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名家专栏
桑恒昌笔下的黄河人
1. 黄河艄公

黄河艄公像他有过的帆
被风浪穿过许多窟窿
也在风浪上穿过许多窟窿
浑身是风的弹洞
只要站起来
依然呼唤着风
而今,额上的皱纹
蜿蜒成巴颜喀喇山的雪线
他常把阳光 和黄河风
一起卷进喇叭烟
[读诗浅悟]
诗人把黄河艄公比喻作船帆,被狂风巨浪击打得“许多窟窿”,遍体鳞伤 ;即便是这样,黄河艄公不折不挠,坚毅顽强,看吧:“只要站起来,依然呼唤着风”,因为风虽能使船翻人亡,但也能使船迅捷航行,唯有船行才能带来生活的希望。尾句采用拟物的修辞手法,“把阳光和黄河风,一起卷进喇叭烟”,黄河艄公吸吮阳光,心中便充满了光明和温暖;吸吮黄河风,心中便充满了生活的动力和能量!诗作简笔勾勒了黄河艄公坚毅顽强乐观豪迈的形象特征。
2. 黄河纤夫

纤夫逆流而上
拖整整一条黄河
莫非要到源头去
洗一洗你的征尘
你固执地向东走着
只有那寥廓
只有那深远
只有那湛蓝
才盛得下
你的名字
[读诗浅悟]
如果说黄河艄公的生涯用一个“险”字概括,那么黄河纤夫的生涯需用一个“累”字来概括了。诗人没有具体详细描述黄河纤夫的劳作,而是运用白描手法,高度概括地勾勒纤夫们劳作的极度艰辛:“逆流而上”,逆流拉纤,本已很难,“拖整整一条黄河”又进而夸大其难。看吧,他们在布满乱石的黄河岸边,曲着腿,弓着背,咬着牙关、双手着地,用尽全身力气奋力拉着纤绳,绳子深深勒进肩膀的肌肉里,这是何等的艰难劳累!这稳稳超越了臧克家笔下的“老马”形象!“莫非要到源头去洗一洗你的征尘”,表现了纤夫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执着和顽强。结尾句的意思是只有大海才能盛下“黄河纤夫”的名号,诗人委婉地歌颂了黄河纤夫们的“伟大”!
黄河艄公、黄河纤夫,是千千万万中国劳动人民中的典型代表,他们吃苦耐劳、坚毅顽强、百折不挠、甚至忍辱负重,诗人桑先生热情地讴歌了他们身上所体现的这些伟大而宝贵的精神和品质。
(济南五中退休高级教师王炳强读悟并荐发)
桑恒昌

中国著名诗人,诗坛泰斗。1941年生,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人,退休后,先后担任《山东文学》诗歌编辑和《黄河诗报》社长兼总编辑。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国际华文诗人笔会理事。已出版诗集《光,是五颜六色的》《低垂的太阳》《桑恒昌抒情诗选》《爱之痛》《灵魂的酒与辉煌的泪》《年轮 月轮 日轮》《听听岁月》《桑恒昌怀亲诗集》等12部。其作品被选入160多种选本。有评介其作品的论文170多篇,专著两部。130多首诗被译成英、法、德、韩、越文发表。曾两度应邀出访德国,进行诗歌交流活动。2005年7月,德国推出了他诗选本《来自黄河的诗》(汉德语对照)。他的怀亲诗自90年代出版以来,曾形成诗坛的一个高潮,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