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七
国家粮食储备总局要在徐州建一座大型粮库,各种手续办完,开工在即。因这是国家重点工程,规模大,要求高,中资公司点名让卫乃文去铺垫前期的监理工作。他正在收拾行装,准备明天出发,突然接到古明德电话:“你们两口在太湖花园等我,我一会就到。”
放下电话,乃文给桂荷说:“老古来找我不知道是啥事?”
桂荷说:“不会还是为公路返工的事吧?”
说着只见古明德风风火火的来到,见面就说!“快上车,车在门口停着。”
乃文问:“啥事?总不是工地上出啥事了吧?”
古说:“工地上已进人正常施工,没啥问题,非常感谢你俩的指点帮助!今天我们去蛰仙湖看看。”
乃文说:“旅游吗?我还急着去徐州。”
古说:“算是吧!蛰仙湖离这儿不远,那里的螃蟹、元鱼很有名。”
桂荷说:“你俩去吧,我还要到工地旁站。”
古说:“你必须去,就我们仁人。”
乃文想盛情难却,说:“走,转转去。”
苏州距离蛰仙湖四十多公里,一会儿就到了。这是个美丽的水湖,三面环山,清流飞瀑,青山绿水,清风习习,鸟语花香。北京吉普沿着湖边的小土路来到一个山脚下停住。
古说:“这是龙虎山,山顶有座静安寺,走,我们上去看看。”
他们沿着荆棘丛生的之字形羊肠山道,艰难地爬到山顶,站在油漆斑驳的寺院前的月台上,古明德拿出一张地形图铺在地上,指着地图说:“我们在这个地方,左边那一大片山林是中视的影视基地。右边小龙山,走过去就是山顶村,山崖陡峻,房屋建在悬崖上,非常奇特。湖对面是庙山,那里有几十座道观、庙院,红墙琉璃瓦在太阳下熠熠生辉,古代,这里还是个热闹繁华之地。庙山东是座英烈陵园。西有仙人居,宰相村,皇帝陵墓群......垫仙湖似一面大镜子,吸纳着周围涌入的清流飞瀑,从东边的闸口奔流东去。这山脚下到湖边,大约二百亩地就是批给咱们的房产开发用地。”
桂荷说:“这里的风景倒是很美,就是太荒凉,除了那几个小山村,就是树木荒草。”
古说:“上海、苏州周边原来都是荒草丛生、不毛之地,现在不全是高楼大厦!这里依山临水,别墅群建起来,风景堪比青岛、重庆山城。”
乃文问:“多少钱一亩?”
古说:“35万元。”
乃文很惊讶:“这不是白送的? 公路返工那点损失一定可以补回来,杨书记真够意思。”
古明德说:“这里离上海50公里,离苏州40公里。位置也很好。”
桂荷:“说不定将来这里就是两市的郊区了。”
古明德微笑着说:“就这么个情况,咱走吧,上苏州大酒店,我请客!”
乃文说:“酒店就不去了吧,我明天还要去徐州。”
古说:“来时桌已订好,除了跟你壮行,还要跟你商量个事。”
酒店二楼一个装饰别致的单间,一个土漆小圆桌,上放两荤两素四菜一汤,三罐健力宝。
古明德:“小酌,不成敬意。”
乃文说:“自家人不必客气。”
古说:“你们对蛰仙湖啥印象?搞房地产开发前景如何?”
乃文说:“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也不错,开发前景看好!”
古说:“转让给老弟咋样?”
乃文以为是在开玩笑说:“别逗了,我两手空空的穷光蛋,别说建楼盖别墅了,光是资金和项目开工手续我都没本事办成。”
古问:“开工准备有恁麻烦吗?”
乃文说:“繁杂的很,首先,要有政府的土地规划图,土管局确定土地用途,划地块红线坐标、大门开口、建筑物平面四周坐标、楼房层数、檐口高度都定的死死的,绝对不能突破。其次是买地、招标。三是中标单位请岩土公司,即地勘部门来勘探地质,绘出土层断面结构图,确定持力层,提出基础形式,土槽开挖方式。第四步是请设计单位出建筑平面图,结构图,水电暖设施图,消防和绿化,集雨排水图。第五步才进入施工,资金不到位建设委员会还不批准开工,这些都要跑部门,求人花钱等,你看我一个外地人能办成吗?”
古明德笑着说:“吃,别光顾说了。路遥知马力的典故你听说过吗?”
乃文说:“这不是两个相互帮忙的好朋友吗?”
古点点头:“是的。人在江湖,单打独斗是不行的。”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我们的公路工程返工,若非你们的鼎力相助,今天不知能弄成啥样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们是路遥,我就是马力,一定要报答你们的慷慨帮扶之恩。我决定把这个项目转让给你,当然是有偿相让。咱们先小人,后君子。这二百亩地,我买是35万一亩,给你们40万一亩,一亩我赚5万元,200亩就是一千万元,让我把公路返工那个大窟窿填上。我帮你贷款两个亿,这一千万从贷款里出。关于开工前后的手续和外部环境,我帮你们办理。你们回去合计一下,看这活能不能接,尽快给我个回话。”
他说得很实在,轻松容易,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乃文说:“君子不夺他人之爱。杨书记帮你们的,我们怎么能要?”
古说:“不瞒你说,杨书记在阳澄湖又给了个与日本合资的大酒店项目,占地40亩,小婧热衷那个项目。翟英打理公路工程交工后,他们二人举行结婚典礼。这个项目是还你们的人情,也是解决我们的困难。”
乃文半信半疑,说:“去徐州得一周至十天,回来再答复您,到时候若行,我们再正式签份合同。”
古高兴地说:“签合同是必须的。就这样办,我交你俩这朋友是交定了。”
未完待续......
关注洛宁城事
阅读精彩内容

作者简介:卫冠武,男,汉族,1943年元月生,东关村八组人,家住担水堂后祖师阁前。1969年西安冶金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国第十七冶金建设公司,任工程公司副经理,副处职务。后调入总公司劳资处,先后任副处长,处长十多年,高级工程师。2003年在劳资处退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