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多艰图(主题)
青年作家黄海兮近年来创作旺盛,连年发表数量可观的中短篇小说。作品有量且有质,不时被选刊转载,获奖,影响日隆。
得到他最新出版的小说集《西凤》,信手一翻,中篇小说《公牛出逃》。主人公老唐,一个四十多岁的光棍汉,吃低保、看女人、串门寡妇。还借钱搞网恋,有点阿Q味道吧。然而时代毕竟不同,政府很关心他,他也学会了人工授精给母牛配种。他很在乎这份工作,毫不在意大家讥笑(变相赞许)。后来夜雨导致牛舍垮塌,公牛逃走,他追赶时受伤昏迷,成了脑震荡,需要终身护理治疗。老板破产,获赔六十万,是否分给怀了老唐孩子的寡妇李翠一些?镇长拿捏不准。李翠也不知道获赔事,卫生院门前徘徊,考虑是否把孩子流产掉……笼统地以题材论,这个小说属于直面当下的现实主义作品。
接着读《西凤,西凤》,是《西凤》里的篇首。读完才发觉与酒无关,也没个叫西凤的女人。取此篇名,只因作品里有个孩子舞蹈节目叫《西凤来兮》。也可能与人物爱秦腔关联。总归有点随意,却也给读者留下揣测空间。每个汉字都是神奇的,都含着本义、借代义、引申义,以及令人费解的暗寓义。小说里的女主角名叫何宁,丈夫受伤、儿子脑瘫,她自己又失了业,生存之艰可想而知。
何宁并不怎么怨艾,一切都是积极应对的,显出女性里少有的自主韧性与责任担当。理疗康复丈夫,为儿子恢复智能想方设法,为生存四处寻机赚钱。围绕这个中心事件,依次出现送水工小河南、过去的同事李东坤、社区志愿者工蜂、农民工幼儿园毛院长、理发师、按摩女小未、花店老板夫妇……全都是体制外的自谋生者,普罗大众。这些人物没啥关系可攀,一切靠自己、凭运气、守诚信,相互帮衬也偶尔哄骗一下,皆是“人之常情”。这些事完全可能发生在张三李四王麻子身上,具有普遍性。在每一个城市里,这类生态占据了绝大多数,他们来自异乡,无根无基。他们支撑着生活,却又成了被忽略的存在。作为小说家的黄海兮感同身受,逼真呈现。
何宁把丈夫的骨灰拿回章镇下葬。说明她是章镇人,章镇这个地名很重要。
其实黄海兮少年时,便以诗歌创作引人注目。后来写小说,而诗意延续在语言叙述与人物塑造上:不慷慨激昂,不挥洒滥情。也不机关巧设,而是白描实写,点到为止,留足空间交由读者联想填补。很好!
《碑逝》也是个中篇,写一个元末宋初的人物黄启文,蒙古人灭宋的一场战役。写得恍兮惚兮,处处感觉什么,却又很不确定性。后面写到1958年的水灾,可能暗喻我们这个民族之多难与不幸吧。
黄启文,让我想到北宋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偶尔一次饭桌上,一个酒友说黄海兮是黄庭坚四十四代孙,我觉得比较靠谱。黄庭坚是江西修水人,黄海兮是湖北黄石人,比邻嘛。于是发布朋友圈,黄海兮见了,似嫌蹭光难为情,故留言不置可否,却也学术弹性:“听说北宋没有所谓族谱,族谱是明代才有的。正如汉代贫民死后是没有墓碑的。族谱这么记载,姑且这么自以为是(捂脸表情符)。”
想来,诗文可证其基因:确实黄庭坚之后也。
《画眉》里写一个来自江北的流浪汉,看上去不男不女,原来是兰嫂(毛蛋母亲)四姨的女儿,离婚两次疯了。依然是不幸的命如草芥的生灵。
短篇《龙泉寺》我读得比较仔细,童年视角写童年的。正月里,十一岁的小学生毛细跟着母亲去龙泉寺拜佛,胡乱跑着玩儿,发现香案下一只黑猫偷吃鱼不见了。寺院里哪来鱼呢?事后说给好友、年长他两岁的安包,引起后者极大好奇:“我需要一只桀骜不驯的猫,这很像我。”为抓此猫,两人先后用了鱼干及被套死了鸟的捕鸟网,但始终没得手。后来安包因感冒引起住院,结果是得了肾病。算卦先生说他的魂被那只猫勾走了,只有找到那只猫,病才能好。其实那只猫,黑猫,已因吃了中毒的鸟儿死了!毛细瞒着没有告诉安包,而是请求“战友”韩少帮忙,果然找来一只黑猫替代。安包也许看出了这不是他要的猫,但也还是说了声谢谢,后来就死了。毛细和韩少,刨出那只安包要找的死黑猫,重新安葬在安包的墓旁……至于那只替代猫,成了流浪猫,并且慢慢变白了,原来是当时没有找到黑猫,拿墨水染黑了的一只白猫。后来韩少也死了,医生说可能因找猫、抓猫,被猫咬伤得了怪病。
小说结尾写《章镇志》里记载,一千年前就发生过黑猫变白猫的故事,颇为诡异。语言叙述冷静从容,写人在童年少年时的淘气顽劣与好奇心,以及儿童友爱之天性,生动,富有感染力。其中一段写叫魂的文字,如下:
今天,曹婶(安包母亲)依旧用古老的方式为安包叫魂,在龙泉寺后山……
她唱:遇山翻山,遇岭越岭,不要贪玩,不要流连,安包,回来吧!
她唱:遇山你应和,遇水你应声,安包,回来吧!
她唱:安包,回来吧,回来吧!
以上唱词她又重复唱了一遍。
接下来,她唱:这路上,神灵护佑你,这路上,祖先护佑你。
她唱:孤魂野鬼叫你不要理,回来吧!
她唱:莫贪玩,莫回头,最亲的人都等着你。
她唱:安包,安包,回来吧!
唱完她又重复唱了一遍。
反复唱着,一直唱到她的家门口时,她最后大声喊了两遍:安包回来了。
她拍拍安包的身子,说:孩子,你现在的魂魄已经附身了。
叫魂是普遍存在于民间的,南方尤甚。南方又称楚文化,多雨阴湿、大泽遍布,巫气重而派生巫术。面对死亡人们会本能地动用各种手段,只要能挽留生命。
屈原在《招魂》中采用幻想的手法,以极为殷切、深情的口吻,描绘了楚国的美丽与可爱。同时控诉四方险恶,劝诫魂灵不要到天上、地下或者别处去,而是留在楚国。
屈原是庙堂人,深沉地热爱楚国,感叹生命之无常。同一地域生长的黄海兮,也在作品里尽抒家园情怀,对于草民之艰难不幸,贫穷,疾病,自杀……寄寓了痛彻的哀伤与同情。
章镇,龙泉寺,黄荆山,龙泉湖,毛村……这些反复出现在小说集《西凤》里的地名,我不清楚是否虚构,但能看出这是黄海兮的小说地图。七十年代后期出生的黄海兮,会以其才华与努力,将这些地名升级成为中国文学打卡地。
2024年4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