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花河畔诗情涌 古迹人文共留芳
——淄川区诗词学会走进蓼坞村采风
9月12日,淄川区诗词学会部分诗友相约走进淄川区寨里镇蓼坞村采风。蓼坞村为聊斋城东去二十公里的山区名村。位于高台上,一面靠山,蓼花河三面环绕,因村落庞大、人口众多、物产丰饶而名扬方圆百里。
村有六古门,记载风雨史。六座寨门分别为“对川”“望青”“向阳”“临麓”“依壑”“高垒”,名字既突出了其地理特点又极具文学色彩,可以想象当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村里除了寨门,还有通济石桥、古石臼、村南笔架山、村边蓼花河等古迹和景点。
蓼坞村历经风雨沧桑,人文历史厚重。清末著名的刘德培起义的最后一战就发生在蓼坞的大北山下;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秋我军同国民党军的蓼坞反击战也早已载入史册。
乡风纯朴、人杰地灵的蓼坞村,与时俱进走向新时代,依托富硒山地和传统种植优势打造的“蓼坞小米”“蓼坞全羊”以及传承形成的农耕文化品牌闻名遐迩。
诗友们冒雨来到,步行从蓼坞村碑开始,沿蓼花河爬陡坡而上,先后到北门、村内长街、古村院落、对川西门、通济石桥、古石臼等处进行参观。一个个景点和古迹传承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新雨后的村容村貌折射出靓丽的新农村振兴景象。
淄川区诗词学会会长许永兴、副会长兼秘书长赵玉霞及部分诗友参加了采风活动,诗友们收获颇丰,诗情韵意汩汩流出,几天时间,创作出多首诗词曲作品。
撰文: 白相村

赵玉霞
蓼坞村印象(通韵)
南对巍巍笔架山,蓼河三面把村环。
高台托举仙乡立,辈辈人才数不完。
访蓼坞通济石桥(通韵)
漫步桥头赏护栏,四升四斗四青莲,
四尊佛祖参禅坐,隐祝行人富且安。
许永兴
蓼坞村
蓼河三面绕高台,石筑围墙避难灾。
笔架山头飘紫气,牛锅洞里白鳞来。
望青门
矗立高坡多少春,残留石块慰风尘。
东升旭日青州远,一片深情寄近邻。
对川门
西向般阳光绪痕,辙沟栓洞记前村。
门楼顶上青云梦,远走高飞寄子孙。
通济桥
斑斓石面斗升栏,通向齐州车马欢。
四百春秋归寂寞,风侵雨蚀忆康乾。
石臼
自倚桥头明月悬,家家舂米笑声连。
南山脚下丰收景,情愫悠悠不计年。

王文良
访蓼坞村
蓼河浅碧蓼花红,村落高台透古风。
通济桥头寻史迹,对川门下叹时空。
早闻毓秀英才出,更喜集贤宏业雄。
新政清明民受益,秋光玉液醉婆翁。
岳崇刚
过蓼坞通济桥
石栏默默古风涵,蓼水汤汤入碧潭。
拱洞悠悠贪岁月,车轮滚滚盛衰谙。
蓼花赞
平淡无奇滩岸生,秋风含韵秀峥嵘。
披霜带露朝天紫,收尽一年君子情。
蓼坞村访古
观村形胜蓼河环,笔架山青出俊贤。
三面陡坡悬古道,四城守隘护家田。
对川门下辙痕叹,通济桥头车马颠。
人杰地灵文脉旺,抚今追昔久流连。
白相村
蓼坞村貌
背靠青山三面河,对川古寨六门峨。
石桥通济出名士,红蓼新容奏雅歌。
通济桥畔
新绘雕栏别旧涯,沧桑石迹映晖霞。
双桥流水润村色,古道青塘醉画家。
蓼坞石臼
石臼一方斑影深,沧桑岁月印踪寻。
捣麸舂米惠乡里,静卧桥西看古今。
春到蓼河
蓼河桥畔雨丝轻,临麓门边百韵生。
南寨岭前蝴蝶舞,北松林里画鹛鸣。
归巢燕子檐头闹,折柳村姑笑语盈。
绿水青山蔬谷盛,和谐乡邑乐升平。

田宗淮
蓼坞
可见村南笔架山,巍巍耸立入雲端。
翠阴绿树谷田看,彩叠层岩挂果盘。
蓼坞村
绿水青山蓼坞乡,石桥通济对川坊,
沃行农技科研路,远近闻名小米黄。
黄宽远
行香子·蓼坞行(通韵)
雨过山梁,客至村庄。遇翁妪、树下乘凉。石桥通济,石臼名扬。看对川门,青石路,老石房。 蓼河南岸,笔架山旁。古窑边、家菜私房。福人宝地,雅室明窗。有菜丰盛,酒甘美,米粥香。
邵其金
蓼坞村
古村立在高台上,六大门楼三面墙。
蓼水清清绕街转,青山搁笔育贤良。
通济桥
通济桥通济南府,蹄痕辙印印当初。
马龙车水成追忆,留在心中影不疏。

袁群
蓼河
一水绕村秋复秋,空留深壑忆难休。
波光重现成憧憬,唯愿心中不断流。
石臼
静卧街头老此身,几多悲喜耳边陈。
无言未必无情物,犹念当年舂米人。
通济石桥
桥畔已然荒草生,残垣危石断人行。
沧桑厚韵却犹在,勾起绵绵不了情。

丁乃玉
蓼坞村
东望青州西对川,古村古道古桥边。
物华天宝隆兴地,蓼坞时时出俊贤。
通济桥
对川门外蓼河潭,官道架桥通济南。
石板车痕印犹在,题碑保护入文函。
孙丽娟
蓼坞村印象
群山拥抱立高台,蓼水环村去复來。
人杰地灵皆占尽,难能代代出良才。
望青门
望青门上望青州,两地风光一并收。
秀水奇峰时隐现,半明半媚半含羞。
对川门
对川门正对淄川,西望城池看大千。
许是乡愁总萦绕,故而矗立复年年。
通济桥
通济石桥通省城,深深辙印记繁荣。
粼粼车马此间过,蓼坞当年有大名。

监制:许永兴
统筹:赵玉霞
收稿:孙丽娟
审稿:翟丕万 袁群
摄影编辑:孙俊入
2023.9.18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