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闪 小 说 四 则
吴岳华
羊 爸 爸 羊 妈 妈
羊,对于乔雨来说,在他的生命进行中,起过关键性的决定性的作用,当然是指一种能量的转化、救命的良方而言,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羊,也就没有乔雨。
一个新炮竹,点火而不炸响,是个小小的失望和遗憾,而对新婚之夜的乔雨,点火失败,却大大的绝望和深深的痛苦。
新郎新娘的难言之苦,怎么诉说,向谁诉说,煎熬着他们,度日如年。
儿媳是乔雨母亲的徒弟,向亦师亦母倾诉。
似乎早在乔雨母亲的预料之中,行房事缺乏硬度力度,这性病的基因,从爷爷传给爸爸,从爸爸传给他。
“不要急,我包治,不出三个月,保你们的房事愉快圆满。”
乔雨母亲信心满满地对儿子儿媳说。
在历史上,我们这个地方养猪养牛极多,而养驴养羊的极少。要几斤的羊鞭从何而来,乔雨的母亲早已胸有成竹。
为了抗洪,我们这里方圆几十里筑起了长堤,叫老圩。在老圩的四角,有安丰、白驹、刘庄、大冈四大古镇。
乔雨父母步行几十里,收集了足够分量的羊鞭。当一碗碗香喷喷的美食端给乔雨时,那又鲜又嫩又有韧劲的东西进入嘴中,他不知何物,更不知有何用。
民间秘方都有神奇的功效,乔雨点火终于成功,沉浸在无比快乐之中,爱人的肚子也大了起来,他眉笑眼开。
乔雨母亲生下乔雨之后,没有奶水,是羊奶帮了大忙。乔雨是喝羊奶长大的,乔雨上学,也是卖羊作的贡献。
乔雨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羊专业户,发了羊财。
他也把他的秘方,传授给需要的人。
童 养 媳
郑有礼的父亲开磨坊,李贞娣的父亲开驴行,生意上常来常往,便做了娃娃亲。那年,有礼才五岁,贞娣才四岁。
贞娣父亲得了重病去逝,才四十岁。贞娣姐妹六个,母亲无法养活她们,只留下大女儿,其他五个送给人家当童养媳。
有礼的父母把贞娣作为女儿养,有礼的哥哥姐姐把贞娣作为妹妹对待,唯有有礼以大男子汉自居,常常欺侮贞娣,贞娣脸上有几个麻点,便骂人家麻婆娘,稍不如意,就用手去掐贞娣,青一块紫一块。
贞娣很聪明,学东西学得快,说话很少,但嘴很甜 大家都喜欢她。
我们这里是革命老区,办了模范中学,贞娣随有礼父亲为模范中学烧饭。
贞娣成了模范中学的编外学员,学文化学唱歌,她天生有副好嗓子,唱得很好听。
贞娣有了文化,能说能干,当了村妇联主任。在家里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有礼成了被领导的对象,指挥起有礼来,对有礼做不好的事情,也骂一句:“大笨蛋,你妈妈怎生了你这个大笨蛋的。”
有礼渐渐担心,怕贞娣飞了,被别人抢走了。叫父母给他们办了婚宴。
贞娣进步真快,三年跨了三大步,到县妇联工作,并创造了贞娣工作法,在全县全省推广,成了名人。
贞娣生了两个女儿,里里外外都是有礼操劳,只是借她肚子生个娃。
贞娣当了县长,在土改、合作化运动,兴修水利方面,又创造了新的工作法,在全省推广。
贞娣很尊重有礼,工资发了,留点零花钱,其它的全给了有礼。
有礼想要个儿子,贞娣继续生,第四胎,才生了儿子。
在历史上,女干部很少,有的半路夭折,大多数跌倒在作风问题上。
贞娣对有礼一往情深,在作风问题上,干干净净 有礼一百个放心。
对 门
这是一幢六层楼的转业干部楼。
一单元的六层,门对门的两个,一个是组织部的杨局长,一个是纪委的柳科长。
杨局长转业时 把爱人和儿女留在京城。
柳科长经常出差办案。
柳科长的爱人何莉,是个护士,长得俊俏,人很热情,经常喜欢与杨局长说上几句,范围很广,社会消息,人情世故,都有。
杨局长写得一手好文章,知识面宽,水平高,何莉很佩服。对爱人端着架子,板着面孔,她说他是职业病,冷血动物。
何莉弟媳调动的事,她没花一分钱,在杨局长的关心下,顺利办成了。
何莉的儿子在邮电局幼儿园出来捉蝴蝶,被杨局长看到了,把孩子带到办公室,叫何莉来领,何莉万分感激。
何莉做了好菜,也盛点给杨局长尝尝。
老家送来土特产,杨局长也送些给何莉品品。
杨局长的岳母进了几趟城,在杨局长家里住了几天。
岳母虽然是农村妇女,大字不识一个,却很聪明,有心眼,仿佛嗅到了什么气味。
岳母叫岳父连去了几封信,下命令叫女儿和孩子从北京回来,是要家庭还是要北京户口。女儿也是明白人,一点就知道,军情紧急,有可能在旦夕之间燃起战火。
杨局长的爱人,一到家就痛哭,哭得很伤心,杨局长不知为什么?
何莉好奇怪,杨局长不是说,爱人和孩子就在北京了,他退休再到北京。
此时,杨局长和何莉似乎也觉察到,他们两个走得太近了。肯定是岳母看到了蛛丝马脚,采取了断然措施。
那 夜
经亲戚介绍,华岳与鲍芳谈上了。
华岳在北京空军工作,鲍芳在邯郸海军研究所工作。
鲍芳研究所有好几个人追她,不谈,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她父母要求她找同乡,同村同县的最好,同省的也行,将来还回到老家。
华岳纳闷的是,与他一般,甚至不如他的,在北京都找了对象,就是他没人给他介绍对象,他也想不清这是为什么。
通了半年信,华岳决定到邯郸与鲍芳见面。
下了火车,在进站口 华岳一眼就看到了鲍芳,矮个子,黑皮肤,眼角上还有块疤,心里就嘀咕,不怎么痛快。
鲍芳,把华岳安排在她的宿舍里,吃过晚饭,没有说几句话 鲍芳就走了。
这一夜,是华岳第一次失眠。两个华岳在激烈斗争着,刀光剑影,你死我活。
也许就是缘分吧,华岳最后决定同意这门婚事,这时,窗外的太阳已升起了。
结婚很简单,在军人招待所里,只买了三十元的糖。
鲍芳挺着大肚子,千里迢迢回到苏北老家生了两个孩子。
为了照顾华岳的身体,鲍芳三次搬家,从邯郸搬到老家,从老家搬到北京,又从北京搬到老家。其中滋味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现在华岳夫妇已八十出头,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华岳忘不了那一夜,正确的抉择,让他们白头偕老,一辈子幸福。
作者简介:吴岳华,《世界文学》签约作家,出版两部长篇小说:《东西》《双刃剑》。
出版寓言、随笔集三本:《儿童寓言宝典》《做人了吗》《家家都可以抱出个金娃娃》。
在中央和省市级报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微型小说、寓言、诗歌、歌词、随笔、散文近千篇(首)。
在天津、南京、浙江、宁夏、南通市等征歌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或入围奖。
发表小小说二百多篇(首),在全国征歌中,荣获一、二、三等奖,在中融保安杯全国微型小说征文中获得二等奖。
在冀东小小说环宇杯征文中获三等奖。
“白鹭杯”首届文学作品大赛暨纸刊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15197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