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娅力(贵州省知青联谊会副会长兼摄影部部长)
山东知青登上中国最后一片净土《梵净山》
梵净山是我国五大佛山之一,具有2000多年历史,号称“贵州第一山”因独特的地质构造,被称为“天空之城”。
梵净山云雾缭绕,高耸的金顶在云雾间时隐时现宛如仙境。最高海拔2572米,全境山势雄伟,层峦叠嶂,特殊的地质结构塑造了它千姿百态、峥嵘奇伟的山岳地貌景观。
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3县交界,靠近印江县城、江口县东南部、松桃县西南部、系武陵山脉主峰,是中国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位于铜仁中部。
2023年9月14日,贵州知青联谊会秘书长丁玉刚带着油炸肉饼、南瓜粥给山东知青送到宾馆,安排后勤部部长沈松滨亲自开车,贵州知青联谊会副会长兼摄影部部长丁娅力全程陪同山东知青一同游览《梵净山》中国最后一片净土!
8时08分,准时从贵阳火车站出发,前往桐仁地区海拔2572米,山势雄伟,景色秀美的《梵净山》中国最后一片净土!
11:30分,我们一行七人到达《梵净山》脚下。
我们在《梵水鱼庄》品尝了当地的美味佳肴,便通过安检,乘坐“小交通”直达登山“索道”,索道全长3514米,下索道后,开始攀登3200步台阶,到达蘑菇石,蘑菇石是所有来梵净山游客必须打卡之处,这蘑菇石色彩漆黑,形如蘑菇,鼎立山间,久闻蘑菇石之名,百闻不如一见,上大下小,高十米左右的蘑菇石伫立于此,已有十四亿年之久,所以又被称为“七级浮屠石”。
山东知青宋金明因腿疼,抬头望去,不见山顶,就不想登上,这时在贵州知青沈松滨的鼓励下,往前拐两个弯弯就到了,就这样两个弯弯……的攀登,就到山顶啦。


刘昌义(秘书长)一直在给大家鼓劲,上、上,希望就在眼前……再努一把力,就是胜利!
宋金明即将登到《梵净山》蘑菇云。
站在这里,一眼往去,真是“一览众山小”。
拐两个弯弯就到了,就这样“两个弯弯、再两个弯弯”终于登上了山顶!沈松滨见宋金明在《梵净山》高兴的顶合影!
宋金明高兴的站在《蘑菇云》打卡处,挥帽说:我终于登上了中国最后一片净土《梵净山》!
蘑菇石身高十余米,由于上大下小,形如蘑菇,所以取名“蘑菇石”。千万个岁月里,它一直屹立于此,不曾离去,仿佛在等待着某个人的归来,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果然巧妙!
《蘑菇石》植物界的活化石,奇石像蘑菇。




我们一行七人终于登上了《梵净山》!感受到大自然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会为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所震撼!
从“蘑菇石”往下便是《天王殿》。
距蘑菇石十余米,稍往下走,进入石拱门便到了九皇洞。
据传说,明代有一位皇帝的九妃子李氏,看破世道红尘,远来梵净山修行悟道,终于功果圆满,飞升成圣。后人为了纪念她,在这洞口修了两重殿字,取名"九皇洞"。
“净心池”,清泉从山壁间渗出滴落池间,这一洼清水喻意洗心革面,心净如初。
刘庆林在此处用此水洗洗手,据说喝口这里的水即可以把财运带回家。
金顶上还有一块巨大的石头,人称说法台。话说这金顶之上的桥是八仙铁拐李用女娲娘娘补天剩下的石头而造。
唐僧取经归来到《梵净山》拜谒弥勒佛,白龙马马失前蹄掉下的经书。

作者:丁娅力
图片:李国顺/林晓惠
排版:丁玉刚
初审:刘庆林
审核:沈松滨
编审:刘昌义
作者简介:丁娅力、汉族、大专、中共党员。
1975年7月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插队落户贵定县昌明区新安公社新光大队张保寨生产队,78年考入黔南州师范学校,80年中师毕业参加教育教学工作,2010年退休。
现任:贵州省知青联谊会副会长兼摄影部部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