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联原创》2023年第8期(总第14期)

沙县,古名沙阳,简称虬,隶属于福建省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是八闽最出名的县,自古是商贾云集之地,素有“金沙县”之称。
历史上中原南迁移民的著名客家历史文化之乡,而中原汉族的饮食文化随着中原人民的多次南迁传播到沙县,使沙县成为汉族传统饮食文化的汇集地,这是沙县小吃风靡全国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沙县也因此闻名。
沙县历史悠久,境内人文古迹众多,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拥有淘金山、沙县小吃文化城、七仙洞、松柏岩、天湖净寺等著名景点。
三明市沙县诗联学会成立在即,省联会倡议众联家抓住沙县的人文地理特色等素材,喜撰贺联。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〇 贺 联
1.
小吃名城,楹柱嵌金沙,两行齐诵九天梦;
大邦壮举,文坛歌赤县,五绝媲隆七律诗。
——福建省楹联学会 贺
王雪森 执笔
2.
沙堂优雅群贤聚;
县邑升华国粹扬。
——泉州市楹联学会党支部 贺
黄欣笙 执笔
3.
洞天邃博,旧有高贤传道学;
风气融通,新开坛坫斗诗联。
——厦门市楹联学会 贺
陈和杰 执笔
4.
金桂飘香,群贤聚会,举旗扬国粹;
雅辞抒志,骚客登场,舞墨显雄心。
——武平楹联家协会 贺
蓝伟文 执笔
5.
金风万缕,诗联华炬擎高手;
吉语两行,饮食盛名走九州。
——龙岩市楹联学会 贺
游阶章 执笔
6.
吟帜耀虬城,引胜烟霞万象;
高朋多雅兴,弘深韵语千章。
一一三明市诗词学会贺
曾齐禄 执笔

致贺三明市沙县诗联学会成立
政善业兴,展望金沙铺正道;
诗清联雅,讴歌古县沐新风。
福建省楹联学会 萧闽森 撰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1.
金沙笔阵两行字;
赤县诗坛一面旗。
——厦门 趙万胜
2.
春色满园,文人雅士齐挥墨;
曙光一路,歌赋诗词共乐天。
——松溪 叶扬海
3.
翰墨郁金沙,昔日文风鼎盛;
诗联陶玉树,今朝雅韵弘扬。
——德化 赖家福
4.
璀璨金沙,铸凝一对龙蛇天地舞;
晶莹银水,润泽两行珠玉古今扬。
——永安 李廉德
5.
三明学会,文人雅客初心践;
四海同心,歌赋诗联使命担。
——仙游 吴清华
6.
秋色映金沙,诗坛联苑诸贤聚;
曙光临赤县,歌赋雅风盛事襄。
——厦门 苏承伟
7.
岂能言小,小吃出文章,融入诗联酣美味;
何止点金,金声传府邑,舞来翰墨润沙洲。
——龙岩 卢如张

8.
沙县欣看小吃多,诗联竞颂;
骚坛酣展吟旗秀,龙凤齐歌。
——莆田 黄金明
9.
绿水丽山城,律句锦诗钟大雅;
金秋襄盛事,联坛玉韵展高风。
——泉州 蔡芳其
10.
抑扬顿挫,言传挥笔墨;
宋雨唐风,句读入诗联。
——三明 孙德英
11.
小吃驰名,再上楹联添虎翼;
文星逐梦,奋兴墨韵启鹏程。
——泉州 李兴富
12.
借二佑之灵,敲金戛玉;
师七仙之巧,镂月裁云。
——尤溪 陈士坛
13.
金秋溢彩,楹柱生辉,沙县文坛襄盛事;
桂月飘香,联花正艳,骚人梦笔谱新篇。
——霞浦 欧榕
14.
一罐飘香,小吃店闻名海宇;
两行入韵,大联坛载誉诗魂。
——福鼎 李立华

15.
美食驰名,舍利塔雄文笔壮;
高轩展卷,淘金山卧佛仪端。
——福州 姚英
16.
联期诗社,名如小吃扬中外;
韵寄虬城,雅若沙溪润古今。
——明溪 黄奕丽
17.
金沙焕彩,古邑文坛添俊秀;
玉桂飘香,虬城艺苑绽新花。
——三明 马玉太
18.
金沙小吃凭联坛焕彩;
赤县名城为楹柱争辉。
——莆田 方宗和
19.
金沙淘洗中,小吃添香岁月;
赤县传扬处,畅吟焕彩诗联。
——晋江 陈秀丽
20.
聚古邑贤才,诗意悠悠添丽彩;
传沙溪雅韵,联花灿灿透清香。
——三明 朱康元
21.
金沙耀眼,丹青壁画添新景;
古县欢心,翰墨联坛诵玉章。
——周宁 陈清民

22.
集三明古韵,笔墨融情歌盛事;
沐九月金风,诗联逐梦乐嘉年。
——霞浦 陈玉容
23.
一罐飘香天下识,千人偷味半成难;
农家百草调滋润,学会诗联寓紫兰。
——莆田 陈秀琴
24.
沙县诗联添润色;
山城今古有儒风。
——延平 曾传芳
25.
沙水起文澜,梦筑联坛挥赤纛;
食源臻化境,情投小吃冠全球。
——霞浦 王德明
26.
虬城逢胜事,雅韵欢歌,诗联并举金沙璨;
富口聚贤才,逸情佳句,笑语频传绿茗香。
注:成立会议及相关活动在富口镇举行,红边茶为沙县特产。
——宁化 刘子荣
27.
楹柱增辉,虬江新韵美;
骚人纵笔,凤岗绿阴浓。
——南平 陈学樑
28.
虬江涌浪,燕贺新城,聚结金沙耽雅事;
卧佛传声,莺迁福地,登临翠阁续风流。
——宁化 许兆河

29.
胜迹鸭都,墨绘三明新锦绣;
非遗名吃,联书沙县好前程。
——松溪 潘才青
30.
金沙水秀,磨成墨韵诗联盛;
古县山青,酿岀茶香曲赋兴。
——莆田 黄金雄
31.
碧水金沙,优游胜地,诗山信比七峰翠;
新区古县,小吃名城,韵味兼容五谷香。
——三明 谢复兴
32.
小吃名城,锅碗瓢盆歌盛世;
沙阳文苑,诗词联赋颂升平。
——霞浦 王文盛
33.
三明水秀,楹门焕彩多才俊;
沙县味香,联苑生辉集达贤。
——闽侯 金能华
34.
天下名扬,小吃三餐赢世界;
文坛誉聚,沙阳首届赋诗联。
——大田 林起茂
35.
沙振铎声,对韵悠悠鸣凤岗;
秋开胜景,联旌猎猎卷虬城。
——厦门 黄有端

36.
联坛文苑添春色;
沙县诗园溢妙香。
——莆田 李志胜
37.
古邑沙阳,玉桂飘香迎盛事;
新区墨客,虬城奏曲寄高怀。
——明溪 王丽萍
38.
群贤毕至,弘扬国粹,联花璀璨虬城地;
巨笔同挥,装点家山,墨韵缤纷锦绣川。
——福州 侯德智
39.
金沙璀璨,雅士迎秋,赋诗歌好景;
赤县峥嵘,文人结社,题柱写新篇。
——福鼎 陈宜丁
40.
文海弄潮,情融笔底,抒怀表志诗联美;
沙阳鼓翼,德播天涯,悦目怡神翰墨香。
——三明 颜新泰
41.
诗联创业,中兴盛世歌春色;
水共澄波,正气清风颂道情。
——屏南 林海
42.
十里平流,七岫叠青,名扬九夏;
两行锦绣,四诗弘雅,韵荟八闽。
——厦门 黄奇熀

43.
绿水长流,沙溪映日诗情雅;
青山环抱,县邑藏龙联意高。
——永春 康现在
44.
金秋诗意美,翰墨挥毫书雅韵;
沙县联花香,律谐摛藻诵铿锵。
——龙岩 蒋大生
45.
沙能聚塔,县欲弘文文运盛;
楹可拄天,联堪抒志志行高。
——惠安 张焕欣
46.
绿都添胜景,诗联锦绣新开路;
沙县振天声,浪漫风骚别筑台。
——省直 黄玉钦
47.
金沙喷墨香,雅士挥毫歌盛世;
赤县飘联艳,骚坛吟咏沐春风。
——霞浦 陈瑞华
48.
风味携雅韵,世遗韵味馨沙邑;
楹联并律诗,辈出诗联蔚古邦。
——福州 廖金堆
49.
自然保护兴楠木;
古迹遗存忆盛唐。
——江西共青 闵清忠

50.
文成雅韵,浪涌金沙,共贺联坛添一帜;
墨点珠玑,诗吟古县,同歌盛世续千秋。
——安溪 余清旗
51.
坛坛罐罐,满人间美味;
仄仄平平,含盛世奇才。
——福州 沈彩萍
52.
沙书妙对,联耕一片黄金地;
县遇高吟,诗醉九重碧玉天。
——南靖 黄文彬
53.
美食誉神州,富足乡村,万户千家天下闯;
山城开盛会,繁荣文化,诗联词赋邑人讴。
——福州 汪晨曦
54.
沙汀聚金,富邑冠千县,小吃名中外;
溪水流韵,状元推二张,文风贯古今。
【注】“二张”,指南唐末年的张确和南宋嘉定年间的张安。
——厦门 廖干忠
55.
沙溪响曲,小吃享名,千首诗词歌盛世;
县邑改区,绿城膺誉,二行联墨赞山河。
——泉州 黄志白
56.
曾经小吃飘香,神州大地扬名广;
又见楹联立帜,沙县山乡逸韵长。
——霞浦 余福兴

57.
联坛句美,两行美得九州醉;
沙县吃香,一碟香成万国迷。
——周宁 肖华友
58.
古邑升华,社会安平赢盛世;
市区喜庆,诗坛联赋诵新辞。
——尤溪 萧光峥
59.
诗承古韵,沙溪艺苑开新页;
联咏秋华,国学佳文炫特刊。
——泉州 陈建山
60.
联坛绽放,古邑墨馨言壮志;
国粹传承,沙阳韵雅抒诗魂。
——三明 杨珊
61.
沙堂旗展立诗联,笃行远瞩;
县邑烟腾兴翰墨,汲古溉今。
——福州 陈林青
62.
金沙水岸诗联动;
古县新风气象成。
——安溪 廖海旺
63.
联坛举帜,三明雅集千杯醉;
艺苑扬风,沙县高歌万户欢。
——连江 魏碧贞
64.
金沙联苑新花绽;
赤县诗林秀彦添。
——龙岩 洪坤云

65.
沙里淘金妆艺苑;
县中聚秀灿联坛。
——霞浦 李伏善
66.
卧佛圣城,沙龙贤聚,泼墨诗书歌梓里;
舌尖美馔,邑食名扬,挥毫联对颂山乡。
——德化 张传捷
67.
沙溪迎盛会,推仄敲平,小吃名城书锦绣;
凤岗聚群贤,扬葩振藻,大雅辞句颂辉煌。
——福鼎 林为挺
68.
联纛高扬,联海启航添舵手;
名吃传领,名城振业载儒风。
——厦门 周彤
69.
沙县诗妍臻妙境;
联坛墨舞领新潮。
——仙游 王文锦
70.
闽中古邑开新景;
沙县楹花吐艳红。
——龙岩 俞益民
71.
唐风宋雨滋沙县;
诗苑联坛准味腴。
——周宁 周田太
72.
沙县名吃扬国界;
楹联大戏立金秋。
——永安 俞昌灿

73.
沙县声名传四海;
联坛诗赋咏千秋。
——泉州 郑旭腾
74.
沙里淘金,沙龙出新,诗联学会扬文化;
县中聚秀,县邑独步,文化寻征斗诗联。
——宁德 杨东
75.
虬江才子,有笔皆书锦绣;
凤岗佳人,无笺不蕴珠玑。
——武平 谢明安
76.
盛世修文,三明沙县联家秀;
清时唱雅,八闽城乡诗韵扬。
——仙游 王炳祥
77.
挚爱艺坛,诗歌美与家山美;
钟情沙县,小吃香同联墨香。
——仙游 王文鼎
78.
追史溯源,自古神州多字画;
扬葩振藻,而今沙县赞诗联。
——仙游 王家书
79.
政善业兴,展望金沙铺正道;
诗清联雅,讴歌古县沐新风。
——省联会 萧闽森
80.
金沙题字,汉字生辉添古韵;
赤县兴联,诗联焕彩润新区。
——福州 曾光明

81.
古县名扬,佳肴美味行天下;
新区文盛,联韵诗声响闽中。
(新韵)
——武平 文发添
82.
沙砾淘金,诗言隽美贤能聚;
县泉润物,联对神丰学会成。
——厦门 陈方镱
83.
诗朋翘首,象笔抒怀,共祝虬城襄骏业;
联友飞歌,沙溪荡韵,相期艺苑涌华篇。
——大田 林生垚
84.
馨传道业,虬溪涌浪,涛声醉梦诗花灿;
雅聚贤材,盛会扬帆,浩气吟风墨韵香。
——大田 林加锦
85.
沙县情怀,联海弄潮担使命;
金秋翰墨,诗坛织锦践初心。
——永定 卢春辉
86.
金沙聚塔,有赖诗联添气韵;
赤县擎天,还须翰墨颂精神。
——武平 蓝伟文
87.
金沙雅韵,联坛焕彩;
古邑新声,诗界迎春。
——三明 陈培泼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〇 对联欣赏
第1副对联:
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这个对联是写岳阳楼的名联。岳阳楼是四大名楼之一,登岳阳楼观赏景色乃是一大美事。因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岳阳楼更为出名。另外,民间还有“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传说,让岳阳楼充满了迷人的气息。
这副对联化用了很多典故。眼底乾坤,这是化用杜甫《登岳阳楼》的名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斯楼把酒,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吞得尽胸中云梦,化用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名句。大量典故的运用,点明了岳阳楼的深厚人文底蕴,也增强了岳阳楼对游客的吸引力。
上联是说,登岳阳楼足以俯瞰乾坤,但真正重要的是登楼者需要自身具备“目光远大”的特点,才能够“观出名堂”。
下联则有一股仙气。只有气吞云梦的气魄,才能够感受“吕洞宾”在岳阳楼留下的仙风道骨,才能够在岳阳楼获得美的感受。
这副对联字数不多,含义却相当深刻。尤其是对仗工整,化用典故于无形,将岳阳楼的前世今生都点到了,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第2副对联:
千年来本贵贱同归,玉容花貌,飘零几处?昭君冢、杨妃茔、真娘墓、苏小坟,更遗此江作名姝,并向天涯留胜迹;
三国时何夫妻异葬,纸钱酒杯,浇典谁人?笋篁露、芭蕉雨、菡萏风、梧桐月,只借他寺前野景,常为地主作清供。
这个对联是古人在小乔墓题写的对联。小乔是三国著名美人,与姐姐大乔合称江东二乔。大乔嫁给了孙策,小乔嫁给了周瑜。在安徽南陵有小乔墓,众多文人都前往缅怀。
写周瑜的一副对联:“大帝君臣同骨肉;小乔夫婿是英雄。”而上面这个对联写小乔,可谓相当工整,相当有水平。
上联列举了王昭君、杨贵妃、真娘、苏小小等古代美人。而且这些美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红颜薄命。王昭君出塞,杨贵妃马嵬坡被杀,真娘为保贞洁而悬梁自尽,苏小小没有等到良人。
小乔因为丈夫周瑜早逝,所以人生的后半段也相当遗憾。对联作者把小乔和其他四位美人放在一起,抒发了“玉容花貌,飘零几处”的感慨,表达了人生的不可思议感,表达了生命终有尽头的遗憾,认为美人与普通人也都是一般。但字里行间,还是展示了作者的怜香惜玉之情。
下联写小乔墓的凄冷氛围,更多是作者触景伤情,怀才自怜的思绪。作者看到小乔那样的美人在千年后也只是一抔黄土,所以感到自己死后会更加凄凉。“笋篁露、芭蕉雨、菡萏风、梧桐月”,这些意象令人感觉非常凄凉,感受到那一种悲伤的心绪。
第3副对联:
虽然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这个对联写的是剃头匠,文字通俗易懂,味道却相当不错。对联最大的妙处在于一语双关,一副对联可以解读出两种味道,令人觉得很有趣味。
一种意思是,理发虽然是关于“毫毛末端”(头发)的技艺,但毕竟是“头顶”的活计,需要相当重视。而另一种意思可以理解为,理发虽然是低微的技艺,却是具有很高水平的功夫,让人叹为观止。
换句话说,这副对联的巧妙在于“毫末”和“顶上”这两个词的运用,让对联多了耐人寻味,越发彰显了对联作者对于剃头匠的尊重。
第4副对联:
酿成春夏秋冬酒;
醉倒东南西北人。
这个对联出自“三言二拍”中的《警世通 言》,乃是一副著名的酒店对联。这副对联通俗易懂,对仗巧妙工整,是一副很有水平的对联。
上联嵌入春夏秋冬,下联嵌入东南西北,符合酒店一年四季招呼四方来客的主题,同时又让顾客感受到这家酒店的酒质量很高,自然忍不住会光顾的。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策划/萧闽森 审阅/王雪森
题字/曾光明 统稿/蔡东时 廖金堆
编辑/卢如张
福建省楹联学会创作交流专委会
2023.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