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 相 杂 说(A)
文/窦维博/甘肃


(1)
人骂人有一句话:“畜牲!”其实真要是“畜牲”还好啦,你还是个真正的人了,因为畜牲除了它的本能和天性之外,似乎没有别的“心思”,也就是展现它的本能和天性而已。可人呢?
(2)
厕所好像人人都不喜欢提起,但人人都离不开它,而且还得去光顾,不管你愿不愿意。过去人们叫“茅房”,乡下人也很干脆,叫“灰圈”,实际就是农村人倒草木灰的地方,用以代称。人类总认为自己很雅,厕所都不喜欢叫,更不喜欢听,所以改叫“卫生间”,似乎还觉得“不雅”,又叫“洗手间”。但不管是高雅人还是俗人,都得去一趟或者数趟。可有人喜欢待在里面“占坑”,大多数人都是匆匆进匆匆出。但厕所依然还是厕所。
(3)
曾经的卫生纸,起初不管是女人生理期用的,还是餐桌上初现的时候,人们都不以为意的叫“卫生纸”,可后来就不一样了,人类“文明”进步了,女人生理期用的叫“卫生巾”,餐桌上用的叫“餐巾纸”。但用途和作用的实质永远没有改变。
(4)
屎屁尿很臭很臊,人们都深恶痛绝。但屎尿这玩意儿不会被有意弄到大众存在的场所,它都是“放在”无人或人特少的地方,在这些地方它只能孤独的“自臭”,寂寞一阵子就“自亡”了。它不会轻易臭臊到大众。之所以会臭臊到大众,从僻背的地方“飘”到大庭广众之处,这不能怪屎尿,功劳应该属于苍蝇。苍蝇是最活跃的“环境活动家”,但苍蝇似乎没有受到多么强烈的谴责,而屎尿总是“躺枪”,可没有谁会意识到自己也没少给苍蝇提供过“货源”。
(5)
有一句话说得好:当你准备把屎盆向别人头上扣的时候,首先弄臭的就是自己!没错,不是贾浅浅的“屎尿诗”有多低俗,而是有一众愿意为这种低俗提供平台和站台的“蝇营狗盗”们。水大概是最干净的东西了,但有一个脑筋急转弯:“什么东西越洗越脏?”答案:“水”!所以不是所有的东西会越洗越干净的。
(6)
这社会没人相信鬼话,人人都厌恶鬼话,可鬼话几乎人人都会相信,还会时不时去寻着听鬼话。鬼话讲多了,好像都是真话,变得平常稀松。最后,鬼话就会变成“艺术”,而这种“艺术”现实里永远遇不到,遇不到但又很想望,无奈之下就只能把自己交给“鬼话”去麻醉。
(7)
有些事情自己做了但又死活不承认,这种举动好像谁都没法例外。所以就有一个脑筋急转弯:“什么话自己说了自己却不知道?”答案就是“梦话”。有人喜欢说“梦话”,但你要是问他,他会说不知道,表达的意思就更不知道。听梦话的人就云里雾里了。梦话的字句一般都很清晰,但就是不知所云,不明白他要表达啥意思。所以就会有好多人会来“曲解”,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可是那些喜欢“解析”的人到底弄没弄明白,别人不知道,就连他自己还一脸懵呢,但还是要装成一副“彻悟”的样子。即便是唬人,也得唬一唬,万一唬住了呢?
(8)
所有的人都说某个人是“坏人”,那这个人就真的是个坏人吗?所有的人都说某个人是“好人”,那这个人就一定是个好人吗?
(9)
现在流行网络投票,认为这是在“接受”社会“监督”,所以动不动就网络投票,但这样“投”出来的结果你信吗?反正我不信!网络投票反映的唯一结果就是证明了被投票对象的人际关系网和网络动员能力,除此之外似乎找不到别的功能。至于对投票对象到底有没有认真了解、分析和思考过,这就见鬼去吧。
(10)
浏览量和点赞的多少不可以作为给某种行为或者现象定性的依据。谁知道“浏览量”“点赞”里有多少是“匆匆过客”?就如过去人们有句“看报看题”的说法一样,这难道不是现实的存在吗?将浏览量、点赞的“决定性作用”无限放大其实已经突破了常规思维。人们之所以如此相信“浏览量”“点赞”,只能说明在这个“娱乐至死”的环境下,人心的浮躁和思想的苍白导致判断力下降,浏览是好奇,不为怪,因为在未浏览之前不知道是什么,而点赞却是一种惯性的习惯性行为了。


窦维博,笔名、网名:江河水、西江月。汉族。甘肃省庆阳市西峰人。庆阳市西峰区作家协会理事、会员。《西峰文化》执行主编。文史地理、古诗词、摄影爱好者。自号“庆阳文史拾荒者”。主要致力于西峰地方行政区划(地名)、建置(建制)地理及人文历史研究。著有《西峰物产》《西峰政区史略》《西峰建置机构录》《西峰地名辑要》等文史著作。参与编纂《萧金镇志》《西峰历史人文丛书(第一辑)》《西峰区志》《庆阳古村镇·西峰卷》等史志、人文书籍。执笔编纂《庆阳市西峰区地名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