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换天地,暮霭西洋沉 934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秋色盈,几许情
百年风火天下惊
敢叫日月换天地
暮霭沉沉西洋倾
旭光现,万里红
斗转星移漫古城
飞龙在天凤翼展
四海八荒鉴彩虹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当一个政党以天下为己任不忘初心慎终如始时,当一个政党跳出国家民族的地域族群范畴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精心布局时,当一个政党胸怀天下为全世界构建“一带一路”时,毋庸置疑,这个政党的行动纲领一定坚持问题导向且与时俱进人民至上,它的指导思想一定守正创新焕发着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它的实践理论一定自信自立放射着真理的光芒,因为它的每一名党员都会在党旗下庄严宣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老子《道德经》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921年7月底,十三名共 产主义小组成员代表全国五十多名党员,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树德里106号召开了中国共 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于代表们的活动受到了密探监视,随后代表们便分批转移到浙江嘉兴,在南湖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毛 泽 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从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此马克思主义融入了中华文明的文化沃土,从此中国近代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中华文明是一个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海纳百川、智慧如海的文明,中国文化是一个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道义至上、文明天下的文化,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与革命精神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总 书 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文以载道而化天下,一切优秀文化的作用就是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回顾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又在文明互鉴与文化交流中相得益彰。当下我们正在开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就是在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的基础上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为执政为民的实践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时代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借鉴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理念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正确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历史方向之问。

中华文明是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中国文化是世界最具思想体系且一脉相承的文化,中国共产党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最大的社会主义政党。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如果没有五千年中华文明,就没有中国特色;没有中国特色,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只有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