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参观郭大力故居
文||文辉(江西赣州)
2006年4月20日的《赣南日报》新农民周刊刊发了我的文章《三江游记》,文中提到修缮提升郭大力故居用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5年冬,我陪同赣州著名红色作家卜谷、中国曲艺作家陈晓等老师来到三江乡斜角村参观郭大力故居,当时正在修缮。2023年9月秋高气爽,作者再次参观郭大力故居。
查阅资料:郭大力(1905~1976),江西省南康三江乡斜角村人。幼时就读于南康小学,后入赣州省立第三中学。1923年9月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24年9月转入上海大夏大学攻读哲学,开始潜心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著作。1927年9月大学毕业后,到省立上海中学教书。1928年2月在杭州大佛寺里翻译马克思《资本论》(德文版),并于此时结识了王亚南,两人决定合译《资本论》。1929年9月在上海光夏中学教英文课,同时继续钻研经济学著作和德文。11月后在上海,陆续翻译经济学名著《国富论》《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和《人口论》等。1934年与王亚南一起翻译《资本论》。同时译出穆勒《经济学原理》《生产过剩与恐慌》等经济学著作。至1938年《资本论》1至3卷全部译完。
抗日战争爆发后,避居江西家乡。1938年8、9月间,由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了《资本论》第1至3卷,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1月在赣州省立赣县中学任教,并着手翻译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史》。1940年10月到广东文理学院讲授政治经济学。1941年回到三江乡,从事翻译《剩余价值学说史》这部百多万字的巨著,1943年11月翻译完毕。1947年应聘厦门大学教授,撰写了《生产建设论》,编译了《恩格斯传》。1949年5、6月间,由党组织安排,经香港来到北京。同年由上海实践出版社出版了《剩余价值学说史》。1950年6月到马列学院教授政治经济学和《资本论》,并对《资本论》的第一个中译本进行修改。1953年至1954年先后出版了修改后的《资本论》1至3卷。马列学院改为中央党校后,继续教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并任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195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1964、1968年先后出版了《资本论》第1、2、3卷的第二次修订后的中译本。1970年重译《资本论》第4卷——《剩余价值学说史》,到1976年春全部重译完毕,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建国后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6年4月9日在北京逝世。
郭大力故居是《资本论》中文全译本首译者郭大力的旧居,座落在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江乡斜角村。为一座二层连体土木结构四合院,占地约790平方,共17间房。2021年赣州经开区投入六百余万元对故旧进行保护利用和修缮提升。
郭大力故居分为宣传长廊区、译著展示区、生活情景区和活动广场四大区域。
郭大力故居是研究郭大力生平的缩影和标本,蕴涵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日渐成为全区乃至全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2023年3月郭大力故居被认定为江西省3A级乡村旅游点。
(2015年冬文辉陪同红色作家卜谷老师参观郭大力故居)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