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选择---建设社会主义学习型社会
文/炜枫
一个聪明的民族,必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特别是在困难中学习的民族。
---温家宝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什么时代呢?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生活在一个新知识、新发明、新发现成指数增长的时代。每天都有成百上千册图书书问世,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新观点、新发明、新创造问世。可以说二十一世纪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新”,一个最值得人们重视的特点就是“变”,面对这样一个“全新”、“全变”的时代,我们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吗?不能,我们必须要变,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时刻站在时代的浪头,科技前沿,做时代的弄潮儿,做时代的急先锋和开拓者。
然而,要做到这些并非易事,它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高效的学习,而不是简单的低效率的学习。这种高效学习不是个别人的事,而是全社会每一个公民乃至全人类的大事,是每一个中国公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神圣责任和光荣使命。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时代的必然选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建设社会主义学习型社会是适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需求的,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国家根本利益的;同时也是符合最广大人民意愿和国家发展大计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将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知识经济时代最需要学习,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时间的证明和绝大多数人的认可,我相信时间将会继续证明这一观点,将会有更多人认可这一观点。工业革命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们走在了别人的后面。但是提倡全社会崇尚学习,追求进步,建设社会主义学习型社会必须要走在时代的前面。而且应该走在别人的前面,聪明睿智的中华儿女有能力和勇气走在时代的最前沿。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科技、经济、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学习型社会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万万不要错过这个大好机会,从现在起,就为建设社会主义学习型社会一起努力、加油、呐喊,从我做起,从建设一个个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做起,这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工作,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和选择,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
建设社会主义学习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总是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说到底就是不断认识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呈加速度的方式前进的,而要认识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就必须靠学习。试想一下,如果人类都放弃了学习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会有今天这样的发展吗?不会,绝对不会,人类之所以能够主宰这个地球,关键在于学习,向一切物学习,向一切事学习,向一切人学习。不断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解开人类发展之谜。今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脑的发育,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空前高涨,经济的发展使人类有了学习探索的经济基础,全民学习乃至全人类学习成为可能。而且更多的有识之士也认识到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作用,更多人为建立学习型社会,为成为学习型公民而努力。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是进步的,有意义的事。符合人类发展的规律,符合国家的长远大计,也符合当今的国情、民意,难道这样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作为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难道就不该为此而努力吗?开历史之先河,创造新的世界奇迹,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强国,我认为完全应该,而且可行。
建立社会主义学习型社会是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国际竞争的产物,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围绕经济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科技的竞争,文化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国都致力于发展经济,振兴科教,争夺世界科技制高点,而这一切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取得靠教育,靠学习,也就是说是学习的竞争,是创新的竞争。世界各国都提出了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我国也早在1998年5月4日,已故政治家江泽民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为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国务院和教育部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启动了“985”工程和“211”工程等一系列计划,这为进一步实行全民学习,建设社会主义学习型社会开好了局,起好了头。我们必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将科教兴国战略更快更好地推向前进,整合全国教育资源,提高全民综合素质,早日将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中国是如此,世界其他国家也是这样,美国不惜重金引进全球一流人才,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正因为有那么多优秀人才,才共同支撑着美国经济的繁荣,保持着科技的领先地位。可见,教育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是何等的重要,建设学习型社会是何等的重要和紧迫。
建设社会主义学习型社会,是各国政治家,教育家,学者的强烈愿望和心声,新加坡前总理吴祚栋在总结新加坡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时就明确指出:“新加坡经济发展归功于教育,归功于学习”。他在人才兴国方面有着大量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论述,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也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人才观,他曾明确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举措,无疑是十分明智的,前胡锦涛总书记也在多次讲话中提到,人才兴国,教育兴国等一系列著名论述,并提出“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人生观,而且还将勤于学习放在了重中之重,在著名的“三讲”中,“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也将讲学习放在了首位,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政治家温家宝也说“一个聪明的民族,必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特别是在困难中学习的民族”。以及《民办教育促进条例》的施行,肯定了民办教育的重要作用,而且明确了国家对民办教育的促进,可见这是集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共同办大教育的良好开端。特别是近年来,各行各业明智人士对建设社会主义学习型社会,对科教兴国要求越来越强烈。有学者提出要培养一大批学习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青年学者王小平在他的著作《本领恐慌》一书中也重点指出了建设“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会”,可见,建立社会主义学习型社会是民心所归的大事。
建设社会主义学习型社会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知识创造财富的证实,历史已经证明还将继续证明“一个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民族和谐,社会稳定,科技发达,人民富裕的国家,必是一个尚学成风,人才济济的国家”,反之,一个经济落后,政治混乱,民族攻伐,社会动乱,科技落后,人民贫穷的国家必是一个人才凋零,“五毒”成风,厌恶学习的国家。由此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的繁荣、富强是由众多的人才垒砌而成的,反之,国家的衰败是人才的短缺造成的。悠悠中华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大唐王朝初期的繁荣则是由人才垒砌而成的,是重视教育,重视学习的结果,而三国蜀汉政权的最终覆灭是人才凋零造成的,“蜀汉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可见蜀汉人才的缺乏。这样的政权哪有不亡之理?可见人才对一个国家的是何等重要。明太祖朱元璋从自己成功中体会出人才的重要性,称“人才者,国之宝也”,认为“鸿鹄能够高飞,是因为有羽翼,蛟龙能够胜跃,是因为有鳞鬣;君主能够治理好天下,是因为有贤人辅佐”。并为人才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平台,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刻苦勤奋学习学来的,圣人也不例外。可见,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关键在于引导人民崇尚学习,崇尚科学,崇尚教育,在于重视人才,重视学习,重视人才的培养,认识到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学习型社会是人才兴国战略的必然选择。人才兴国战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陌生的概念。人才兴国战略已深入人心。我们都看到了它的威力,人才兴国,科教兴国,古亦有之“得人才者,得天下”。不知被多少人成功运营并留下千古佳话,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鲍叔牙举荐管仲,齐国成就霸业;萧何月下追韩信,成就大汉四百年江山;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建立蜀汉政权;李世民义释尉迟敬德,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朱元璋礼贤刘基,开明朝三百年基业。可见,人才的重要性,今天,我国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各种环境问题,生态问题,能源结构问题日益突出,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依赖于人才的推动、科技的创新、依赖于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而这一切最终依赖于学习,依赖于构建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构建起国家创新体系,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学习型社会是当务之急,而且刻不容缓。
建设社会主义学习型社会是医治社会“五毒”,净化社会风气,反对邪恶,崇尚文明的良药。用正确的舆论和科学的价值观引导人,通过学习使人民“知荣辱,树新风,慕圣贤,求进步”,从而大大的繁荣文化,加快社会的进步,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建设社会主义学习型社会乃当务之急,也是体现以人为本,关爱广大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对国家长治久安负责任的表现,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为更多的求知者和将准备求知的有识之士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搭建一个学习的平台。在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运动中,广大学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也是一支重要的力量,让我们团结起来,尽自己所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学习型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给我们的家庭、社区做出榜样,作出表率。一个个学习型家庭,一个个学习型社区连成一片,构建成一个学习型社会,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023.9
吴炜枫,男,八五后,湖北襄阳人,法律工作者,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国际华文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北大五四文学社社员,中国作家网会员,国际华文作家协会大中华区理事,国际华文作家协会大中华区宁夏分会会长。《诗界》签约诗人,《秋之韵文学社》现代诗编委,《长青新诗微刊》编委,《星上文化传媒》编委,人民文学出版社“楚天杯”帅作文大赛一等奖,第四届“长江杯”中国诗歌大赛一等奖。第二届“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二等奖,2023年“风雅杯”新时代诗词美文笔会二等奖,著有《独观大略》一书,各类诗刊,文集,报纸和网络平台发表作品一千余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