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怀念战友海茂兄弟
文/图特约作者:饶晓辉

九月十一日晚十点二十二分,我刚从乡下老家整理修谱事谊回城,手机里收到一条令人痛惜的信息:叔叔您好,我是饶勇,我爸于九月十日去逝。信息是我战友饶海茂之子饶勇发来的。惊悉此噩耗,我的心情十分难过,为战友的英年早逝惋惜,为失去一位好战友兄弟痛惜!

大约三个月前,闻讯其生了一场重病到上海某医院治疗。待其回东乡后,我便和王小平、杨金高、马建生、陈接财等战友到他家看望。其时,海茂战友身体消瘦了很多,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还不错。此后没多久,你又到南昌、东乡等地医院接受治疗。当你听说余干、进贤、东乡三地炮二团战友,在建军节期间要举办聚会活动,你立即委托我报名参加。七月二十九日,也就是三地战友聚会的前一日,我打电话给你时,你已在南昌住院接受治疗,并说战友聚会要失约了。我说没关系,安心治好病,来日方长。没承想,你终究还是让无情的病魔夺去宝贵的生命,永远与战友兄弟们“爽约”了!

你“走”后,前时闷热异常的天气,竟连续下了几天的雨。老天似乎也很伤心,为你的英年早逝整日“以泪洗面”。淅淅沥沥的秋雨,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那时一九八四年九月份,我部奉命参加全军诸兵种联合作战演习(简称“八四.九”)在江西樟树某训练基地,你所在连队的一个炮兵班,在构筑火炮掩体工事支撑伪装网时,由于某战友的操作失误,导致伪装网倾钭,濒临倒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你眼疾手快冲上前,凭着一米八几的身高,使尽全身力气控制了即将倒伏的伪装网,有效地杜绝了阵地的暴露。(这虽是演习训练,放在战时,阵地目标的暴露是毁灭性的灾难。)事后,你的英勇事迹上了当时集团军的《战地简报》,并受到了所属部队的通报嘉奖,你所在的连队党支部“火线”发展你为中共党员。
一九八五年,随着部队 百万裁军的精兵简政,你服从大局退役回到家乡。因为家居农村,在广阔的乡村田野,你始终保持军人本色,开荒种地,勤劳致富。你所在的村子是远近闻名的“瓜果之乡”,你和当地村民一样,依靠品牌优势,地域优势,闯出了一条发家致富的新途径。你待人诚实友善,为人朴实大方。时不时的送些适时节的新鲜瓜果蔬菜给亲朋好友,有几次我因工作在身,你都把地里种的瓜果等送到单位门口,叫我来取。每每想起这些,令我感动至极!

噩耗一声心破碎,路遥千里梦难回。此刻,我纵有千言万语,也道不尽对战友的无限思念。惟有祈愿天堂里没有病痛,海茂战友安息!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