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老骥发威
文||曹少萍
小区9号楼下一群人在七嘴八舌地吵吵嚷嚷……
东北人王大妈说:“哎呦妈呀,不好了,你们听听,二楼老骥发火了,吓死个人呀,这可咋整呀。”
胶东人方姨说:“你快散伙吧,老骥发火嘞,那三脚踹不出个屁成天闷声不响的老骥?”
上海人辛姐说:“噢呦,呶不晓得,阿拉早上还见老骥穿了一身西装,还做了‘刀削面’一下年轻的像个小刺佬,帅得不要不要得嘞。”
北京人李大爷说:“昨个老骥和我下棋,说他老伴今儿八十大寿,感情孩子们都回来,这不高兴的事,咋就恼了,别介呀,哎呦诶,我地个老哥哥可别急了血压又上去了。”
老家伙们异口同声:“是呀!”
老骥和老伴老乔共育三个女儿,都已成家也有了第三代,大女儿、二女儿在离娘家不远的城里居住,三女儿和老骥在一个小区。小区人都羡慕老骥家的幸福生活,特别是家里儿子多的老同志都会对老骥说:
“还是女儿多了好呀,成天地往娘家跑,多亲呀,我那俩儿子成天蹿到丈母娘家,那勤快劲的。”
“你家女儿女婿多体贴,你们老俩口吃得用得都不操心,还是养女儿好呀,都是‘波司登’‘丫丫’‘雪中飞’级的小棉袄,老好了。”
每当听到街坊邻居们的赞不绝口,老骥俩口子都是快意遂心“呵呵”地笑着。也是,自从三个女儿结婚后,老骥和老乔的幸福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大女儿红花是市政职员,女婿文杰是政府高官,二女儿红英是国企会计,女婿福贵是公司老板,三女儿红叶是单位后勤职工,三女婿强子是单位的水电工。
每逢过年过节,不仅是女儿女婿们回娘家菽水承欢的好日子,也是扬己露才的天赐良机。
大女婿文杰带来丰富的礼品,围着丈母娘老丈人“妈呀爸呀”地叫着,那亲热劲,比亲儿还要亲。
文杰乖巧蜜舌:“妈呀,您和我爸一定要吃好穿好心情好,我给你们买得营养品一定要吃,把身体养得健健康康的是我们的福气。爸呀,您爱喝酒,但是为了您身体健康要少喝酒,喝好酒,我给您拿得茅台您别老放柜子里,只看不舍得喝呀,有您女婿还怕没酒喝。平时工作忙,没机会陪您,今我给您看酒。”
丈母娘老乔美滋滋地说话了:“看看这大女婿就是会说话,听着就舒服,要不老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大女婿何止半个儿,他是我们家的智慧星,可比你爸出息多了,瞧瞧你爸一辈子也就是个小科员。”
老骥吹胡子瞪眼:“怎么说说又说我呐,我不行,少你吃还是少你喝了。都这岁数,别整那没用的闲淡话,呃……”
二女儿一家来,二女婿福贵的大嗓门,每次都是人没到声先到:“我的亲妈呀,爸呀,你们可好呀,老想你们了。”
嘘寒问暖后大屋小屋巡视一遍,“妈呀!我都给您说了多少遍了,您怎么不听呀,每次给您留得钱您怎么老舍不得用呀,不是让您把沙发换了、冰箱换了。噢,对了还有那床,让您买个带按摩的,您和我爸辛苦一辈子了,也好好享受现代高科技,怎么没行动呀,不行我现在就安排。”拿起手机就要拨。
老骥对福贵说:“别忙活了,东西都好好,别乱花钱,那玩意儿我也不习惯,你们挣钱也不容易。”
丈母娘喜上眉梢情不自禁地说:“福贵就是有心,这些年呀没少给家里添置东西,他是咱们家的福禄星,瞅瞅你爸一辈子就会给人抬轿子。哼!当年还有人笑话我不会生儿子,老绝户,现在看到了吧,女婿比那些没用的儿子强!!切!”
老骥愤愤地说:“你可别埋汰我了,现在男女平等,还有女总理呐,你能!你咋不去当地球村村长去呀。哎!这一天天地,尽瞎嘚嘚,没句中听的,消停会吧。”
红花和红英围着老妈问:“妈,三儿他们给您买什么了,给您钱了吗?”
老乔嗤之以鼻地说:“那三女婿就是个窝囊废,在厂里挣那三瓜两枣,和你爸一样就会闷头干活,我都委屈一辈子了。这三儿也是个命苦人,当初不听我话,非要跟着强子算是倒邪霉了,日子过得寒碜呀。”
老骥瞪了老伴一眼:“你可拉倒吧,那强子和三儿还在厨房干活呢,你少说几句没人把你当哑巴。我出去走走,哎……”
这样的情景在老骥家已经习以为常,这些年不知演绎多少回了。有句话叫“丈母娘爱女婿越看越喜欢”,可这老乔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嫌贫爱富,总看不上三女婿,强子在娘家就没什么地位。
……
这话说眼前,老乔八十大寿,全家人准备热热闹闹地给老太太办个隆重的生日宴会。
大女儿一家来了,红花穿着一件裘皮大衣,皮鞋锃亮,搂着老爸说:“爸,您看我这衣服,再看鞋怎么样,昨个刚买的,给您也买了一双,嘻嘻。”
“好好好,大丫头,你这打扮晚上可别把你当熊瞎子,你这鞋把苍蝇都能滑倒。”
大女婿带着大礼盒小礼盒手都快拿不上了。“妈呀,祝您生日快乐,过了八十大寿,我们盼着您米寿、白寿、茶寿。妈,这是儿子的一点薄礼,但是满心的情意,快要溢出来了,不信您摸摸。”
“我说什么来着,这文化人就是不一样。哎呦,都有孙子了,还这样调皮,还摸摸,不用摸妈也知道。谢谢了,妈高兴。”老乔又冲着厨房喊:“强子!快给你大姐夫上茶,沏你大姐夫爱喝的普洱。”
强子赶紧跑过来双手端着茶杯:“哎,妈,我早就沏上了,就等您发话呐。”
二女儿满身珠光宝气,见了老爸就喊叫:“老爸,上次给您买得剃须刀好用不?那可是进口的,不行您言语,再给您买更贵的。”
“好使好使,以后别给我买了,有,有。哎呀我说二丫头,你这又是金、又是银、又是玉的,耀得我眼晕。”
二女婿还是老样子,走到楼一层就:“妈!妈!”的叫着,进门就给丈母娘跪地磕头,厚厚的大红包双手举过头顶:“妈!祝您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贤婿给您磕头了。”
“得嘞、得嘞,快起来吧,新社会了咱家不兴这,有你的孝心就行了。三儿,把你二姐夫爱吃的水果端上来。”
红叶两手端着盛满各色的果盘:“哎,妈,这就来。”
强子和红叶从昨天就开始准备今天的生日宴,菜、肉、虾、鱼……一应俱全,俩口子大早上又在厨房择、洗、切、煮、煎、炸忙碌着。
到了中午,满满一桌菜,荤的、素的、凉的、热的、红的、绿的真是饕餮盛宴。
大女婿二女婿把丈母娘搀扶到餐桌正位,又尽兴发表了“相信您老人家……一定健健康康……能活到百岁……”的祝福语,哄得丈母娘眉喜眼笑。
轮到老三一家,红叶讪讪地说:“妈,我不会说话,你需要我做什么就吩咐。”
强子的手不停地抓着围裙说:“妈今天菜做得多,您老人家仔细品尝,那个味不好我再做。”
老乔发话了:“吃吧!强子、红叶快来坐下一起吃。”
大女婿、二女婿给老丈人敬酒,又轮流给丈母娘加菜。
“妈,您尝这个水煮虾,这油不大,还挺嫩的。”
“妈,您试试这个,知道您爱吃鱼,这快刺少。”
老乔说:“强子,水煮虾没放盐,太淡了。”
“妈,我知道您口轻,我还是和往常一样盐放得少。”
“那你没看见今有大姐夫、二姐夫嘛,真没眼力劲。”
老乔又说:“这鱼呀,红烧有点过了。”
“妈,我想着炖时间长好消化。”
“哎呀我的祖宗哎,今儿不是有你姐、姐夫他们来吗,你这呆子还要我提醒吗。”
红花和红英也在嘟嘟囔囔地说:“就是的,这菜一会咸一会淡,还让人吃不吃了。”
老骥怒不可遏:“不吃一边呆着去,就你们事多,别光动嘴不动手。”
红花和红英带着伐功矜能的情绪开始你一句我一句的喋喋不休。
“爸,你总是向着三儿。”
“爸,您就好好宠您老幺吧。”
“这些年他们给家里有什么贡献。”
“那钱给得还没我们零头多。”
……
文杰说:“强子,你在厂里干得行不行呀,不行我给你们上面打个招呼。一天不挣钱还忙死累活地。换个轻松点的工作。”
“大姐夫,谢谢你了,我觉得挺好的,现在厂里效益不好,我能有个岗位挺知足的。”
福贵说:“哎呀,不行就到我公司来,给你安排个后勤总监,月薪两万。明天就辞职,后天就来我这上班。”
“二姐夫,不了,不了。麻烦你们。我混的挺好的,手下的哥们在一起多年了。厂里有几个井盖,几个电杆我如数家珍,黑眼都能摸到,干得也顺手,再干几年带几个徒弟,交给他们我也放心,也就正式退休了。谢谢二姐夫。”
老乔说:“干得好?成天不是在沟里焊接就是在杆上盘线,接个灯,修个水管,成天灰头土脸也就这点能耐了。看看你大姐夫、二姐夫……”
突然,老骥狠狠地把筷子甩在饭桌上,大声地喊道:“够了,还有完没完!”
酒杯里的酒也溅了出来,吓得孙子们都跑了出去。
“你们扪心自问,这些年,你们每次风风光光地来,高高兴兴地回。老大老二你们想想,你们每次来嘴巴一张就吃,屁股一扭就走。强子和三儿给你们端吃端喝。你们吃饱喝足,油嘴一抹,品茶抽烟,摆起龙门阵,他们俩口子又在厨房洗洗涮涮,沏茶倒水。你们都是大领导大老板,怕麻烦你们,你妈病了,大雪天的,强子背着你妈上楼下楼,在医院把你妈背上背下。我的老寒腿犯了,强子下班就往娘家跑给我煎汤熬药。三儿上班全是手工干活,你们看看她的手,都成什么样子了,她逮空就回来洗床单拆被子,家里的米面油水电气那个不是他们俩口子操心。你们当姐姐的不心疼吗?你们孝敬我们,都是好孩子,可你们也要看到你小妹妹和妹夫为家所做的一切,有些东西是钱买不来的。”
老骥指着老伴说:“问题就在你这,过去过苦日子的时候你不是这样,踏踏实实是个贤妻良母。怎么日子好了,你咋就变了,这么爱虚荣。这些年我就不兴说你,都一把年纪了,活一天少一天,能睁只眼闭只眼过去了,可你怎么做得嫌贫爱福,自己的孩子都目无下尘。你瞎眼了,看不见呀还是装傻呀,你还是个母亲吗?你还配他们叫你妈吗?看看你把大丫头、二丫头惯成什么样了,活脱脱就是你的影子,外孙们都看着你,重孙子也慢慢懂事了,你呀你就矫情吧。你呀你就作吧,哎……”
老骥把酒杯狠狠地摔在地上,扬长而去。
楼下众多街坊邻居看到老骥满脸赤红走出楼门,都上去安慰。
“老骥呀,消消气,气大伤身,我们老了伤不起。”
“老骥呀,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别往心里去。”
“老骥呀,走,咱们下棋去,老娘们和孩子的事他们自己处理去吧,眼不见心不烦。”
“老骥呀,走,家喝酒去,不醉不归。”
“谢谢老邻居们,谢谢老同志们,让你们见笑了”。老骥忧伤愁闷唉声叹气的独自向河边走去。
东北王大妈说:“老乔也是,总瞅着小女婿不顺眼,成天给他们干多少活。”
胶东方姨说:“强子那孩子多好呀,咱们院里谁家门窗坏了,下水不通了,电灯不着了,他可真没少出力。”
上海辛姐说:“呶晓得不,强子每年都给贫困山区捐献。”
北京李大爷说:“人家强子年年先进,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技术标兵,拿遍了。”



作者简介:
草坪,本名曹少萍,中国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陕西省诗词学会、陕西散曲学会、咸阳市作家协会、咸阳市诗词学会、咸阳市散曲研究会会员。出版《草坪园·心路》文集,《草坪园·心迹》传记文学,《草坪园·心语》诗集,多次荣获市、省级以上奖项。作品见于多家公众平台和省市级刊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