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三颗星
岳定海
在空灵而涵养文气的四川,用“岳”字做县名的有几处,如安岳、岳池等,我因为姓岳,就对安岳格外上心;按照当年唯物主义观点检验,这似乎有点唯心,我可管不了那么多了,呵呵。被某大人物称为“古今第一完人”的王阳明不就是在贵州龙场躺到棺材里面一百多天,才悟出“心学”的本真意义吗?这方面,王阳明的唯心主义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我呢?顶多望其项背。好吧,朝蜀中名胜安岳县游上一大圈。车子从大足出发驶进安岳我才得知,我已经跨越了两个省界,大足归重庆,安岳归四川,真有点唐人笔下抒发的“一桥连三省”的感慨。
到了安岳我自然先去拜见一位古人,他的名气实在是大,先后几次惊动了当朝皇帝,此乃后话。我们将车子摆到“圆觉洞”广场一侧,拾级而上,行至中途,我稍有停留,此山真是好风水啊,还不消说山丘被蓊郁树林遮盖,绿浪起伏,令人赏心悦目,心里自是掠过初冬带着寒意且柔和的风。上得山来,当地作家陪我一路行走,边走边谈“如今绿化是叹为一绝,走到哪里?哪里都是苍翠的森林颜色。”经过“圆觉洞”我慢了下来观看,此洞开凿于北宋时期,迄今逾千年,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在洞口探头探脑地张望一阵,洞窟漆黑,罕有光亮,眯缝久了,方才辨认出几位端庄的菩萨在伫立。“在四川的安岳,石刻是极其出名的,某种程度上,它上承敦煌,下连大足,在崖摩佛教造像上,起到过渡地带的宝贵作用,意义重大,殊为精品,比如我们眼前看见的这几龛佛像。”我无心观赏一路怡然的风景,急着在半山腰寻找刚才讲的老先人陈抟,这个陈抟,便是远古第一等天才庄子在大作《逍遥游》里叙述的“……抟扶搖直上九天者”的抟。陈抟,北宋普州人氏,普州即今安岳。他本身在故乡的河边长大,结果被神化了,一化再化,演绎出陈抟几岁时打哑语、被神仙喂了琼浆玉液后天智大开、惊为神童的传说。陈抟自然还是有两刷子功夫,就像莫干铸剑的神奇,哪吒踏风火轮的神速,以及姜太公直钩钓鱼的神秘……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细瓷活。陈抟是胸有成竹的,也是有大智慧的民间高士,不如此?何来陈抟在华山与赵匡胤赌棋输掉华山一说?何来陈抟腾云驾雾飘向华山某处幽深的岩洞一睡就是一百多天长眠不醒的故事?陈抟高寿至118岁终,这个长着花白胡子的年龄,又为陈抟的得道蒙上一层吊诡的色彩。其实这些是一层铺垫,我在圆觉洞的山背后走得热气烘背,也没寻着陈抟墓,这是因为景区在一个三岔路口少制作一块路牌,待我几经寻觅后终于走到一座方形墓碑圆形山丘前,我喃喃自语,“陈抟老祖,我拜你来了。”说是拜,心中自是带着愤然,“你个老祖倒好,在这山沟沟头不好好享受人间快乐,却去折腾理学劳什子。折腾就折腾吧,又为理学穿上古板、刻薄、教条和封建礼教束缚的衣裳,礼为人制,人被礼锢,不可逾越雷池一步。看你的晚辈朱熹是青胜于蓝,驹强过马的吧,他那套理学之集大成,不正是从你的著述、周敦颐,程璟、程颐的观点中串联一块,并辅以朱熹的思想才建造出礼教的神龛,让后来几百年间的百姓为此顶礼而成为下民吗?”再看一百多年前,唐朝是多么开放,男人游历春宫,女人袒胸而露,大家习以为常。
时间仅仅过去一两百年,宋朝在极权统治之际,对内实行愚民政策,逐步让礼教占据核心地位,这其中,以内脏腐朽而外披光鲜外衣的理学,被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恭抬上了主宰人们命运的太师椅。宋代以降,理学的长夜笼罩着北宋及以后多个朝代的命运。想到这里,我抬头向大堂上闪着阴翳目光的陈抟老祖塑像微微一笑。巧合的是,同一座山中,建筑着纪念宋代秦九韶的纪念馆。秦九韶系安岳人,大数学家,以赫赫巨著《数学九章》名动后世。对于机械的定理、机关的奇巧、机运的吻合……我一直不大明白个中奥秘,只是觉得什么叫“有板有眼”,什么叫“一颗螺丝钉”,什么叫“勾股定理”,什么叫“三元二次方程”,让人心旷神怡,长叹奇妙,也让人云遮雾罩,不着边际。就是这一位大数学家,演算出数术九章造福人类。在这里,我不妨用文学优美的笔触,来解读秦九韶巧夺天工的奥秘:赵州桥大家已经知道了,谁明白桥下的拱承受了多少力学的原理?唐宫的飞檐翘角被王勃赞叹为“勾心斗角”,谁清楚勾心斗角之间均衡着多少榫卯的机巧?一条直线为什么比弯线更为直接了当?为什么八仙桌的四条腿稳健当当?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道理,蕴涵着人类改造自然、为我所用的决心,在数学枯燥的山顶上,秦九韶的《数学九章》将这些命题予以破解,从而让社会进步的车轮运行得更灵巧、更睿智。我们默默地致谢,秦大师,你堪称大师!你呖心沥血而写就的《数学九章》,早已在人类从自由王国通向必然王国道路上,闪耀着斑斓的光芒,而成为独特的一颗星星。

很多年前,我对唐诗的喜爱到了着迷的程度,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这些巨匠就不用说了,单看看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就被闻一多捧为“孤篇压唐诗”,话说得有点过,也还存有道理。是啊,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都因其诗作的独特性、艺术的珍罕性而传之后世。当然也包括北京范阳人氏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让我完整地引用如后:“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多年来,我对“苦吟诗人”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愁眉苦脸的样子上,似乎与杜甫有一比,杜甫骑匹瘦马,憔悴不堪似的。贾岛也好不到那儿去,在路上琢磨“僧推月下门”是推还是敲?这样一推一敲三年才敲定“典故”的由来,也才有一位诗人的治学精神一直感动着来者。贾岛在安岳当了个小官, 入不敷出,饥肠辘辘,仍以苦吟之风在诗歌的国度里随心所欲的行走,他以苦吟名世,终以苦寒出世,被安葬于安岳朝南的一座山上。我寻访贾岛墓很费了些周折,小车开到山脚,仅一条窄窄的山路通向贾岛墓前,弃车步行,谁知安岳刚下了几场大雨,泥泞滑溜,实在难行。当我跌跌撞撞地靠近贾岛墓时,我正松一下气,却被一头狼狗嚇了几跳,狼狗凶猛,露出凶光,被主人用铁链子牢牢锁住,忠实地守护着贾岛墓。但这头狼狗不会善罢甘休,它似乎是要一口咬断锁链扑上来干掉我。山中阗寂无声,只有我的心跳在响,当然十步外那头狼狗的愤怒也满山可闻,也难怪,这狼狗不像狗,到像头狼,人见人怯啊。我还是努力平静着心跳,面对嚣张的狼狗,避着它,再一次面向在地下长眠了上千年的贾岛,轻轻一鞠躬,你安息吧。

岳定海,四川盐亭人,定居绵阳。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毕业,任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副会长,四川省散文作家联谊会副会长,四川省嫘祖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四川省辞赋家联合会副主席。岳定海在国家级和省级出版社正式出版、公开发行个人文学著作24部,代表作系《我的文学史》《岳定海散文卷》《蜀境》《劳动之歌》《岳定海文学课》《小史记》《人民》《秋风萧瑟》等。他先后在《诗刊》《诗潮》《青春》《江南》《中国当代散文精选》《文学报》《中国旅游报》《中国交通报》《工人日报》《现代散文精选》《天津文学》《四川文学》《散文选刊》《鸭绿江》《海外文摘》《中国西部散文选刊》《西南文学》《青海湖》美国《世华文艺》《西南作家》《格调》杂志《中国乡土文学》中宣部《学习强国》等几百家国内外重要文学报刊发表各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达数百万言。并执行主编《绵阳散文选》《绵阳大观》等文学选集,荣获“中国通俗文艺奖”,“四川五一文学艺术奖”,“四川散文奖”,“首届《格调》杂志美文奖”,“四川省报纸副刊散文奖”,“绵阳市五个一工程奖”等六十余个奖项。画家岳定海还创作上千幅寓意深远、色彩斑斓的文人画作,已在省级报刊发表几十幅画作,并被全国许多藏家珍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