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在某群竞周诗题,我的上选了,题目是《天凉好个秋》。我还没有写投稿那群的作品,也不准备写。但今晚跟一位诗友聊了一下,聊兴延伸,聊到了秋,再自然而然地滑向秋的诗词。
他说他很敬佩古人,写出那么多百读不厌的古诗词。而他在诗洋词海中,对于写秋的,他最钟爱的是《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将辛弃疾的词复制过来后,那边接着叙述:人生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一次次品尝与逐渐体会愁滋味的过程。不到一定的年龄,不熬过相当的光阴,不经历重重叠叠的炎凉寒暑,再怎么绞尽脑汁,斟词酌句,也只能“为赋新词强说愁”。待到了愁绪满怀,沐浴着夕照晚霞的辉光,饱尝了天地况味后,却又除了慨叹“天凉好个秋”外,似乎真的“欲说还休”,没有什么可倾诉的了……
他的情绪感染了我,他的高论令我深思,让我不得不坠入冥想至更阑,直到在我的认知水平上完成了下面这首诗为止。


七排·【中华通韵】
天凉好个秋
连振华
玉露生风入仲秋,菊黄蓼赤苇白头。
朝阳幻映云如素,暮雨新晴月似钩。
秀水泠泠萦旷野,红枫曳曳荡清流。
登高望断南归阵,买醉支消夙业愁。
明暗圆缺巡万古,贫卑富贵并一丘。
当值最好天凉季,莫负光阴放意游。
2023.0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