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鹧鸪天.端午情思(词林正韵)
张国政
千古离骚九曲扬。
汩罗江水默流殇。
中华魂魄冲不淡,
今载民丰国盛强。
先贤泪,洒端阳。
昌蒲艾草杞安康。
雄黄美酒杯斟满,
糯粽飘香万世芳。
鹧鸪天(钦定词谱)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晏几道

五律 悼屈原
刘跃华
端午逢新雨,凭栏忆秭归。
风骚千古颂,忠义万年垂。
奋起忧国难,疾呼恨力微。
汨江留逝影,粽子永相随。

七绝.端午吟(新韵)
张国政
艾草香蒲挂寓前,
喝杯黄酒话长天。
品尝粽子甜如蜜,
融入人生道路间。
仄起首句押韵,八寒。

端午之渡
每一片苇叶都是一只扁舟
追逐着大夫怀石入水的身影
在汩罗江上踏波
一年又一年
重复着
一个没有返程的摆渡
载一颗拳拳之心
拳拳地坚挺着四只角
哪一只是对家国沦陷的忧患
哪一只是对小人邪路的愤懑
哪一只是对上下求索的执念
哪一只是对凤翔九天的企盼
江风吹过一岸
又一岸
白芷开了
秋兰谢了
迟暮美人
风华少年
一个渡字竟是你驶向的港湾!
林卫平写于端午节

《正阳情》
如是端午情一片
如是家国情满园
如是集结情诗画
如是佳评祭屈原
如是老兵靓文坛
如是雅集筑情缘
如是方舟破骇浪
如是生命更璀璨
邢桂儒——赏战友国政贤弟精编《集结号里诗画情》端午专辑 随笔

端阳祭咏
李海星
屈平怒愤离骚泪,
尽叹忠良事上忧。
漫漫寻求新政路,
中申怒詈佞臣流。
怀沙纵跃神风在,
汨水悲歌浩气收。
仲夏芳兰舟竞渡,
清平盛世满神州。

端午情
五月端午艾粽香
凌晨踏青迎朝阳
神艾祛邪除魔障
粽香传情伴夏凉
端午文化源流长
屈子殉国汨罗江
离骚九歌抒壮志
悲叹天问理何方
大夫弘愿国富强
家国情怀胸中装
逆境悲愤不得志
可叹国殇命倾江
忧国忧民多悲壮
名垂千古永流芳
盛世今圆千秋梦
端午怀古颂贤良
邢桂儒——端午寄情 赏楚人屈原千古绝唱抒情《离骚》己亥 端午

七绝.端 午 祭 典(新韵)
马俊
英魂千古汨罗江,
刚烈直臣为国殇。
骚苑传薪风雨骤,
想怀屈原祭端阳。

《端午节》
林卫平
五月初五端午兮,
糯粽阵阵飘香。
门媚悬挂艾叶兮,
盏中斟满雄黄。
举杯长吟楚辞兮,
千年情系汨罗江。
不忍荆楚破碎兮,
屈原抱石投水。
留有离骚诀别兮,
忠魂世代传唱。
改朝换代更迭兮,
公元已至两千。
八龙之车蜿蜒兮,
云霓翻卷华夏。
五湖四海一统兮,
睡狮再次猛醒。
兰芷芬芳依然兮,
茅莠怎掩其蕙。
草木繁茂葱茏兮,
美人未曾迟暮。
天路洞开天门兮,
大夫莫再悲伤。
太阳驱散乌云兮,
九洲一派光明。
万众齐心圆梦兮,
且待君回故乡。

端午追思
李海星
蕤宾五端阳,
箜篌助传觞。
驱祟悬艾柳,
祛毒饮雄黄。
遗恨汩罗水,
悲怆钱塘江。
追慕曹娥孝,
敬尊古贤良。
合揖仰前尚,
垂范后昆芳。

妈妈是这样说的——写在端午节
张国政
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老妈都会很早就叫我起床,在日出之前让你到村外边去“趟露水”。起床后不要洗脸,出门后一直往江边、河边或有水草的方向走,百步之内不许回头,说是“走百病”,若是回头就不灵验了。
到达有露水的草地后,先用毛巾在草面上拎甩几下,待毛巾沾湿露水后先擦擦眼睛,说是明目,在洗洗脸,说是去掉秽气,最好在草地上打个滾,说是这样保全年平安,百病去除。
返回时要采把艾蒿和蒲草(农村田间、河边这东西过去到处都有),到家后要用红布条捆成小扎,栓上用亚麻早已做好的小条掃,挂在门旁或屋檐窗台上,说是能驱虫避邪。
早饭一定要吃粽子、鸡蛋和咸鸭蛋,小孩的手碗和脚脖子上要系五彩线等等。具体为什么到现在我也没弄明白,反正每年都按照妈妈的叮嘱去做。去年冬月,九十六岁的老母已经离我们而去了,她的年龄是在我们屯里目前是最大的。以后端午节再也听不到老妈那熟悉的唠叨声和吃不到她亲手包的带有大红枣的又香又甜的粽子了,总是觉得有一些空落落的感觉。
几十年来,尽管身在异乡,住在城市远离乡村,但妈妈嘱咐的话我一直记在心上。每年一到端午节,我都早早地起床,赶在太阳出来之前,到市内公园的山上有草的地方去趟露水。不管他迷不迷信灵验不灵验,反正我从小到大每到端午节都是这么做的,因为这是妈妈的话。太阳快出来了,我准备去趟露水拉!你们去吗?记住!出门后百步之内不许回头,要赶在日出前回来。

邢桂儒端午感言:
端午正阳,留恋童年。记忆里,端午节早晨一定早早起来,出去到荒野踏青,意在消灾去病,人们都争相抢在别人前面,好能最先采到更多的顶着露水的艾蒿,孩子们把自己最先采到最多的艾蒿做为一种荣耀。一群一群的孩子们,谁先跑到江边(松花江)第一件事就是用清凉的江水洗洗脸,爽个痛快,然后戴上用自己采的艾蒿做的艾蒿圈,好个神气,跑跑追追,真的像电影里的小兵张嘎,很是惬意。我童年的每个端午节都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回到家把艾蒿挂在门槛上,就该享用舅妈给煮好的鸡蛋了,这鸡蛋和别人吃的蛋可是不一样的,那是姥姥做了记号的,五月初一那天鸡下的蛋,是特意为我留着的,姥姥说五月初一下的鸡蛋吃了以后不会肚子疼,这份待续只有我能享受得到了。现如今,疼爱你的亲人都远去了,我也成了姥爷了,遗憾我这个姥爷没有搞到五月初一下的鸡蛋的能力,我的外孙也就没有这份待遇了。时代变迁了,物质丰富了,可当年的那份情分,却是没处找去了。故今年这个端午节心情到是多了几分沉寂,导致了迟迟不想动笔的心绪,致使本文刚刚著就。
☘ 🍎 ☘ 🍎 ☘ 🍎 ☘
《端午 . 祭》
静夜阴阴雨纷纷
荡涤京华疫霾尘
五月端午云遮月
叹殇先驱爱国魂
千古离骚华夏吟
九歌曲鸣情深深
屈子洁魂驾清浪
汨罗江畔祭英魂
端午运笔重千钧
青天难容好人心
其修远兮路漫漫
苦短人生亦云云
爱国爱家诚做人
律己常惭修身心
忠贞不渝报国志
祭缅屈子尽天伦
庚子 端午节随笔2020-06.25 北京
🌱 ☘ 🌱 ☘ 🌱
童谣《正阳俗》四则
邢桂儒
(一)
端午节
念屈原
为国捐躯千古传
家家户户包甜粽
祈愿生活比蜜甜
(二)
端午节
去河边
采来艾草做圈圈
戴在头上除魔患
驱瘟辟邪保康安
(三)
端午节
五彩线
系在腕上好好看
民俗一代传一代
康泰吉祥万万千
(四)
端午节
葫芦拴
户户门槛上边悬
钟馗怒目祛瘟疫
福禄寿喜润家园
- 端午 习俗 随笔庚子 端午节
2020-0625 北京

国政的端午节专集,情怀浓郁,文脉源远流长。集中了老兵的心志,这是什分珍贵的记录,囊括了集结号老兵的诗心。可谓:
一朝遗恨一江泪,
半读屈子半洗瞳。
天问离骚成宝典,
白发老兵馥苍穹。
王长海2020.6.26日

老战友作家李旭光评语:
打开集结号,扑面而来的文化粽香令人醉倒!俊马哥的古风,耀华、海星兄的工律,卫平兄的自由诗,希林、道伯兄的感言,无不令人击节!国政哥娓娓道来妈妈的话,使人唏嘘不已!庆维的工笔,把眼中观察力,腕底雕琢功,内心波涛情,融为一炉。庆维之前的画虾,与长海兄的题画诗,就使人眼前一亮:不由使我想起儿子小时候的事。那时每从集市带回活虾,都会被儿子挑出一些养起来,看虾在水中纵跃,躯壳一次次蜕换,换装后的虾,有软壳的,也有硬壳的,水中做出深浅不同的颜色……这些老兵们上传的色彩斑斓的信息,折射出来的,是此时此刻的心情。当然,离家筵开席,夏夜虫鸣,还有一整天时间,足够我们去快乐、恣意挥霍。就像一整张宣纸刚刚铺开:
踏青撷艾草掛廊,
泼墨挥毫就华章。
丹青难洗流年梦,
把盏桑麻酹爹娘!
《无题》2020.6.25(庚子端午)

文:集结号老战友原创作品
图:选自网络
授权编辑:张国政
2023.9.24日修稿于丹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