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据说在人类出现以前就生长在我国的广大地区,后来成了著名的观赏植物,又名莲花、芙蕖、水芝、水芸、水目、泽芝、菡萏(hàndàn)等,以其圣洁高雅的气质还享有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等优雅的美称。
自古以来描写荷花的诗文不胜枚举,其中“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对荷花品格的倾情称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一幅活生生的水墨丹青如在眼前,悦目而赏心。至于“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说的是江南采莲季节,成片的莲叶浮出水面,重重叠叠,欢快的鱼儿在莲叶下嬉戏玩耍,宛若一幅灵动活泼的自然风景画,跃然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这些优美的诗文千百年来广为传诵,至今仍受人们的深深喜爱。我也曾附庸风雅,游览荷塘之时,面对眼前清润和谐的良辰美景和灵动娇柔的优美画面,不禁灵机一动,诗兴大发,随即诌了七绝一首,名曰:荷塘凫影
微波荡漾通灵处,闪闪银光动幼凫。
昨夜如酥淅沥雨,荷花叶上滚珍珠。

大自然的清晨,天是透明的,地是透明的,空气是透明的,眼前的一切景物也是透明的。看啊,昨夜一场如酥细雨把高天拂拭得格外洁净,瓦蓝透亮得纤尘不染。一钩残月羞答答地斜挂在山尖上,似乎依依难舍晓风柳岸的最后一瞥。微波潋滟的湖面上,一片片绿莹莹的荷叶上,撒满了珍珠大的雨珠儿,在晓风微澜中轻轻滚动着。这奇异的景致,这闪闪的珠光,引得几只凫鸟幼雏划动红掌拨开清波游近荷叶,怕是要去采撷那些灵动晶莹的小珍珠吧……

诗中,如酥形容毛毛细雨,也就是酥雨。出自韩愈的《早春 呈水部 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淅沥则是雨声,悄默声的轻微的雨声,因为昨夜之雨只闻其声而未见其形,那是一种意境吧。
这首诗,如果改成仄起首句不入韵的格式:
昨夜如酥淅沥雨,荷花叶上滚珍珠。
微波荡漾通灵处,闪闪银光动幼凫。

觉得也挺顺,但是不如上面那首倒插笔的写法有韵味。诗大多是写意的,不但要有意境还要力争有意思有意趣。这就需要调动各种创作手法,虚构、想象、联想、夸张、变形……
搞了几十年的案头作业,多少也悟出点儿道理,不敢说显摆,赧颜拿出来与诸君分享而已。“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祈望各位道友不吝赐教。
原创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