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天铸老师题字)
图片由兰光武老师提供
主编:姚京平

老潘,英雄啊
文/兰光武
诵/李华敏
老潘叫潘建全。
那天我们在一起,我问他这些天在干啥?他说前不久去作了一次检查,发现肺上有个节节,现在不痛不痒,医生讲先保守治疗,最后还要动手术,我担心又关切的问起来。老潘还是像往常一样幽默风趣的淡然一笑,没什么,我都差点死过几回了,还怕这个节节!

是啊,九三年在河北93赵48硫化氢气井井喷,河北永清霸33高压天然气井着火的时刻,那时担任华北油田公安处长的潘建全带人冲在前面抢险,那可是出生入死啊。特别是永清霸33高压天然气着火的扑救,更是惊心动魄,险象环生。
老潘带着人第一时间往井喷点冲去,前面已看得见冲天的火光和弥漫的烟雾。路遇不愿撤离的人,老潘下车劝他们赶快走,有人说你叫我们走,你们怎么还往里面冲,你们也没带防护面具啊,他们走的急来不急带了。老潘讲,我们往里冲是我们救火的天职,死了还能算个烈士,你们有个三长两短就冤枉了。恰在这时有个拖板车的毛驴赶到这里,毛驴瞬间倒地吐着白泡子死了,飞在天上的麻雀也掉到了地上。老潘大声地叫起来,老乡们看见了吧,赶快撤,同志们跟我往里冲。
老潘他们赶到第一线,看到了火情,了解了情况。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有关领导和专家,还有消防队伍也陆续从各地赶到火场,老潘义不容辞的当了前线总指挥。火势大,气焰高。老潘七天七夜没有睡觉,有时只在车上打个盹。在那最紧张的时间,老潘给身边的副处长讲,我死了你们不要管我,你就接着指挥。已是七次扑救都没有成功,远在国外的专家也将赶来。老潘请求再给他一次机会,定将井喷的火焰扑灭!
上级领导同意了,此时,老潘声音已哑了,他用手势和写字发出命令。先集中四十台水罐车从三个方向往井喷地喷水,使井边降温,再用二十台水罐车也从三个方向往距井口一米高的地方出集中喷水,把火焰和空气隔断,然后用六台干粉炮车三台一组,分两次从不同方向向着火点开炮让火焰息灭。实践出真知,老潘这三招,犹如那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把肆虐了数日的熊熊火焰彻底扑灭了。现场一片欢腾,人们从心里发出的欢呼好像惊雷宣告扑灭井喷着火的胜利。当人们在庆贺的时候,老潘又用手势和写字,发出气场周边的警戒和追查事故原因的指令。
“金色的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处显身手。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火情就是命令,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领导冲在前面,老潘总是把安全让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老潘和他的团队被记集体一等功,老潘个人也被公安部荣记一等功。

老潘从副局级退下来以后,2012年随女北漂来到北京市朝阳区万科星园定居带外孙。退休支部有什么活动他积极参加,有什么安排他总是走在前面,号召为贫困地方的捐助他总是慷慨解囊。
老潘的老家在酒泉,那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那里有嘉峪关,那里有卫星发射中心。相传霍去病带着部队孤军深入,打得匈奴节节败退,在拿下酒泉这座城池后,收到消息的汉武帝大喜,特意挑选了一坛美酒,赐给了霍去病和众将士。奈何酒少人多,虽然是美酒,可完全不够用分发给将士。就在这时霍去病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因为城中有一处泉眼,于是他把美酒倒进了泉水之中,随后召集众将士开怀畅饮,酒入泉中,才有了酒泉这个名字。
“乐民之乐者民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忧其忧”,老潘在领导岗位上的时候,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把员工和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遇有险情他总是走在最前面,总能听到他那句口头禅“跟我上!”

退下来后到了退休支部他深深的懂得,团结和谐需要维护,岁月静好需要守望,中国梦的实现还要靠多少人去拼搏奋斗,还要靠多少人去默默奉献。
历经苦难痴心不改,老当益壮不言愁。老潘七十挂零了,是个志愿者,他目光机警又和蔼可亲。他带着有党员志愿者标志的红帽子,红袖章,佩戴着党徽仍然出现在执勤点上,仍然站在党员先锋岗上。他一米八几的个子,站在那里,就像一个路标,有过往的人问路,他仔细指点,有人需要帮助,他前去帮扶;又像一座铁塔,巍然屹立风雨不动;更像一面旗帜,为镰刀锤头增光添彩;还像那壮丽的晚霞映照在街头路面,映红大地山川。
老潘,英雄啊!
2023.9.17
作家简介:当过知青下过乡,当过铁路养路工。
朗诵家简介:李华敏,笔名淡淡的茶香。现任《世界诗人》《诗意传情诗社》《茶韵文学诗社》《海岸诗歌金牌主播》《采菊文苑》《全球诗歌辽社文化网络传媒》多家平台主播。有作品在微刊平台出刊。市级区级朗诵大赛多次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