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手机拍的义祥兄近影▲
我的战友、同事郝义祥是我们公司机关党总支委员会、机关工会委员会的专职干部。他同时兼任公司《天津奥的斯》杂志的摄影师和影像图文责任编辑及员工人身与家庭财产保险专员等职务。义祥1946年10月15日生人,大我34天,我称他为老兄。他与我一样1965年2月由天津入伍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2师58团4营当兵,他在14连,我在15连。
1965年10月9日我们在杨兆德营长的率领下随我们团大部队一起入越参加了三年半的援越抗美战争。在当兵的4年中,我们虽未见过面,但同营为伍,同经生与死、血与火、苦与乐的交炽熔炼,生死战友之谊与世长存,永记心中。
义祥兄保留的当年的工作证▲
1969年3月我们从越南退出现役复员归津后,他被分配到我们一机局内燃机齿轮厂工作,我重回学徒时的局下属老厂电梯厂工作。有意思的是1981年我局组建天津市电梯公司时,局领导将义祥他们所在的内燃机齿轮厂并入电梯厂。从此,我们即以战友和同事的双重身份共事在一家公司,而后又聚到人力资源部一起工作了25年。
义祥兄任图文编辑时出版的杂志▲
义祥兄为人忠厚、热情诚恳,工作扎实挚着,一丝不苟。他在负责我们公司《天津奥的斯》杂志摄影师、图文责任编辑的15年中,为公司拍摄了大量的中外方领导人外事活动,公司主官、员工集会庆典、销售服务、电梯研发、生产加工、员工培训、外地分公司开发、党群活动、员工文体活动、员工才艺展示、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大量照片、图片,这些历史图片详实地纪录了公司的成长史、发展史,为我们公司留下了一大批珍贵的档案史料。同时,他还以摄影编辑的身份向中国奥的斯电梯集团主办的《中奥之桥》、《桥》两大刊物传输、发表了天津奥的斯公司的大量图文稿件,丰富了集团的新闻报道。
公司和中奥集团杂志编委会成员▲
义祥的摄影功底,来源于他对摄影艺术的偏爱和追求。他从部队复员后,即迷上了摄影。他曾先后参加过河北区文化舘摄影班、河西区广角摄影班、《天津日报》摄影班、中国摄影函授学院的摄影培训。他的作品除在我们公司与中奥集团的刊物上发表外,他还参加过我市、局主办的摄影展览活动。他的一些作品曾在《天津日报》上发表,一些作品被《人民美术出版社》收入中国摄影家全集。
义祥兄送我的老虎写真照▲
在义祥兄送《天津日报》发表的众多摄影作品中有幅老虎头部写真的作品最为有名。这部作品因《天津日报》的刊发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义祥兄曾把这一作品放大后送我留念,这是一幅人见人爱的老虎照片,它取景在深圳野生动物园。您看这老虎毛色,金黄中微带红色,黑色的条纹有规律地夹杂排列其中。老虎那一对小耳朵耸立在它那张胖胖的圆滚滚的大脸上。耳中密实的白色绒毛阻挡着小飞虫的侵袭。一根如倒立的“杏鲍菇”形状的虎鼻粗大通透,能时刻滿足这老虎的给氧需要,虎鼻上那状如元宝的红色鼻尖儿,为老虎平添了一丝春色。看着老虎上唇和面颊上那些虽然稀疏但的确刚勁挺拔的虎须,让我想起我们在援越抗美战场上13师师直修理连在一次“野兽偷猪事件”中误斃一只老虎后,一位战友拔了一束虎须,转天投向常来伙房狂吠的恶狗群,吓的那群恶狗狼狈逃窜,从此再也不敢靠近伙房半步的故事。老虎不用出马,一束虎须就有如此巨大的威力!百兽之王面前,动物王国谁敢争先?!再看那对虎眼虽微黄暗淡,但在虎视眈眈中,谁敢与其对视?谁敢与其争锋!什么叫虎威?什么叫霸凌、霸道?您从这冷气逼人的虎眼中,就能读懂一、二。老虎头面上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它额头上那不知是那位仙人写上的“王”字!我端祥良久,也沒能分辩出这一墨宝应归属那一种字体?有机会时,我想请教一下我们公司杨小涵老妹,让她鉴定一下这老虎头上的“王”字应划归行书、楷书、隶书中的那一类呢?哈哈!
义祥摄影取景中▲
义祥在兼任我公司杂志摄影师的15年中,走遍了公司下属的几十家分公司,当然陪同公司总裁、销售部长、市场部长外出考察、视察,发布新产品,出席大项目签约仪式,更是让他跑遍了国内许许多多地大中城市。去这些城市拍照摄影,总是人潮涌动,喧闹异常,对他这种喜欢清静的人来说显的不太适应。在那些场合的招待会、聚餐会上,义祥为摄取滿意的镜头常常是顾不上吃饭、喝水。他总是在餐桌预留给他的座位上好孬扒拉两口就算用餐完毕,而宴会接二连三奉上的地方美食,压轴大菜他都无瑕顾及。
义祥与亲人们自驾出游时所拍摄的部分风景照片▲
他爱摄影,更爱去祖国各地的名山大川去采风。退休后,他的这一爱好和愿望终于得到了滿足。这几年,他常常与亲人们一起驾车出游。去雪山,拍那湛兰的碧空下,雪山拥举出的皑皑白雪。去大山深处,拍那静谧无人的一汪湖水,鱼儿跳跃,群鸟飞翔。去大河的源头,拍那黎明微光下九曲十八弯的神韵,听那欢快流水的歌唱。去那西北大漠,拍那家禽走兽形的怪山、五色的山谷和不知名的奇花异草。每当我看到他旅途中发给我的五彩缤纷的照片时,我都在心中为他欢呼!为他点赞!祖国的万里江山太美啦!我们爱你——大美中国!
义祥兄玩骑行和轮滑照片▲
义祥兄还是位自行车骑行和轮滑的爱好者。我真佩服他的毅力!我们团参战老兵小聚,无论路途多远,他都骑车而去。有时,我劝他这么远的路别骑车了,他却坚定地答道:“没事儿!我们骑行队的老人们骑车去杨柳青,去北京,从来都是家常便饭,我从未胆祛过!”。他玩轮滑时的首选场地就是离我家很近的银河广场,如您看到他风驰电掣般地快速滑过,时而还来些花式玩法的身影时,您那能相信这是位已经77周岁的耄耋老人啊!我真佩服他!
义祥兄为人厚道,乐于助人。2019年9月他与我们连的几位战友一起资助我印刷我写的反映我们58团三年半战地生活的《战地见闻彔——从一个小战士的视角看援越抗美战争》一书。该书在战友们中分发后反响强烈。大家都知道我在写书,更知道义祥等战友,在帮我收集原始素材,原始资料,他做了大量的幕后工作。说到写书,义祥兄又在鼓励我将我们公司发生的那些难忘的往事写一写。我正在他的帮助下选材、取材,争取写几篇大家爱看的有点现实意义的好文章。谢谢义祥兄多年来对我的支持、帮助与鼓励!谢谢!
我在义祥兄等战友资助下印刷的《战地见闻录》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