。曾经做过家政,照顾做了人工流产后的妇女和她的家庭;在一个水暖队机关烧过茶炉;做了15年特护工作,在天津的22家医院,护理了危重症患者339人。
我是有职称没学历的护士,从事护士工作(1975年~1993年下岗)18年一直在单位医务所和保健站工作。具体工作只是打打针、拿拿药而已。连输液的都很少,更没有接触过危重症患者。在我45岁~60岁下岗后做特护工作的15年里,在我没有学历、没有实际经验的情况下,靠的就是:我不信,我不懂,我不会!接一位患者,对关于患者的医生查房、护士交接班、其她特护操作都认真听,认真学。遇到具体问题就查找资料和书籍,同时请教其他医护人员。15年,我学到了很多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做到了富有经验又操作娴熟,得到医护和家属的好评和信任。
2011年我60岁,父亲做了直肠手术,并且做了直肠造瘘术。父亲还反复的做检查化验,只要身体有恙就住院。那年我终止了特护工作。因为父亲需要每天伤口消毒换药,随时做护理。还有,父母老了正是需要我们照顾的时候。我是从事护理专业的,又是家中长女,理应带头照顾父母。由于我自己的家离我父母的家较远,我只好住在我父母家。
2013年我62岁,那年11月11日父亲住院 。因父亲的病在加重,因住院时间长,因弟弟妹妹们都有自己的家、我不愿意他们辛苦,因我是护理专业,因我要所有的事都亲力亲为,因为我残缺的心脏和身体的“连续作战”。所以,我的身心无比疲惫。有时觉得心脏在颤抖,双腿肿的一按有很深的坑。我在内心说:我就不信,我不能坚持到底!就这样,我尽了一个女儿的心和大姐的担当。
2014年4月28日18:48分父亲满面红光,说着笑着离开了我们,享年86岁。回到母亲的家,看到体弱多病、伴有脑萎缩的母亲我无比心疼。我决定留下来照顾母亲!
因母亲患高血压、糖尿病、脑萎缩,每分每秒都不能离人。所以,母亲所有的事情我都要亲力亲为。母亲洗澡我要给她洗,如果她自己洗她会洗无数次头发。因为,她刚刚洗过就忘记了。
母亲的口服药多,而且分餐前餐后。每天早上我把母亲的口服药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放到一间卧室锁起来,(防止母亲自己拿药吃)到服药的时候我再给她拿。因为母亲糊涂了,她就认为我不给她药吃。不知有多少次母亲和我吵,甚至动手打我。母亲糊涂的时候对我又吵又打,清醒的时候心疼我累。不知有多少次,我们母女抱在一起哭……
因辛苦劳累,加之我残缺的心脏,体力每况愈下。从洗澡日我和母亲都洗了澡,我洗了所有衣服再做饭;到上午给母亲洗澡,洗衣服,做饭。我下午自己洗澡,洗衣服,再做晚饭。就这样,给母亲洗澡时因为喘,又怕母亲看到我累,我把头扭过去深深的呼吸一下。每当我身心疲惫的时候,我在内心说:我不信,我不能坚持下去!
2017年1月7日4:36分,母亲是笑着离开我们的,享年88岁。父母都走了,我仍然在父母家。我遵照父母生前遗愿,把父母身后所有的事情处理完才回到自己的家。2018年2月7日是我离家6年4个月的回归。

2022年9月在好友的建议下,我参加了网上“龙风文学院”的学习。因为我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而且从来没有接触过诗词,写诗对于来讲难度是很大的。我在这个时候说:我不信,我学不会写诗!我认真记笔记,温习功课,请教老师和诗友。在诗友的帮助下,我先后写诗词190首,得到了院长和诗友们的好评。
2019年4月13日我组织参与了我们庙沟知青插队50周年的欢聚活动。2022年8月武川知青家园建成,其中有我的参与。年到古稀怀念过去,想到我插队的地方看看,看看曾经留下自己青春足迹和汗水的地方;看看我的好妹妹秀女;到已经建成一年的武川知青家园看看;看看老同学,老同事。
随着日子我的想法一天比一天强烈,已经成为了我的心梦。我于2023年7月13日到天津胸科医院做了心脏彩超,肺动脉压75。医生不建议我远行,特别是缺医少药的边远地区。我自己的症状是走几步路都会喘,所以我决定不去内蒙了。
2023年9月4日,丈夫参加知青第六届文化艺术节活动,到内蒙乌拉特前旗他插队的地方去了。这又再次燃起我重回插队的地方内蒙武川庙沟土城村的激情,我想:我就不信,我去内蒙能死!
我决定丈夫从内蒙回来陪我去内蒙武川庙沟土城村。2023年9月9日丈夫回到天津,9月16日我 们一起离开天津,圆我的心梦,开启了我的古稀之旅。为了减轻我的旅途劳顿,特意买了轮椅,我坐在轮椅上抱着行李,丈夫推着我。这样无论是出站进站都不用我走了,只是丈夫辛苦了。
我们2023年9月16日早上从天津出发,中午到了呼市。“龙风文学院 ”的秦、侯二位院长亲自接站,中午在武川为我们准备了莜面餐。餐后在二位院长为我们事先订的武川福地酒店休息,下午到武川知青家园拍照留念。晚上,“都市头条”出版社社长郝建国老师到酒店看望我们,长谈很久。随之,土城知青崔宏平来访,姐妹相见无话不谈。
2023年 9月17日,内蒙特色早餐烧麦后,在秦、侯二位院长的陪同下,从武川出发去土城村。上午10:30分到土城村,见到了秀女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相互拥抱,泪流满面。这是远隔千里,因上山下乡相识,在我人生低谷时给与我关爱的妹妹。午餐后,我给秀女留下小礼物和现金离开土城。下午5:30分回到武川,二位院长安排我们参观了“武川燕谷坊”。

2023年 9月18日早餐后我们离开武川,离别时与第一次见面就如此热情周到的秦凤莲院长紧紧拥抱,含泪告别。上午9:30分到呼市。中午,武川知青家园建设发起者、三人核心组成员 、工程部负责人、北京知青章玉佩姐姐为我们接风洗尘,陪同的还有50多年前的老同事月梅姐姐。晚上,“龙风文学院”的诗友姚石到酒店看望我们,并且带来了礼物。
2023年9月19日中午我们与原呼市饮食服务公司医务所同事韩宝英姐姐相聚。下午,我们夫妻到我们在呼市原住地和公园一游。
2023年 9月20日早餐后离开呼市,下午4点到天津。此次内蒙之行,共用时4天10小时。时间安排合理紧促,想见之人欢乐相聚,想到之处 驻足留念,心情愉悦快乐,带病出行身体无恙,古稀之旅圆我心梦!
人生如梦,转眼几十年。 我就靠着:在我几岁时学生火炉时我说:我就不信,我点不着火炉!
在我十来岁学习做家务时我说:我就不信,我做不好家务!
我17岁上山下乡时,父母心疼我体弱多病,让我回老家时我说:我不回老家,投亲靠友没出息!
在我18岁土城插队生病时我说:我就不信,我在土城调养不好身体。
我23岁结婚时我说:我就不信,我一个人收拾不了婚房!
我26岁需要搬家时我说:我就不信,我一个人搬不了家!
我28岁带孩子时我说:我就不信,我一个人带不了孩子!
我37岁得知自己原来是房间隔缺损,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需要做开胸大手术,为了不让父母知道会担心我,决定不手术不告诉父母时我说:我就不信,我不手术会死!
我41岁下岗时我说:我就不信,我自己养活不了我自己!
在我45岁~60岁,没有学历,没有实际护理经验做特护工作时我说:我不信,我不懂,我不会!
我67岁在陪伴照顾父母期间因身体原因,感觉身心无比疲惫之时我说:我就不信,我不能坚持到底!
我71岁参加了网上“龙风文学院”的学习。在文化水平低,从来没有接触过诗词的情况下我说:我不信,我学不会写诗!
我72岁,因先心病、右心肥大、肺动脉高压、身体无比虚弱的情况下。要去内蒙曾经插队的地方时我说:我就不信,我去内蒙会死!
我的人生很平凡,也没有什么成绩和贡献。我的个子只有1.55米,心脏残缺。但是,我人小志气高;体弱 性格倔强;能力差不服输。我就是靠着自己的名言:我就不信!我一定能!战胜了我人生所有的困难,认认真真、清清白白、任劳任怨,走着自己的人生之路。我由衷的为自己点赞!愿我的精神和信条伴随我战胜老年与疾病,活出坚强和快乐!感恩我的亲人和朋友们,祝大家平安健康!
于2023年9月26日中国天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