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头条欢迎您
牵挂
文/文成武就
亲爱的朋友啊!
你在哪?
真想与你说点悄悄话:
还记得吗?
在大田村舍,
我们一起筑篱笆,
一起忙双夏,
一起捉鱼虾,
你扶犁耙我牛驾,
知青上山下乡的中新公社,
留下了我们多少种植的庄稼。
晨起,
我们迎着朝霞,
荷锄种植菜瓜;
暮归,
一路说笑戏耍。
岁月的雨淋日炙,
早已经蛇鼠蝗虫都不怕。
晚上,
我们相聚在农家,
各显奇才博众夸。
我弹奏一曲琵琶,
吟唱花开花落的从春到夏。
她在纸上的勾画,
彰显出平凡生活中的高雅。
岁月如梭来到七十年代末的年华,
恢复高考的佳音为知青送上圆梦的骏马。
我三更灯火书案趴,
终于题名金榜校门跨,
记得当年我背起行囊告别乡下,
一个美丽的倩影站在高高的山崖,
熏风撩开她飘拂的面纱,
正挥手向我比划,
双手圈起的小喇叭,
似乎告诉我她心中的情话。
我双眸不禁泛起泪花,
无论我远走天涯,
心中始终把你牵挂。
如今,
你在哪?
只恨当年没有手机拿,
只悔当年没有微信加。
几封鸿雁情谊谢,
情浸金笺问安话。
遗憾一别无缘见,
音书早绝难作答。
红尘坎路风雨打,
满头鬓白添伤疤。
朋友!
你在哪?
如今你还好吗?
尽管沧海桑田多变化,
青春岁月已过罢,
心中依然有牵挂!
朋友!
你在哪?
你还好吗?
相信你早已经回到广厦。
再为你弹奏一曲你爱听的琵琶,
祝福你平安度过春夏,
享受生活的高雅;
祝福你依然笑面如花,
惬意游园月下;
祝福你应满堂孙娃,
了无牵挂。
若红尘有缘重逢,
一定为你捧上香茶,
答谢我们的情谊无价!
归雁
作词/罗洪标
又是一个秋天的到来
结对成群的归雁有爱
万水千山遥远的飞越
归航的天上美影印在南方上空的等待
一阵阵鸣叫声声是爱
带着不舍与怀念都在
眼底山河锦绣的无限
不变的回归路线藏着多少故土的热爱
归雁呀~归雁呀~从不迷路的那份艰辛与厚爱
归雁呀~归雁呀~从不迷失的那片归心与情怀
秋分
文/萧兆钧
将季节一分为二
并非一刀两断
只是提醒,然后是阴盛阳衰,昼短
夜长,一天比一天冷了
世上总有一些事情,悬而未决
譬如,风中摇摆的叶子
譬如,失去方向的云
譬如,锈蚀的月亮,悬挂的钟声……
我不能一锤定音——
麦子梦见了雪,棉花梦见了云
飘霜的时节到了
我不能一镰收割月光
给所有的人
”吴老贵”新传(外一首)
文/绿野
有如一部电影那样
”吴老贵”敲着锣
从村东头转到村西头
”平安无事喽”
不过台词变了
”创建卫生城喽”
小巷干净地透着一揽无余
连一片菜叶也不留痕迹
”就三天,没事”
”吴老贵”对小贩们说
来自地平线上吹拂的烟火地气
和以往那般熙熙攘攘的人气
以及生机盎然的翠翠绿绿
让小巷又重新地生动起来
筐子里不住打挺的鲤魚
把大妈逗得前仰后合
此时仿佛又传出
”吴老贵”的声音
”平安无事喽”
听起来那么合谐
别听信
别听信
那些对工作见异思迁的人
去议论工厂
在他们眼里
工厂总是油渍遍地粉尘满天
也别听信
那些擅于搞文字游戏的人
去描绘工厂
在他们的笔下
工厂总是小溪潺潺花好月圆
真的别相信
一一我的朋友
并非都是黄金美玉
也不是沼泽一片……
当我已是你的负累
文/百合花
当我已是你的负累
我攀沿着你
爬上枝头
浓浓密密的叶子
也曾耀武扬威
可是,秋来了,它挡住了阳光
你不再是夏的清凉
你黑暗,你寒冷
你尽可以把我摔得狼藉满地
显示出你的威武之躯来吧
让冬的暖阳再次普照你
让我化作腐叶泥水
沁入你根旁的泥土
让那些想咬你的根
填饱肚子的虫子来咬我吧
让我最后再看你一眼
珍重
分金台
文/鲁风
管鲍之交
仁义之师理财
投资不论贡献多少
年终结算红利按需分来
今人继承先古胸怀
为官者无计利而往
为利者不见熙熙攘攘
急傻王候将相 百姓为情所伤
庙宇者
集群力而为之
先是太上老君居
建玉帝庙关公庙泰山奶奶庙
逢庙会唱大戏观百年春秋
石猴成佛孺子牛躬耕庙前
建亭阁以修身齐天下
管鲍分金台默视
教育兴国走四方
文/中国一方
教育兴国走四方
为党育人有理想
不忘初心在
温暖你大爱
教育强国游八荒
为国育才有担当
牢记使命在
感动你大怀
自信中国路长长
新的征程铸辉煌
踔厉奋发在
一直向前迈
躬耕教坛树榜样
强国有我给力量
复兴伟业在
展现你风采
好多
文/黄平子
正钓鱼
身后传来脚步声
转身
是一个秃头男人
手里捏一只巴西龟
巴西龟是外来物种
不能放生
你念头刚起
男人已经蹲下身子
把龟放进了河里
有鱼钓没
男人问
只有一些小罗非
你答
你怎么不到下边去
那边好多
男人说
好多什么
你问
好多钓鱼人
男人说
秋心
文/雨廷
一场久违的雨
落定,天边开满了白莲
落水的红叶,不经意间碰到了断弦
那片沉寂的湖面,微微抖动了一下,涟漪便朝着彼岸靠拢。
曾经的秋天,再也没有来过
印记也开始慢慢消散
还是
文/易山
还是那个太阳
只是不再残酷
突然之间
转了一百八十度
秋风吹来的不是滚滚热浪
而是少妇那含情脉脉的温柔
蝉的喧嚣远去
池塘里亦不闻烦恼的蛙鼓
隐隐约约有浓浓的桂香
夹杂着小鸟依旧清脆的歌喉
我漫步江堤
已不见东吴万里的行舟
清浅的碧波
载不动我一腔思古的清愁
谁在望秋先陨
小园里仍是绿肥红瘦
岩诗杀戮
文/黑岩
一,【杀牛】
屠夫出场时
牛开始焦躁不安
以栓绳的鼻子为原点
不停地转圈
所谓忠厚劳苦,心有灵犀,都无法拯救
黑布一盖
这头牛的一生,就差
一锤子了
二,【杀狗】
颇费周章,才把狗
塞入筐
封上盖
那只绝望的狗
在入水前的那一刻
还在疯狂的
摇尾巴
三,【杀猪】
在乡下,再聪明的猪
也躲不过杀猪刀
烧上一大锅水
女主人对着猪说了一堆话
擦了擦眼角
转身,又往炉灶里
添了一把柴
四,【杀鸡】
杀鸡
无非就是扯去鸡脖子上的毛
拿刀一抹
再把鸡倒转过来
看血,淹盐滩
见过猛的
是把鸡摁住,然后
直接斩头
初学者,下不去手
刀,一直在鸡脖子上拉
貌似拉二胡
吓死鸡了
还是鸡贩子最仁慈
无需放血
直接从脱毛机里拿肉即可
金陵物语之十四《1912》
文/平淡无奇
百年前,你是一道分水岭
岭北的硝烟还未散尽
岭南又是枪炮轰鸣
百年后,你是一条酒吧街
街头是总统府内的悲切
街尾是洪武路边的欢悦
百年前,你是一个象征
背后是一次又一次的分封
前面是一叠又一叠的资本
百年后,你是一个品牌
一边成为经济发展的挚爱
一边掀起文化浪潮的澎湃
1912,你不只是一串数字
你是2012对你的深刻缅怀
白天,随着珠江路上的电脑穿越回去
夜晚,又随着长江路上的车流汹涌而来
就着阳光或者月色
酩酊成古今皆宜的传说
幸运雄蜂
文/黄平子
工蜂
是无性雌蜂
通常死于劳动
或战争
雄蜂
就幸运多了
它们大多
在分蜂季之后
被赶出蜂群
活活饿死
极个别
能和处女王交尾
死于
马上风
盼望
文/乐道
一次偶尔的相遇
短暂的互诉衷肠
注定了一生的希望
从此把你印在心上
思念随风
飘去你的方向
想你的心有点忧伤
你脉脉的柔情
让我终生难忘
今晚的梦中
你会回到我身旁
我的同桌
文/千山路远
初中毕业,我多么想去县一中读高中。可是我们全河田中学只有肖多发一个人考上一中。
肖多发在我们初三两个班中,每次考试都是全年级第一名。所以,他能考上一中,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
我距一中录取分数线还差好几分。因为我不喜欢生物这门课,中间好多动植物结构名称我闻所未闻,读起来好拗口,所以每次考试都不理想。
“四中就四中吗!”父亲这样劝我,“在哪里不是读书?”
“你不知道名师出高徒吗?”我反问父亲,“一中荟萃了全县的名师呢。”
“只要老师认真负责,也可以考好的,他们又不是不知道书上的东西,”父亲很坚决,“你只要将老师讲的都弄懂了,难道考试还考到天上去?”
我没有再反驳父亲,一方面,我觉得他的话有一些道理;另一方面,如果再同他争辩,父亲会发脾气的,父亲的脾气有点丑。
那年乔细长没考上高中,我去四中报到那天看见细长和春华在路边放牛,春华问我,“去学校报名读书了?”
“对!”我边走边说。
可我听到乔细长在背后说,“考上个四中有个屌用?三年后还不是同我们一样,回家耕田种地?浪费了三年!”
我懒得理他,只顾自己往前走!
我们四中学校在田塘区政府对面,与区政府隔了一条河,这条河就是我前面提到的芙阳河。
河上没有桥,上学或放学回家,都要过渡船,这样有点不方便。所以学校要求学生一律寄宿。
我被分到139班,班上一共有55个同学。班主任曹志刚老师很年轻,刚刚从师专毕业分配过来的,他教我们数学。
我们去教室时发现,曹老师根据学生的个子高矮将座位编好了,两人一桌,上面贴有学生的名字。
我的同桌叫刘云,人很腼腆,文质彬彬,讲话轻言细语,讲话前先要露出笑脸,讲话时容易脸红。
刘云同我一样,有175mm高的个头,他人很和气,很喜欢替别人着想,愿意帮助人,感觉比同龄人成熟很多。
所以,不到两天我们就混得很熟了。
刘云的成绩很一般,他是压到分数线录取过来的。据刘云自己说,他的数学成绩很差,每次考试都不及格。
他问我成绩时,我告诉他我的成绩马马虎虎,不过数学还可以,每次考试100分的题目,90分是没问题的,这个逗乐了刘云。
刘云笑着说,“那就好!”
仿佛我的数学成绩好会传染给他一样,他顿时脸上露出了自信和满足的神情。
我的数学成绩上初一时不怎么好,特别那些文字题目一窍不通,计算方面的题目比较擅长。
这个据我们初中数学老师诊断,那是缺乏理解能力。
直到初二那年,一个姓唐的老师从师范学校分到了我们学校,当隔壁班的班主任,兼教我们班的数学。
唐老师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哪个学生上课开小差,他会用眼睛死死盯着你,让你胆颤心惊,马上收风,不敢开小差。
另外,唐老师上课釆用提问的形式:“结果等于多少?”同学们齐声答,“等于8!”“对不对?”下面同学齐声答:“对!”这样,课堂气氛很快就调起来了。
还有每个例题在讲题前,唐老师总会要我们读1一2次,齐读或单独请人站起来读。这样,加深了大家对题目意思的理解。
慢慢地,我的数学成绩提高了,到了初三,初中落下的内容我全部掌握了。
那年升学考试,我的数学据说考了满分。这是报到时曹老师告诉我的。
刘云在上数学课时,有大部分内容听不懂,我只好让他先在听不懂的地方标上记号,等到下课后有空了,我再帮他一一讲解,直到听懂了为止。
有时为了帮他弄懂一个问题,还要帮他复习初中内容。刘云很虚心,也肯进步,这是我愿意帮他的原因。
当刘云发现与我同桌他受益匪浅时,他更加地用心去钻研了,并且将这种学习方法转移到其他课目上去,也收到很好的效果。
这个发现让刘云如获至宝,他终于知道自己的成绩为什么一直上不去的原因了。
星期天学校放假,刘云回去将这个进步告诉了他的父母,他父母也特别欢喜。
刘爸让刘云转告我,第二周放假让刘云带我去他们家做客,一定要去!好让他们当父母的对我说声“感谢!”
第二周礼拜六下午就放假了。我想从区政府那边直接走路去马甲山,因为开学了,我还不知道唐兰的情况。
说真的,这段时间一有空我就想到唐兰,想起她同我说过的话,开过的玩笑,和猜过的谜语等等。
想到这些我情不自禁地想笑,于是只好伏在桌上,将开心藏起来,不让别人看见。
可是我一直纳闷,“父母为什么不允许我同唐兰谈恋爱,真的只是怕影响我的学习吗?”
所以,我同刘云说,还是等下周看有没有空,因为这周要去亲娘家有点事。刘云笑着说:
“也只能这样了!”
学校一放学,我就往马甲山那边赶,到了亲娘家,天已黑了,亲娘一家正准备吃晚饭了。
一见到我,唐菊妹妹走过来,将我抱住。唐兰也过来拉着我的手,亲娘喊大家吃饭了,她俩才松开手。
唐兰初中毕业直接升入他们学校高中重点班。她告诉我上高中后有压力也有动力,压力大动力也足。但是自己支配的时间就少很多了。
唐菊妹妹也在二中初中班读初二,成绩仍然好得很,全年级第一名。
我出了两个很刁的数学题目给唐菊做,不到几分钟他就做出来了,我惊讶不已。
第三个星期六下午,学校仍然放假。我经不住刘云的好意邀请,就随同他一道回家去拜访他的父母。
我们到刘云家时已经很晚了,可刘云的父母坚持要杀一只鹅,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但刘爸的话让人听了很舒心。
“你是刘云的同学,现在又是同桌同床,这是前世修了多久的行才得来的?你学习成绩好,我家刘云应该好好地向你请教呢!”
刘爸的话说到这个份上,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我说,“刘云是我同学,同桌又同床共枕,理应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对对对,乔同学真是好样的!”
刘爸非常健谈,很会聊天。他中等个头,国字脸,但脸上有点黑,人很坚实,也很精神,讲话时总是面带笑容。
从谈话中我才知道,原来刘云家是开武馆的,刘爸是从少林寺学武回来的,他在当地是有名的拳师。
吃晚饭时,刘爸先给我与刘云俩人一人夹了一只大鹅腿。然后,他喝了一口酒。
“乔同学也可以适当地练些功夫,强身健体吗?”
停了一下子,刘爸接着说,
“你若想学,有空了,就让刘云传授给你!”
这让我很惊讶,刘云,我朝夕相处,同床共枕的好同学,好朋友,他竟然是一个武林高手!
刘云一向有说有笑,没曾想他的修为竟这么高,我们大家竟然没有一个人看出来。
刘爸告诉我,说在刘云四岁的时候,他就开始教刘云少林拳了。这么多年了,他应该也学得差不多了,只要每天勤加练习,一定会炉火纯青的。
我不断地点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