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人文学虹韵艺术团团长、朗诵会总策划导演李虹与主宾峭岩先生,中国萧军研究会副会长郑伟达、绿岛,副秘书长雪石、蔡诗华、熊江合影留念。



崇拜的天空诗意盎然
——李虹在峭岩长诗《八月!八月!》朗诵会上致辞
各位首长、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在人民军队诞生96周年之际,我们相聚在一起,品读欣赏峭岩先生写给建军百年的史诗《八月!八月!》,在诗情画意中歌颂人民军队“党指挥枪”“勇往无前、战无不胜”的英雄主义精神,以及捍卫世界和平的国际主义伟大胸怀。我发言的题目是《崇拜的天空诗意盎然》。
欣赏品读峭岩先生诗歌作品,“崇拜”的情感贯穿始终。《七月!七月!》中是这样表述的“在你面前,我已五体投地,你的巨大的暖和无边的爱包裹着我,我的成长,缘于一次次向前的号令和召唤,你把光给我,举在上方”,《八月!八月!》中这样写到,“第一百个军礼啊,我要敬给军旗,敬给八月,以我的一百个力和一万个崇拜凝聚的敬意”,《跪你一千年》中有这样的诗句“我在你的青铜噐里学步,甲骨文里认字,李杜门下学诗,受你文明的薰陶礼义的哺育,我最懂你灵魂的上升血液的纯洁,我忠实于你就像农夫忠实于土地”,《烛火之殇——李大钊诗传》这种表现出儿子对父亲的敬仰,字里行间是爱的涌动。
峭岩先生说:“诗是我的夜露,我的晨曦,是我生命的第二颗太阳”。这是对诗歌的崇拜。峭岩诗歌中西合璧,别具风采,打破了以往长诗编年史式的传统手法,而是大综合、大概括、大跳跃,以意象取胜,高蹈式的扫描,把严肃的、政治色彩浓烈的主题,放进生活浓烈的汁液中,达到写意中提炼工笔,抽象中凸显具象,诗情画意与声情韵律相辅相成的和谐艺术之美。
峭岩先生说:诗人是“采集地上的石头和天空的彩虹,搅拌后,砌成诗歌之墙”的人。峭岩与绿岛两位诗人的崇拜与惺惺相惜成为诗坛的佳话。
我在一首诗里是这样描述的,“绿岛邂逅峭岩,大地葱郁 峰峦峻拔,彩虹弯成一座七彩的穹窿,那是千年的约定,汇聚灵魂的慧光,采集石头,挽住彩虹,构筑诗歌的殿堂”。绿岛老师是《峭岩传》的作者,也是撰写峭岩诗歌评论最多的诗人。
他是这样评论的,峭岩的长诗《八月!八月!》无疑是此前另一部长诗力作《七月!七月!》的姊妹篇,因为它们都是当下重大题材书写的典范和创新,并赋予了21世纪长诗审美最具开拓性与探索性的跋涉精神与创作实践的不可多得的力作。
峭岩是中国诗歌的一颗不老的常青树,是一位老当益壮的仍在诗歌的前沿阵地冲锋陷阵的无畏的战士。诗人从七月出发,来到八月的牧场,放牧着千军万马的语言大军,向着辉煌的十月进发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诗人峭岩就是那个叩问苍穹,提着自己的头颅赶路的人。
京味儿作家刘辉也是峭岩先生的追随者,他在评论文章中说:峭岩诗歌凝练似血似铁的诗句,凝固着诗人特质雄性的铮铮硬骨。从八月出发地南昌城头的“第一个军礼”,到八月检阅地朱日和的“一万次崇拜聚集的敬意”。阅读者享受着咀嚼着诗人刻意铺设下的充满跌宕起伏、千回百转的激情荡漾,与长度与宽度的意象丛生的场景。
峭岩诗歌的历史贡献是显而易见的,是中国长诗创作的里程碑,是文学创作的风向标,是振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频共振的冲锋号角。
崇拜是尊敬、是钦佩、也是心灵的相吸。人人文学虹韵艺术团先后举办峭岩先生诗歌系列朗诵会20余场,吸纳世界各地朗诵家参与诵读,拥有众多拥趸,仰慕者及粉丝,本人也深受峭岩先生诗歌的影响,亲赴拉萨,感受诗歌的神性与魅力。
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峭岩先生有着年轻的心和雄健的笔,他用诗歌丈量生命的足迹。因为对诗歌的崇拜,对诗人的崇拜,我们相聚在一起,用美妙的声音唱响八月,用诚挚的敬意,致敬人民军队!致敬军人、军属及所有热爱军人的人们。
崇拜的天空诗意盎然,让我们仰望峭拔的山岩,走进诗歌的圣殿,让石头与彩虹创造诗歌的神话,追随这位马拉松选手,不断的奔跑,向前,向高,向远!
李虹2023.8.4于北京峭岩长诗《八月!八月!》朗诵会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