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山下
——往事琐忆之八
■文/彭宇文
万里长江突然在这儿极不情愿地拐了一个“V”形弯,然后奔腾咆哮而去。江湾东岸不露声色地盘踞着一条冰清玉洁的巨龙,迫使狂傲不羁一路南下的长江掉头北上……这对狭路“冤家”便是齐名天下的“长江第一湾”和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系横断山脉的主峰之一,自古以来为滇、藏经济文化的交汇地带。在这片奇山异水间,活跃着一支颇具神秘色彩的少数民族——云南丽江纳西族。
(一)纳西原先没有姓
纳西族原是一支游牧民族,后定居于金沙江畔,玉龙山下。丽江因美丽的金沙江而得名。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加上散居各地的纳西人约28万,在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只能算个小妹妹。
说来奇怪,纳西人以前竟没有姓,均以“阿某”名之。纳西族导游徐小姐告诉我们,直到明代,纳西人才有姓氏。朱元璋定都南京时,纳西族头人阿得土司关山万里赴京觐见。皇上被这位古稀老人的忠诚感动了,便极为热情地亲自款待了他。席间皇上问土司姓什么?土司说纳西人自古以来就没有姓。皇上一听哈哈笑道:“好吧,我把朱字拿掉两笔,你就姓木吧。”并亲授“诰命”(委任状)一道。在回丽江的路上,木得土司暗自思忖:既然皇上给我赐了姓,那我的族人姓什么呢?就姓和吧,取“世代和睦(木)”之意,好!此后,和、木两姓遂繁衍为纳西族的两大姓氏。
听到这儿,我们纳闷起来,那徐小姐的姓是啥回事呢?原来她家祖籍南京,后因朱元璋下令屯垦边关,遂迁徙丽江。徐氏后人渐与当地纳西人通婚,定居至今。难怪她隐约透出几许江南女子的气韵呢。
(二)姑娘身上披图腾
汽车沿盘山公路辗转西行,一片片黄绿相间的高原坝子掠窗而过。路旁田野里三三两两的纳西族妇女背着竹篓正在辛勤劳作。她们身上都披了一块奇特的皮垫子,类似日本女人背后的“小包袱”。
起初我们以为只是一般的饰物。这时,徐小姐转过身来,让我们看她的披肩形状像什么?好像一只青蛙!对了,这就是纳西族的图腾之一——生殖神。徐小姐说,当年纳西人祖先来到这儿,见活蹦乱跳的青蛙产仔一产一窝,遂拜青蛙为神。从此,纳西族妇女便将“青蛙”披在背上,一直沿袭至今。徐小姐笑笑说,其实这种披肩一般用羊皮做成(羊也是纳西人的图腾之一)。女人们披在身上,一则祈祷多子多福;二来可御寒护体,蛮实用的。而我披的这种是经过艺术化了的,象征意义多过实用价值。
(三)如今崇拜毛泽东
听说我们之中有湖南人,徐小姐说纳西人现在最崇拜毛主席。这事缘于1996年2月3日那次丽江大地震。
当天傍晚时分,人们正在吃晚饭。突然丽江全城断电,一片黑暗。紧接着远方传来“隆隆”的闷雷声,天边紫蓝色的地光闪闪刺目。一时间风狂雨暴,地动山摇。房屋“格格”作响,马路也像水蛇似的曲扭摆动起来。
“大地震来啦!”人们一片惊恐,慌作一团。而事后人们却发现,大地震所造成的危害并没有仪器测定的那么严重。这一点连专家们也迷惑不解。尤其是大研古城那些木榫结构的老房子,亦不见伤筋动骨。令人称奇的是,屹立在丽江人民广场的毛泽东塑像,却是丝毫无损,光采依然。于是纳西人说,正是毛主席他老人家镇住了魔鬼,才保住他们免遭大难。此后,毛主席崇拜热便在丽江流传开来。那天我们去广场溜达,果然见有不少人虔诚地在毛主席像前顶礼膜拜。那情形颇让人平生感慨。
至于当时对大地震渲染得那么厉害,主要是想多争取点救济。因为丽江毕竟是个穷地方,地震也确实造成了不小损失。徐小姐如此解释道。
(四)古乐天书两称奇
纳西人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其中堪称人类瑰宝的当数纳西古乐与“天书”。
所谓“天书”,是指纳西族用象形文字记录的《东巴经》。东巴,纳西语意译为智者,系念经的巫师和祭师。《东巴经》全书两万余卷、上千万字。这部百科全书式的经典,描述了纳西先民关于宇宙和人类起源的传说及纳西社会丰富多彩的历史。书中对宇宙和人类的形成,解释为一种物质运动变化的过程,颇接近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者还发现,纳西象形文字为当今世界上唯一存活的古文字;而《东巴舞谱》则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舞谱,比西班牙的《拉班舞谱》更早,被誉为活化石。
据悉,二战后西德首任总理阿登纳在百废待兴之际,居然同意以重金从意大利购回的一部东方奇书,正是这部古老的《东巴经》。
纳西古乐则是流传至今,却依然保存了唐宋遗风的洞经音乐。纳西古乐的“出土”,被最权威的专家鉴定为改写中国古代音乐“无声历史”的重大发现。以前人们只能看词吟咏的《八卦》、《浪淘沙》、《水龙吟》、《步步娇》、《山羊坡》等数十种古曲牌,如今在纳西古乐会上却能聆听到其荡漾旋律与悠然神韵了。
演奏古乐的大都是一些长髯飘逸的古稀老人。冉冉轻香飘渺间,但见这班身着长袍马褂,头戴博士毡帽的乐师们,端坐台上,时而闭目弹奏,时而低吟浅唱,把人们带入那美妙而悠远的境界。一曲终了,仿佛如梦初醒;细细品味,心灵似被清洗一遍,纤尘不染。
硕果仅存的纳西古乐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属下的世界音乐理事会认定为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这是纳西人的不朽贡献,亦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2005年10月4日,原载《蛇口消息报》题《玉龙山下纳西人》)







摄影:云梦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