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力量的杰作
汉北河
文||胡采云
在汉江下游的众多支流中,有一条汉北河。从地图上看,它和其他河流的标记完全一样,但汉北河不是大自然的神工,而是人民力量的杰作。
照着地图的指引,我们驱车来到天门市西部的万家台,寻到了汉北河的起点。
流经万家台的,本来就有一条老天门河。它由西北流向东南,最后注入汉川的汈汊湖。现在,当老天门河的水流到万家台时,就面临着两条去路:一条是向东南的老道,另一条是向正东的宽阔新河。似乎有点喜新厌旧的流水,由此大部分迅急向东拐弯,经应城、云梦,跨天门、汉川,浩浩荡荡近百公里,最后注入汉江。
这条从万家台开始,一直向东的河流就是汉北河。汉北河是治理和开发汉江下游的一项重大工程,它有效地渲泄了老天门河、大富水和皂市河之水涌到汈汊湖成为泛滥成灾的洪水。汈汊湖也因此大大减轻了压力,把三十万亩沼泽地交还给汈汊人民变成了良田,变成了湖北省较大的水产养殖基地。故此汉北河是汉江流域上最大的人工河。
一九六九年十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兴建汉北工程,十一月七日就拉开了开挖汉北河战役的序幕。六十万挖河大军战斗在一百多公里长的施工地段上,靠着锄头、铁锹,在平地上挖出七米多深、平均两百米宽的一条新河道。凭着一条扁担两只土筐,把河泥挑到两岸,筑起了汉北长堤。这无疑是湖北水利史上的伟大奇迹。世界著名的巴拿马运河相比,汉北河比它还长十六公里,论起开挖时间,巴拿马运河前后用了三十四年,汉北河呢?仅仅花了六个多月时间。汉北河一共完成土石方七千多万立方米,如果用这些土石筑起一条两尺宽、一尺高的人行道,可以从地球通到三十多万公里外的月球。一九七〇年五月二十五日,刚到汛期,汉北河如期通水,正式发挥效益,接纳了天门河、大富水、皂市河的洪水,直接排入了汉江。
我们乘一条海事船在汉北河航行,映入眼帘的都是汉江沿岸人民的创造。成千上万株由树木组成的防浪林,忠诚地守卫着两岸的大提。河道两旁建有近百处泵站、剅闸,平均每公里就有一处。依靠这些水利设施,水大时,可以把余水排到河内送走。天旱时,又能及时把水当作财神爷请出河外,一百多万亩靠天收的渔塘与农田变成了旱涝保收之地。
当船驶到属武汉市东西湖区的新沟镇,已近汉北河到汉江的入口处,这里有整个工程中最宏伟的排水闸和船闸。再次兴修的新沟船闸与世界闻名的长江葛洲坝船闸相比,当然只是个“小不点”,但要论起服役的年限,“小不点”比“庞然大物”要整整长近四十年。和船闸平行的是排水闸,它坚固、雄伟,尤其是高朗稳定的四扇闸门,更为气派。汉江水位高时,闸门紧锁,不让江水倒灌;汉北河涨水时,闸门大开,把一千五百个秒立方的流量排入汉江。每年从这里流入汉江的水量有十亿立方米。
在新沟闸下船后,我们又乘车在汉北河长堤上往西奔驰。堤外的绿色田野刚刚从视野中消失,碧水湖滩又映入眼帘,好一片江汉秋色,好一处鱼米之乡!我们只顾欣赏这迷人的景色,不觉已到了天门的红旗闸。我们立身下车,只见堤高路宽,树木繁茂。但是同行的天门湖泊局副局长是一位“老水利”告诉我们,这里当年并没有这些景物。他说,近百公里的长堤,几乎有五分之二是建在淤泥湖滩上,真不容易呀!这红旗闸当年就是一张填不饱的“老虎口”,堤身一次又一次立起,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淤泥吞掉。到了一九七〇年四月,春耕在即,必须尽快把堤抢起来!在这儿施工的天门县黄滩公社的民工,挑灯夜战,连续作业,又一次使堤身立了起来。清晨,高高兴兴的民工捆好行李,准备等开完庆功会就回去闹春耕。然而,祝捷的鞭炮刚响,随着一声闷雷似的响声,五十米长的新堤却无影无踪了。在堤基处,一群鱼儿欢快地跳着蹦着,使在场的民工啼笑皆非。“噼啪噼啪”,鞭炮还在响着,但再也不是祝捷的音响,而是重新投入战斗的号角。三百多位民工放下行李,在工程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又投入挑土垒堤,后来终于使新堤在淤泥滩上站稳了脚跟。我们从这个故事中不难想到,汉北河的开挖者是付出了多么艰巨的劳动艰辛!
汉北河,给川原大地一方人民带来了丰收和安定,人民称它为“幸福河”。过去“水退搭草棚,水涨上破船”的流浪者,据八十年代统计数据显示,光是汉川就有五万多人。汉北河开挖后,流浪者安居乐业了。地处湖中心的汈汊村,过去只有高坡的一间瓦房。现在,这里已有三百五十多户定居,还陆续建起了近三百多幢楼房,成了周围最热闹的村庄。
汉北河,使“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大片地方出现了生机。“刘万元再生”的故事就是这一变化中的突出例子。刘万元本名刘西庭,他所在的天门市刘集乡原是个“父死无人抬,儿死无人理,野兔满村跑,屋台长茅柴”的血吸虫窝子。生长在这种地方的刘西庭,十二岁就得了血吸虫病,大肚子,大脑壳,骨瘦如柴,生命垂危。是党和政府把他送到汉口大医院,一住就是两年,当年花费九千九百九十五元,因而得了“刘万元”的雅号。出院时,刘西庭成了健壮的小后生,接着成了家,有了小孩,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整个刘集乡现在也是人丁兴旺,年年都有大批青年人应征入伍,在一九八四年还向国家输送了两名飞行员。再后来的近三十多年中,从这里走出了成百的精英与人才。
在汉北河沿途采访,仿佛是欣赏一幅动感的全新画卷;这条汉北河所彰显的就是“人心齐泰山移”的一股动能,为浩大的汉江增添了一条新的支流。尽管它是在动乱的年月开挖的,不免带有一些缺陷,然而它作为一条“幸福河”,是当之无愧的。它肩负着人民的殷切期望,蜿蜒流长于川原大地,倍受钟爱;你看:它正凝结着人民的力量滔滔东去,且活力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