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经漫谈》(十四)
天地肇始 万物草创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星空银花苍冥冥
天地肇始似无情
云起风来野荡荡
万物创生自犀灵

若将时间拉长,若将视野放宽,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奇妙无比的世界,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宇宙中一切事物包括日月星辰皆从虚空中幻化而来,在经历了生壮老灭的过程之后,又重新归阴于虚空无形之中!这就是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过程,无中生有,有无相生,《道德经》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人类千百年来神学家、哲学家、科学家不约而同地寻觅同一个课题,宇宙的本源是什么?谁创造了世界万物?但人类在宇宙本源问题上哲学顶峰思想一致,殊途同归,即宇宙本体“空性论”,万物也就是《道德经》三十九章所言的“无中生有”。因为宇宙本体之虚空广阔为日月星辰及大千万物的生灭轮回提供了无限空间,但谁创造了宇宙万物呢?世界对于万物创生的来源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回顾千百年来无数的神学家、哲学家、科学家倾尽毕生精力探究宇宙本质得出三项结论:神创论、道创论、心创论。
《圣经》认为上帝(神)创造万物,《道德经》认为“道(道法自然)生万物”,佛教认为万物“唯心(性)所造”,但却鲜有人将“神”、“道”与“心”三者联系起来!如果证实宇宙之神、宇宙之道、宇宙之心三者虽概念不同,但内容完全一致,那么谁是宇宙最初发动者的世界争论将因之而止。
文字本来是承载大道之理的,文以载道,但文字也大大框限了人类的思维!若仅仅从文字解读经典,世界最重要的两部经典《易经》和《圣经》给出了宇宙创生论的两种不同的答案。西方基督文明认为“上帝”是宇宙的本源,上帝是万物包括人类的创造者,即上帝创生论。而《易经》乾卦彖辞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 ,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易经认为万物由“乾元”阳气最初发动! 如果用当代哲学世界观来划分东西方世界,以《圣经》为代表的“宇宙神创论”则属于“唯心主义”范畴,而以《易经》为代表的“宇宙气(道)创论”则属于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范畴。但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告诉我们,宏观世界万物包括时间、空间、物质、精神等等都是相对存在的,没有绝对的事物及现象永恒存在,由之我们也就排除了唯物、唯心的绝对性,这也是对“唯物”及“唯心”哲学的变相否定。
而现代量子物理学又从微观世界将相对论的理论推向高潮,量子力学认为宇宙万物包括物质现象、自然现象、精神现象皆没有实体,宇宙一切存在实际是宇宙气流的波动而产生的事物假象,这与佛教观点及中国道教观点非常一致。《金刚经》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道德经》曰:夫物芸芸,皆归其根。《心经》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说明宇宙中无形的能量与有形的现象永远处于互相转化的过程之中!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世界最初由混沌未开的太极之气组成,“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阴阳)”,而“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中的“乾元(阳)”就是“万物资始”的发动者。前文已述宇宙间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向外膨胀的主动力量,哲学界称之谓主动力;一种是向内凝缩的被动力量,哲学界称之谓受动力,在《易经》中这种主动力我们表示为阳(—),受动力则为阴(— —),宇宙万物的变迁生灭就是这两种力量在动态博弈过程中寻找“和”谐途径的结果。上文乾卦彖辞之“乃通天”,就是“乾阳”推动日月星辰天地万物运动的主动力量,在宇宙气流的滚滚运动中,还有一种收缩的力量,我们称之谓“坤阴”,这种力量将宇宙气流的漩涡中心凝结成各类大型星系包括日月星辰,而这两种力量无处不在,且在相互转换,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一阴一阳就是宇宙之道。
易经八卦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能量与现象的阴阳转换模式,我们需要通达宇宙中阴阳转换的规律到底是什么?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就是“扶弱抑强”以合于中庸之道。《道德经》称之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即“道”永远支持阴阳之中的“弱者”一方,古今中外著名战役多是以少胜多,以正义战胜邪恶为结局!此非人意,天道使然!天道使阴阳两者在运动中达到动态平衡,否则就是强弱转化。《圣经》称这种变化曰:上帝让谁灭亡,必先令其疯狂。乾卦彖辞曰:“大明终始,六位时成”,大明就是白昼即白昼由六位成就“时辰”,当然黑夜也是六位时辰,中国古代一昼夜十二个的时辰则如此而来。对于乾卦中的“元亨利贞”,孔子在《文言传》中诠释为:“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故曰:乾,元亨利贞”。乾道就是天道,坤道就是地道,而人道则必须效法天地两道,方符合天德地德以达到人德。因为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在诠释《易经》时将人类运动的固有规律应用于解释之中,导致后人误以为《易经》是诠释人间规律的著作。
从乾卦的上下发展顺序,我们可以看到“阳气”的波动过程。初九潜龙勿用。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潜龙也。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中正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乾为阳,代表宇宙的主动力,是创生万物的缘起力量。但宇宙万物皆逃脱不了阴阳二气的束缚,这就是我们所言的定数。坤为阴,代表宇宙的被动力,是承载万物的载体,但这个载体并非恒定不变,而是随着阴阳互变而相应调整自身功能与作用,这就是要求我们道法自然,不要固执己见,而是与时偕行,不落窠臼。《孙子兵法》称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三木秉凤杯”第十九届全国大型征文活动正在进行中……

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4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短小说不得少于三百字.
5. 戏剧作品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限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九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3年8月1日起至2024年1月底 截稿。
6. 阅读量与系统后台统计不符的一律视为购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永远不得参本平台的赛事!
六、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3000元。
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100名:奖金100元。
优秀奖200名:奖金30元。
鼓励奖300名:奖金10元。
投稿处:主编,希望之梦(木易)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本平台征文不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