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名家专栏:
构思新奇,不落窠臼,是桑恒昌先生诗歌写作的特色之一。
桑恒昌诗三首赏析
1. 趵突泉


三位得道高僧,在为天下祈福。
请听声声佛号,南无阿弥陀佛;
再听字字心经,般若波罗密多;
还有大明咒语,唵吗咪吧吡哞。
[读诗悟语]
古今描写趵突泉的诗歌,无非描写和赞扬其形、其色、其声、其势。例如:“白玉壶” 、“三白龙” 、“珠颗碎”、 “雪花寒”、 “飘素练”、 “溅珠玑”是描写其形、其色;至于描写其声势的当然是赵孟頫的名句“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可拔头筹了。而桑恒昌先生独辟蹊径,将三股泉水奔涌而出,訇訇作响,描写为三位得道高僧在为天下人祈福:“南无阿弥陀佛(向阿弥陀佛致敬)”、“ 般若波罗密多(智慧到达彼岸)”、“唵吗咪吧吡哞(祈祷观音大士能减除六道轮回众生之痛苦)”, 这三位“得道高僧”的“祈福之声”与近在咫尺的千佛上的经声佛号遥相呼应,相映成趣。
这种新奇而又自然贴切的构思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只有心怀佛心禅意的大善之人才能有此等构思。
2 . 早春的风

淘气的春风,
荡着柳丝,
扮了个鬼脸 。
桃儿杏儿,
捂着小嘴,
笑得花枝乱颤。
春刚刚动身,
心就点燃了,
万亩桃林。
[读诗悟语]
古人描写春风的名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和尚) 春风二月春如海,开遍一山桃杏花(明.陈聚);今人朱自清在《春》中描写春风: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些描写不能不说是生动形象,但还够不上灵动有趣。
而桑先生的上作,却是既生动形象又灵动有趣了,全篇通运拟人手法,构造了一个简短的情景剧(或曰情节): 春风这位调皮的少男,“荡着柳丝”,对一群名叫“桃儿”“杏儿”的俊美少女,“扮了个鬼脸”,惹得这群少女们“捂着小嘴”,笑得花枝乱颤(寓意是春风吹来,桃花杏花满枝开放,在春风中摇曳多姿),于是万亩桃林便红得像火在燃烧。这种运用拟人手法,构造情节,化抽象为具象的写作构思,能不说是匠心独运吗?
3. 照天下的路

天光大亮,
操劳一夜的星星,
都去了哪里?
啊—
那是我的父母,
那是我们的父母,
那是盘古开天以来,
亚当夏娃以来,
所有走远了的父母,
在天的最深处,
将他(她)们的目光,
聚成太阳
为天下的儿女
照天下的路
[读诗悟语]
马克思曾说过:“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集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说的是活着的父母对子女的爱,而《照天下的路》所表述的是已经去世的父母之爱,而且是自有人类之来,天下所有离世的父母对儿女们的爱,因而相比桑先生的《除夕之忆》,这首诗作站位更高,视野更广了。这首诗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大胆地想象,奇异地夸张: 在阴间的父母们,仍然关爱着在阳间的儿女们,无数个父母将他们微弱的目光,“聚成太阳,为天下的儿女,照天下的路”。总之,这首大作的构思出人意料:一是选材上写所有离世的父母之爱,我想这大概是前无古人的诗作;二是神奇的想象和夸张:目光聚成太阳之光,照耀所有儿女的路,助力、护佑儿女们在成长路上安然前行,堪称神来之笔啊!
说 明:就修辞手法的多样化而言,《除夕之忆》超越《照天下的路》,两首诗作各有千秋!
作者简介:

桑恒昌(1941— )男,原籍德州市武城县,原《黄河诗报》社长兼主编,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原副秘书长,当代诗坛泰斗, 现出版诗集21部。有270多首(次)诗翻译成外国文字。 2012年古贝春集团公司在文化,建立桑恒昌诗苑。 2016年被《山东诗人》杂志社授予“首届山东诗人终身成就奖”, 2017年11月被评为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影响力诗人奖。2018年1月在德州学院设立桑恒昌文学馆。

(济南五中退休语文高级教师王炳强读悟并荐发,于2023年9月22日明湖之畔)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