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扬美食靓丽风景之六
洪泽区蒋坝镇是运河枢纽洪泽湖畔的明珠。洪泽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蒋坝镇党委书记王加祥、镇长丁俊光介绍,蒋坝镇历史悠久,江淮锁钥,文化独特,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洪泽湖大堤,千里长淮第一闸——三河闸在其境内。这里饮食文化底蕴深厚,名闻遐迩,是淮扬美食靓丽的风景。近期应蒋坝镇党委政府邀请,淮安市洪泽区运河淮河文化研究会、作协、本刊编辑部组织作家到蒋坝采风,感受其独特魅力。从本期开始,本刊将连续推出他们的采风成果,敬请各位关注,更欢迎各位到蒋坝实地品尝,一饱口福。
百年老复兴 辉煌正当时
韩夕玉
蒋坝复兴菜馆,历史较久,在我没有出生的时侯就有了。根据相关资料考证:复兴菜馆创建于1904年。1936年孙中山之子,南京政府行政院长孙科等巡视三河活动坝工程时,曾在复兴菜馆就餐。1941年,新四军将领陈毅、张云逸、罗炳辉、邓子恢等下榻蒋坝时,常到复兴菜馆用餐。
我与复兴菜馆也有不解之缘。我是先熟悉蒋坝镇,然后才认识老复兴。1987年8月24岁的我经组织安排到蒋坝镇工作。
第一次走进这个欣欣向荣,充满人间烟火味的古镇,觉得一切是那么新鲜,那么难忘。
其时,蒋坝镇乡镇工业特别发达,元件厂、台钻厂、丝织厂、印刷厂、造船厂、酱醋厂、制镜厂等厂厂兴旺。蒋坝的文化底蕴是深厚的,那是从古镇内部迸发的。这个人口不足万人的古镇,当时竟然成立了多个协
会。如烹饪协会、象棋协会、书法协会、戏剧协会、钓鱼协会等等。聪明的蒋坝人既享受着丰富的物质,又享受文化带来的快乐。 蒋坝占尽了天时地利。镇因坝而兴,财因路而聚。那时的蒋坝船塘挤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穿境而过的老宁连路车流不息。山东、连云港、淮安前往南京的车辆常常经过洪泽湖大堤,经过蒋坝镇。时近中午,大车小车停满了蒋坝镇南北主干道。十几家饭店家家爆满,那特有的美食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来客,也为蒋坝镇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复兴菜馆是其中的一家,也是生意最好的一家。
复兴菜馆位于蒋坝镇政府东边60米左右,前面靠路,后面临塘。规模不大,四间门面,地上四间,地下四间。从外表看不出任何的豪华与不凡,倒是门上的“复兴菜馆”四个大字如行云流水,遒劲有力,看上去十分养眼,那是蒋坝当地书法名家蔡厚泽老先生所书。
复兴菜馆生意特别火爆,对外接待成为时任蒋坝镇党委王秘书的重要工作。我俩是同龄同僚同乡,自然走得近一点。他为人亲和、聪明、能干,把接待工作做得井井有条。他会根据客人的不同,奔着合理节俭的原则,开出菜单交由复兴菜馆承办。多年接待工作的历练,为其后升迁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然而事物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伴随着1993年宁连路的开通,蒋坝曾经的“咽喉之地”,成了“后街背巷”,餐饮生意一落千丈,餐馆纷纷关闭。但是聪明的蒋坝人不畏难,开动脑筋寻求新的发展之路。在洪泽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蒋坝镇一届又一届领导班子的接力下,旅游业由小变大,成为蒋坝镇新的支柱产业。2015年蒋坝当地人石宝梅看到了未来餐饮业的潜力,在多方的支持下,租用原淮宁饭店的用房,老复兴又重新开张。现实与理想一样,一年更比一年好。
因当年经营场所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需要,2019年4月,老复兴酒楼搬至蒋坝镇银杏广场大戏台旁北侧。 许多游客喜欢蒋坝风景,也喜欢蒋坝的美食,不到蒋坝吃一口,心里总有点缺憾。当然也有不少的顾客是冲着老复兴酒楼而来,节假日更是应接不暇。老复兴酒楼厨师长陈磊告诉我:最深的感觉就是忙,上午10点过后上客,一直要忙到下午3点。最忙时,酒楼外面的花池上坐满了等待的客人。常常是刚刚忙完一波客人,又来了一波客人,生意并不比二三十年前差。2022年春节期间的一个月,老复兴酒楼实现营业额170多万元,创老复兴酒楼历史新高。
今年国庆节期间,在常州、上海工作的二姐、小妹说要回故乡看看,指名到姓要到蒋坝游玩。10月10日我们一起慕名来到了蒋坝镇,泛舟湖面,游览了三河闸、快活林、云沧海等地,姐妹们感受到大城市不曾有的独特魅力。
中午就餐时,我领着大家向老复兴酒楼走去。从外观上看,就能判断这是一个档次不低的酒楼。青瓦青砖、白墙白黄色的门窗,随风飘动的酒旗,那新颖别致的红色灯笼,汇集一起与周围古建筑群融为一体。推门进入一楼,我看到了转动的水车、方方正正的八仙桌、敦敦实实的长板凳,还有墙上挂的蓑衣、马灯。雅而不淡,简洁而不简单,充满着浓浓的时代感。
刚刚落坐,一位头戴蓝丝巾,身穿蓝点白褂,提着青化瓷茶壶的女子轻轻地来到我们身旁,给每位客人倒了一杯热茶,然后又把菜单送入我手中,我顺手让一旁的儿媳负责点菜,又和姐妹们交谈着未尽的话题。
菜来了,连同老复兴酒楼的热情扑面而来。有酸汤鱼圆、油炸黄鱼、五香牛肉、肉饼豆腐圆、藕夹、凤尾鱼、蟹黄蛋等。每一道菜都是多年的传承,每一道菜都是精雕细琢。姐妹们吃吃这个也不错,吃吃那个也不错,由衷赞叹:这些菜太好吃了,在大城市根本吃不到这个味。她们高兴,我就高兴。结帐时我估计这个老字牌的名店价格肯定不会低的,可是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337元,我当时很感动,从内心钦佩老复兴经营的策略,心想下次一定再來。
老复兴为什么能开这么久,名声这么响,肯定还有其它原因。为此,我专门采访了老复兴酒楼经理石宝梅,她说:厨师是味道的掌舵人,他们从不辜负每一份食材,用心烹调着人世间的美好。酸汤鱼圆、小螺蛳、豆腐圆子等一起构成了我们老复兴酒楼的“招牌菜”,向四面八方的客人展示了老复兴酒楼的追求与实力。
民以食为天,新的饭店如雨后春笋一般蹿出地面,但像老复兴酒楼这样深深地刻在了我心头还不多。我想传统的、民族的、经典的文化最具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愿老复兴酒楼越做越好、越做越强、越走越远。
本期主编 夏宝国
策 划 张志海 高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