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看新疆
独库公路祭英烈
(四)
文/张子远
天山高 ,天山险 ,
天山横在我面前。
天山路 ,弯又弯 ,
你把我的心事牵。
啊,天山路,弯又弯,
你把我的心事牵。
40多年前,电影《天山行》一首《天山路,弯又弯》的插曲,深深地记在我脑海里。千万年来,天山犹如一道不可攀越的屏障,将新疆分为南疆和北疆,是人民子弟兵——“天山深处的大兵”创造人间奇迹,打通了天山通道,修起了独库公路。。
到新疆,不走一趟独库公路,等于白来新疆,所有到新疆旅游的人都这么说,我当然也不能例外。但我们还有一个情结,就是1978年从我市入伍的一批战士到新疆,参加独库公路建设,而且还有战友牺牲,长眠在天山。
参观完乌鲁木齐的市容市貌,欣赏完天山天池的美丽风景,我们迫不及待的赶往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稍作停留,为明天穿越独库公路,寻访家乡烈士作准备。
独山子区是独库公路的起点,位于天山脚下,是一个十分美丽的风情小镇,道路宽敞,绿树成荫,人口不多,城市像花园一样美丽。我们住的格林东方酒店,是当地最豪华的一家4星酒店。站在酒店的窗口,可以十分清楚的看见天山北端终年不化的冰雪,在阳光下光芒四射。
独库公路除规定每年6、7、8、9月份开放外,还有车辆限座限行限速的规定,只允许7座以下的车辆通行。在酒店早餐完后,我们一行22人换乘5辆商务车组成车队,开启了我们的独库公路之旅。
导游李小姐告诉我,独库公路是从独山子区到库车的一条翻越天山的最美最险的景观大道,是连接新疆南北的217国道的一段,因横穿天山,又称天山公路。它北起北疆石油之城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南至终点为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南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
离开独山子,因为顺道我们用了近1个小时的时间,首先参观了被誉为“独库秘境”和“十万罗汉”的独山子大峡谷。接着驶入正道向独库公路出发。很快,我们的车队进入独库公路。导游坐在前面一边给我们讲解,我们一边结合导游的讲解并参照实景观看沿途的风景。
独库公路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景观大道。从起点的独山子大峡谷,到沿途的那拉提、巴音布鲁克草原,再到终点的库车天山神秘大峡谷。沿独库公路可穿越依连哈比尔尕山、博罗科努山、阿吾拉勒山,那拉提山、艾尔宾山、哈尔克山、伊宁和库车盆地。独库公路地形特殊,地势险要,急弯陡坡多,全长561公里,有一半的路段在海拔2000米以上,三分之一的路段是悬崖绝壁,五分之一的路段处于高山永冻层,跨越天山近10条主要河流,翻越终年积雪的4个冰达坂。独库公路“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壮美奇景。
独库公路是一条用战士鲜血和生命铺就的英雄之路。独库公路从1974年4月开始修筑,到1983年9月正式通车。整整10年,数万名年轻的战士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风餐露宿,住地窝子,啃冷馒头,肩挑手挖,像蚂蚁啃骨头一样,战胜了一次次雪崩,塌方,泥石流和滑坡,先后有上千名官兵受伤、致残,平均3公里牺牲一名战士,168名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中年龄最大的31岁,最小的只有16岁。1984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新疆军区在独库公路中段修建了烈士纪念碑,在纪念碑右侧修建了乔尔玛烈士纪念馆。
翻越一座座高山,跨越一条条河流。陡坡,急弯,隧道,挂壁,车队一路前行,导游一路讲解。我告诉导游,修建独库公路也有我们京山籍战士的功劳。那是1978年,一批来自湖北孝感、十堰、荆州、黄冈等地的青年入伍来到新疆,在独山子、库车参加独库公路建设。早就听说独库公路有个烈士陵园,我们决定去看看仰慕之久烈士。
山上冷杉高高林立,山涧流水淙淙而过。导游带我们来到位于独库公路中段“乔尔玛服务区”对面的“乔尔玛烈士陵园”。我们见到了身着一身老式军装,2020年“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天山守墓人陈俊贵老班长。当陈俊贵老班长得知我们来自湖北京山,专程来看望家乡烈士的举动十分感动。陈俊贵告诉我们:烈士陵园埋有修筑独库公路牺牲的烈士168人,其中湖北籍烈士47人,京山籍烈士4人。
“碧血洒满天山,捐躯为谁,为国威军威振奋”
“十年夫妻分居,幸福何在,在千家万户团圆”
烈士陵园门前的对联一下映入眼帘,我的心情更加沉重了。为筑天山路,一个个年轻的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年龄大的31岁,年龄小的仅仅16岁呵。看着想着,禁不住哽咽了。
热血洒边疆,天山埋忠魂。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迈着沉重的脚步,走进烈士陵园瞻仰烈士纪念碑,参观烈士纪念馆。然后,走过一段小路,来到紧靠山边的烈士墓前,先深深地鞠躬,然后低下头来,查看每一位烈士的籍贯,所在部队、入伍时间、职务,牺牲时间、年龄,简要事迹,重点寻找京山籍的4位烈士。他们是:
石行荣,十二支队一一二团三营机械连战士。1982年9月1日,在独库公路46公里处执行任务时牺牲。时年24岁。
陈善卫,十二支队一一二团三营九连战士。1979年7月22日,在独库公路3号隧道南口施工时牺牲。时年19岁。
汪先高,十二支队一一二团四营十一连战士。1980年6月24日,在独库公路因机械故障牺牲。时年20岁。
周卫民,十二支队一一二团桥工连班长。1982年8月8日,在独库公路3号隧道北口施工时牺牲。时年23岁。
路是躺下的碑,碑是竖起的路。在每一个烈士墓前,我们清理墓碑,拍照,登记,三鞠躬,敬烟,告诉他们父老乡亲的思念,告他们家乡的巨大变化,告他们家乡人民永远铭记他们。
自古英雄出少年。168名烈士,年龄最大的31岁,最小的16岁,平均年龄22岁。他们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的枪林弹雨,没有牺牲在敌人枪炮面前,但他们在和平时期,为了祖国和人民利益,为了新疆的繁荣和稳定,献出了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儿女的楷模,是家乡父老乡亲的骄傲。他们一样是新中国最可爱的人,是当代年轻人的克难奋进的榜样,共和国永远铭记他们。
作者简介
张子远,网名“天涯有你”,湖北京山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华夏诗文苑成员。创作的诗歌、散文、报告文学作品在《诗刊》、《啄木鸟》、《中华诗词》、《环球经典文学》、《中国新诗会》、《诗歌中国》、《中国诗歌网》、《华文月刊》、《华语时代》、《华夏诗文苑》、《国际网络文学联盟》、《华夏头条》、《名篇-金榜头条》、《金戈铁马贺兰雄鹰》、《今日头条》、《东海前哨》、《海南诗刊》、《西北城际头条》、《运河浆声》等刊物、新媒体平台发表。出版过《橄榄绿在行动》、《特区卫士大写意》等著作。
(2023年9月15日创作于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