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棣县佛教名胜——白衣大士庵
文/刘长明
无棣县最著名、历史最悠久的佛教遗迹当推唐朝贞观年间所建的大觉寺及其内的舍利宝塔(后世俗称海丰塔),但在大觉寺之西北方向不远紧邻处,尚有一佛教胜迹——白衣大士庵(以下简称白衣庵),早已荒废,无踪迹可寻,大体位置尚可辨认。但从志书中尚能找寻到该庵堂的零星记载,追忆其风貌。近日拜读《无棣西门里王氏族谱》发现一篇与白衣庵相关文章,今作一系统介绍,以飨读者。
《无棣西门里王氏族谱·贺尼僧涤凡弟子雪源披剃序》原文
副榜继善孕乾
考东汉永平年,洛阳妇女出家,此中夏为尼之始,后世踵而行之者,虽村落往往而有,盖不惟通都大邑为然也。余闻老人净土之说,人生有识神,因以有职业,有职业因以有因果。欲种八德,先消五恶;欲臻三净,先洗六尘。乃知眼前地狱是天堂,悟得晨钟暮鼓,便已登最上一乘。人性皆善,女士何殊?优婆塞、优婆夷,文藏经已并言之矣,但看是凡夫禅、方外禅、小乘禅、大乘禅。邻封厌次之西南有一白衣大士庵,尼僧涤凡,其住持也,一弟子披剃有期。桂宇董君称一方善士,来请於余,期以善言记其事,遂述涤凡修行大略。余曰:勿复言竹影扫尘、月轮穿海,吾已识其为人矣。古云:金刀一落人间,发玉体全披上界衣薪尽而火灭,弟子勉乎。乃因之有感矣。余在燕时,曾游皇姑寺,望之与城郭无异,入而观之,氍毹匝地,宝刹凌空,分门别户,少长尼僧,以几百数。他年又至其处,则游人西山览胜时也,但见远近会首以及三教九流,所带车马仆从,不可胜数,视其住持,送往迎来,经旬无歇日。噫!修行者虽不择喧寂,然热闹场中常服清凉散者亦难,其人未必如僻居一方,朝阳补衲,对月观灯,犹得以候净土而证良因,达人高士必有以余言为是者。因为之序。
无棣乡土志耆旧·学问一·经史子集·清·王继善,字孕乾,自明季为诸生,历我朝,凡三中副车,教授里中,列胶庠者半出其门,如王少宰清、吴少参自肃,皆其弟子。训课严而有法,门下士皆恂恂也。居恒土锉纸窗,一几一砚,四十余年不离故处。以乡贡终。
白衣大士庵,是佛教建筑,供奉佛教的观世音菩萨,又称观自在菩萨,因着白衣,又被称作白衣大士。该文在县志中不载,我从《西门里王氏族谱》中发现。王继善为明末清初人,学识渊博,但科考不利,连考举人不中,所教授的学生却是个顶个的能考。从王继善的序文中知道,当时白衣庵内住持尼僧名为涤尘,新收女弟子名为雪源,受戒披剃,善士董桂宇请他写序记载此事。该两位尼僧事迹不详。桂宇,应为该人的字,该人可能是施主、檀越、善士、俗家弟子,笃信佛教,热衷于乡里公益事务及宗教事务。无棣县志中未找到董姓人物及家族事迹记载。民国《无棣文征》志铭·王清《诰封宜人董母赵氏墓志铭》中有几位董姓人物记载,但未明确说是何处人,其中所记有位董姓进士,无棣县志中未收录,应不是无棣县人。新近向无棣县境内董氏后人打听,嘱帮忙查找,暂无结果。无棣周边,属德州平原县董氏为望族,因资料欠缺,信息暂未详。
民国《无棣县志》卷二十·艺文志三·记《重修白衣庵记》原文
吾邑城东南白衣庵,国初时之所建也。嘉庆戊辰岁(1808),经署知县事长白裕公福重修后,及今又八十余年矣!其地三面临水,大觉寺在其南,塔影屹然,与庵相对。迤东数十武,为永济桥,折而北为板桥,以通东西渠之水。西面遥列城垣,雉堞参差,建钟楼于其上。当夏秋之际,芙蕖盛开,朝烟夜月,或晴或雨,远瞩近瞻,惬人心目。盖东南秀丽所钟,庵独据其胜焉。光绪乙未(1895),津门王刺史秉章奉委来办鹾务,公余辄偕宾朋,游息于其中。目击废残,慨然意动,因首捐资,更谋诸素日知交之乐为布施者,共醵金钱若干。于是鸠工庀材,毁者完之,敝者新之,阙略者增置之。旧时弥陀殿,规模卑隘,今则易为杰阁。雨铃风铎,翠瓦朱甍,高出于垂柳古槐间,与寺塔、城楼、桥梁遥相映,则其于形胜之势,工于布置有如此。庵之开工于五月,竣工于七月,凡两阅月而事成。吾慕刺史之勇于为义,而善于谋事也,又乐吾邑之日久废败者,亦有时而兴复之也。于是乎书。光绪二十一年(1895)岁乙未秋七月,邑人张守龙撰。(民国《无棣县志》卷十二·人物志三·文学·清·张守龙,字次云,号荣河,衍重子,光绪辛卯(1891)举于乡,事母以孝闻。为文冲雅渊懿,动与古会,淡于荣利。年六十六,卒于家。)
民国《无棣文征》地理·中区·祠庙·东关:白衣庵。民国《无棣县志》卷二十四·丛志·寺观·白衣庵,在城外东南隅。清嘉庆十三年(1808)重修,光绪二十一年(1895)继修。
所可见的志书、家谱中关于白衣庵的记载尽在于此。由以上资料可知,白衣庵初建于清朝顺治、康熙初年,王继善所记文中的人物、事迹,即是该时期,为白衣庵新建成后不久。之后经过两次维修、扩建,其一是满洲镶黄旗人裕福,吏科笔帖式,嘉庆九年(1804)至十五年(1810)任海丰县令时,嘉庆十三年(1808)修葺,没有详细记载。其二是光绪二十一(1895),天津知府姓王,来海丰县(今无棣县)办理盐务,看到庵堂破败,募捐修葺,从农历五月至七月,两月完工。王知府具体信息不详。张守龙的记述中,白衣庵地理位置绝佳,三面环水,应在一突出于荷花湾中的半岛上,东西南北毗邻关系说的很明白,亭、台、楼、阁、桥、塔影、城堞、水面、荷花、天空高低错落,景色优美。
2023.09.17



作者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