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淮文学》征稿启事
《黄淮文学》从今日起,换地移主,更以大气魄地向大家展示一个新的平台,更以饱满的热情为作家、作者、读者服务,打造一个崭新、完美地服务平台。
《黄淮文学》是一颗闪耀的明星,在黄淮平原大地冉冉升起,《黄淮文学》立足黄淮面向全国,欢迎各位有志之士加入《黄淮文学》编委。《黄淮文学》以“高雅,唯美,国风”的理念,精心为正能量艺术爱好者提供抒发情怀、展示才艺、学习的交流平台。
《黄淮文学》不定期地组织长期为《黄淮文学》合作的企业、作家、作者进行旅游、采风、开展笔会交流。
《黄淮文学》长期面向全国华人征稿,面向全国企业合作,为企业服务,宣传企业形象,宣传企业产品,为企业打造知名程度,组织作家采风,为企业写真。
《黄淮文学》征稿主要收录诗歌小说、散文,文学评论。作品立意要新,内容健康,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杜绝政治敏感问题,一旦发现,永不录用。
《黄淮文学》微刊开辟如下栏目:(诗苑天地) (古风清韵) (小说园地) (散文花絮),现代诗每首限制20行以内,力求精简,思想健康,富有意境、内涵和跳跃性;格律诗平仄押韵符合要求,用新韵要注明。
欢迎各位文学爱好者、作家踊跃投稿。本刊暂无稿费。
另外招募主编、副主编,诗策划若干名。
联系电话:13283719267(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1760277215@QQ.COM
投稿须知
作者在投稿之前认真检查作品,对错字、句进行修改后方可投稿。
投稿可以通过邮箱投稿,也可以在《黄淮文学》交流群贴稿,以便老师收稿,也可投邮箱,邮箱投稿可编辑文档,不接受贴稿。
稿件要求原创首发,禁止一稿多投。

★散文坊
●记忆中的农村环境(外一篇)
文/刘均生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农村,虽然说经济条件落后,但那个时候农村环境却是干净卫生的。主要取决于农民的勤劳吃苦。在古文观止和杂字文中都刻意强调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当时的农村不强调黎明锻炼,而强调酒扫庭除。稍微起床晚点的人黎明先听鸡叫,再闻扫掃声,清扫的拉圾全部㨣到粪坑里。既积攒了农家肥,又整理了环境卫生。有一种说法叫各扫门前雪,谁家门前黎明听不见扫掃声证明这户人家没有一个立事的人。
再就是那时候不像现在门前都是打牌声,农闲时农民都是肩膀不离粪箩头,路上碰到牲畜粪和猪粪就铲进粪箩头。既净化了环境,又给庄稼増加了有机肥。既改良了土壤,又増加了产量。牲口和猪的粪便加上平时打扫卫生产生的拉圾经过粪坑的沤制变成了优质的富含氮磷钾农家肥,后来,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提高,由土粪坑变成了硬化的洋粪坑,个别的村还建设了沼气池,把废物充分利用,不但増加了优质肥,更好的优化农村环境。
收了麦种上秋,农村有一段空闲时间,在缺少化肥的情况下,生产队就会组织社员进行高温积肥。
所谓的高温积肥就是生产队先组织社员把各家各户的农家肥挖出来,拉到地头,加上牛羊粪,猪粪;然后把剩余的麦糠,麦秸,玉米秸秆粉碎掺匀,用泥土搅伴封好。十天半月天即可发烧,产生高温,秸秆很快就可腐烂,腐熟。这样即可在收秋种麦时作为底肥用。还可以对庄稼增加丰富的营养,还可防止土壤板结,防治病虫害,又能够土壤保墑。
这是我记忆中的秸秆还田有效方法。这样在农村有三大好处;一是避免了病虫害的发生;二是提高了肥效丶改变了土壤结构。三是净化了农村环境;加上深耕细作和化肥的施用,种籽优化,农业产量显著增加。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农户散养家畜家禽变成了现代化的集中养殖,畜禽粪便掺上秸秆沤制或者堆积高温更加有条件。把传统的积肥与现代化的秸秆粉碎结合起来,能解决了秸秆还田的农民作难的问题,又可以提高农业产量,农业连年丰收还有很大上升空间。最关键的是优化农村环境!
●记忆中的耩地楼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初一实行责任制时,由大集体分单干。农村又恢复了小农的耕作方法,耩地播种变成了一家一户的耕作。
有牲口的耩地夫妻档,无牲口的全家或几家联合,大人小孩齐上阵采取人工拉楼。几家联合互相帮衬还好点,自己有牲口大都变成女的帮楼,男的关摇楼。帮楼和摇楼闹了不少笑话。一般情况下在大集体时由于男女各有分工,耩地和扬场,女劳力不会参与,大都是男劳力的活。实行家庭作业后,只要有牲口的都是女帮楼,男摇楼。女的由没使过牲口,耩地领不住墒,容易造成牲口七拐八弯,这时男的在后边摇楼就会发脾气,个别性格不好的还开口骂人,光嫌弃女的没才料,有的还会动手打人。打归打,骂归骂,生气归生气,活还得干。只有女的忍气吞声,有的女的还抱怨说,这就是新社会女的提高了地位。我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我的一个邻居叫王文秀的,他摇楼,他老婆帮楼,她老帮楼时使不好牲口,七拐八弯,有时还间距不匀,造成王文秀吵他老婆,吵吵归吵吵,最后还使不好牲口,王文秀既开始骂骂咧咧,还发展大打出手,邻居上前劝解。劝解一阵活还得干,他老婆还得帮楼,还是耩不直,王文秀还是想骂,我看不下去,就说,我给你摇楼,王文秀你帮楼,一歇气帮他们耩了二亩半地,才使他们不互相殴气,谁叫我们是邻居呢!
现在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和机械化的提高,大都是机耕机种,小农耕作已成过去,回想起来还是毛主席所说“农业的根本岀路在于机械化”!

★诗星闪闪
静观秋雨
文/管教宇(安徽)
秋雨飞落
在众人一片期盼的目光里
高温燥热已久
风吹动着乌云
层层叠叠
惊雷和闪电
带来人间久违的惊诧
一场暴风雨就这么来临
在这不经意的秋季
有人发出甘霖的期待
也有人憧憬雨后彩虹
我却伫立窗前
默然无语
大自然一时之风云变幻
不过刹那
作者简介:管教宇,男,1972年出生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作家,诗人,1999年开始写作。《世界汉语文学》签约作家,传世图书策划出版中心签约诗人,白孔雀诗刊会员。

● 殇
浙江 纤夫
乌云在心中层积
泪雨夺眶而出
面对一坯新土
他压低鸣咽之声
他不想让悲哀伤及草木
他以读秒的速度
回放那艰难的的岁月
当流浪狗邂逅残疾人
两份孤独自然靠近
点点滴滴的互爱
诠释了什么叫相依为命
他为它驱走过毒蛇
它把他从水中救起
在20多年时光里
彼此是彼此的渡船
承担起灵魂互救的责任
风骤起
草木躬身
一座孤独的小山
礼葬了一座孤独的新坟
大提琴演奏的哀音
在绵绵细雨中
为两颗孤独的心安魂
那么远
又那么近

●写 秋(外一首)
吉林 涵予
一阵冷
一阵寒
风雨交加多秋天
阴一时
晴一时
变化恰似小孩脸
像是刀
像是剪
枯枝败叶落一片
望秋水
观秋山
枫红似火遍野燃
秋意深
秋情浓
动感伏笔写诗篇
●感悟人生
阅地理
读天经
觉醒来去两手空
哭问世
离从容
谈笑风生向西行
论生命
难确定
珍惜时光每分钟

★古风欣赏
●七律 秋吟
柯美柘(江西)
南峰翠幕飒风扬,北水瑶池夜露凉。
晚向疏枝青几许,晨瞧细草绿寻常。
芳华雨谢金砂地,霞锦霜铺赤叶岗。
羡煞高空沙落雁,川原稻黍万波黄。
●秋 分(外一首)
文/刘均生
秋分确立丰收节,喜庆之中忙采摘。
双手绘就锦绣图,实现梦想不停歇。
●重渡沟
中原避暑重渡沟,太康一行趣来遊。
树深时见腾烟雾,水乡竹韵飞瀑流。
溪午闻钟鸟争啾,涧底潺潺碧波柔。
南沟更比西沟好,此处观景忘了愁。

★《黄淮文学》编委:
刊名题写:文锋
顾 问: 华 晓 春 姚 化 勤
主 编: 肆月春风
执行主编: 冰波 颜力
副 主 编:一骑红尘 袁辉
总监校对: 冰波
校园征稿:小石
宣传部: 高山峻岭
发行部:春生 小石
企业广告策划:文锋
编 委:肆月春风 冰波 一骑红尘 春生 小石 高山峻岭 刘伟华 刘刈 于广 蓝天白云 韩 镯 冰 清 兰 子(以姓氏笔画为序)

点击二维码 关注黄淮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