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头条欢迎您
波涛浪花汇大海
--和白雪文《兴安行吟》诗
文/师永德
一日红城西复东
内蒙成立在此城
自治第一彩虹架
祖国统一榜上铭
左偕学弟右偕兄
同学亲如一脉承
不是血缘心连心
分分秒秒越太空
七十二转洮河水
天涯海角瞬间行
随时唔面微信兴
幸福分享美心灵
如诉同窗不了情
一泻千里心潮涌
波涛浪花汇大海
无价珍贵同学逢
艰难的决定
文/乐道
目送着你的背影
渐行渐远
多么希望你回回首
多么希望你探挥手
你没有回首
你没有挥手
你的步履有些踉跄
可是迈得很决绝
在你走出视线的时候
我做出了艰难的决定
此生将不再见你
因为
再见的已不是你
今后即使偶然相见
再现的只是过去
一点回忆
无限沧桑
广告词
文/鲁风
最牛
西瓜摊
比老婆还熟
比情人还甜
比小三还有味
若是生了
给我抱回来
农夫山泉
有点甜
凉白开
大自然的搬运工
你卖我买
我的健康
你做主
祝福中秋
词//张明春
我邀天边一轮明月
挂在桂花飘香的时节
酿出人间最美的美酒
敬一敬心中美好心愿
望向天涯千里共婵娟
万里神州人圆梦也圆
举杯共祝亲爱的祖国
天下华人一脉永相传
祝福亲人和朋友幸福美满
祝福心爱的人儿心心相连
祝福万里河山锦绣谱华篇
祝福中国梦走向久久远远
祝福万家灯火辉煌照阑珊
祝福阖家欢乐喜庆有余年
祝福老人孩子福禄寿喜全
祝福神州大地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秋殇
文/雨廷
被热血洗涤过的焦土
燃烧着九月的大地与天空
也灼烧着每一个华夏的草木
那些苦难不容,更不该淡忘,还有一身肝胆的先烈。
九一八,是矗立在九百六十万土地上的一座碑
镌刻着八个大字
望星空
文/那片树叶
夜晚,闲来无事
望星空
忒多的星星挤在一起
就像地球上的人类
别看星星小
他们也是人
整个天空
就是一个大社会
但愿
那里没有瘟疫
没有战争
没有那么多的不公平
星星也不分为三六九等
天上人间
再现世世外桃园
一只蚂蚁
文/樊志刚
一只蚂蚁
托着一片树叶
跌跌撞撞的走来
我不知为什么
我问自己
忙了大半生
无非是财色名利
有什么不同
不过为了索取
才奋力前行
其实我们
都活的比较盲目
得失太分明了
必为欲望所苦
谁能阻止
无常的到来
有人无奈的说
遗憾是人生常态
那是不知
生死就是假相
要实现超越
首先要颠覆认知
即是因缘和合
就有无限可能
只要你相信
极乐就是我家
一句佛号不舍
就能达成
守候
文/毓影
你为
我画下了爱的坐标
我便定好了方向
守候在渡口
等你
尽管
秋雨一场又一场
但我从未
惧怕寒冷的来临
尽管
相思让光阴拉长
上演过忧郁
但信任
已经生根发芽
爱的世界
是敞开心扉甘愿
为你扬起风帆
守望在
相思的渡口等你
这一世
红尘牵手共赏晚霞
这一世
与你风花雪月
白头偕老
九一八的记念
文/褚向平
九一八我为什么要记念
因为我爱我的热土
我爱我的故园
国破家亡的日子
仿佛就在昨晚
风云只怕再起
格桑花虽然开得正艳
老槐树依旧长在北京煤山
天好晴 晴好天
老百姓不写阳光辞 月光曲
老百姓能载船 能覆船
一首诗唤不醒南归梦
一叶舟捞不起沉陷大海
霜落下来前
忽然发现被荒芜的时代
其实 已荒芜多年
勿忘国耻
文/施宏
今天 警钟长鸣
勿忘九一八
过去的时光 岁月无疆
勿忘国殇
数万先辈英烈热血泪流
呐喊在华夏回响
牢记耻辱 血泪及伤痕
勿忘国殇
牢记过去的苦难历程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激发奋进
珍爱和平 爱我中华
牢记历史 我们挺起脊梁
在英雄的土地
缅怀先烈血染战场的荣光
我依然在这头
文/李延庄子
时光不停留
转眼几度秋
生来为梦追求
肩扛日月走
不言当年秀
过往已在身后
如今霜满头
朝前看
已快到人生尽头
呵
来生
在招手
我的脚步一直没停留
我一步一回头
曾满面泪流
我的一些伙伴
早已去了坟头
而我在世间
虽容颜挂满犁沟
唯精神不朽
快乐人增寿
我忘却了
逝去的伙伴们在天堂向我招手
我总是忘却
没有安装奋飞的翅膀,我牢牢地在人世逗留
顺其自然
到时我再走
我也没有生翼的马
现气吞牛斗
在许久
许久
去不了那头
石榴熟了
文/邢志坚
树上的石榴熟了
枝头的小鸟乐了
透过绽开的裂缝
把多汁的果实叼啄
熟透的石榴落了
果园的大嫂急了
忙唤来左邻右舍
把丰收的喜悦收获
红红的石榴熟了
迎来八方游客
亲手采摘任品尝
堆得盈筐满箩
乒乓球
文/绿野
乒乓
乒乓
蹦蹦跶跶
嘻嘻哈哈
那边喊打
这边叫杀
不是你抽
就是我刮
它却泰然处之
温文尔雅
仿佛在墨绿微波的湖面上
如一叶小舟那般
快乐地划呀
又像无忧无虑的一只白鸽
在人们充实的心境里
穿梭着美丽的光华
当受奖者
轻柔地咬着金牌
手捧着鮮花
说着感激的话
此时,四周呼喊着受奖者的名字
惟独谁也没有提及到它
乒乓球还是那么大大方方
还是那么潇潇洒洒
我终于发现
在这个世界上
还没有谁像乒乓球这样胸怀博大
难怪世界上那么多人
都真诚地喜欢它
舔派
文/黄医生
近段时间
“舔派”这个词往返于各大红群
当然了
这是个贬义词
崇洋媚外的属于“舔狗派”
在乱像中生存还自以为乐大加赞美的就叫“舔奸派”
昨晚写了篇《节外生枝》
一位自命不凡的红友群管
把我移出去了群
说我是个舔派还删了微信
连一个辫解的机会也不给留
想想特委屈
难到现如今一整筐的苹果没有个好的
顺我者生逆我者亡是道貌岸然者惯用的伎俩
有些事情本来是多么美好的事
可是被蓄意的颠倒黑白添油
加醋
用上百次的谎言来掩饰虚伪
因为他奉行着一个真理
假话说的多了就会变成真话
俺不怕恶意诽谤更不会害怕鬼叫门
舍下最大的优点就是问心无愧
不像有些人装疯卖傻充好汉口心不一
看着只能担五十斤硬说敢扛二百斤
这和现代史上的浮夸风
有何两样
咱不管别人咋说
只要不把路走歪了谁人背后无人说
说我怎么“舔”都中
只要舔的是英雄是善良真诚的人
决不能像有些人自以为是的道听途说
暗地里还干些男盗女娼的龌龊事
节外生枝
文/黄医生
对美好生活的向望
都有一个激情饱满的憧憬
年少多努力为的是光耀门楣
淘气的天性和鱼跃龙门
都是那么匹配的擦肩而过
随着逐渐成熟走入生活
才知道当初的幼稚是多么地滑稽
在那里播种应该就在那里有所收获
农民伯伯们劳苦功可并不高
春种秋收
往往种下了动人的希望
却换来不成正比的丰收果实
硕果累累不是价钱低廉就是滞销
如要遇上灾年(害收成)老百姓的日子可想而知
一个不小心跃过了龙门
日久厮磨污染了最初的梦想
你正气凛然很多同僚排挤
于是为了明哲保身开始了同流合污
朗朗乾坤下
滋生出许多贪婪的蛀虫
让弱势群体在社会上举步艰难
三十年的垃圾
不是说搬完就能搬完
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点时间去整治
我们英名的领袖有运筹帷幄的胸襟
这几年的老虎打的还少吗
环保意识也比以前上升了一定的高度
向前迈步的旋律需要我们都应该去团结进取
现在的问题是人性的冷漠
麻木不仁已经到了悬崖边上
一个小小的善举都让人感动的热泪盈眶
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学习雷锋好榜样的精神快挥发殆尽
一切的一切都是节外在生枝
真不想让“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乱像死死缠绕
柳林里的故事
文/千山路远
春天悄悄来到人间,但还是有几分寒意,真是春寒料峭。
桃花开了,柳枝上可以看见春天的影子,绿绦在微风中微微摇曳,天地间雾濛濛一片。
唐兰同妹妹唐菊俩人依然穿着那身拜年装,早早地将牛牵进了柳林,地上的草正欲焕发生机,饿了一个晚上的牛,正聚精会神地啃着草。
唐兰和唐菊俩姐妹打算先在草地上玩一会儿跳绳,等一下再去做别的事情。
突然“轰“地一声巨响将人们的视听吸引到一个方向,当地人的第一反应是,建干氹有人在炸鱼了。
春天刚到人间,河水还没上来,这正是河边上的人炸鱼的大好时节。
柳林的旁边,小河在这里转弯形成了一个深潭,叫“建干氹”从外表看没什么,据当地人说,建干氹水深不见底。
人们都知道深水藏鱼,每到冬春季,一些年轻人用啤酒瓶做成土炸弹丢到潭里去炸鱼。
将炸弹绑上一个石头,点上导火索往水潭里一掷,几秒钟后,随着一声巨响,水花溅起十多米高,潭底的黑泥巴都翻上来了,水面上浮出各种各样的鱼儿。
河岸的人经不起鱼的诱惑,纷纷脱掉衣裤,下到水里去抢鱼。
唐兰俩姐妹听到这声巨响也往建干氹那边赶,她们牛也没管了,反正周围一带,也没什么阳春。
在小河边的草丛里,河水突然翻了个大漩涡,接着一条大鱼翻了白,浮在那里痛苦地游动着,水波在水草中荡漾。
岸上的小筷子看见了,他脱下鞋子,连袜子也没顾得脱就冲下河里去。幸亏河边水不深,只见他双手手指张开伸直,用力一下子将那鱼掐住了,原来是条大鲤鱼,起码有4一5斤大。
小筷子抱着大鲤鱼正想往岸上跑,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看到了,冲过来大喊:
“赶快把鱼放下!“
“不!“
小筷子抱着鱼,站在水里,眼睛瞪着那男孩。男孩冲过去就抢,小筷子才六岁,他哪里是男孩的对手?不到三下那鱼就被抢去了。
小筷子站在水里大哭,边哭边骂着脏话。
刚才的这一幕被赶过来的唐兰姐妹俩看到了。
唐兰认识那男孩,他名叫李小强,是下面院子的,与唐兰他们同在马甲山小学读书,现在上五年级了。李小强在学校里就喜欢捣乱,尤其喜欢欺负班上的女孩子。
唐兰见李小强要走,便大喊一声:
“你给站住!”
李小强一溜烟跑了,唐兰马上追了过去。虽说是小女孩,小小年纪,但她腿上功夫甚是了得,据说她曾是学校1000米赛的冠军,所以追不到几百米唐兰就追上了李小强。
李小强见唐兰追过来,他就站在那里不动了,“看你一个小女孩能把我怎么样?”
“把鱼放下,还给小筷子!”唐兰大喊:
“就凭你?”
“反正我要把鱼抢回去!”
“ 那你来抢呀?”
唐兰想冲过去抢,李小强把鱼放在路边的干田里。见唐兰冲过来了,他迎了上去,双手抓住唐兰的肩,做出摔跤的架式,然后用脚往左边一挡,唐兰力气小,又不会摔跤,于是倒在干田里。
李小强将唐兰按住,唐兰在下面抱住李小强的一条腿,她先缓了缓神,然后在腿上肉多的地方狠狠地一口咬下去,李小强“呵“地一声,翻倒在干田里大哭。
唐兰抱着那条大鲤鱼就往回跑,路上遇到后面赶来的唐菊和小筷子,唐兰把鱼交给小筷子,让他马上将鱼送回去了。
唐兰和唐菊都是爸爸妈妈的乖女儿,老师的好学生。每天放学回家吃了中饭俩姊妹就去柳林里放牛砍柴,她们放牛大部分时间在柳林子里。
将牛羊赶进柳林子后,妹妹唐菊放牛,唐兰呢就捡柴火或扯猪草。
在放牛的来回路上,两姐妹就开始背诵语文课文。
唐兰的语文老师是退休之后再被学校返聘回去的老语文老师文昌毅老师。
文老师教书还是按老先生的教书方法,他要求每个学生先将所有课文全背下。背了之后他再来讲解课文,这样,效果要好得多。
所以,唐兰他们班的语文期期末考成绩稳居全县第一名。
做什么事情都是熟能生巧的,唐兰因为经常背诵课文,所以掌握了很好的背诵的技巧。500字以内的文章她只要读一二次就可以背下来。
我曾听说三国时期有个叫张松的人,他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原以为他是个天才,没想到唐兰通过训练之后也做到了,这些诀窍她曾经与我提过,我尝试后发现效果很好。
好多小朋友对唐兰的这种本能表示怀疑。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让唐兰出个节目,为了证明唐兰不是作假,表演节目前学校安排一个学生写了篇文章,等到唐兰表演节目时才拿出。
唐兰读了一次便开始背诵,结果500字的文章只错了3个字。
校长当场就要唐兰介绍经验,唐兰一下子脸红了。
在校长极力鼓励下,她说出了训练方法。
她想完成语文老师交给的任务,尽量在短时间内背诵文章。以前要读上三五遍,还不一定记得下来,通过训练,现在效率提高了。第一遍疏理所有生字,第二遍弄清文章结构,第三遍水到渠成。这种背诵要经过反复训练,开始一、二百字,后慢慢地可以加多。
唐兰的背诵方法,在全县进行了推广,唐兰被评为县级创新三好学生。
唐兰的进步成了全村孩子的标杆,哪家小孩不懂事,他们的父母总要说:
“你就那么不思上进?你看看人家唐兰,读书回回考第一,放学回家,还拼命帮父母干活,你怎么不向她好好学习一下呢?”
诸如此类的话经常听到有人说。
由于受到唐兰的影响,全村小孩子爱上了学习。早上或下午放牛羊时,孩子们总是要带上书本,一有空就背书。曾经的柳林不时传来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