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句容状元李春芳探秘
▓ 李洪文
第十三季·作者序言
2021年1月20日至26日、5月14日至24日 、7月18日至31日、9月4日至13日、11月29日至12月10日,2022年3月16日至3月26日、5月24日至6月4日、8月8日至8月19日、10月1日至10月9日,11月29日至12月8日,2023年2月4日至10日,5月16日至5月26日《今日头条》《都市头条》等连续刊载拙作《<西游记>作者究竟是谁?——明代句容状元李春芳探秘》第一季九篇、第二季十一篇、第三季十一篇、第四季九篇、第五季九篇、第六季九篇、第七季九篇、第八季九篇、第九季九篇、第十季九篇、第十一季六篇,第十二季六篇,共106篇文章。
考镜源流,从《西游记》李春芳藏名诗到藏名词、藏名词赋,到藏名文,到藏事文,再到藏谜文;从藏姓名到藏籍贯,藏生肖,藏官职,藏生平,藏葬地,藏政见,藏家乡句容,藏道教茅山,到藏李春芳之忠孝仁善、清正廉洁、安邦定国,到藏李春芳遭“六耳”诬陷,到藏李春芳“夏至”(光明正大)归来,到藏“木火方隅”(茅山方隅山炼丹)“南膳部洲”(积善后世),再到藏`“牛开西路”“洪武之光”;从藏“太平宰相”李春芳,到藏“李春芳曾祖句容人”李秀,到藏“李春芳父亲”李镗,到藏“李春芳之弟”李齐芳和李承芳,到藏“李春芳之祖”李旭,到藏李春芳“附子(父子)难归(句容)”,再到藏李春芳“太子太保”(“保唐僧”);从藏“彩凤”“宫女太后”李彩凤,到藏“麒麟子”万历皇帝,到藏“真假悟空”之“真悟空”清廉,到藏“青鸾彩凤”之“青鸾”“仁圣皇太后”,到藏“金蝉子转生”明穆宗(唐僧),到藏“徐茂公”(第一功臣徐达)和“刘供基”(一统江山刘伯温),再到藏建文皇帝“宽大(大宽)”(不杀朱棣)“败寇逊国”“行僧万里”(员外);从藏中华神州之东海、南海、北疆,到藏西疆之“两界山”(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山脉)为“汉唐祖地”,从藏“势(世)镇汪洋”之“世代震慑东洋倭寇”“平定东海”到藏“汪洋海远”之“(复兴中华)南海虽远不弃”,从藏“定东海”有“定海神针”“金箍棒”可“定”“祖宗之东海”,到藏“东胜神州(洲)”之“中华神州战胜东瀛倭寇”“仙都花果山(茅山)必胜(镇)东洋妖氛”“仙胜妖”,到藏“南海观音”“净瓶”之“南海”“(浪)静(风)平”,到藏“乌斯藏”之西藏是中华“祖宗之(高)地”“不可弃”,到“昆仑顶上擎天之柱”藏“不周山”(葱岭)为“汉唐祖地”,到南海观音“宝瓶”之东海“(浪)静(风)平”,到花果山“威灵瑶海”之“净瓶”“四海太平”,再到藏“第一福地”“镇倭之台”;从藏“名”线索,到藏“道教茅山”线索,到藏“清廉”线索,到藏“青鸾彩凤”线索,到藏“金蝉子”(嘉靖皇帝)线索,到藏“张大帝”(句容张庙人)之线索,到藏“功”藏“德”线索,再到藏“留全兄弟”“建成元吉死难”之线索;从藏“清廉宰相”李春芳,到藏“山中宰相”陶弘景,到藏“贪财宰相”张居正,到藏“不知进步”首辅高拱,到藏“栽培继任”宰相徐阶、“清正兴国”宰相夏言和“贪横误国”宰相严嵩,到藏“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徐达、“永乐盛世”“郑和下西洋”,再到“选贤举能”之“真将军”周亚夫“平定分裂”,再到藏嘉靖皇帝“二龙不相见”;从藏句曲茅山“洞天”“福地”,到藏句曲茅山“仙都”“龙都”,到藏句曲茅山“华(花)阳”“天境”,到藏句曲茅山“三秀”“秀岳”,到藏句曲茅山“九老”“仙翁”,到藏“茅山菩萨”“净瓶”“宝瓶”,到藏句曲茅山“四面原堤”郭四朝“郭干堤”,再到藏句曲茅山“镇倭之台”“万寿台”;从李春芳“藏名诗(词、词赋)”到李春芳“浅层次藏名诗(词、词赋)”,到李春芳“深层次藏事诗(词、词赋)”,再到李春芳藏名藏事藏“谜”文;从“石猴”“彩凤”乃“灵根育孕”影射“英雄不论出身”,到“《西游记》是‘太平宰相’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经国大业’之巨作”,到《西游记》是“外壳神魔”“内核清廉”,到“功德华夏”“保家护国”“福兴中华”,再到“洪武之光”“混一海内”;从猪八戒“贪财”“好色”“抢功”“讲坏话”“不团结”“不顾身命”等之“批判”到“生的干净(端午出生)”“有功华夏”之“表扬”,再到“酒醉戏宫娥”“就把英雄卖”“英雄难过美人关”之揶揄;从沙和尚“不知进步”“七日一次飞剑穿胸”“走上岸就捉菩萨”等之“批判”到“高太公高老庄(坐镇)乌斯藏”“高拱(高)坐镇西藏”“有功华夏”之“表扬”;从孙悟空“祖籍祖贯花果山水帘洞”“春采百花”“杀混世魔王”“定东海”“四海千山拱伏”“官封弼马温”之“表扬”,到“妖猴不奉公(‘以宰相而养亲’),当年狂妄逞英雄(‘春归夏至’)”“当压两界山(五百年)”之“自我批判”“自我重罚”;从“美猴王”(李春芳)“每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是“灵根育孕”之表扬,到“张道源、张士衡、王珪”影射张居正“道门源长”“东阁大学士掌衡钧”“原名白圭”及张居正“辅佐帝王”是“月精所化白龟(圭)”且“二岁神童张居正识‘王曰’”,也是“灵根育孕”之表扬,到“高士廉”“张士衡”之“士”与“弼马温”之“弼”呼应,李春芳、高拱和张居正都是“进士出身”“辅弼之大学士”之表扬,再到“廉”与“水帘洞”之“帘”呼应,高拱“前世”也是“清廉之人”之表扬。
从“官封弼马是知音”赞美嘉庆(嘉靖、隆庆)帝是李春芳知音,到“夏寻诸果”影射夏言“寻”李果(做状元),再到“一颗松树”“一颗仙桃”之“颗”藏“(李)果”(子实),“园栽桃李,千株千颗斗秾华”之“桃李”“颗”藏“李果”,“华”字藏“华阳洞天主人”为“李果”;从“玉皇张大帝”影射“句容张庙人”“祠山张大帝”,到“玉帝外甥”“敕封昭惠灵显王二郎”有“上帝之甥”“勅封祠山灵惠大帝”之“句容烙印”;从猪八戒“九齿钉耙”“九个兄弟”“九个儿子”“镇丹阙”之表扬,到猪八戒“不戒九(酒)”“酒后戏宫娥”“藏匿宫娥子”之“批判”;从徐茂公、护国公、尉迟公”藏“功”藏“德”,影射“功德华夏”“胡汉一家”,到“徐茂公”变“李世勣”再变“徐世勣”,赞颂大明徐达是“第一功臣”“中华战神”之“再世”,再到“正直的徐茂公”影射“德才兼备”,暗藏徐达长子徐辉祖“宁死不曲”和首辅张居正“平反冤案”。
循序渐进,从“花果山”影射江苏句容道教茅山,“美猴王”影射“句容籍”“状元宰相”李春芳,“水帘洞”影射茅山华阳洞之“大茅洞”,到“水帘洞洞主”“美猴王”即影射“华阳洞天主人”为李春芳;从“华祝千秋”之“华”字藏名,与“日精月华”“天地精华”“华彩”之“华”字相呼应,再到“华”通“花”,“华阳”有“花阳”之意,含有“花(果山)(之)阳”之喻,与李春芳“祖籍祖贯”所在地“茅山之阳”相吻合,皆有“华阳洞天主人”即为李春芳之影射。又将“水火方隅”校为“木火方隅”,“木”与“草木沾恩”“变颗松树”等呼应,也是“藏名李果”“料遇知音”之需要。“花”“果”藏谜,又见“春来点破海棠红”“西方魁首花丛”“果夺魁”呼应,藏“嘉靖点红春芳魁首”。
从《贻安堂集》中“春芳”藏名诗和《西游记》中“春芳”藏名诗手法相同(见前第23篇),到万历十二年七月十三日《原任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李春芳赠谥制诰》“东观专校雠之任”之“校”、“勇退可嘉,芳声未泯”之“勇退”“芳声”、“致归于绿野”之“归”“野”与“华阳洞天主人校《西游记》”之“校”、《西游记》之“齐天大圣”“反下天宫”、“芳草阶前萌动,老梅枝上生馨。红入桃花嫩,青归柳色新”之“芳草”“青归”、“附子难归故里”“荣归故里”“春归夏至”之“归”、“野花得润有余芳”之“野花”“芳”等也相吻合,皆有《西游记》作者“华阳洞天主人”为李春芳之“线索”可寻可证。
今流行版小说《西游记》的最早版本是万历二十年的“华阳洞天主人校·金陵世德堂梓行”《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今流行版小说《西游记》虽源自“最早版的金陵世德堂本《西游记》”,但与“金陵世德堂本《西游记》”“出入”较多,并非“原汁原味”:
除了将作者“华阳洞天主人”错成“吴承恩”之“大错”外,又有“王毛红嘴白鹦歌”错成“黄毛红嘴白鹦哥”而“谬传天下”。(参见前第99篇)
如又将“刘供基、马三保”错成“刘洪基、虞世南(马三宝)”,“徐茂公、秦叔宝、胡敬德、段志贤、马三保、程咬金、高士廉、李世勣”错成“徐茂功、秦叔宝、胡敬德、段志贤、殷开山(马三宝)、程咬金、高士廉、虞世南”等。(见前第102篇)
如又将“刘先兄弟”之“刘”字错成“与”字;“这夥灵根”之“夥”字错成“棵”字。
吾爱“大师”,更爱“真理”。(见前《五季序言》)
直击“大错”,非为“空名”。
一鼓作气,拙作“李春芳《西游记》论”一百余篇“证据确凿”。鲁迅先生和胡适先生“吴承恩《西游记》论”业已“苍白无力”,“吴派学术垄断”也早已“渐失人心”进而“轰然倒塌”。今四方观望,“固”守“谬”论之“专家”“学者”犹已“逐渐减少”。
从“清廉首辅”“美猴王”李春芳,到“好色”“贪财”“贪位”“猪八戒”张居正(次辅),再到“不知进步”“沙和尚”高拱(次辅);从悟空、八戒、沙僧三人“三才定位”,美猴王因“状元(春采百花)”“清廉(世住水帘洞)”“斗战(定东海、平四海、杀混世魔王、清官当升仙却被拘地府而大闹幽冥界)”等“美”品质而“官封弼马”(皇帝亲封属马首辅),再到今流行本小说《西游记》作者所署之名“华阳洞天主人”就是“句容籍”“状元宰相”李春芳,而非吴承恩其人,此实已足可“定谳”;从孙悟空“官封弼马”到猪八戒“官赐天蓬元帅”,到“天蓬元帅”影射张居正“抢班夺权”,到“金蝉子”“十世修行”影射嘉靖皇帝是“大明第十位皇帝”,“九个取经人骷髅浮水面”影射大明第九个皇帝明武宗“溺水”“断后”;从“王”“鹦歌”“飞东洋,游普世”影射“婴王哥(宪怀太子翊釴)”“中华继任者巡幸南海之中华台湾岛、琉球诸岛、郑和岛和东海之日本岛等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参见前第99篇),再到“徐茂公(懋功)”影射“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功勋华夏”,“王珪”影射永乐皇帝和仁孝皇后(徐达长女)“太祖授大圭”“传之子孙,永世其昌”故事,与“金蝉子十世修行”“金蝉子转生”遥相呼应,即“转”字影射永乐皇帝(叔)取代建文帝(侄)而有“永乐盛世”、明世宗(堂弟)接续明武宗(堂哥)(无子)有“在位四十五年”“势(世)镇汪洋(世宗灭倭寇)”“海晏河清”“重归太平”。从“徐茂公、护国公、尉迟公”藏“功”藏“胡”藏“德”,影射“功德华夏”“胡汉一家”,再到“护国”与“争疆”“李定”“马三保”“秦叔保”等呼应,影射“胡国公”秦琼“门神保家”“护国定邦”。
清标繁华,韵流千载。
从孙悟空“祖籍祖贯花果山水帘洞”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世居茅山之阳”,到“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从“春归夏至”“附子难归故里”,到“荣归故里”“复转仙乡,啸聚在洞天福地”;从《西游记》“错行天下”(见前第102篇),到今之学界“将错就错”;从“斜月三星洞”影射句曲茅山华阳洞、玉柱洞和蓬壶洞三洞(“三星”)分布似斜月(详见拙作《句曲诗综》第259页“《美猴王寻仙(一)》”之注释),再到“清风明月”苏轼题写茅山“华阳洞”传响千年。
从恶如崩,从善如登。
从藏谜,到影射,到预言,到讽喻,到前后关联,到“美(猴王)”“丑(八戒)”对衬,到明线、暗线和远线相关相联,到“真假(孙悟空)”比照,到“说甚泰嵩衡华秀”之“嵩衡(横)”批判,到“赞(借)古(大唐名将)(徐懋功)颂今(大明第一功臣)(徐达)”,到“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做药引”与“采阴补阳”呼应,告诫“鲁王为恶”“阉割幼童做药引炼丹”不可取,再到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以苏轼“清风明月”而自况。
学术之争鸣,承蒙我中华盛世和四方博学网友之转载激励,令人感动!展现总量已远超1000万人次,尤以第102篇、第72篇、第41篇、第53篇、第25篇等最受读者青睐。
盛世德星,福种中华。
拙作《句容古诗词赋三千首》前由原江苏大学人文学院笪远毅院长(兼党委书记)题序,《光绪续纂句容县志校注》(先于前书诞生而后出版)续由原江南大学太湖学院祝诚院长题序,今《句曲诗综》又继由原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丰家骅主任(院长)(91 岁)题序。三位文学院院长,盛世德星,文坛宿将,继继绳绳,殷殷厚望,耄耋之年尤情系国学,福系四方。茅山之幸,福泽可谓厚矣重矣!(《句曲诗综·后记》2020年2月9日)
文坛宿将,殷殷厚望。
“李洪文同志是一位热爱家乡的文教工作者。在从事中学教育之余,致力于句容历史文化研究。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先后担纲整理《乾隆句容县志》《光绪续纂句容县志》,校点注释,繁简字转换,耗费了大量精力,对地方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江苏大学人文学院原党委书记兼院长笪远毅教授《句容古诗词赋三千首·序言》 2017年12月20 日)
“洪文同志正值大有可为的壮年,便已取得不菲的乡邦文献整理、 研究成果,真可誉之为句容文献的‘守护人’。愿以此为基础,不断更上层楼,是所望焉! ”(江南大学太湖学院原院长祝诚教授《光绪续纂句容县志校注·序言》2018年10月8 日)
“而今国运昌隆,提倡读书,奖励科研,著作出版还有资助,洪文生当其时,真是赶上好时代了。我年已九十,感佩之余,不胜欣羡。愿洪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学术上取得更大成就。”(原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九十叟)丰家骅教授《句曲诗综·序言》2019年12月6日)
“要之,李洪文为出版《三千首》的确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精力、智慧与钱财,它不仅是地方古诗词赋文化的稀世宝库,填补了句容无古诗词赋汇集校注的空白,为当今或后人研究地方文化遗产、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提供第一手重要资料与信息,而且更重要的是作者醉心痴情乡邦文化、竭诚传播传统美德的奉献精神的生动体现,它必将为家乡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文明建设的有力加强,发挥其应有而持久的积极作用!”(江苏大学文学院李金坤教授《一部填补地方古诗词赋汇集校注空白的巨帙——李洪文<句容古诗词赋三千首>读札》2020年9-10月《茅山道讯》)
“先生所作的研究,于桑梓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建设,有重要贡献!令人敬佩!”“廓清重重迷雾,让西游原本的茅山元素、句容元素等得以展示天下,用心委实良苦,成效可谓壮观,令人叹服至极:《西游记》是‘太平宰相’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经国大业’之巨作。”“成果喜人,精神可嘉!”(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韩陈其教授2022年8月10日、8月15日、10月17日)
“建议细致系统地梳理一下,可以出版专著。”(江苏大学文学院赵永源教授2022年10月10日)
“筚路蓝缕”,业余“自乐”。
“沈公”知音,催人“进步”。
《西游记》“盘中之暗谜”众多,百年之间“蒙蔽”了很多“专家”“学者”。今之“吴派”“人物”荟萃,学术活动如火如荼,论文著作赓续不断,课题研究也多有公帑襄赞(“仅从2006年至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立项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3项,省级社科项目10多项,共出版专著40多部,发表论文180多篇。研究机构4个,从事研究的人物100多人,更多的博士、硕士投入其中”),然“外证法”缘木求鱼、孤证难立、穷途末路、早已式微,而“内证法”鞭辟入里、环环相扣、足可“定谳”。
百家争鸣,盛世风标。
同声相应,砥砺前行。
百度、360、QQ、今日头条等搜“《西游记》学术争鸣”“李春芳《西游记》”“李洪文《西游记》”等均可查阅到拙作一百余篇文章。
百年之“谬”,一朝难“撼”。
革故鼎新,“沈”“张”垂范。
同气相求,故业余偷闲再续“第十三季”六篇,以谢四方勉旃厚爱。
“甘句曲山泉,感仙乡风韵。”(见拙作《句曲诗综·后记》)
华阳洞天主人校《西游记》之中的“花果山”就是以“作者李春芳祖籍祖贯之地”江苏句容“第一福地,第八洞天”道教茅山为“原型”,而“水帘洞”就在茅山“正南方”之“大茅洞”。
“春”回茅山,“芳”香华夏。
今之“大茅洞”为“第一福地”“华阳(金坛)洞天”一部分,隶属镇江和常州两大市。(见拙作《句曲诗综》2020年5月北京第一版)
振铎传薪,福系中华。
百年文坛,英才辈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人间处处可“春芳”。弘扬我中华正气,故拙作并无意与“江苏连云港《西游记》”“江苏淮安《西游记》”“山西娄烦《西游记》”“湖北随州《西游记》”等“角力”。识者共之。
继轨前贤,芹献后昆。
求真求实,福种来者。拙作抛砖引玉,诚望四海博学不吝赐教。
一百零七
《西游记》牛魔王之子红孩儿“叫救人”影射“朱”;红孩儿是“罗刹女养的”藏“洪武孩儿是茅山女仙罗育之后”;“圣婴大王”与“王毛红嘴白鹦歌”呼应;“朱红香几供天地”与“西牛贺洲”“乌斯藏”呼应,影射“牛开西路”“朱洪武平一宇内”“将天地合祀”
——“美猴王与牛魔王聚义花果山”与“孙悟空祖居花果”呼应,影射洪武皇帝先人是句容茅山“淘金户”;“朱红香几”与“朱红头发”“朱红漆的柜子”“朱红架”“朱红隔扇”呼应;“观音收善财童子”与“释厄”呼应,讽喻“宫女太后李彩凤教万历皇帝做节俭明君”;“红光”与“祖公公姓红”“父发了洪誓”呼应,影射“洪武之光”“光耀中华”
“牛人”洪武,“祖乡”句容。
“平一天下”,“混一之功”。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记》是有大格局、大思想、大技法、大寓意的。百年间“蒙蔽”了很多专家学者。
洪武之“光”,“孩儿”踵武。
牛魔王之子红孩儿“叫救人”“红光”等见《西游记》第四十回:
话分两头。却说红光里,真是个妖精。他数年前,闻得人讲:“东土唐僧往西天取经,乃是金蝉长老转生,十世修行的好人。有人吃他一块肉,延生长寿,与天地同休。”他朝朝在山间等候,不期今日到了。他在那半空里,正然观看,只见三个徒弟,把唐僧围护在马上,各各准备。这精灵夸赞不尽道:“好和尚!我才看着一个白面胖和尚骑了马,真是那唐朝圣僧,却怎么被三个丑和尚护持住了!一个个伸拳敛袖,各执兵器,似乎要与人打的一般。噫!不知是那个有眼力的,想应认得我了,似此模样,莫想得那唐僧的肉吃。”沉吟半晌,以心问心的自家商量道:“若要倚势而擒,莫能得近;或者以善迷他,却到得手。但哄得他心迷惑,待我在善内生机,断然拿了。且下去戏他一戏。”好妖怪,即散红光,按云头落下,去那山坡里,摇身一变,变作七岁顽童,赤条条的,身上无衣,将麻绳捆了手足,高吊在那松树梢头,口口声声,只叫:“救人,救人!”
本文作者请教江苏大学人文学院原党委书记兼院长笪远毅教授(右)
《西游记》牛魔王之子红孩儿“叫救人”影射“朱”;红孩儿是“罗刹女养的”藏“洪武孩儿是茅山女仙罗育之后”;“圣婴大王”与“王毛红嘴白鹦歌”呼应;“朱红香几供天地”与“西牛贺洲”“乌斯藏”呼应,影射“牛开西路”“朱洪武平一宇内”“将天地合祀”。“美猴王与牛魔王聚义花果山”与“孙悟空祖居花果”呼应,影射洪武皇帝先人是句容茅山“淘金户”;“朱红香几”与“朱红头发”“朱红漆的柜子”“朱红架”“朱红隔扇”呼应;“观音收善财童子”与“释厄”呼应,讽喻“宫女太后李彩凤教万历皇帝做节俭明君”;“红光”与“祖公公姓红”“父发了洪誓”呼应,影射“洪武之光”“光耀中华”。
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一,《西游记》第四十回牛魔王之子红孩儿叫“救人”,影射“牛人”(朱),即其身上有“朱”的烙印和标记。红孩儿是“罗刹女养的”,影射“红孩儿”也有“仙都茅山”“罗刹仙”的影子。
“红孩儿”是“牛魔王的儿子”“罗刹女养的”,见《西游记》第四十回:
行者道:“你等既受他节制,常在他洞下,可知他是那里妖精,叫做什么名字?”众神道:“说起他来,或者大圣也知道。他是牛魔王的儿子,罗刹女养的。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却也神通广大。牛魔王使他来镇守号山,乳名叫做红孩儿,号叫做圣婴大王。”
“红孩儿”既然是“牛魔王的儿子”,则必然也是“牛”了。
《西游记》第四十回又写“红孩儿”:
即散红光,按云头落下,去那山坡里,摇身一变,变作七岁顽童,赤条条的,身上无衣,将麻绳捆了手足,高吊在那松树梢头,口口声声,只叫:“救人,救人!”
“华阳洞天主人校·金陵世德堂梓行”《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第四十回“救人救人”。
“华阳洞天主人校,闽书林杨闽斋梓”《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第四十回“救人救人”。
《西游记》第四十回,此处强调“摇身一变,变作七岁顽童”和“救人,救人”,则“顽童”“人”有加重“牛变人”之意味,即“红孩儿”就是“人”,就是“牛人”,影射“红孩儿”身上有“朱”的烙印和标记。
《西游记》“盘中之暗谜”众多。人遇到危险急难,通常喊“救命”。“红孩儿”这头“牛”,不喊“救命”,却喊“救人,救人”,则此处之“暗谜”即为“牛人”,故藏“朱”之“烙印”和“标记”可谓不露痕迹。
“红孩儿”除了是“牛魔王的儿子”,还是“罗刹女养的”。今句容茅山一带方言中的“养”字有“生养”“生”的意思,而《西游记》中的“罗刹女”的原型就是“仙都茅山”的“罗(刹)仙”“罗育”。
“牛魔王”妻子“铁扇公主” 又名“罗刹仙”,有“仙都”句容茅山女仙人罗姑的影子,见《乾隆句容县志》卷三:
罗姑洞在茅山金菌山西。相传即九疑山女仙人罗育也。元赵孟頫与张嗣真并题《罗姑洞》诗:苍梧渺天末,闻有绿毛仙。却过华阳路,人间九百年。(赵)九疑得道女,受事易迁家。诗赠金条脱,人逢萼绿华。(张)
《西游记》中的牛擅于奔跑,从“仙都”茅山向西奔跑,影射句容茅山“金牛洞”“金牛”“为女子所触”而“奔跑”的故事(见前第46篇),牛向西奔跑,把道教的文化一路向西传播,故华夏民族有“西牛贺洲”,和老子“骑青牛”“化胡为佛”故事遥相呼应。影射道教和佛教曾经凝聚人心,使大唐出现空前盛世,使胡汉各民族团结一家。
“老子化胡为佛”骑青牛,则“牛”即是道教的标志和象征。牛魔王是花果山“七弟兄”之首,影射“仙都”茅山以“道教”为主。牛魔王和罗刹女可以结婚,又生子红孩儿,影射道教茅山上清派弟子是可以结婚生子的。
红孩儿是“罗刹仙养的”,而“罗刹仙”影射“茅山女仙人罗育”,则“红孩儿”身上自然也就有了“仙都茅山”的“烙印”。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记》中的“花果山”以“仙都福地”“句容茅山”为“原型”(见前第21篇等),其中的“茅山元素”“句容元素”众多。今“固守旧说”“缘木求鱼”“不求进步”“错行天下”之“专家学者”尚多。(参见前第99篇、第102篇等)
“福地文化”是“中华文化”之中的一朵奇葩。故我在拙作《光绪续纂句容县志校注·后记》(2018年10月18 日)载:
句曲文明,倾动天下。今值句容文化诜诜未艾之际,拙作典数根源抛砖引玉,诚能一引四方大雅君子同声相应,共襄我中华福地数千年文明不朽之盛举,此又岂诗礼之邦风雅句容之独独幸事!
句容流芳,百世馨香。嘉言孔彰,盛世其昌。
祝诚教授《京江晚报》(2020.7.16)介绍作者四书之“喜读李洪文有关句容文史的四部新著”书评。
其二,“红孩儿”藏“洪武孩儿”。“红”为“洪”之谐音藏名。
《西游记》之中“藏名”手法灵活,“谐音藏名”即为其中之一。如“附子难归故里”影射“(李春芳)父子”(被诬)“难归”句容。“附子”为李春芳“谐音藏名”,即影射“(李春芳)父子”。又如“徐茂公”是“徐懋功”之谐音,“秦叔保”是“秦叔宝”之谐音,“马三保”是“马三宝”之谐音。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记》是有大格局、大思想、大技法、大寓意的。百年间“蒙蔽”了很多专家学者。
《西游记》之中“红孩儿”藏“洪武孩儿”。“红”即为“洪(武)”之谐音藏名。
其三,“圣婴大王”之“婴”“王”与“王毛红嘴白鹦歌”之“王”“鹦”呼应。
《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第十二回“王毛红嘴白鹦歌”,今流行版小说《西游记》误作“黄毛红嘴白鹦哥”。(参见前第99回)
《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第十二回“南海观音领一个飞东洋,游普世,感恩行孝,王毛红嘴白鹦歌”影射“谢世王哥”参与南海观音的巡视东海之活动。“王”“鹦歌”与“鹦哥”(《西游记》第十七回“绿杨影里语鹦哥”)呼应,影射“婴儿王哥”。(参见前第99回)
《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第四十回的“圣婴大王”之“婴”“王”与《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第十二回“王毛红嘴白鹦歌”之“王”“鹦(婴)”相呼应。皆有影射“婴王”“小太子”之意。
其四,“朱红香几供天地”与“西牛贺洲”“乌斯藏”等呼应,影射“牛开西路”“朱洪武平一宇内”“将天地合祀”。
“朱红香几供天地”影射朱洪武皇帝于洪武十二年至洪武三十一年之间,在“南京天地坛”,亲自进行“天地合祀”活动。
大明朝“天地合祀”活动,从明洪武十二年(“南京天地坛”)一直延续至明嘉靖九年(“北京南郊”)。大明洪武十二年之前,是“天地分祀”。嘉靖十年之后,大明朝又重新“天地分祀”。
祭祀,是古代的一项重要的政治活动。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是“官封弼马”,历任嘉靖朝的“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也曾主持过国家重要的祭祀活动。
“礼部侍郎李春芳祭神”见《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五:
嘉靖四十年四月庚寅朔。己酉礼部尚书袁炜等言:迩者皇上建典祈两灵泽随降,中外无不欣跃,但霡霂于连朝未沾足于四野,既而旱势复作,风霾竟日。上廑宸虑,遣官祭告,宵旰焦劳,靡神不举。是宜上帝降临玄渥昭应,然阴云屡合而不雨,旱霾浃旬而未解,此皆大小臣工不能靖共职业致此旱灾,平时既无励翼之修以谨天戒,遇灾又乏寅恭之协以赞圣谟,君父忧勤于上,漠然坐视,岂臣子服劳之义哉。乞命大臣分祷各宫庙,百官斋素修省。上曰:卿等所言一体之义也,其如议行。乃命英国公张溶等分诣各宫庙行礼,百官青衣斋宿以得两为期,罢刑屠九日。寻谕礼部曰:昨遣官祷雨应祀神祗,得无有遗乎?其议增之河海,雨泽所资且关漕运,不闻请祷,何也?因遣礼部侍郎李春芳、董份等分祭神祗坛金神等神,命河道都御史胡植祭大河之神。
“大学士李春芳为上香使”又见《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四十九:
嘉靖四十四年八月乙丑朔……己丑,上建谢瑞典于紫皇殿命大学士徐阶严纳李春芳尚书郭朴高拱伯方承裕为上香使,督视官道,仍分诣各宫庙行礼。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记》是有大格局、大思想、大技法、大寓意的。“朱红香几供天地”除了影射朱洪武皇帝亲自进行“天地合祀”活动,也藏有影射朱洪武皇帝平一宇内,也是比肩唐宗宋祖的一代帝王,也是中华继任者效法的对象,即讽喻洪武后人(“麒麟子”万历皇帝)踵武前贤,要为中华再创辉煌。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是太子太师,肩负有“教导冲年即位的万历皇帝”及大明国祚传承之重任。吴承恩的人生应该是没有这么宏大的魄力和宰相胸怀的。
华阳洞天主人校《西游记》之中的“三才定位”“官居宰相”“穿一领红色衣,勒一条黄绦”“官封弼马”“世居水帘洞(世代清廉)”“反下天宫(宰相辞官)”“朝臣寒待漏,争似我宽怀”“绿蓑青笠随时着,胜挂朝中紫绶衣”“受禄承恩在玉京”“(李)果夺魁”“附子(父子)难归故里(句容)”,吴承恩是没有“官居宰相”“一品大臣”“世代清廉”“夺魁群芳”“皇帝亲封”“京城朝中为官”“辞官首辅”等之“人生经历”。
故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记》是有大格局、大思想、大技法、大寓意的。“朱红香几供天地”之“天地”,同时影射“朱洪武皇帝所缔造的大明国之天地”“大明之江山”,则“天地”与“西牛贺洲”“乌斯藏”“两界山”“势镇汪洋”“汪洋海远”“化胡为佛”等遥相呼应;“朱红”即影射“朱洪武”,“朱”即藏“洪武皇帝”是“牛人”,与“西牛贺洲”之“牛”遥相呼应,影射“牛开西路(乌斯藏)”“朱洪武平一宇内,武功盖世”。
《西游记》之中的“乌斯藏”即影射青藏等地区是“中华神州祖宗之地”。
朝代赓续,接替大元。
洪武二年,明朝派遣大军进攻西北,从北元手中取回了甘肃。于是元朝册封的吐蕃(河州,今甘肃临夏)等处宣慰使何锁南普遂降明朝,乌斯藏的帕竹王朝也向明朝表示投诚,于是明朝继承了元朝在青藏地区的统治。
“乌斯藏”见《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三:
洪武五年三月戊申朔……丁酉河州卫言,乌思藏怕木竹巴故元灌顶国师章阳沙加人所信服。今朵甘赏竺监藏与管兀儿相仇杀,朝廷若以章阳沙加招抚之,则朵甘必内附矣。中书省以闻。诏章阳沙加仍灌顶国师之号,遣使赐玉印及彩叚表里俾居报恩寺化导其民。
乌思藏“遣使来贡方物”等见《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七:
洪武五年十二月甲戌朔……乌思藏摄帝师喃加巴藏卜等遣使来贡方物,诏赐红绮禅衣及靴帽钱物有差。
此又见《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八:
洪武六年春正月癸卯朔……己巳乌思藏怕木竹巴灌顶国师章阳沙加监藏,遣酋长锁南藏卜以佛像佛书舍利来贡。诏置佛寺。赐使者文绮袭衣有差。
“诏置乌思藏、朵甘卫指挥使司”等见《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九:
洪武六年二月癸酉朔……诏置乌思藏、朵甘卫指挥使司,宣慰司二、元帅府一、招讨司四、万户府十三、千户所四。以故元国公南哥思丹八亦监藏等为指挥同知、佥事、宣慰使、同知、副使、元帅、招讨、万户等官,凡六十人,以摄帝师喃加巴藏卜为炽盛佛宝国师。先是,遣员外郎许允德使吐番,令各族酋长举故官至京授职。至是,南加巴藏卜以所举故元国公南哥思丹八亦监藏等来朝贡,乞授职名。省台臣言:“来朝者宜与官职,未来者宜勿与。”上曰:“吾以诚心待人,彼若不诚,曲在彼矣。况此人万里来朝,若俟其再请,岂不负远人归向之心?”遂皆授职名,赐衣帽、钞锭有差。仍遣诏谕朵甘、乌思藏等处曰:“我国家受天明命,统驭万方,恩抚善良,武威不服,凡在幅员之内,咸推一视之仁。近者,摄帝师喃加巴藏卜以所举乌思藏、朵甘思地面故元国公、司徒、各宣慰司、招讨司、元帅府、万户、千户等官自远来朝,陈请职名,以安各族。朕嘉其识达天命,慕义来庭,不劳师旅之征,俱效职方之贡,宜从所请,以绥远人。以摄帝师喃加巴藏卜为炽盛佛宝国师,给赐玉印,南哥思丹八亦监藏等为朵甘、乌思藏武卫诸司等官,镇抚军民,皆给诰印。自今为官者务遵朝廷之法,抚安一方,为僧者务敦化导之诚,率民为善,以共乐太平。”初,玉人造赐喃加巴藏卜印,既成以进。上观其玉未羙,亟命工易之。其制:兽纽涂金,银印池,仍加赐喃加巴藏卜彩叚表里二十匹。未几,南加巴藏卜等辞归,命河州卫镇抚韩加里麻等持敕同至西番,招谕未附土酋。
“陕西行省员外郎许允德自西番朵甘乌思藏使还”等见《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八:
洪武七年三月丁卯朔 ……癸巳,暹罗斛国使臣沙里拔来朝,贡方物,自言本国令其同奈思里侪剌悉识替入贡,去年八月,舟次乌诸洋,遭风坏,舟漂至海南,达本处官司,收获漂余苏木、降香、兠罗、绵等物来献,省臣以奏。上怪其无表状,诡言舟覆而方物乃有存者,疑必番商也命,却之。诏中书、礼部曰:“古者,中国诸侯于天子,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九州之外番邦远国,则每世一朝,其所贡方物不过表诚敬而已。高丽稍近中国,颇有文物、礼乐,与他番异,是以命依三年一聘之礼,彼若欲每世一见,亦从其意。其他远国如占城、安南、西洋、琐里、爪哇、浡尼、三佛齐、暹罗斛、真腊等处新附国土,入贡既频,劳费太甚,朕不欲也。令遵古典而行,不必频烦,其移文,使诸国知之。”
陕西行省员外郎许允德自西番朵甘乌思藏使还,赐冠带罗衣及钱。
《镇江日报》(2020.10.9)著名军旅作家、记者李伶介绍作者四书之“考证华阳洞天主人即李春芳”等书评。
其五,“美猴王与牛魔王聚义花果山”与“孙悟空祖居花果”呼应,影射洪武皇帝先人是句容茅山“淘金户”。
华阳洞天主人校《西游记》中的“花果山”影射江苏句容道教茅山,“美猴王”影射“句容籍”“状元宰相”李春芳,“水帘洞”影射茅山华阳洞之“大茅洞”,则“水帘洞洞主”“美猴王”即影射“华阳洞天主人”为李春芳。(见前第50篇和“第六、七、八、九季作者序言”)
“(花果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是“真个好山”,“有词赋为证”。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 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该词赋中“水火方隅高积土”一句中藏有句容茅山“方隅山”的名字。此句意思是:在句容茅山方隅山用“李真人井水”炼“九鼎丹”。
该词赋中“丹崖怪石”代指句容茅山“大茅峰”(茅山元符宫有为嘉靖皇帝祝寿所建的万寿台,立柱石刻楹联“翠巘捧仙台华阳真气;丹崖飞绀殿河上玄风”中有“丹崖”一词)。
该词赋中“百川会处擎天柱”影射句容茅山是昇润(今南京市、镇江市)之“镇岳”。古代茅山以东即为海,长江接纳百川经镇江汇入东海,又茅山是昇润(今南京市、镇江市)之“镇岳”,故“擎天柱”影射句容茅山。
《茅山志》(清· 笪重光) 十卷、《茅山志辑要》和《乾隆句容县志》三卷:“茅山:唐玄宗降敕称为岳,乃昇润之镇山也。”
该词赋中“万劫无移大地根”影射句容茅山“华阳洞天”为“大地之根”。
《乾隆句容县志》三卷:“华阳洞:在大茅峰。其洞有二:西洞在崇寿观后,南洞在元符宫东。其门有五,三显二隐。三茅君、二许君俱得道于此。宋授金龙玉简。 灵异至多。又谓第八洞天。周回百五十里。洞虚四廓、上下皆石,内有阴晖夜光日精之根。阴晖主夜,日精主昼,形如日月之光,既不自异草木水泽,亦与外同。又有飞鸟交横,名为石燕。所谓洞天神宫,灵妙无方,不可得而议也。(《旧志》)”
华阳洞内“阴晖夜光日精之根”,即为“大地之根” ,故“花果山”影射道教圣地句容茅山。
今四方名流善信徜徉于“仙都福地”句容茅山,更少有人知晓其与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记》有“紧密关联”。
“美猴王与牛魔王结义”见《西游记》第三回:
此时遂大开旗鼓,响振铜锣,广设珍馐百味,满斟椰液萄浆,与众饮宴多时。却又依前教演。猴王将那四个老猴封为健将,将两个赤尻马猴唤做马、流二元帅,两个通背猿猴唤做崩、芭二将军。将那安营下寨,赏罚诸事,都付与四健将维持。他放下心,日逐腾云驾雾,遨游四海,行乐千山。 施武艺,遍访英豪;弄神通,广交贤友。此时又会了个七弟兄,乃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犭禺狨王,连自家美猴王七个。日逐讲文论武,走摐传觞,弦歌吹舞,朝去暮回,无般儿不乐。把那万里之遥,只当庭闱之路,所谓点头径过三千里,扭腰八百有余程。
“美猴王与牛魔王聚会花果山”见《西游记》第三回:
你看那猴王得胜归山,那七十二洞妖王与那六弟兄,俱来贺喜。在洞天福地,饮乐无比。他却对六弟兄说:“小弟既称齐天大圣,你们亦可以大圣称之。”内有牛魔王忽然高叫道:“贤弟言之有理,我即称做个平天大圣。”蛟魔王道:“我称做复海大圣。”鹏魔王道:“我称混天大圣。”狮犭它王道: “我称移山大圣。”猕猴王道:“我称通风大圣。”犭禺狨王道:“我称驱神大圣。”此时七大圣自作自为,自称自号,耍乐一日,各散讫。
“美猴王与牛魔王聚义花果山”与“孙悟空祖居花果”呼应。
《西游记》第一回中的“美猴王”是花果山山顶“仙石”“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育孕”而“天生石猴”,既然是“天生”,“应该”并无“生身父母”。此处“生身父母是天地”一句是一语双关,即生身父亲是“天”,“生身母亲”是“地”,同时影射“美猴王”是有“生身父母”的。不仅有“生身父母”,而且“世居花果山”,还有祖父、祖母,以及曾祖父、曾祖母,故《西游记》中藏有李春芳父祖曾三代和李春芳兄弟三人之身影。
“天生石猴”本应该没有父母,也没有祖父和祖母,更没有曾祖父和曾祖母。美猴王“父天母地”,与孙悟空自称“祖籍祖贯花果山”也相悖,暗藏李春芳祖籍句容茅山和其祖父李旭为“茅山人”。
《西游记》第二回孙悟空特别强调“水帘洞”就在“花果山”的“正南方”,影射李春芳祖籍祖贯就在句容茅山,且就住在大茅洞(水帘洞)附近。
《李氏家谱》第二十卷·第宅:
“先世从无锡迁句容,卜居承仙乡之朱壒村,去县治四十里,茅山之阳,率湖之侧。”
“茅山之阳”和“花果山正南方”相吻合。故《西游记》全书之中孙悟空反反复复强调自己祖籍祖贯就在“花果山”“水帘洞”,就是反反复复影射李春芳祖上就是句容茅山人,且就住在茅山大茅洞附近。因此,“天生石猴”有父母,也有祖父和祖母,更有曾祖父和曾祖母。
江苏大学人文学院原党委书记兼院长笪远毅教授《句容古诗词赋三千首》《光绪续纂句容县志校注》《句曲诗综》之《序言》(作者按:江苏大学笪远毅教授、赵永源教授和苏州大学金振华教授共同参与了《乾隆句容县志(校注本)》的审稿工作)。
如《西游记》第一回:“祖师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明白,再拜。’猴王道:‘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第三十五回:“行者道:你认不得我?家居花果山,祖贯水帘洞。”第五十二回:“祖居花果称王位,水帘洞里逞刚强。”第六十三回:“老孙祖住花果山,大海之间水帘洞。”第六十七回:“祖居东胜大神洲,花果山前自幼修。”第八十六回:“祖居东胜大神洲,天地包含几万秋。花果山头仙石卵,卵开产化我根苗。”第九十四回:“老孙祖居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父天母地,石裂吾生。曾拜至人,学成大道。复转仙乡,啸聚在洞天福地。”(见前第22篇)
李春芳祖上世住“茅山之阳”,是“山里人”,故《西游记》中的“樵夫”就是影射李春芳祖上和李春芳兄弟三人,李春芳祖上确实是“清苦”之人。《西游记》中反复强调“家居花果山,祖贯水帘洞”,就是反复强调李春芳祖上世代是“清白”“清廉”之人,自己是“清廉”之“根”,“清廉”之“种”。自己的祖上和自己的子孙后人也都是“清廉”“传人”。
故李春芳虽是大明首辅,是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但其先世居茅山,是“樵夫”,故身世并不“显赫”。据传,李春芳祖上曾是句容茅西的“吏部尚书”曹义家佃户,见载《光绪续纂句容县志》卷末·曹义:
“明曹义,字子直,一字默庵,句容人。永乐辛卯举人,乙未进士,选庶吉士,转礼部员外郎、吏部郎中,拜吏部侍郎,终南京吏部尚书……李石鹿相国之先世为其佃户云。”
“美猴王与牛魔王聚义花果山”,同时影射洪武皇帝先人曾是句容茅山“淘金户”。洪武皇帝朱元璋祖上“元初籍淘金户”,事见《朱氏世德之碑》:
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家村,通德乡,服勤儒业。五世祖仲八公娶陈氏生男三人,长六二公,次十一公,其季伯六四公是为高祖考,娶胡氏生男二人,长四五公,次即祖考四九公,配侯氏,生子曰初一公、初二公、初五公、初十公,凡四人焉。一公居长,配王氏,是为祖父母,有子二人,长五一公,次则先考五四公,讳世珍。元初籍淘金户,金非土产,市于他方,以供岁赋。先祖初一公困于是役,遂弃田庐,携二子迁泗州盱眙县。
明太祖朱元璋“祖乡句容”,我在《光绪续纂句容县志校注·凡例》有:
句容,明太祖朱元璋祖乡。王世贞《弇山堂别集》有德祖(四世祖)和懿祖(三世祖)“家句容之朱家巷”“葬於朱巷”之记载,故于卷二下后加按语。
其六,“朱红香几”与“朱红头发”“朱红漆的柜子”“朱红架”“朱红隔扇”呼应。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记》前后呼应,“朱红香几”与“朱红头发”“朱红漆的柜子”“朱红架”“朱红隔扇”之“朱红”相呼应,即“朱红”藏有“朱洪武”之“烙印”。
其七,“观音收红孩儿为善财童子”讽喻“宫女太后李彩凤教万历皇帝做节俭明君”。
佛教“救苦救难观世音”有“女真人”“飞彩凤的结素蓝袍”之“道教”特征,影射大明“宫女太后”李彩凤是“观世音菩萨”转世。(参见前第62篇)
佛教“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性还是女性,《西游记》中用“女真人”作了确定。“女”字影射“宫女太后”李彩凤“母仪天下”,是“女王”。“女真人”影射“宫女太后”李彩凤是“仙都”茅山的“凤凰仙”。
佛教“救苦救难观世音”有“女真人”“飞彩凤的结素蓝袍”之“道教”特征,其最终目的就是影射大明“宫女太后”李彩凤是“观世音菩萨”转世人间,大明朝主少国疑,“宫女太后”李彩凤力挽狂澜,稳定江山,救苦救难,兴盛中华,可谓造福大明王朝。
《西游记》之中“红孩儿”藏“洪武孩儿”“洪武后人”。“红”即为“洪(武)”之谐音藏名。
“红孩儿”究竟影射谁呢?
既然《西游记》之中的观音菩萨影射大明“宫女太后”李彩凤,那么观音菩萨收“红孩儿”为“善财童子”即影射“宫女太后”李彩凤拘束管教自己的孩儿“(麒麟子)万历小皇帝”要做大明国的“节俭皇帝”。这与《西游记》开篇所论“释厄”主题也是吻合的。即万历皇帝冲年即位,仍需“宫女太后李彩凤”直接严管教导,大明国祚才能接续传承。
本文作者拜望并请教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镇江高专原校长、江南大学太湖学院原院长祝诚教授(右)
其八,“红光”“祖公公姓红”与“父发了洪誓”呼应,影射明太祖洪武大帝“洪武之光”,即“平一天下”“建立大明”及“洪武之治”“光耀中华”。
朱元璋出生之“红光”见《明史·太祖本纪》:
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讳元璋,字国瑞,姓朱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母陈氏,方娠,梦神授药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气。及产,红光满室。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辄奔救,至则无有。比长,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句容书法家协会主席许能俊先生书赠《句曲诗综》之作品。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句容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宁先生书赠《句曲诗综》之作品。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马荣先生书赠《句曲诗综》之作品。
“平一天下”“混一之功”等见《明太祖实录》卷二五七:
上以天纵之资,起自田里,遂成大业。当是时,元政陵夷,豪杰并起,大者窃据称尊,小者连数城邑,皆恣为残虐,糜弊生民,天下大乱极矣。上在民间,闵焉伤之,已而为众所推戴,拒之益来,乃不得已起义,即条法令、明约束,务以安辑为事,故所至抚定,民咸按堵,不十余年间,荡涤群雄,戡定祸乱,平一天下,建混一之功。虽曰天命人归,要亦神武不杀之所致也。即位之初,稽古礼文,制礼作乐,修明典章,兴举废坠。定郊祀、建学校、尊孔子、崇儒术、育贤才、注洪范、叙九畴,罢黜异端,表章经籍,正百神之号,严祭祀之典。察天文、推历数、定封建、谨法度、慎赏罚、抚四夷,海外远方诸国,皆遣子入学。南极炎徼,北逾冰壤,东西际日月之所出没,罔不率服。昧爽临朝,日晏忘餐,虚心清问,从善如流,神谋睿断,昭见万里,昭见万里。退朝之暇,即延接儒生,讲论经典,取古帝王嘉言善行,书置殿庑,出入省观。斥侈靡、绝游幸、却异味、罢膳乐,泊然无所好。敦行俭朴,以身为天下先。凡诏诰命令词,皆自制,淳厚简古,洞达物情。当宁戒谕臣下,动引经史,谆切恳至,听者感动。训敕子孙臣庶,具有成书,诒法万世。谨宫壸之政,严宦寺之防,杜外戚之干谒,而家法尤正。纪纲法度,彰彰明备。至于礼先代、罢献俘、存高年、兴孝弟、励农桑、蠲逋负、宥死刑、焚狱具、旌廉能、黜贪酷、摧奸暴、佑良善,宽仁爱人,专务德化。是以身致太平三十余年,民安其业,吏称其职,海内殷富,诸福之物,莫不毕至,功德文章,巍然焕然,过古远矣!传称唐虞禅夏后,殷周继然;成汤革夏,乃资亳众;武王伐商,爰赖西师;至于汉高,虽起徒步,尚借亭长,挟纵徒集所附。上不阶寸土一民,呼吸响应,以有天下,方册所载未之有也,於乎盛哉!
状元宰相,百世馨香。
句容流芳,盛世其昌。
我在拙作《光绪续纂句容县志校注·后记》(2018年10月18 日)载:
句曲文明,倾动天下。今值句容文化诜诜未艾之际,拙作典数根源抛砖引玉,诚能一引四方大雅君子同声相应,共襄我中华福地数千年文明不朽之盛举,此又岂诗礼之邦风雅句容之独独幸事!
句容流芳,百世馨香。嘉言孔彰,盛世其昌。
本文作者(左)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茅山道教音乐”代表性传承人、茅山道教上清派七十八代传人何春生道长(右)留影于茅山崇禧万寿宫2020.6.17。
据此,《西游记》牛魔王之子红孩儿“叫救人”影射“朱”;红孩儿是“罗刹女养的”藏“洪武孩儿是茅山女仙罗育之后”;“圣婴大王”与“王毛红嘴白鹦歌”呼应;“朱红香几供天地”与“西牛贺洲”“乌斯藏”呼应,影射“牛开西路”“朱洪武平一宇内”“将天地合祀”。“美猴王与牛魔王聚义花果山”与“孙悟空祖居花果”呼应,影射洪武皇帝先人是句容茅山“淘金户”;“朱红香几”与“朱红头发”“朱红漆的柜子”“朱红架”“朱红隔扇”呼应;“观音收善财童子”与“释厄”呼应,讽喻“宫女太后李彩凤教万历皇帝做节俭明君”;“红光”与“祖公公姓红”“父发了洪誓”呼应,影射“洪武之光”“光耀中华”。
综前所述,则今流行本小说《西游记》作者所署之名“华阳洞天主人”就是“句容籍”“状元宰相”李春芳,而非吴承恩其人。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高山流水,或有“知音”。“太平宰相”李春芳“清廉仁善”“忠贞爱国”“斗战奸恶”“复兴中华”之精神自当传承后世。今国家昌盛,各民族团结,文化繁荣,英才烨烨,学术争鸣,盛况空前,拙作抛砖引玉,诚待四海博学之“知音”定谳可也。
本文作者拜望并请教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原中文系主任丰家骅教授(右)(202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