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衣天使降人间
一一再赞中医骨诊非遗传人常凤山
诗||李耀文
【题记】中医骨诊理论源自黄帝内经之经脉别论篇:“诊病之道,观人勇却,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
骨诊非遗传承人常凤山老师经多年实践探索,在2009年又总结提出:“查其骨形,心知其常,手测其变,骨骼异外,故病于内”的骨诊新理论;
中医骨诊是中西医病因学的扩展,是中西医诊断学的完善,是中西医治疗学的补充。中西医理论丰富了中医骨诊的内涵,扩大了中医骨诊的外延。
中医骨诊要达到的目的:正是黄帝内经中说的“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中医骨诊的特点:
一无,二手,三不,四快,五省。即:无副作用;手法检查,手法诊断;不住院,不吃药,不打针;手法检查快,手法诊断快,手法调理快,效果显现快;省时,省事,省钱,省针,省药。
治病调理手法要求:
手法要从力量型向技巧型转变。
单一手法要向复合型手法转变。
中医骨诊在2009年被大连市政府批准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20年被辽宁省政府批准中医骨诊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22年11月辽宁省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授予中医骨诊为辽宁省全民大健康产业示范基地!
常凤山医德高尚,以治病救人,祛病除痛为已任,绝技良方不私藏,深入乡镇去传扬。赢得患者、群众和业内同行一致赞扬!
非遗传人常凤山,
中医骨诊艺精湛!
良方绝技不藏匿,
奉献社会到处传。
深入乡镇亲讲授,
身体力行育学员。
扶伤祛痛当己任,
手到病除赛神仙。
医德高尚勤为善,
白衣天使降人间!
注:常凤山,辽宁省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副理事长;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骨诊非遗中医骨诊代表性传承人;大连市栢源中医骨诊技术研究院院长;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院、中医药传统文化研究委员会客座教授。
常凤山院长为骨诊传承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骨诊这一中华传统医药瑰宝成为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