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贵州讯)通道古镇柳丝浓,
渔舟轻荡灯火明。
两岸笙歌侗民舞,
喜迎红军北上行。

深圳华人卫视特型演员艺术团,九月十六日主办全国红色文化宣传员,第二期重走红军长征路宣传活动。好多人说我秃着顶,留着八字胡子,脸色清瘦,酷似民国时期的蒋介石。而我穿上红军服,戴着红军帽,留着八须胡子,只要刁着烟斗又像十大元帅中的贺龙元帅。就这样有幸被邀请参加了这次活动,从湖南通道桐乡起步至贵州的遵义市的重走长征路。
这次活动是有计划和目标的,主要是宣传红色文化,弘扬长征精神,拍摄微电影等。 十六日来自全国各地还有香港的十多名特形演员和几十位群众演员云集到广西桂林市汇合,到史上记载的红军“通道转兵”湖南的通道县桐乡自治区启程。
对这次重大活动我是没有思思准备,以为是一次平常的旅游活动,我也是带着这种心态去的。没想到得到了当地桐族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发动了全桐乡民群近千人参加,有的穿着隆重的桐族节日盛装,有的和我们一样穿着红军服。在寨子门口敲锣打鼓,唱着民歌,把酒远迎。第二天又参加我们的“队伍行军,阻击战斗,胜利大转移”等活动。场面壮观,好似拍大片。我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被侗族人民的真诚热情所感动。
沿着红军的足迹,队伍翻山越岭跨三省界转道黎平,来到黎平古镇,参观黎平会议旧址。再急行军到达猴场,参欢猴场会议纪念馆,这里是红长征路上的伟大转折点,主席在周恩来、王稼祥与张闻天等红军将领的支持下,在政治局有了发言权,为遵义会议重新走上领导红军铺平了道路。
在遵义会议纪念馆里,特形演员一行接受了革命传统思想教育,了解了红军从瑞金转移中受到左倾机会主义错误领导,导致红军重大损失,毛泽东在众望之下重新回到了中央领导集团。
土城觅沧桑,商家马灯漾。
红军一老表,受伤置此乡。
土城之战,是遵义会议后主席指挥的第一仗,红军四渡赤水之战,史上军事之经典,是主席一生中军事指挥最为得意之作,挽救了红军,提高了威望。
“青山埋忠魂 ,缅怀写春秋”。特形演员一行穿着整齐的红军服,参观学习了四渡赤水纪念馆,女红军纪念馆,祭拜了土城青扛坡烈士陵园纪念碑。
土城镇与我们江西老表血缘相连,土城一战,牺牲了两千多位红军烈士,其中多数为江西老表,还有一“烈士”何木林,还成了土城人民的女婿。阻击战时,他被手留弹炸断右脚,全身血肉模糊,晕死过去。部队转移了,第二天,一个苗族放牛娃,在战场上拾捡弹壳时,发现众烈士身体下有位手在微动,赶紧跑回家叫父亲,父子俩发现有
位红军小战士还活着,不敢背回家,趁晚色偷偷把他背上附近的山洞里。在他家的精心照顾下,慢慢的恢复了健康。小战士非常有智慧,知道自己是外地人,一开囗就会暴露自己的身份。从此,他就成了“聋哑人”,十四年没有说过一句话,连他的妻儿都不知道。直到全国解放,才哇哇哭出了真相。
我们来到土城街上,少数民族的街城多建在沿江河边的山波上。这里的房子,有着浓浓的民族风格,多木结构,矮矮的一两层,青石路面起起伏伏,干干净净,每家每户都挂着马灯,整条街古旧朴素,保留了旧貌。何木林老英雄的家就在街中间,我们见到他的后人,更深刻地了解了老英雄的感人故事。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我们做为红色文化的宣传员,不忘初心,牢记历史,将长征精神永远传播下去。
(编辑 陈明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