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闪 小 说 四 则
吴岳华
箍 紧 必 炸
我和童兴家的蟹塘,一个在河东,一个在河西。
我和童兴的爱人芬芝喜欢打麻将,每晚必打。
我的爱人巧英和童兴喜欢看电视,玩手机。
住在蟹塘的自然是巧英和童兴。
除了灯光和狗吠、蛙鸣、虫叫之外,偌大的蟹塘安静得很。
好多年了,保持这种状态,平安无事。
那天晚上,几个人酒喝多了,半醉。打麻将时话多,一个人说漏嘴。
母老虎芬芝,像点了雷管一样,爆炸了,“他妈的,他们倒玩得痛快,捉奸成双,走,捉去!”
我很生气,放在肚子里,毕竟我是一村之主,处理过男女偷情的事。
“冷静点,不要听说风就是雨,相信他们不是那种人。”
我心里想,当场捉奸,会造成不好的后果。如果冤枉他们,下不了台,收不了场。如果是真的,也很难办,何况他们两个人也不是那种风花雪月的人,偷情成隐成性的人,弄不好,想不通,寻死赖活,家破人亡。
箍紧必炸,冷处理好。
“不要生气了,天塌不下来,我们玩我们的。”
“你这个不要脸的东西,你喜欢戴绿帽子,当王八。”
“我说,大不了离婚,我们成夫妻,好吧。”
“好,好,我成了官太太了。”
我们继续玩麻将。
第二天,我把情况搞清楚了。
巧英与童兴苟合,纯属偶然。在超市买东西,童兴没有带钱,借了巧英一百元,晚上到蟹塘还钱。巧英刚洗完澡,香气扑鼻,童兴冲动,抱住了巧英,就发生了那当事。两个人很害怕,但又断不了,偷偷摸摸地干着。
有事当无事一样,村里人佩服我的本事。
芬芝感谢我,挽救了两家。乡里发生了两件事,一个是村支书偷情,爱人到乡政府闹,他们私奔了。一个是村主任偷情,面子过不去,两个人喝农药寻死了。
真是箍紧必炸。
作 风 问 题
在我的印象当中,父亲从来不与我们一起上厕所,一起洗澡。
父亲八十岁临终前,要洗澡,母亲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一个人。
到了这个时候,父母的绝密,只向我一个人解密,到我为止。
文革中,父亲是市人医院长。戴高帽子,掛破鞋,多次游街被斗。有人有证有据地说我父亲,玩了医院多少个护士,是个极坏的烂透了的色鬼。
母亲几次要说明真相,都被父亲制止了。
父亲管得严,得罪了一些人。有人写揭发信,说他收贿,说他玩弄女性,令人发指。
母亲怒火中烧,要站出来,还父亲清白,父亲又拦住不让说。
父亲究竟有没有作风问题,母亲最清楚。
那时,父亲是团参谋长,受过伤,是有功之臣。母亲是卫生队的护士。卫生队以组织名义,把谈恋爱的任务交给我母亲。母亲觉得很突然,也很无奈,自己是团员,能不听组织的话吗?她斗争了几天几夜,勉强地同意谈了。
他们两个人见面在小河边。父亲显得很热情,反复说:“谈恋爱的事,是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别人意见,只能参考。”母亲觉得父亲平易近人,很实在,决心嫁给父亲。
婚礼办得简朴而热烈,师团的领导都来参加了。
当晚,两人激情燃烧,父亲的那个因受过重伤,不起作用了。
父亲说了对不起,母亲很坦然,叫父亲不要往心里放。
我们兄弟姐妹四个,都是父母战友的子女。但父母做得很巧妙,天看无缝,我们一直认为我们是一娘所生。
送走了父亲,我决定把母亲接到我家同住。母亲说,四家轮流,一家一年。
走到哪家,母亲都把父亲的遗像带着,供奉在床头。
自 相 矛 盾
“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妇孺皆知。如今的我,有矛盾,常常是自相矛盾的人。
我习惯勤劳俭朴,穿着不讲究,穿儿子淘汰了的衣服,住女儿淘汰的房子。儿女常常调侃我,国家拉动消费,叫你享受,老干部老党员应带头,我常常无话可说,自相矛盾。
现在是双休日,放假是三四五六七天,而我们在工作岗位时,过星期天很少,常常加班加点。不加班加点,神舟怎么能上天,蛟龙怎么能下海,深井怎么能打到万米以上,这又让我处于矛盾之中。
而今,人们都知道健康的重要,健康就是一切,吃什么,不吃什么,很讲究。当祖国需要时,当别人需要时,就可能牺牲健康,甚至牺牲生命。这也是矛盾的,怎么处理为好?
在生活中,没钱少钱是不行的,但一味向钱看,钱多了,也不是好事,不择手段捞钱,是大忌。对不义之财,坚决拒之门外,矛要尖锐,盾要牢固。告诫儿女,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你贪一万元,就折我一年寿。
重读毛主席的《矛盾论》,明白了许多,但还是常糊涂,我清醒地认识到,要正确地理解矛盾,科学地处理我的矛盾。
矛盾是充电,是加油,我在我的矛盾中前进。
黄 桥 烧 饼
乔奶奶亲自上阵,特制了乔氏黄桥烧饼,为她百岁盛宴增香添色。
说起黄桥烧饼,人们自然而然地想起那场著名的战役。1940年陈毅、粟裕指挥的黄桥决战打响后,黄桥镇12个磨坊、60个烧饼炉,日夜赶做烧饼送到前线,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壮丽凯歌,为黄桥决战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黄桥烧饼的名声随着一曲《黄桥烧饼歌》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1949年黄桥烧饼光荣地入选了开国大典国宴。
乔奶奶怎能不想到她的救命恩人杨排长呢!她叫家人拿着刚出炉的烧饼,唱着《黄桥烧饼歌》,去祭奠杨排长。
在战火纷飞的战壕里,十八岁的如花似玉的乔雨芳姑娘,挑着一担400个烧饼送给战士。一颗炮弹飞来,杨排长扑倒在雨芳的身上,杨排长当场壮烈牺牲,雨芳只伤了点皮。雨芳坚决要求把杨排长葬在她家的祖坟旁。雨芳把准备结婚用的新被子,盖在杨排长身上,做了一个大棺材,厚葬了杨排长。
几十年了,每年清明时节和雨芳家有重要的红白喜事,她和家人,都要带着烧饼,唱着《黄桥烧饼歌》,去祭奠杨排长。
在那饥饿的三年自然灾害特困难岁月里,雨芳和家人总要想办法做几只烧饼,祭奠杨排长,不让先烈挨饿。
雨芳忘不了杨排长,也就忘不了拥军的事。她总是为村里军烈属做好事,为军人当红娘,是远近闻名的拥军模范。
乔奶奶和黄桥镇的父老乡亲谱写了一首又一首《黄桥烧饼歌》。
百岁老人的创意,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八一前夕,杨排长所在的连队,收到快递寄来的黄桥烧饼。
作者简介:出版两部长篇小说:《东西》《双刃剑》。
出版寓言、随笔集三本:《儿童寓言宝典》《做人了吗》《家家都可以抱出个金娃娃》。
在中央和省市级报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微型小说、寓言、诗歌、歌词、随笔、散文近千篇(首)。
在天津、南京、浙江、宁夏、南通市等征歌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或入围奖。
发表小小说二百多篇(首),在全国征歌中,荣获一、二、三等奖,在中融保安杯全国微型小说征文中获得二等奖。
在冀东小小说环宇杯征文中获三等奖。
“白鹭杯”首届文学作品大赛暨纸刊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15197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