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余杭-诗情数码杭州亚运会开幕特写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9月23日晚20时起,笔者难得静心安坐在客厅电视大屏幕前,神情关注期盼以久的2023年9月23日晚,在中国钱塘江畔杭州“大莲花”八万人奥体中心体育馆,隆重举行的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果然,前后约1207分钟的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隆重、热烈、璀璨、精彩,让笔者激情飞扬,热血沸腾……。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四海同心,友谊长存”“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海阔天空浪为雷,钱塘潮水自天来”。真的中国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每一帧画面和解说都在笔者的审美之上!
水墨入诗画、烟雨染江南,潮起亚细亚,最美是杭州,从钱塘江畔“良渚文化”起源传统华夏文化到今日精彩数码引领中华民族未来科技文化伟大复兴……。中国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隆重、热烈、璀璨、精彩的数码润色画面,让语言匮乏的笔者大呼“过瘾!太美了”!中国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诗词古韵和科技创新完美结合,以中国式浪漫诠释东方美学,生于华夏,何其有幸!
循着央视男女主播中英文串联播报,笔者速记了中国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如下精彩语句与数码画面:
开幕式上,五星红旗与山河同框,“数字火炬手”跨越钱塘江而来,数字烟花如约绽放,“亚细亚”萦绕在耳……这些被中式浪漫浸透的细节,你注意到了吗?五星红旗与祖国山河同框!
20时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庄严入场,亚运开幕式现场响起《我爱你中国》。在国旗庄严入场的同时,地屏之上浮现大好河山的影像,一条红绸飞掠而过。此刻,五星红旗和祖国大好河山同框。随后,升国旗奏国歌,全场合唱。
开幕式现场,内场“火炬手”叶诗文、樊振东、徐梦桃、石智勇、李玲蔚、汪顺依次传递火炬。与此同时,承载着全亚洲亿万人热情的“数字火炬手”跨越钱塘江,奔跑而来。
“数字火炬手”与汪顺,共同点燃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塔。主火炬塔形如钱江大潮缓缓打开,19根火炬象征着第19届亚运会,喻示着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拼搏精神。
真的!数字技术,让每一个普通人,无论相隔多远,都能在数字世界成为亚运火炬手,最终共同点燃体育之梦、幸福之梦、亚洲之梦。
本届亚运会的一大看点,就是全程不燃放实体烟花,通过数字技术燃放电子烟花。在现场,在屏幕前,数字烟花如约绽放!
“美丽亚细亚,光荣亚细亚,手拉手,我们是一家。”开幕式运动员入场式的背景音乐是《我们的亚细亚》,是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之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的主题曲。几十分钟的单曲循环,观众的脑子里都是“亚细亚~”“亚细亚~”。中国队入场音乐秒换《歌唱祖国》。全场高声欢呼、雀跃。
游泳运动员覃海洋、篮球运动员杨力维担任旗手。中国代表团由1329人组成,其中运动员886人。中国代表团将参加38个大项、407个小项的比赛。
3D打印的镂空扇面引导牌
杭州亚运会引导员的服装,以雅贵的杭州市花——桂花作为主视觉元素,向亚洲各国运动员传达吉祥与友好之意。
引导牌以古典方纹样结合工笔牡丹纹为形象基础,创新应用先进数字3D打印技术设计镂空扇面,形如钱塘江浪潮,写意化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钱塘江潮的独特魅力。
接着,中国羽毛球运动员郑思维、乒乓球运动员孙颖莎,代表全体运动员宣誓。值得注意的是,二人是用英文宣誓的。此后,开幕式文艺表演环节,水墨入诗画、“山水留白”……无数文人墨客画笔下与画卷上的美景呈现在眼前,中式美学再次惊艳。尤其是女舞者在水墨画上跳舞!仔细看,她的裙子上缀满了中国传统古建筑。
开幕式上,杭州亚运会吉祥物宸宸、琮琮、莲莲蹦蹦跳跳走来,专治不开心!它们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三小只”。
总之,国韵迎宾,金桂飘香。电视大屏幕前,笔者感受到中国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现场都是桂花香味。开幕式结束后,杭州“大莲花”八万人奥体中心体育馆上空下起了“桂花雨”,与天空中展现五彩斑澜的“数码烟花”交相辉影!
笔者深感,亚运圣火点燃了中国人的激情,亚运精神鼓舞着全民族的斗志。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直播过程中,中国现代艺术家们用镜头为亚洲、为世界呈现一个美轮美奂、精彩纷呈的中华五千年古今人文画卷。 9月23日夜晚起,亚运圣火点亮了杭州、点亮了亚洲、点亮了世界!9月23日晚上起,亚洲各国万名体育健儿,将共创亚洲体育新辉煌。 为此,笔者再赋《忆余杭》为评为纪。
烟雨江南,
诗意临安承亚运。
源渊良渚赛龙舟。
西子卯金秋。
断桥仙客莲花汇。
数码古今撩起。
桂馨水墨翠山环。
火炬亿人缘。
一一2023年9月23日晚央视直播屏前腹稿24日凌晨定稿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