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怀旅
文/陈光荣(福建)
战友是一首歌,是人生旅途中最芬芳最精彩的剪影。同吃一锅饭,同住一间房,同上一个场,同唱一二一节奏明快的歌。战友,让时间驻进心田,让岁月刻进怀中,让所有青春期音容笑貌,所有年轻时举手投足,都凝成一段可亲可爱的音符储进脑海深藏起来。
九月,美好的秋天迎来了丹桂飘香,我们把过去的怀念赋予了铿锵的脚步,秋色中的金陵处处都穿上秋的盛装,各色花儿都迎来了怒放期,黄槐、紫薇、桂花……在路边、在公园、在岸边,姹紫嫣红。我们从安庆坐着高铁来到了久别的第二故乡,战友相聚,情深话长,他们都是从团长、政委的岗位上转业地方,如今都已退休在家。忆过往喜上眉梢,数今朝颜开眉舒。工作上的大大小小事儿在这儿分享,家中的喜事烦恼在这儿交流。战友相逢,一句话喜不自禁,一声问话匣全开,如滔滔江水倾泻而出,几位家属也是久别后的重逢私语窃窃,绕不开的是儿子、媳妇、孙子孙女,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当年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年轻军官,如今都成为耳顺的老者。但依然心系军营,眼放家国,述古赞今,感恩军队。项首长是我们这帮老战友的团长,当年可是个强悍的部队领导,做事干净利略,为人大方爽快,决策大胆果断,执行不折不扣,东北人的特点尤为彰显。把部队打理的有条有理,得到战友们认可。现如今,他从岗位上退下来,眼下的他让我几乎不认识了。前几年身体好时,每周出去钓鱼赏景,可他说:“现在天天躲在家里,连小区都很少下。每天就是捣鼓着家里事,眼睛也不好使,走路也有点困难。岁月不饶人呐”。他有点老态了,过去那种如宏钟的声音也变得极其柔弱。但他那朴素的穿着让我有许多惊讶。我们连续几天一起,他都始终是一袭迷彩服,一双军用解放鞋,除了缺领章、帽徽、肩章外,依旧是军人装束。无论怎么看,也不象个曾经指挥千军万马的军事指挥官。我问他:“退休金不拿出来用留着干啥?把这些草绿收起吧?”他却这样地回答我:“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几十年的习惯。”的确,来之于农村成长为军人,军官,领导干部……这都是要感谢党的教导,部队的培养,这就是一个人思源和怀念的情愫。不是吗?正是如此,我们才回到了阔别几十年的部队,看军营,会战友,述情结,话深情。
王战友是我们在老家同时同地出发,同坐一列闷罐火车、同上那艘东方轮船抵达同一部队的老战友。他也已退体几年了,眼下各方面都挺好,但唯独因为离休的老父亲还在福建,母亲前几年先走了,只有父亲一人住在永泰的离休楼里,作为人子他是南京、永泰两头跑。在南京还有一个年迈过8旬的丈母娘,在福州永泰有年过90的老父亲,为此夫妻俩忙的不亦乐乎。好在他有一对姐妹还在福建,经常轮流守着老父亲,这样他才能两边跑。他说:“曾经叫他父亲去南京一齐住,可老人不依。说是一辈子在这生活惯了,不愿离开。”其实,我想除了这原因,更深层次的是他老婆已永远地留在了永泰。他是河南人,解放初期南下来到这儿,就一生都奉献在永泰了。王国胜不仅忙,而且也累,但这忙和累都是当下中国老人的普遍特征,尽忠的事暂告一个段落,但尽孝却悄无声息地走来,同时还要伸手帮忙下一代。恐怕这就是多味人生必须继续书写的篇章,或许不会轰轰烈烈,但一定是百味杂陈,身心疲惫。
史战友是一个技术军官转行政工的,成为某团政委后转业南京,退休时是副厅级领导。他现在还挂着一个协会的主席之衔,时常还得出席一些会仪,参加一些活动。他说:“眼下,虽然没有在位时那么忙,但一对孙子孙女也够他们俩忙乎的。送上学,接放学,烧饭做菜,样样都得忙。”曾经在岗忙公事,如今在家忙儿孙,一个字忙,两个字很忙!有人说,等我退了休好好玩。可我们这一代人,上有老下有小,社会发展很快,但独生子女他们也很累,工作压力、经济压力、社会压力,都压得他们挺不起腰来。作为父母能够袖手旁观好好的玩吗?这或许也是个共性吧!
“给月亮一个升起的理由,给自已一个快乐的机缘,揣着月朗月润的心情,走在生命绝佳的风景里。”曾经在绿色的军营里同甘共苦,虽处同一部队但各自分工忙碌,偶尔周未或会议走到一快,也只是几句寒喧,现如今一切都放下了,终于可以坐在一起一天半天地拉起家常。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关于过去,关于现在,关于家庭,关于儿孙,关于健康,关于幸福,真有点你方唱罢我登场,你交头我结耳,或轻声细语,或高吭表白,互诉衷肠,相吐心曲,把累积了几十年的话儿一股脑儿地倾泻出来。
“幸福并不是一个静待追求的具体目标,而是一个主动的过程。”的确,人生短短几十年,走过风风雨雨,遇到过沟沟坎坎,但对幸福追求的目标不变,我们都曾朝思梦想着战友相聚的幸福时刻,然而终因各种“忙”的借口下失去了一次又一次机会,但这次金陵相聚了却了几十年心中的愿望,虽平时微信常往来,视频常照面,却总不如面对面的倾听和倾诉,那是一种无法用语法表达的愉悦和快乐。常走动,勿相忘,一次同战壕,终生战友情!


作者简介:陈光荣,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协会员、福州市作协理事。曾在《人民日报》、《福建日报》等各类报刊杂志发表小小说、言论、散文等3000余篇,出版过个人言论集、散文集和小小说集。并在全国征文中多次获奖,去年三崖杯文学大赛荣获一等奖,在福州市“3820”征文中获得并被选中的“70篇”之一集结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三木秉凤杯”第十九届全国大型征文活动正在进行中……

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4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短小说不得少于三百字.
5. 戏剧作品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限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九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3年8月1日起至2024年1月底 截稿。
6. 阅读量与系统后台统计不符的一律视为购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永远不得参本平台的赛事!
六、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3000元。
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100名:奖金100元。
优秀奖200名:奖金30元。
鼓励奖300名:奖金10元。
投稿处:主编,希望之梦(木易)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本平台征文不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