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幼军 编辑/熊申甫 黄长松 朗诵/徐丽萍
01.
9月11日晚,我坐在书房里刷抖音,突然刷到《天堂里的爸爸》这首歌曲。“那一天清晨你走了,只留下一个忙碌的身影。那个冬天你的离去,我们以为只是一个梦。
冰冷的小雨在空中飘落,淋得我们心头疼痛。爸爸再也看不到你的笑脸,爸爸再也听不见你的声音……”
听着听着,泪水忍不住直往下掉。父亲离开我整整8个月了,每当自己静下来的时候,总是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他老人家。
02.
1940年农历冬月十三,父亲出生在孝感市孝昌县白沙镇金杯村一个农民家庭里。因家境贫寒,体弱多病的父亲为了这个家,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父亲生前酷爱读书。)
1958年,父亲走上讲台,教书育人。凭着独特的教学风格,他总能将课本中枯燥乏味的知识讲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再加上他的课堂语言风趣幽默,富有感染力,深受同学们喜欢。为此,父亲成了教育界公认的名师。
父亲勤奋好学,一有时间,就苦读诸如《史记》《唐诗宋词鉴赏大典》、四大名著等文学经典。但凡他读过的书,几乎是过目不忘。
03.
1969年,他和母亲结婚,先后生下我、弟弟和妹妹三个子女。我小时营养不良,经常生病。父亲下班后,就背着我到十多里外的诊所打营养针,这一背就是半年。
父亲除了关心我们的身体外,特别重视对我们的学习培养。他抄录了大量的唐诗、宋词及古文名篇让我们背诵,并逐词逐句详细解析。
在父亲的熏陶下,我从小就热爱文学,写了一些有份量的文章,发表在报刊上。这为日后我能成为作家、评论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4.
1971年6月,父亲因病在家休假。突然,校长焦急地打来电话,要他赶紧回学校。
父亲拖着病体赶到学校。原来,学校要上报一个调查材料到原孝感县教委,可材料上报了好几次,都被教委屡屡退回,要求重写。就这样来回折腾了一个多月,校领导束手无策。
这时,学校想起了人称“笔杆子”的父亲来。父亲接到任务后,花了一个下午去实地了解情况。回家后,熬了一个通宵就完成了初稿。第二天早上,父亲将材料交到学校,校领导看后赞不绝口。材料上报到县教委,一次性通过。那年,学校受到了县教委的通报表彰!
05.
父亲执教高中语文几十年,桃李满天下。很多学生离校多年,还经常到我家来看望父亲。1976年的一天,邮递员将一个从部队寄来的包裹送到父亲手中。父亲打开一看,是5斤红糖,寄件人是他的学生张朝清。
(1977年,张朝清在天安门留影。)
不久,张朝清回家探亲,又上门来看望父亲。他深知父亲爱好中国古典文学,回部队后,想方设法买了一套《汉魏六朝诗选》和一套《唐诗选》寄给父亲。
在那个年代,这些书是很难买到的。后来,张朝清和我们全家再次相聚时,父亲这才知道他已是师级干部了。父亲骄傲地说:1990年冬,身体一向强壮的母亲,突然患上医学上罕见的疑难重病,生命垂危,住进了协和医院。吊针经常从早上8时输到次日凌晨5时,医院发的《病危通知书》一张接一张。医生劝父亲放弃治疗,可父亲坚决不同意。在经过数轮专家会诊和无数套治疗方案后,医生宣布用药无效,说母亲只能靠激素维持生命。父亲不得已含泪将母亲接回家中。一天,他从报纸上看到,一位肾病教授提出用新鲜甜胖根草煮水喝,对治疗此病有很好的效果。父亲如获至宝。
很快,他在一个离家十多里的沙丘,找到了大片的甜胖根草。父亲不会骑车,每次都是步行,一挖就是一天,连中饭也吃不上。回时还要背上几十斤重的药草。十多年来,无论严寒酷暑,父亲从没间断过,整个沙丘被翻了一遍又一遍。
有了父亲的默默坚守,母亲靠着顽强的毅力,并积极配合科学治疗,终于医好了顽疾!
07.
看着日渐康复的母亲,父亲欣喜若狂。可他哪里知道,一场更大的灾难从天而降。2009年冬,我被查出心脏有问题,父亲带我去孝感市中心医院做进一步检查,被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
父亲心急如焚,多次前往协和医院和亚心医院走访专家和患者,寻求最佳治疗途经。
在协和医院,我做了9个多小时的手术后,一直深度昏迷,直到过了三天三夜才醒过来。接着,又经历了三次抢救,方才脱险。
08.
那段时间,父亲和久病刚愈的母亲,每天为我喂饭、吸痰、翻身、洗嗽等。晚上,他们为了省钱,偷偷睡在住院部过道的水泥地上,长达二十余天。
(2013年,刘义兰主任 右二 到病房看望叶幼军。)
出院后,父亲又把“医嘱”精心整理,写在纸条上,贴在我床头,提醒我按时吃药。
几年间,我的身体一直不好,除了风湿性心脏病外,还患有上消化道大出血、脑梗塞、胸膜炎等多种疾病。每次住院,都是父亲细心照料。
生活中,我们遇到什么困难,只要父亲知道了,都会倾尽全力给予帮助。哪怕是为我们做些琐碎的事情,也毫无怨言。
09.
2000年,父亲退休后,又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照料辅导我们几家孩子的身上。在他的培养下,2015年5月,我女儿以骄人的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研究生。
父亲一生为我们操碎了心,总是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了我们。渐渐地,父亲老了,身体大不如从前。我担心父亲的身体,总是隔三差五去看望他。2022年11月的一天,我带上自己种的家园菜,送到父亲那里。吃罢午饭,我张罗着要走,父亲眼里满是不舍。
我推着自行车,父亲柱着拐杖送我。我们爷俩就这样慢慢地,一步一步挪着,一直到城站路口。一路上,我几次要他回去。父亲总是轻声说:“再走走吧!”我知道他那是不舍。我挥挥手,跨上车子。一回头,父亲还站在原地眼巴巴的望着我。
这时,我的眼睛早已被泪水模糊。父亲那写满沧桑的脸庞,年迈苍老的身影永远定格在我的心里……
10.
不久,孝感再次爆发疫情,我不幸感染了,居家隔离期间,再也没去父母那。1月2日下午1时,弟弟突然来电说,父亲感染新冠,已发烧快3天了,你和妹妹快送老人住院吧!挂断电话,我惊愕不已!
我和妹妹火速赶到父母的住处。一进门,就听到父亲不停地咳嗽,口中还不时喘着粗气。多日不见,父亲整个人一下子瘦变了形。
我们刚把父亲扶上救护车,母亲就艰难地走了出来,她扶着楼层栏杆哽咽着说:“我遭业的老伴啊!你一定要平平安安早点回来哟。”
父亲努力地看着母亲,强忍着病痛向她挥手,示意她回家休息。我知道,父亲是放心不下母亲。因为母亲腰部骨折半年了,一直行动不便。
11.
救护车一路呼啸着驶向孝感市一医院。急诊中心主任李峰迅速为父亲作相关的检查。几小时后,李主任面色凝重地把我和妹妹叫到办公室,对着电脑中的影像说:“老人家已烧成了‘白肺',非常危险!”随即,他签发了《病危通知书》。
我们一看都傻眼了!

(2019年,父亲在孝感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
病床上,父亲面色苍白,一直“呼呼”喘着粗气。为减轻他的痛苦,医护人员给他用上了呼吸机、血氧仪等。
12.
3日清晨,堂弟叶北川从汉口赶到孝感,送来他为父亲购买治疗新冠的美国特效药。大家都喜出望外,盼着父亲尽快转危为安!
5天的美国特效药刚用完,父亲突然大便出血,一天六七次。医护人员不时地进行紧急抢救。
晚上,我换妹妹值晚班时,父亲把我叫到病床前,拼尽全力说:“儿啊,有个事要嘱咐你,你妈辛苦劳累了一生,你们千万要好好照顾啊!”
父亲断断续续地说着,眼睛里流下两行泪水⋯⋯
13.
我慌忙掏出纸巾,擦拭着他的泪水。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这是父亲留给我的遗言。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心中依然装着和他同甘共苦的老伴。他担心自己走后,老伴一个人孤独,有个三病两痛没人守在身边⋯⋯
我安慰他说:“爸,你好好养病,我们会照顾好母亲的!”
善良的父亲交待完后事,就昏迷过去了。我们慌忙找来医生,医生检查后说,父亲的病情恶化了。
14.
我们立马与协和医院护理部刘义兰主任联系转院救治。9日上午12时,父亲住进了协和医院门诊重症监护室。由于氧气罩安放在他的面部,罩住了口鼻,父亲显得格外难受。
10日上午,父亲面色苍白,呼吸声有些吓人,大便依旧出着血。医生迅速给父亲输血,并将父亲呼吸的方式由面罩式,改成管子直接从口腔插进体内,还安放了导尿管。
可怜的父亲啊!他无精打采地蜷缩在床上,双目闭着,不能讲话,连呼吸声都微乎其微。半小时后,父亲就处于静默状态,再也没有醒过来。
2023年1月11日晚9时12分,骨瘦如柴的父亲艰难地走完了风雨沧桑的一生!
15.
天地同悲。干旱几个月的天空,当晚下起大雨,仿佛在为逝者“哭泣”!
晚上10点半,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连夜将父亲的遗体护送到孝昌县殡仪馆,并在家设了灵堂。13日,堂弟北川主持悼念仪式,亲人们站在旁边默默致哀。弟弟伤心地哭着念悼词,多次不忍卒读!妹妹和弟媳都哭晕瘚了,好一会才缓过神来!
而这一切,母亲都蒙在鼓里,以为父亲还在协和治疗。母亲的身体不好,我们自然不敢将父亲去世的消息告诉她,担心她受不了打击,再出意外。我和妹妹只好编造“谎言”,照例打电话汇报父亲的“治疗”情况……
16.
经过一段时间的“缓冲”,母亲终于得知真相。父亲“头七”的前一天晚上,母亲回到设了灵堂的家中,一见到父亲的遗像,就哭得撕心裂肺,还晕倒好几次。
(相爱一生的父母。)
3月13日,我们将父亲的骨灰盒从孝昌殡仪馆,迁至孝南区烟灯山陵园安放。那天,母亲肃立在父亲的墓地前,万分悲痛地诉说着父亲一生遭遇的种种磨难,回忆她和父亲相亲相爱,情深互守的一生。
结婚50多年来,父亲从没有打过她一巴掌,也没骂过她一句,二老连红脸的时候都少得“可怜”⋯⋯
17.
今天是父亲去世8个月的忌日。我跪在他的灵前,双手合十,默默祈愿。愿天堂的父亲一切安好,不再被病魔缠绕。
逝者已逝,不能复活。生者尚在,多多尽孝。父亲,我不会让您有所遗憾,我会为这个家,承担起您曾经的责任,好好照顾母亲。我知道您走后,唯一放心不下的是母亲。
父亲,今天我没法给您送去礼物,唯有写下这寥寥数语,以表儿子对您的怀念之情!愿您的在天之灵有所感应!
父亲,儿子想您了!
作者简介:叶幼军,自幼酷爱文学、写作、书法等。系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孝感市作家协会会员、孝感市书法协会会员等。在《中国文学》《名作欣赏》《湖北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作品逾百篇。
主播简介:徐丽萍:网名月儿。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一级婚姻家庭咨询师。我给你的温度,就是我传递给你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