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院1212 王春芳(总院副院长)
开学前小练习(一):
1.写五个平声字
春,风,吹,桃,花
2.写五个仄声字
夏,日,暑,热,至
3.写出以下词语的平仄:
天高云淡,平平平仄,
风平浪静,平平仄仄,
雨过天晴,仄仄平平,
流年安好,平平平仄,
相濡以沫,平平仄仄,
4.写出这首诗的平仄。(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诗)
松下问童子,平仄仄平仄。
言师采药去。平平仄仄仄。
只在此山中,仄仄仄平平,
云深不知处。平平仄平仄。
5.有一定基础的可以完成一首五言绝句并注明平仄。
五绝·秋夜(孤雁格)
文/王春芳
寒枝挂玉盘,平平仄仄平,
愁思溢樽沿。平仄仄平平。
画笔描心境,仄仄平平仄,
丹霞落眼前。平平仄仄平。
国学院12+12:刘妙枝(院长)
开学前小练习(一):
1. 写五个平声字
千,飘,飞,华,常,光
2.写五个仄声字
笑,碧,墨,味,吻,问
3.写出以下词语的平仄:
天高云淡,平平平仄
风平浪静,平平仄仄
雨过天晴,仄仄平平
流年安好,平平平仄
相濡以沫,平平仄仄
4.写出这首诗的平仄。(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诗)
松下问童子,平仄仄平平。
言师采药去。平平仄仄仄。
只在此山中,仄仄仄平平,
云深不知处。平平仄平仄。
5.有一定基础的可以完成一首五言绝句并注明平仄。
五绝.昨日晚突降大雨有感(五微平声)
文/刘妙枝
浓云隐日晖,平平仄仄平
电闪叶飘飞。仄仄仄平平
冷雨催花落,仄仄平平仄
萧风赶我归。平平仄仄平
囯学院1212 师亚梅(副院长)
开学前作业小练习(一):
1.写五个平声字:
星,云,峰,车,人
2.写五个仄声字:
宇,雨,岳,海,火
3.写出以下词语的平仄:
天高云淡 平平平仄
风平浪静 平平仄仄
雨过天晴 仄仄平平
流年安好 平平平仄
相濡以沫 平平仄仄
4.写出这首诗的平仄。(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诗)
松下问童子,平仄仄平仄,
言师采药去。平平仄仄仄。
只在此山中,仄仄仄平平,
云深不知处。平平仄平仄。
5.有一定基础的可以完成一首五言绝句并注明平仄。
五绝·老来学艺(下平七阳)
文/师亚梅
夏去渐天凉,龙风学艺忙。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谁言年少勇,莫笑白头翔。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囯学院1212 马凤清(教官)
开学前作业小练习(一):
1.写五个平声字
清 风 明 天 年
2.写五个仄声字
雨 雾 露 道 气
3.写出以下词语的平仄:
天高云淡 平平平仄
风平浪静 平平仄仄
雨过天晴 仄仄平平
流年安好 平平平仄
相濡以沫 平平仄仄
4.写出这首诗的平仄。(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诗)
松下问童子,平仄仄平仄
言师采药去。平平仄仄仄
只在此山中,仄仄仄平平
云深不知处。平平仄平仄
5.有一定基础的可以完成一首五言绝句并注明平仄。
再入龙风院,仄仄平平仄
诗词赋我心。平平仄仄平
叽嘈声切切,平平平仄仄
即当起潮音。仄仄仄平平
龙风国学院十二期教研组组稿
2023年9月18日
国学院12+12 潘红军
开学前作业小练习(一):
1.写五个平声字
音,瓶,花,标,茶 √
2.写五个仄声字
马,卡,榨,哑,打 √
3.写出以下词语的平仄:√
天高云淡(平平平仄),
风平浪静(平平仄仄),
雨过天晴(仄仄平平),
流年安好(平平平仄),
相濡以沫(平平仄仄)
4.写出这首诗的平仄。(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诗)
松下问童子(平仄仄平仄),
言师采药去(平平仄仄仄)。√
只在此山中(仄仄仄平平),
云深不知处(平平仄平仄)。
5. 有一定基础的可以完成一首五言绝句并注明平仄。
晓至瀛洲冷(仄仄平平仄)
秋风扫叶平(平平仄仄平)
寒蝉枯老树(平平平仄仄)
野鸠绕瓜藤(仄仄仄平平)
刘妙枝院长点评:
1)第一次练习目的在于掌握"平仄"的区分判断。诗友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作业,写出一首五言绝句,且诗味浓厚,画面感强,合韵,基础深厚,以后更佳!
2)“鸠”在平水韵中为平声,希望多使用平仄检测工具,进一步熟练,并养成使用习惯。加油!成功永远只属于努力者!
国学院12+12 韩爱辉
开学前作业小练习(一):
1.写五个平声字
风,楼,天,床,桌√
2.写五个仄声字
雨,树,雪,布,柳√
3.写出以下词语的平仄:√
天高云淡(平平平仄),
风平浪静(平平仄仄),
雨过天晴(仄仄平平),
流年安好(平平平仄),
相濡以沫(平平仄仄)
4.写出这首诗的平仄。(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诗)
松下问童子(平仄仄平仄),√
言师采药去(平平仄仄仄)。
只在此山中(仄仄仄平平),
云深不知处(平平仄平仄)。
5.有一定基础的可以完成一首五言绝句并注明平仄。
思乡 韩爱辉
香荷碧水浮,(平平仄仄平)
锦鲤戏虾珠。(仄仄仄平平)√
一晃中秋至,(仄仄平平仄)
思乡梦返途。(平平仄仄平)
龙风国学院十二期教研组组稿
2023年9月18日
刘妙枝院长点评:
1) 第一次练习目的在于掌握"平仄"的区分判断。诗友平仄掌握很好,全部答对问题。
2) 五言绝句,平仄正确,合律合规,以物寄思。有很好的基础,以后紧跟学院步伐,诗词水平会更上一层楼。
国学院12+12 谭伦
开学前作业小练习(一):
1.写五个平声字
答:天,山,风,花,松√
2.写五个仄声字
答:地,水,路,桂,柳√
3.写出以下词语的平仄:
天高云淡,平平平仄
风平浪静,平平仄仄
雨过天晴,仄仄平平√
流年安好,平平平仄
相濡以沫。平平仄仄
4.写出这首诗的平仄。(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诗)
松下问童子,平仄仄平平
言师采药去。平平仄仄仄
只在此山中,仄仄仄平平√
云深不知处。平平仄平仄
5.有一定基础的可以完成一首五言绝句并注明平仄。
绝句*静夜诗
秋风拂夜静,平平平仄仄
老叟独徘徊。仄仄仄平平
更搔白发短,平平仄仄仄
喜索诗意来。仄仄平仄平
龙风国学院十二期教研组组稿
2023年9月18日
刘妙枝院长点评:
1)第一次练习目的在于掌握"平仄"的区分判断。诗友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作业,且全部正确,并写出一首五言绝句,且可押韵,基础可喜。诗友作业完成积极,用功可嘉!
2)希望多使用平仄检测工具,进一步熟练,并养成使用习惯。加油!成功永远只属于努力者!
国学院12+12任淑清
开学前作业小练习(一):
1.写五个平声字
书、光、秋、船、春。√
2.写五个仄声字
月、雾、雪、草、水。√
3.写出以下词语的平仄:√
天高云淡(平平平仄),
风平浪静(平平仄仄),√
雨过天晴(仄仄平平),
流年安好(平平平仄),
相濡以沫(平平仄仄)
4.写出这首诗的平仄。(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诗)
松下问童子(平仄仄平仄),
言师采药去(平平仄仄仄)。√
只在此山中(仄仄仄平平),
云深不知处(平平仄平仄)。
5.有一定基础的可以完成一首五言绝句并注明平仄。
秋殇
黄叶三秋落(平仄平平仄)
烟波满目愁(平平仄仄平)√
眺望天涯处(仄仄平平仄)
孤云隐雁游(平平仄仄平)
龙风国学院十二期教研组组稿
2023年9月18日
刘妙枝院长点评:
1)第一次练习目的在于掌握"平仄"的区分判断。诗友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作业,写出一首五言绝句,还很押韵,时的格律以后学习中会让你的诗词更加完美。
2)勤练,并养成使用检测工具习惯。
国学院12+12 崔桂香
开学前小练习(一):
1.写五个平声字
桃,云,花,春,风√
2.写五个仄声字
树,柳,菊,雨,雾√
3.写出以下词语的平仄:
天高云淡,平平平仄
风平浪静,平平仄仄
雨过天晴,仄平平平
流年安好,平平仄仄
相濡以沫,平平仄仄
4.写出这首诗的平仄。(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诗)
松下问童子,平仄仄平仄。
言师采药去。平平仄仄仄。 √
只在此山中,仄仄仄平平,
云深不知处。平平仄平仄。
5.有一定基础的可以完成一首五言绝句并注明平仄。
五绝·秋思
文/崔桂香(二萧平声)
晨凉雾气飘,平平仄仄平,
窗外喝声焦。平仄仄平平。√
节日氛围起,仄仄平平仄,
谁人念语娇。平平仄仄平。
龙风国学院十二期教研组组稿
2023年9月18日
刘妙枝院长点评:
1)第三题中雨过中的“过”应为仄声,流年安好中“安”为平声,请注意多音字。仄平是写诗词的基础,希望多使用检测工具校准。
2)诗友完成作业积极,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多次作业,写出一首五言绝句,还很押韵,合律合规,基本功尚好,勤练,并养成使用检测工具习惯。假以时日,坚持学习,会让你的诗词更加完美。
国学院12+12 李天祥
开学前作业小练习(一):
1.写五个平声字
河、云、梅、荷、香√
2.写五个仄声字
雪、浪、树、路、梦√
3.写出以下词语的平仄:
天高云淡(平平平仄),
风平浪静(平平仄仄),√
雨过天晴(仄仄平平),
流年安好(平平平仄),
相濡以沫(平平仄仄)
4.写出这首诗的平仄。(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诗)
松下问童子(平仄仄平仄),
言师采药去(平平仄仄仄)。√
只在此山中(仄仄仄平平),
云深不知处(平平仄平仄)。
5.有一定基础的可以完成一首五言绝句并注明平仄。
五绝 · 咏秋(四支平声)
文/李天祥
路远雁归迟,栖霞拂柳枝。
仄仄仄平中,平平仄仄平。√
枫红催晓处,落叶自成诗。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龙风国学院十二期教研组组稿
2023年9月18日
刘妙枝院长点评:
3) 第一次作业联系也是我们对诗友基本功的一个了解,诗友平仄掌握很好,全部答对问题。
4) 五言绝句,平仄正确,合律合规,说的“迟”字,诗友写了“中”,其实写平更好,“迟”虽然有平仄两音,但它在用为迟缓,慢,晚等时都“chi”,只有在它读“zhi”时才为去声,意为“待”。诗友有很好的基础,用词准确,诗情优雅,以后紧跟学院步伐,诗词水平会更上一层楼。给诗友点赞!
国学院12+12宁繁昌
开学前作业小练习(一):
1.写五个平声字
星、光、车、船、春。√
2.写五个仄声字
墨、雾、雨、草、火。√
3.写出以下词语的平仄:
天高云淡(平平平仄),
风平浪静(平平仄仄),√
雨过天晴(仄仄平平),
流年安好(平平平仄),
相濡以沫(平平仄仄)
4.写出这首诗的平仄。(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诗)
松下问童子(平仄仄平仄)
言师采药去(平平仄仄仄)√
只在此山中(仄仄仄平平)
云深不知处(平平仄平仄)
5.有一定基础的可以完成一首五言绝句并注明平仄。
刘妙枝院长点评:
1) 第一次练习目的在于掌握"平仄"的区分判断。诗友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作业,而且全部答对题目。非常棒!为你点赞!
2)勤练,并养成使用检测工具习惯。继续加油,未来可期!
国学院12+12孙春玲
开学前作业小练习(一):
1.写五个平声字:
杯,筐,平,森,林√
2.写五个仄声字:
水,万,洗,走,手√
3.写出以下词语的平仄:
天高云淡 平平平仄
风平浪静 平平仄仄
雨过天晴 仄仄平平√
流年安好 平平平仄
相濡以沫 平平仄仄
4.写出这首诗的平仄。(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诗)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龙风国学院十二期教研组组稿
2023年9月18日
国学院12+12 王永红
开学前小练习(一):
1.写五个平声字
明,天,瑶,生,辉√
2.写五个仄声字
敏,日,月,晓,照√
3.写出以下词语的平仄:
天高云淡 平平平仄
风平浪静 平平仄仄
雨过天晴 仄平平平
流年安好 平平仄仄
相濡以沫 平平仄仄
4.写出这首诗的平仄。(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诗)
松下问童子,平仄仄平仄。
言师采药去。平平仄仄仄。 √
只在此山中,仄仄仄平平,
云深不知处。平平仄平仄。
龙风国学院十二期教研组组稿
2023年9月18日
刘妙枝院长点评:
1) 第一次练习目的在于掌握"平仄"的区分判断,流年安好中的“安”应为平声。诗友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作业,非常棒!
2) 不要怕0基础,勤练,并养成使用检测工具习惯,相信你也能成为出口成章的诗人。
囯学院1212 潘宁
今天作业小练习:
1.写五个平声字:
风,花,窗,帘,床
2.写五个仄声字:
笔,墨,纸,砚,月
3.写出以下词语的平仄:
天高云淡(平平平仄),
风平浪静(平平仄仄),
雨过天晴(仄仄平平),
流年安好(平平平仄),
相濡以沫(平平仄仄)
4.写出这首诗的平仄。(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诗)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5.有一定基础的可以完成一首五言绝句并注明平仄。
明星如有意,照我两相忘。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何事西来雁,南飞到故乡。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刘妙枝院长点评:作业积极完成,已是成功的一半。再能基本上掌握平仄知识要点,基础很好,并且跟上一首五言绝句,足见诗的悟性很高,再接再励,在开课后更好成绩,加油。
十二分院★楹联道场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 (刘妙枝)
下联:文能载道俭能兴 (潘宁)
上联:人生岂会般般遂(师亚梅)
下联:世事哪来处处空(潘宁)
上联:拨了浮云窥月色 (潘宁)
下联:踏着秋露送花香(刘妙枝)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刘妙枝)
下联:学为致知业为民(谭伦)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刘妙枝)
下联:威能镇世圣能安(谭伦)
上联:人生岂会般般遂(师亚梅)
下联:世路哪堪处处平(谭伦)
上联:人生岂会般般遂(师亚梅)
下联:昊月哪能日日圆(谭伦)
上联:人生岂会般般遂(师亚梅)
下联:世事焉能件件成(谭伦)
上联:推开绮窗观锦绣(谭伦)
下联:踏着秋露送花香(刘妙枝)
上联:吟过律诗联对子(谭伦)
下联:踏着秋露送花香(刘妙枝)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 (刘妙枝)
下联:花能养眼菜能餐(秦瑜)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刘妙枝)
下午:贫须励志语须精(坦言)
上联:人生岂会般般遂(师亚梅)
下联:电脑终无万万能(坦言)
下联:简静难驱躁躁心(坦言)
下联:古苑才须对对联(坦言)
上联:追过夏蝶接舞韵(坦言)
下联:踏着秋露送花香(刘妙枝)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刘妙枝)
下联:风来作曲颂来歌(朱贡)
上联: 邀来夏风追蝶韵(朱贡)
下联: 踏着秋露送花香(刘妙枝)
上联:人生岂会般般遂(师亚梅)
下联:茉莉哪能日日香(刘妙枝)
上联:人生岂会般般遂(师亚梅)
下联:万物哪都样样佳(刘妙枝)
上联:人生岂会般般遂(师亚梅)
下联:尘世无须处处为(杨文学)
上联:人生岂会般般遂(师亚梅)
下联:世事何须处处融(师亚梅)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刘妙枝)
下联:风来舞叶雨来歌(师亚梅)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刘妙枝)
下联:文能理政武能戎(师亚梅)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刘妙枝)
下联:诗如润雨赋如涛(师亚梅)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刘妙枝)
下联:颜能悦目静能安(宁繁昌)
上联:人生岂会般般遂(师亚梅)
下联: 事业焉能件件成(宁繁昌)
上联:人生岂会般般遂(师亚梅)
下联: 岁月哪能日日安(宁繁昌)
上联:携来夜风清署气(宁繁昌)
下联:踏着秋露送花香(刘妙枝)
上联:携来夏阳瞻榴火(宁繁昌)
下联:踏着秋露送花香(刘妙枝)
上联: 人生岂会般般遂(师亚梅)
下联: 道法焉能事事通(孙春玲)
上联: 人生岂会般般遂(师亚梅)
下联: 玉桂焉能日日圆(孙春玲)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刘妙枝)
下联: 风能送爽夏能凉(孙春玲)
上联:推开酒杯弹古曲 (孙春玲)
下联:踏着秋露送花香(刘妙枝)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刘妙枝)
下联:生为骜杰死为枭(师亚梅)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刘妙枝)
下联:懒能堕落累能乏(韩爱辉)
上联:吹拂凉风赏夜景(韩爱辉)
下联:踏着秋露送花香(刘妙枝)
上联:人生岂会般般遂(师亚梅)
下联:鲜花焉能日日开(韩爱辉)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刘妙枝)
下联:贤能养性奋能赢(姜继霞)
上联:和着晓风迎燕语 (马凤清)
下联:踏着秋露送花香(刘妙枝)
上联: 善可修身耕可富 (刘妙枝)
下联: 法能治国德齐家 (马凤清)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 (刘妙枝)
下联:勤能补拙学能成 (马凤清)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 (刘妙枝)
下联:穷能守节秉能坚(雷一凡)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刘妙枝)
下联:贤能养性德齐家(王春芳)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 (刘妙枝)
下联:诗成情债爱成囚(卢进海)
上联:人生岂会般般遂(师亚梅)
下联: 树叶哪能片片红 (崔桂香)
上联:人生岂会般般遂(师亚梅)
下联: 玉月哪能每每圆(崔桂香)
上联:翻开史书通古韵(崔桂香)
下联:踏着秋露送花香(刘妙枝)
上联:推开雾窗看日出 (崔桂香)
下联:踏着秋露送花香(刘妙枝)
上联: 呼来北风除热气(崔桂香)
下联:踏着秋露送花香(刘妙枝)
上联:扶琴听音欣美景 (崔桂香)
下联:踏着秋露送花香(刘妙枝)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 (刘妙枝)
下联:诗能养性写能成(崔桂香)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 (刘妙枝)
下联:勤能补拙练能通(崔桂香)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刘妙枝)
下联:勤能补拙俭持家(崔桂香)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 (刘妙枝)
下联:寒能透骨暖能阳(崔桂香)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 (刘妙枝)
下联:贤能淑德约能安(崔桂香)
上联:人生岂会般般遂(师亚梅)
下联:毕世焉能草草终(潘红军)
上联:吹拂夏风听鸟语(潘红军)
下联 踏着秋露送花香(刘妙枝)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刘妙枝)
下联:真能务实种能足(潘红军)
上联: 松开马缰穿月色(孙春玲)
下联: 踏着秋露送花香(刘妙枝)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刘妙枝)
下联:勤能养性种能殷(孙春玲)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 (刘妙枝)
下联:文能救国武能威(刘妙枝)
下联:勤能纳福俭能廉(刘妙枝)
上联:人生岂会般般遂(师亚梅)
下联:世道焉能处处通(李天祥)
上联:人生岂会般般遂(师亚梅)
下联:岁月无须步步追(李天祥)
上联:撩开夜帷追月影(李天祥)
下联:踏着秋露送花香(刘妙枝)
上联:推开晓窗听鸟语(李天祥)
下联:踏着秋露送花香(刘妙枝)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刘妙枝)
下联:诗能塑骨咏能馨(李天祥)
下联:禅缘积德福缘深(李天祥)
下联:风和抚月鸟和鸣(李天祥)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刘妙枝)
下联:慈能婉貌济能安(张妙钦)
上联:人生岂会般般遂(师亚梅)
下联:玉指应无个个齐(张妙钦)
上联:移开驻云升旭日(张妙钦)
上联:辅开素笺描画卷(张妙钦)
下联:踏着秋露送花香(刘妙枝)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刘妙枝)
下联:德能立命读能贤(淮柳临风)
对句:推开月窗观雁影(淮柳临风)
出句:踏着秋露送花香(刘妙枝)
上联:善可修身耕可富(刘妙枝)
下联:真乖习赋转乘英(木易居士)
上联:漫漫人生岂会般般遂(师亚梅)
下联:千千世事何须处处融(师亚梅)
上联:漫漫人生岂会般般遂(师亚梅)
下联:盆盆鲜花焉能日日开(韩爱辉)
上联:漫漫人生岂会般般遂(师亚梅)
下联:悠悠往事哪须件件赢(李天祥)
上联:漫漫人生岂会般般遂(师亚梅)
下联:芸芸毕世焉能草草终(潘红军)
上联:漫漫人生岂会般般遂(师亚梅)
下联:纤纤玉指应无个个齐(张妙钦)
曲度九言绝句·追剧有感(上平一东)
文/师亚梅
漫漫人生岂会般般遂,
千千世事何须处处融。
临模小草顽强休气馁,
历尽风雷幸喜见飞虹。
古风•秋分(文/谭伦)
风清露白又秋分,寒暑相宜昼夜平。
梧叶飘零池鱼欢,桂子溢香月如镜。
煮酒寻诗人浅醉,举杯邀月倍思卿。
须知好景不常有,碧山几重满樽情。
★★张志存语文知识笔记稿 《一》
《语法基础知识(1)》【词类与词性】
一.语言单位
字、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段、文章。
二.语素
1.概念: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成词的备用单位。
2.种类:(从构词能力上分)
1)自由语素:例如:花、鸟、打、跳……
2)半自由语素:例如:机——飞机、机械;
3)不自由语素:阿——阿姨、阿爸、阿妈。
三.词
1.概念: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2.种类:
1)单纯词:只有一个词构成,只有一个意思。
例词:苗条、山、水、英特网……
2)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构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构成。
例词:天津港、世界杯、春天的北京……
四.词类与词性
词类是指词在词法上的分类,也是把汉语里所有词,根据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词类,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把词分为十二类(实词六类、虚词六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叹词、助词、拟声词。
(一)名词
1.概念: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2.种类:
1)表示人的:老师、学生、作家、工人、农 民、医生、同志、鲁迅、雷锋……
2)具体事物:山、水、马、牛、花、草、天空、海洋、原子、计算机、车辆、稻子、公路……
3)抽象概念:道德、文化、思想、方法、科学、法律、事业、观念、理想、范畴、品德、品质、友谊、质量……
4)表示地点:北京、青岛、兰州、亚州、黄河、长江、办公室、三味书屋、远处,近处……
5)表示方位: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前、后、里、外,之下、周围、四周、旁边、里面……
6)表示时间:秋天、明天、早晨、星期天、现在、过去、中午、晚上、半夜、白天、立秋……
3.语法特征:常做句子的主语或宾语。
例句:1)雷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小鸟飞上了高高的柳树。
(二)动词
1.概念: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2.种类:
1)表示动作行为的(一般动词)
例词:穿、跳、走、纪念、朗诵、坐、听、批评、宣传、保卫、研究、开始、学习、停止……
2)存在、变化、消失的(存现动词)
例词:在、存在、发生、有、增加、缩小、死亡、消失、演变、发展、生长,扩大……
3)表示心理活动的
例词:爱、恨、怕、想念、打算、希望、害怕、担心、讨厌、期盼、懊悔、喜欢、想、考虑……
4)表示可能、意愿、必要的(能愿动词)
例词:能、能够、会、愿、愿意、肯、敢、要、应该、应当、可以、必须、得(dei)……
5)表示趋向:
例词:上来、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去、上……
6)表示判断的(判断动词)
例词:是、就是、正是.
7)使令:
例词: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励、鼓动……
注意:(1)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 “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2)趋向动词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
3.语法特征:做句子谓语。
例句:1)他正在 听 课。
2)小王对他的表第 说 了几句话。
(三)形容词
1.概念: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2.种类:
1)表示形状。
例词:大、小、高、圆、长、短、肥胖……
2)表示性质。
例词:好、坏、镇定、勇敢、优秀、伟、乐观……
3)表示颜色。
例词:黑、红、黄、蓝、黑不溜秋、艳红……
4)表示状态。
例词: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
3.语法特征:常做句子的谓语或定语。
例句:1)(激烈的)战斗打响了。
2)这花[很]美丽。
(四)数词
1.表示事物的数目和次序的词叫数词。
2.种类
1)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
2)序数:第一、三叔、五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3)分数:三分之一、九成……
4)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翻……
5)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
3.语法功能:常做句子的定语或补语。
例句:1)(一艘)小船慢慢地漂了过来
(定语)
2)我比他大(一岁)(补语)
注意:数词必须同量词连用。
例如:一辆车、一口人、三度电……
(五)量词
1.概念: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2.种类:
1)个体:个、位、尺、只、台、条……
2)集体:批、帮、群、套、双、副、对、
类……
3)不定量:些、点……
4)物量词:(表示人或事物的计算单位的
词)
例词:丈、尺、里、米、亩、口、斤、
吨……
5)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计算单位的词)
例词:次、回、下、趟、遍、阵、遭、
焉……
注:动量词也可借用跟动作有关事物的名
词。
如:画一笔、切一刀、工作一星期、学习一小时、 开一枪、说一句、演一出……
说明:在现代汉语中,数词本身只表示抽象的数的概念,在计算事物或动作数量时,数词后面必须加上量词。
例如:十亩地、三斗米、五尺布、一口人、一
只羊……
3.语法功能:常用来做句子的定语或补语。
例句:1)(一辆)马车从我的面前驶过。
(定语)
2)他说了我(两句)。
(补语)
(六)代词
1.概念:具有指示、代替作用的词叫代词。
2.种类: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的代词。
例词:我、我们、自己、自个儿、咱、咱们、
你、你们、人家、他(她)、他们、大
家、大伙儿、彼此、、我的、我们的、
你的、你们的、他们的、您、您的……
2)指示代词:用来指人或事物的代词。
例词:这、这里、这儿、这会儿、那、那里、
那会儿、这些、那些、这样、这么样、
其中、其中的、那样……
3)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的代词。
例词:哪里、谁、什么、怎么、怎么样、多
少、多会儿.
3.语法功能:
常常做句子的定语、主语或宾语。
例句:
1)做主语:(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
(他们)的心最红。
2)做定语:(他们的)心真是黑透了。
(他们的)足迹遍布了武夷山。
3)做宾语: 考过驾照的人有(你)吗?
真正的勇士永远是(我们)!
真正美丽的地方就在(我们这儿)。
(七)副词
1.概念: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它们的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叫副词。
2.种类:
1)称度副词
例词:很、最、非常、十分、格外、分外、更
加、越、稍微、几乎……
2)范围副词
例词:都、总、总共、统统、只、仅仅、单、
一齐、一律、单单……
3)频率副词
例词:已、已经、曾、曾经、刚、刚刚、正、
正在、将、将要、渐渐、屡次……
4)否定副词、肯定副词
例词:不、没有、未必、莫、一定、必须、必
定、准、明确……
3.语法特征:常做句子状语。
例句:
1)这个人(很)热心。
2)今年夏天(十分)热。
3)今年很多人(没有)穿夏衣,就度过
了这个季节。
(八)介词
1.概念:
介词是虚词的一种,它不能单独使用,必须放在名词(名词短语)或代词前面组成介宾短语(表示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做谓语的状语或补语。
例句:
1)我[从家里]来。
2)我们[(在)老师的家(里)],(静静
地)听课。
3)雷锋[从旧社会]走过来,自然知道苦难是
怎么一回事?
4)[在上大学期间]她学完了古代汉语的研究
生课程。
5)小王[把老师]交给他的书全部借给了他的
小弟弟。
6)小王 [被蜜蜂]蛰了。
介词举例:从、自打、在、趁、趁着、当着、
于、由、沿着、随着、赶、临近…
2.介词种类:
表示时间、地点、方式、依据、原因对象、比较、排除的。
从、自…到、朝、向、在
1){ }表示地点的
沿着、顺着、往、打…来
按、按照、依照、本着
2){经过、经、通过、根据、据 }表示依据
凭、凭着、用、拿、靠、照着
因、由于、为
3){ }表示目的、原因的.
为了、为着、缘于
对、对于、关、关于、替
4){同、与、跟、和、给、叫 }表示对象
让、将、管、被、把、让
5){比、比照……}表示比较的.
6){除了……}表示排除的.
3.语法功能:作谓语的状语或补语。
例句:
1)同学们[在阅览室]看书。
2)老师[同他]谈话。
3)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4)我们生活[比过去][更]好了。
5)他把书放<在桌子上>了。
特殊(词、短语、句)举例:
1)北京和上海直辖市 (连接词)
2)你可以把它放在桌子上或放在抽屉里(连接短语)
3)吉姆虽然不聪敏,但是他很用功。(连接复句的分句)
(九)连词
1.概念:
虚词的一种,用来连接词、短语、分句、句子等语言单位的词叫连词。
(“和、跟、同、与”这四个词,既是介词,
又是连词,兼有两种词性。)
2.标志:连词在短语或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做句子成分。
3.种类例词:
和、跟、同、与、而、而且、及、 以及、
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如果…那么…
(十)助词
1.概念:
附加在词、短语或句子的后面表示一定的结构关系、附加意义或语气的词叫助词。
2.分类(助词分三类)
(1)结构助词:“的、地、得”等。其中“的、地”是偏正关系;“得”表示补充关系。
(2)动态助词:“着、了、过”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其中“着”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中;“了”表示已经完成;“过”表示曾经发生过。
(3)语气助词:“的、了、吗、呢、啊、呀”等,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用在句子末尾。
例句:
(1)结构助词例句:
1)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
春天到来了。
2)大家都 [圆满地] 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3)李老师高兴 <得说不出话来>。<>表示
宾语
(2)动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时态)例句:
1)暴雨哗哗哗地下着。
2)我们两个聚精会神地看着书。
3)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艰难的八年抗
战。
4)他吃过饭,就匆匆地赶向图书馆。
5)大家都进入了教室。
6)他给我买了一本书。
(3)语气助词例句:
1)你们不会忘记我们的。
2)树叶绿了。
3)別说了。
4)你到过北京吗?
5)天晴了吗?
6)梁生宝还要问什么呢?
7)多好啊!
8)请坐呀!
(十一)叹词
1.概念:
是虚词的一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叫叹词。
2.类型例词:唉、啊、哎呀、哼、哎哟、喂、
嗯、哦、哈哈……
3.语法功能
叹词可以独立成句,可做句子成分(可以用在句前,也可以用在句中或句末)。
例句:
1)他哼了一声。(“哼”做句子的谓语)
2)喂!你在哪儿?(“喂”做句子)
(十二)拟声词
1.概念:
模拟自然界、动物或人的声音的词叫拟
声词。
2.例词:轰隆隆、咣、吧唧、呱唧、呱呱叫、
哗啦、叮当、噼里哗啦、叽里咕噜、
呼呼、叭、叭叭、哗哗、哞哞、咩
咩、咯咯、嘤嘤、嗡嗡、咔嚓、喀
碴……
3.语法功能:可做句子成分,也可做句子
4.例句
(1)作句子成分举例:
1)北风呼呼叫,大雪纷纷飘。
2)外面叭叭地响枪声。
3)河水哗哗地流者。
(2)作句子举例:
1)咣,门被什么人踢开了。
2)轰隆隆!外面传来一声炮响。
龙风国学院第12期第12分院人事结构
名誉总院长:曲长平
总 院 长:曲延波(分管编刊)
李美权(分管教学)
执行总院长:卢进海
副 总 院长:任瑞芳 王春芳
教研中心主任:王慧琴
十二分院长:刘妙枝
副院长:师亚梅
教官:马凤清 秦瑜 朱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