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7月8日,应安泽县诗词楹联学会邀请,临汾市平水诗词学会组织开展了“走进石渠村”采风活动。除参观石渠村外,诗人们还走访参观了田家庄民宿景区、岭南水库、千亩稻田、麻衣寺塔、荀子文化园等地。采风归来,诗人们才思泉涌,诗兴喷薄,纷纷创作诗词赋联歌咏。今汇辑成集,以飨读者。

任和畅
安泽县采风
村官
大棚育种菜花开,稻谷流香暖气来。
光伏榨油谁得干,领头鸿雁勿须猜。
赞大学生服务队
又帮摄影又烹茶,一缕清风一道霞。
出水芙蓉纷烂漫,诗情酒兴赏年华。
有感孙德富老书记赠书
痴翁送我岳阳山,家国情怀天地间。
美曲佳文诚拜读,方知世路总多艰。
注:孙老曾任安泽县和川公社党委书记、安泽县广电局长等职。笔名痴翁,所赠书名《岳阳山》。
岭南水库
截河为库漾清波,鱼跃云飞一首歌。
尧地荀乡通地脉,分甘流润谢羲和。
又访麻衣寺古塔
沁河湾转石渠村,高塔千年享至尊。
回首伊人桃花面,夕辉映照满乾坤。
再访麻衣寺古塔
沁河清影总如新,辉映崇山树为邻。
却上峰巅寻宝塔,甘教爽气涤心尘。
王孝恩
访石渠村
绿水青山民俗淳,粮丰物阜石渠新。
乡贤功德泽桑梓,更看当今接力人。
张世贤
安泽行之一
田家庄印象
红尘紫漠已烦游,一入斯庄频引眸。
融恰无分宾与主,会心款款说从头。
安泽行之二
田家庄石磨路
盘盘相扣叠如钱,行此忽教心坦然。
引发迄今多少梦,殷殷应为众黎圆。
安泽行之三
和川水库(出群格)
谁嵌绿野一汪蓝,赢得云山取次看。
耽恐催行归去早,关机不忍别离难。
安泽行之四
观稻田(出群格)
惊来仿觉入江南,油绿随畦出自然。
一望青苗谁得似,胜如春韭满和川。
安泽行之五
麻衣古塔(折腰体)
肇启何时不记年,与松结伴久修禅。
持节任他风雨恶,劫波滤尽亦潇然。
许俊梁
新声七绝·人行钱串步步高
沁水一泓谁弄潮,田家庄墅领风骚。
山窝不大鸿图大,钱串人行步步高!
新声七绝·山竹
迎风竹翠一排排,傍壁盘根安始栽?
休诧山窝篁正茂,枝高能引凤凰来。
新声七绝·石渠大观
太岳熏风召客来,沁湾一步一徘徊。
石渠不渗清如许,无尽福源谁为开。
赵庆华
访石渠村(折腰体)
暑热何妨共探幽,山间金地枕清流。
最喜同心成大业,乡村振兴占鳌头。
观石渠书院
门兴犹念挽邻同,家塾移更书院雄。
广育英才崇德业,星移不忘感常公。
访石渠农耕文化广场
耧锄犁耙附东墙,石碾推车各老苍。
却引游人动天趣,争趋体验忆农桑。
题麻衣寺砖塔
八角玲珑挑密檐,孤身耸立碧山尖。
谁言此地多岑寂,信有仙灵暂隐潜。
题田家庄康养度假区(折腰体)
石径高低几屈盘,古村新貌客惊叹。
康养旅游频探究,试看百姓共馀欢。
岭南水库(通韵)
巍巍一坝岭间横,蓄水成湖别样清。
得佑乡民无旱涝,更结汾沁手足情。
和川千亩水稻田
本是无心柳,旱田成水田。
却依时定势,良稻耀和川。

纪真郎
题和川田畴
棚盖如银绿参差,山光镜影伏前时。
凤凰湾里桃源境,好咏新丰禾语诗。
喜饮连翘香茶
啜茗留甘入绣肠,暑天难度似持觞。
最甜应是沁河水,白首归来鱼稻乡。
题石渠青年旅舍
客入农家林下静,石渠新舍竹扉开。
白云随手作吟卷,消夏分茶山里来。
题麻衣寺砖塔
攀跻俯仰觅仙踪,天上云飞绿影浓。
方丈何时乘鹤去?麻衣挂塔镇河龙!
张志刚
祝采风的诗友们一路顺风,满载而归
头顶骄阳入紫台,山花烂漫为君开。
都言安泽风光好,背负诗囊采挹来。
张建萍
田家庄三首
其一
石磨道中花草鲜,鸟儿时语落人前。
经行此处皆丰获,肩上青云足下钱。
其二
绕村沁水碧潺湲,康养小楼于此间。
睡梦生凉听鸡犬,风中古树舞青山。
其三
连翘泉水煮新茶,餐食天然带品瓜。
最是甘醇荀子酒,一杯教我面成霞。
王红梅
安泽稻田示范区
其一
一鉴方塘绿,风吹弄玉簪。
轻盈飞垄上,何似在江南。
其二
山野春风度,晴川倩绿妆。
秋来金满地,千里稻花香。
张浚祥
题安泽田家庄
老磨连成串子钱,游人脚步乐陶然。
华堂旧屋千年越,引凤梧桐好梦圆。
题麻衣寺古塔
巍然屹立九龙山,昂首迎风阅宇寰。
寺院不知何处去,幸留此塔柏林间。
题石渠村旧书院
砖窑虽小大功勋,几代村童读数文。
影壁窗棂陈迹在,遥思义学倡明君。
张荣保
安泽之行
其一 田家庄抒怀
山庄秀美奈何贫,康养旅游为庶民。
新旧和谐酬胜景,枯藤古树又逢春。
其二 石磨路有思
曾经磨转福乾坤,虎齿锋坚谷黍吞。
千古民生今叠路,鲁班梦里亦惊魂。
其三 石渠村寄情
乡村巨变换新装,街市繁荣古庙藏。
光伏大棚齐发展,新型农业谱华章。
其四 河川水库遥思
浩渺波光千顷平,截流筑坝景观生。
清凉宜饮质甘冽,提水浆田泽县城。
其五 碧浪稻菽感赋
峽谷湾中有洞天,毗连太岳可耕田。
桃源惊现荒村里,稻菽无垠乐永年。
其六 麻衣寺古塔随想
沐雨凌风耸顶峰,浮屠九级锁蛟龙,
沁河此后无灾患,造福东山世代丰。

李明
过石渠
其一
春赏连翘秋品花,冬怜松雪夏浮瓜。
问君此地居何处,沁水河边尽物华。
其二
风清禾碧语呢喃,霞落鹜飞云接天。
极目河川千里外,稻粱绝不负江南。
其三
九龙山上九层塔,历尽沧桑渡世涯。
金佛布僧咸不见,惟馀遍寺野荆花。
邢立勇
稻田
铁蟒奔来称太行,园东沁水自流长。
山围阡陌清歌杳,绝胜江南万亩塘。
李艳生
安泽行
其一 稻田
暑日炎炎绿木围,稻田千亩鹭鸶飞。
地头共议经营法,热气缠身不愿归。
其二 麻衣寺塔
巍哦耸立九龙山,塔影千年射沁湾。
极顶登来心喜悦,和川美景震人寰。
注:沁湾,指沁河。
其三 田家庄墅
山村改造面容新,别致洋楼实可人。
养老旅游何处好,民风纯朴至如宾。
其四 石渠书院
百年书院历风霜,为国艰辛育栋梁。
贫苦耕读称志士,影墙鹿鹤话辉煌。
注:影墙,指照壁。
其五 岭南水库
熏风拂面立河滨,青石围堤不染尘。
滟滟清波流万里,三农服务富人民。
其六 石渠抒怀
大刀阔斧不言艰,村貌村容改旧颜。
多种经营收硕果,山河锦绣换人间。

景捷敏
水稻田(中华通韵)
稻浪随风溢美香,绿蛙鱼蟹戏田塘。
儿童三俩追白鹭,诗友竞拍歌咏章。
麻衣寺塔(中华通韵)
巍巍古塔映河湾,美丽传说数百年。
绿水青山春满目,和川文旅勇当先。
书院
残门锈锁敲庭院,书气盈盈扑面来。
自古荀乡出才俊,人文厚重百花开。
磨盘
磨盘历历在坡前,脚踏顿觉涌楚酸。
多少情怀多少梦,如风往事泪涟涟。
岭南水库(孤雁入群格)
波光滟滟一湖春,清冽甘甜不染尘。
浩渺殷殷入汾去,灌浆农作暖人心。
观明吏部尚书常公宅院(孤雁入群格)
残垣断壁草蒿丛,雄匾依然挂院中。
风雨苍桑真迹在,尚书故事觅无踪。
安泽随感
沁水悠悠映碧川,荀卿哲学说千年。
相如故事今犹在,多少风云霍岳传。
石渠村文旅研学雅聚
美酒西瓜连翘茶,举杯畅饮话桑麻。
党恩浩浩追新梦,国富民强竞盛华。
胡晋萍
平水诗友夏日走进荀乡
夏日炎炎蒹苇青,绿山碧水伴蝉鸣。
休闲避暑清凉地,田舍庄园任尔行。
麻衣寺塔
巍巍古塔碧云间,砖砌浮雕历史渊。
无论岁时多变幻,祈风化雨太平年。
陈文芳
田家庄印象
山青苗秀树饶丰,屋设新奇映客瞳。
盛夏避炎哪里去,田庄民宿隐仙宫。
和川水库
静卧山隅访客盈,环流景胜物欣荣。
灌洪生态工供水,产业振兴得力兵。
注:灌指农业灌溉,洪指防洪,工供水指工业供水。
钱串子路
磨盘层叠石阶长,信步登临屏影芳。
昔日食需民喜拥,今朝耀眼不输当。
示范区之千亩稻田
欣观沃野赏葱荣,条块相连水影晶。
现有资源高效用,不违君念振兴诚。
靓丽一抹蓝
之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队
面稚容辉笑语纯,致诚务实苦修身。
不言酷暑基层入,进取精神弥足珍。
观安泽常家宅院
久废无人草木肥,残墙破屋落柴扉。
尚存匾额高悬挂,可解常家昔岁辉。
姜克玲
隔屏欣赏文友采风稻漁蟹农业园
千畦蔺滩悬明镜,机器隆隆裁绿洲,
待到秋来稻成熟,与君品蟹乐悠悠。
师文明
安泽田家庄采风感
绿树竹篱花径绕,轻车蝶引榭瑶台。
田家庄里摩登世,荀子归来笑裂腮。
邓淑红
安泽田家庄
依托山形建屋房,幽幽青竹送阴凉。
田园风貌利康养,别致烟村似画廊。

刘建平
石渠采风随笔
历史厚哉多异才,终将旧貌落尘埃。
环山优美康安地,还未言辞又想来。
观麻衣寺砖塔随笔
仰瞻只见半边腰,塔与天公佳话聊。
云盖雾深青翠碧,水山一色竞妖娆。
题麻衣寺砖塔
掩映葱峦金代功,屹站峰顶傲寒风。
层层斗拱依然秀,不见诵经敲木翁。
安泽采风后感
平水贤才聚岳阳,拾阶凭槛赏风光。
绝纶美照爆频满,精艳诗篇胜乐章。
游石渠常家院有感
庭院残零荒草昏,光阴逝去印尘痕。
仰望匾额字犹在,彰显此家名位尊。
又见和川千亩稻
彩虹桥畔景妖娆,稻穗摇风如浪潮。
又是一年丰收季,霜寒叶落米香飘。
李金红
缘来石渠
宝塔千年独镇西,沁河湾里凤来栖。
石渠新貌迎归客,缘起缘心缘福齐。
又看石渠
如画石渠傍沁河,二郎真圣护邻右。
饥贫尽扫不生还,睿智振兴歌咏久。
宋君泰
麻衣寺观景
塔高观倒影,水碧造乾坤。
心已生双翼,凌风向远村。
游田家庄民宿
烈日炎炎暑气长,竹林摇椅度清凉。
偶然觅得桃源境,却是山中民宿庄。
畅彦兵
访和川麻衣寺
细路盘纡上岭巅,麻衣寺内空无禅。
九层宝塔今犹在,静瞰沁河滋瘠田。
张承继
石渠村采风有感
安能泽民众,和则川繁盛。
石固渠长通,国强家富庆。

石渠村位于安泽县城以北10公里处,山水自然,民风淳朴。近年来,石渠村在党支部书记李睿的带领下,改善了村容村貌,完成了排污系统改造,改变了传统取暖方式, 2020年荣获省级“卫生村”。同时,该村在文旅方面突出康养主题,在农业种植上发展科技大棚和露天瓜果蔬菜,2022年,被评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和乡村民宿示范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