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景凄凉说玄宗
冯宝哲
“历史周期律”是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都会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极端的不公导致社会的崩溃,从而达到新的相对公平,周而复始。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朝历代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同心协力,艰苦奋斗。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扩大功业,受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以致到了人才资源渐见竭蹶,捉襟见肘,艰于应付的程度,环境越加复杂。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的,唐玄宗也不能例外。
唐玄宗致力于治理国家,在名相姚崇、宋璟等人的辅佐下,使得唐朝在“贞观之治”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提高,颁布正确的政策,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终于创造了大唐盛世,使唐朝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然而,唐玄宗并没有做到善始善终。在取得优异成绩之后,却没能逃过骄傲情绪的腐蚀。面对兴旺蓬勃的大好形势逐渐开始满足了,伴随而来的是独特的优越感和成就感。于是,在开元中后期,唐玄宗开始安于现状,享受着万人敬仰,左右奉承的帝王生活,没有了先前的励精图治精神,也没有了改革时的节俭之风,沉溺于享乐之中,朝政逐步衰败。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因其所宠武惠妃谗言,将三个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并杀害。同年十二月,武惠妃病死。次年,改立三子忠王李玙(后改名李亨)为太子。此时玄宗日夜寝食不安,后宫美人虽多,但无一个使他中意。听说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美貌绝伦,艳丽无双,于是不顾人伦礼节,就将她招进宫里,杨玉环懂音律,也很聪明,还擅长歌舞,很得玄宗欢心。这种公公与儿媳的乱伦行为民间称之为“扒灰”,因为爬行灰上则污膝,“膝”与“媳”谐音,故“扒灰”即“污媳”之隐语。连这样伤风败俗的事都做得出来,可见他为了享乐已经不顾一切了。

天宝四年(745年)八月,唐玄宗册杨玉环为贵妃。为讨贵妃的欢心,可谓费尽心机。贵妃喜欢多样服装,宫内就配备七百多人给她做衣服。为了让她吃上喜欢的荔枝,玄宗还下令开辟了从岭南到京城长安的几千里贡道,以便荔枝能及时地用快马快速运到长安。有了杨贵妃,玄宗的奢侈之风越来越盛,大臣、贵族、宗室为了巴结皇帝,投杨贵妃所好,又刺激更多的官僚贵族拍马逢迎。其族兄杨国忠也平步青云,做上了唐朝宰相。杨贵妃的姐姐们也得到了封诰,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其他的兄长也有封赏,做了朝中的高官。杨国忠的权势无人能比,兄妹二人的辉煌时期也为日后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对后宫的赏赐钱不计其数,《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宫中供贵妃院织锦刺绣之工,凡七百人,其雕刻熔选,又数百人,贵妃姊三人岁给钱千贯,为脂粉之资,每构一堂,费千万计。”户部郎中王鉷为了投其所好,“岁贡额外钱百亿万,贮于内库,以供宫中宴赐”,并且还告诉玄宗:“此皆不出于租庸调,无预经费。”玄宗不仅不问这些经费的来源,反而对“务为割剥以求媚”的“中外嗟怨”者,“益厚遇之”。并以王鉷为御史丞、京畿采访使。杨国忠为了讨好玄宗,屡次向玄宗报告说仓库如何丰富,故而玄宗帅群臣参观左藏(皇宫的仓库)。因为杨国忠早把各地应输往京师的租和地税变成布帛,存于左藏,玄宗看了当然高兴。于是,他“视金帛如粪壤,赏赐贵宠之家,无有限极”。真可谓声色犬马,挥霍无度。
用人方面,正直的宰相张九龄等人先后被罢黜,李林甫爬上了相位。李林甫是个“口蜜腹剑”的人物,凡是才能在他之上而被皇帝所重视的人,他都千方百计的将其除掉。他忌妒有才之人,对于有学问的人他表面与其友好,暗中却阴谋陷害。他收买玄宗左右的人,致使皇帝的一举一动都为他所掌握。这样一来,他就可以随时采取各种措施,去迎合玄宗的需要。由于玄宗不理政事,李林甫的阳奉阴违手段可以发挥作用,于是,玄宗在天宝六年(747年)把天下所有的贡物都赏赐给李林甫。
在杨国忠和李林甫的专权下,整个唐朝开始混乱起来。面对各种社会问题,玄宗毫无改弦更张之意,仍然沉溺于酒色之中,每年十月照例到华清宫去过冬。安禄山为了讨好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得知玄宗要在华清宫新开浴池的时候,立即在范阳以白玉石制成鱼龙凫雁,还有石莲花,置于池中,使玄宗喜悦异常。每到华清宫,杨贵妃姊妹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都陪同前往。她们为了标榜自己的地位,竞为车服,车上“饰以金翠,间以珠玉,一车之费,不下数十万贯”。如果骑马,就竞购名马,“以黄金为衔”,长长的车马队伍,引起广大市民的反感。他们在华清宫都有豪华的住处,生活用费非常惊人。杨国忠说:“某家起于细微,因缘椒房(皇后)之亲,以至于是。吾今未知税驾(归宿)之所,念终不能致令名(美名),要当取乐于富贵耳。” 于是,他更加骄奢淫逸,擅权弄法了。表面的升平,掩盖不了潜在的危机,各种矛盾的不断激化,祸乱已经近在眼前。
玄宗对于朝廷的危机丝毫没有察觉,反而向外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政治腐败与黑暗,调动了将领的贪功求官的欲望。为了挑起战争,并在战争中立功受赏,加官进爵,边镇的很多将领肆意挑衅,使得边境战乱不断,玄宗的好战对此又是火上加油。初期的边境安定局面又被打破了,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唐朝大伤元气。一是西边和吐蕃的关系恶化,开战后互有伤亡,损害了历来的和睦友好关系。二是西南的南诏国。由于边境将领的骄横跋扈,致使本该平息的冲突日益升级,结果唐朝征兵和南诏开战。先后战死、病死的唐兵达二十万之多。
在此情况下杨国忠不知顾全大局,却专心对付自己的唯一政敌—安禄山,他多次向玄宗说安禄山要谋反,还抓捕安禄山的手下。从言论和行为上都刺激安禄山加快了反叛的速度。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个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政治腐败兵力空虚之际,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当时唐代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
天宝十五年(756年),叛军占领东都洛阳,防守首都最后防线潼关的唐将哥舒翰,虽拥有近二十万的军队,但因是临时凑集来的,缺乏战斗力。而唐玄宗和杨国忠对哥舒翰不放心,接连派宦官逼其出兵。结果,哥舒翰在灵宝被安史叛军打败,全军覆没,哥舒翰也做了俘虏。同年六月,叛军长驱直入,攻陷唐都长安。 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玄宗在长安陷落前,仓惶出逃。到马嵬坡(今陕西兴平西),随行的将士发生哗变,杀杨国忠,又逼玄宗缢死杨贵妃。最后逃到成都。太子李亨逃到朔方,在未与玄宗沟通的情况下于灵武宣布登上帝位,即唐肃宗。
肃宗从河西、安西征调了万余名精兵,又调回了河北前线的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北节度使李光弼所部五万军队,灵武一时军威强盛。接着又任命了朝官与将帅,建立了一套新的军事系统,对抗击叛军也作了全面部署。应肃宗之请,回纥也派来精锐骑兵助战。这时又适遇叛军内讧,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部下不服,战斗力也随之削弱,形势急转直下。至德二年(757年),随着安禄山被杀,玄宗由成都返回长安,居兴庆宫(南内),称太上皇。
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已经动摇了唐朝的国本,对于唐朝来说这是最大的一场浩劫,回到长安的唐玄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创造的唐朝江山逐步走向下坡路。居住在兴庆宫的玄宗不再过问政事,但是唐肃宗却担心他夺权,所以就把他身边的亲信都给撤走。最后唐玄宗的老臣到他居住的兴圣宫看望他,唐玄宗心里十分高兴,所以就设宴款待,这也是晚年时期的唐玄宗唯一高兴的事情了,但是他的儿子唐肃宗却怀疑他想要重新夺回帝位,就把前来拜访唐玄宗的老臣们一个一个治罪,并且流放到了外地。从那之后再也没有人敢去看望唐玄宗了。上元元年(760年),宦官李辅国为了立功以固其恩宠,上奏肃宗说:“上皇居兴庆宫,日与外人交通,陈玄礼高力士谋不利于陛下。今六军将士尽灵武勋臣,皆反仄不安,臣晓喻不能解,不敢不以闻。”这年七月,李辅国乘肃宗患病之机,矫诏强行把玄宗迁居西内。在途经夹城时,李辅国又率射生将五百骑,剑拔弩张,气势汹汹地拦住去路。玄宗胆战心惊,几乎坠下马来,幸亏高力士挺身而出,玄宗才安全地迁居甘露殿。事后,肃宗没责怪李辅国,反倒安慰他几句。不几天,玄宗的几个亲信也遭到清洗:高力士以“潜通逆党”的罪名,被流放于巫州;陈玄礼被勒令致仕;玉真公主也出居玉真观。剩下玄宗只身一人,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茕茕独处,形影相吊,好不凄惨。之后,肃宗另选后宫百余人,到西内以备洒扫。到了生命结束的最后两年,唐玄宗身边的人全部都是被监视的,可以说这个名义上的太上皇,忧郁寡欢,晚景十分凄惨。宝应元年农历四月五日(762年5月3日),李隆基驾崩,终年78岁。葬于唐泰陵。玄宗的先勤后奢,最后的凄凉结局,给身居高位者留下了一篇振聋发聩的好教材。
笔者不免为此感叹,诗曰:“开元盛世九州崇,晚景凄凉归泰陵。历史周期催醒梦,兴衰更替响惊钟。只知粉黛霓裳丽,那晓胡人鼙鼓鸣。西望马嵬杨氏泪,至今日夜怨玄宗。”
这里顺便介绍一下有关泰陵的情况:
泰陵地处奉先县东北三十里之金粟山,其地在今蒲城县椿林乡唐陵村西北,泰陵是玄宗亲选的陵址,开元十七年(729年),李隆基谒桥陵至金粟山,见此山有龙盘凤翥之势,谓左右曰:“吾千秋后,宜葬此地。”泰陵规模浩大,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内封地方圆达38公里,设置分内外两城,布局酷似京师长安。现在神道两侧有:华表、天马、鸵鸟、石翁仲、石狮等三十四对石刻。这些石雕刻工细腻,形象逼真,线条流畅,是我国石刻艺术的瑰宝珍品,虽经一千多年风雨侵蚀,基本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唐陵墓石刻的代表。但是也要看到,经过安史之乱,唐朝国力急转直下,几致覆亡。由于陵墓石刻的产生同社会主宰者关系的直接性,它本身既反映着产生时的国力,也博动着统治那个时代的精神力度的脉象。同盛唐作品相比,中唐石刻个体变小,精神魄力在大气磅礴中渐趋平和。但此段时期石刻作品也有一定的发展,比较注意各个物体的比例及生理特点,重于写实,从而给人以亲切真实之感,不少作品保持着很强的生机和气势,其中泰陵翼马体态矫健,英姿飒爽,实为唐陵石刻艺术中的珍品;泰陵翁仲,文臣雍容华贵,武臣勇武剽悍,仍不失大唐风韵,只是那威风凌厉的神态,不象盛唐作品中的侍臣,倨傲天下,旷达不羁。显示了唐代石刻艺术已进入成熟稳定的阶段。





泰陵的陪葬墓在诸陵中是最少的,只有元献杨皇后和宦官高力士,同样反映了玄宗最后的冷落状况。但高力士墓却因出土高力士墓碑而最为有名。其墓在泰陵以南今椿林乡山西村西。高力士本姓冯,名元一,是中国唐代的著名宦官之一,是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的岭南著名军政领袖--冼夫人的第六代孙。祖籍潘州(今广东省高州市),曾祖冯盎、祖父冯智玳、父为冯君衡,曾任潘州刺史。他幼年时入宫,由高延福收为养子,遂改名高力士,深受武则天的爱怜,他不但聪颖、善解人意,而且处事果断谨慎。先后历武则天、睿宗、玄宗、肃宗、代宗等五朝皇帝,亲历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转折过程。在唐玄宗时期,他的地位达到顶点,曾助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他还多次犯颜谏玄宗,遏制安禄山、李林甫、杨国忠的权力与野心。在立嗣问题上,他从安定团结的大局出发,善于借机陈述正确意见,避免了多次宫廷纠纷,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这一切都显示了高力士的雄韬武略,所以他深得玄宗宠信,显赫一时,官拜大将军并内侍监(一品),开了有唐以来宦官不过三品的先例。安史之乱时,在高力士的劝说下,玄宗为了自保,在兴平马嵬坡赐死贵妃杨玉环。
但作为贴身大太监,高则尽职尽忠,晚年为了保护玄宗,被当权宦官李辅国陷害流放至巫州(今湖南黔阳县),后得到赦免,行至郎州龙兴寺(今湖南桃源东)听到玄宗去世的消息后,绝食七日而亡,终年七十三岁。高力士墓自古至今盗扰不断,早期盗洞就有两个。1996年又遭到犯罪分子使用炸药爆破。1999年7月下旬至11月初,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对唐代宦官高力士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出墓道、天井、石门、甬道等。墓道长27米,有长方形天井4个,两道封门,一道石门。石门上刻有龙、凤、蔓草纹,石门后为长3.5米的甬道,底部平铺方砖。墓道和甬道两边壁绘有壁画,破损严重。共出土文物240余件。主要有粉彩俑、陶动物。陶动物的种类有骑马俑、陶俑、陶马、牛、羊、鸡、兔、狗、猪、骆驼等,这些陶俑和动物俑全部上彩、色彩鲜艳。2014年陕西省斥资109万,对高力士墓道进行加固,修筑防护设施,建馆对外开放,其墓道现已修筑台阶加以保护,一个台阶分为三段,两边是木质,中间保留原道用透明玻璃覆盖,下有过洞、天井、石门、甬道和墓室。石门上有一处机关,但是已被盗贼破坏。现在上半部仍为石板所挡,人们进入甬道时还得低头弯腰。墓室内左侧有已碎裂的石床,室内顶上有两处盗洞明显可见。高力士墓的发掘,对研究唐王朝兴衰史和唐代宦官制度、丧葬制度及高力士本人,具有重要意义。高力士一生忠心耿耿,对玄宗不离不弃,生前效忠,死后独陪,真不愧“贤宦”之誉。有了他的陪伴,唐玄宗在落寞的环境中或许能减少一些孤寂。
二零二一年一月十二日
作者简介
冯宝哲,陕西蒲城人,一九三八年一月生。高级经济师,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院士,陕西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渭南市楹联学会原常务副会长,现顾问。《渭南联苑》原主编、编审,蒲城县诗词曲联学会顾问。被授予“秦东联坛十老”、“渭南文化名人”“陕西孙髯翁终身成就奖”等称号。著有《风雨留痕》等书五卷,二百多万字。
编辑:叶子 熊静中 秦本云
美编:惜缘
文字审核:惠玲玲
制作:瀛洲居士
刊头题字:胡兴民
图标制作:旭晓霞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
中华诗经阁总社
荣誉顾问 张文汉 韩春见 熊静中 沈阳 石生 郭仁炳 浬鎏洋 王亚中 秦玉才 周镇添
名誉总社长 王今伟
总社长兼总编 王连社 副总社长 胡乃华 副总编 惠玲玲
总监 蓝天
文化总监 铃龙
中华诗经阁江苏分社社长 泰然 荣誉社长 陈立新
副社长兼总编 辛谷 副总编 汪雯 编审 铃龙
中华诗经阁内蒙古分社社长 夏青海
副社长 牛素梅 主编兼群管 刘东华
中华诗经阁陕西分社社长 惠玲玲
副社长 张培良
总编 李广远 副总编 翟英
中华诗经阁山东分社社长 赵芳香
总编 铃龙
宣传部
部长 刘建荣(河北)
副部长 左福启(河北)明雪琴(河北)
宣委
李宗平 张志国 唐生平 刘莹心 王素香 李绍芝 王杰侠 暴金娈 赵富娥以及所有编辑部成员
诗经部
部长 董杰(河北)
副部长 卢华山(河北)
编委
韩爱华(河北)惠玲玲(陕西)刘书琴(河北)毛恒昌(上海)石富城(重庆)李延军(陕西)杨莹(陕西)彭小毓(陕西)刘德生(陕西)王荣(辽宁)张建民(陕西)(添加中)
楹联部
部长 白公平(河北)
副部长 李彦蓉(河北)
编委
泰然(江苏)邱百灵(甘肃)周富成(江苏)(添加中)
音频部
特邀部长 巧丽(新疆)
部长 于冰(河北)
副部长 骏马(河北)梦露(黑龙江)
编委
香乡(北京) 冬日艳阳(黑龙江) 田浩(天津) 心语心声(山西) 碧海青天(河北) 喜洋洋 英子 张志国(河北)枫叶(宁夏)悠闲(湖北) 山涧红枫 李严 惠玲玲(陕西)冯文静(陕西)刘崇甫(陕西)李民龙(陕西)陈莉(陕西)谢丽(陕西)孙琦(黑龙江)宋淑平(山东)杨海荣(陕西)月儿(黑龙江)李红琴(北京)王秀茹(陕西)杨晓红(陕西)穆涓涓(陕西)默韵(陕西)贾景华(陕西)高晓莉(陕西)凌子(黑龙江)莫莉(陕西)婉清(陕西)张卫静 张颖 孟繁燕(秦皇岛)张晓凤(陕西)谢艳芳(陕西)罗玲珠(陕西)程亚利(陕西)大囡(河北)贞礼(陕西)杨海静(陕西)乔晓莹(陕西)姜雅范(黑龙江)
格律部
部长 翟英(陕西)
副部长 夏青海(内蒙古)刘激扬(河北)
编委
秋禺(江苏)乡音(湖北)孙春梅(河北) 刘淑芬(辽宁) 槐增良(河北)佘正发(湖北)么忠文(北京)白公平(河北) 马到成功(河北)李庆山(河北)李曼秀(河北)郝福生(河北)田永香(广东)孙上舒(黑龙江)娄洪魁(河北)朱建美(江苏)钟家奇(湖南)陈天培(广东)凌远科(广东)冯新民(陕西)(添加中)
词曲赋部
部长 汪雯(江苏)
副部长 文墨冰言 胜利(河北)
编委 周镇添(广东)张永庄 (河北) 李杰猛(湖北)连丙堂(河北)李振汉(辽宁)陈立新(江苏)铃龙(江苏)蒋兴国(江苏)葛君(海南)付胜光(陕西)冯宝哲(陕西)(添加中)
古风部
部长 李元超(河北)
副部长 魏增才(河北)
编委
闫俊山(河北)成俊峰(陕西)唐永恩(上海)李德宛(陕西)(添加中)
新诗部
部长 胡乃华(辽宁)
副部长 张荫成(河北)
编委
杨慧月(湖北) 卢庆学(河北)吴萍(安徽)赵雪梅(吉林)杨永振(北京)邓自然(湖南)赵芳香(陕西)王苍洲(陕西)李耀国(天津)攸春仙(山西)钟家奇(湖南)刘小奇(陕西)许增正(陕西)(添加中)
散文部
部长 莹心(山东)
副部长 李华(河北)
编委
铁裕(云南) 王玉(河南)清风月(河北)王新平(陕西)李东林(陕西)(添加中)冷月(北京)潘远芬(天津)袁占凯(河北)田方芝(山东) 李密林(河北)齐英华(山西)陈新安(陕西)王全峰(陕西)
小说部
部长 贺宝璇(山东)
副部长 张合军(河北)任春铭(山东)
编委
王振伟(吉林)李拴强(陕西)(添加中)
杂文部
部长 熊静中(河北)
副部长 王俊颖(河北)
编委(添加中)
书画部
部长 胡胜利(北京)
副部长 王栓柱(河北)
编委
王春阳(河北) 邢富强(河北)仇建庄(陕西)刘进海(陕西)周继业(陕西)支铁锤(陕西)姚万杰(陕西)许炳荣(陕西)雷鸿飞(陕西)计泽潭(河北)雷百计(陕西)乔永胜(陕西)岳七虎(陕西)田小弟(陕西)毛凯(陕西)齐宝田(山东)卢绪高(山东)冯登厚(陕西)张培良(陕西)贺志明(陕西)潘琦(陕西)徒超(陕西)周君明(陕西)王学艺(陕西)(添加中)
影视部
部长 耿进柱(河北)
副部长 高聪英(河北)
编委
宋闯(黑龙江)许毅斌(陕西)任山泉(陕西)(添加中)
榜书部
部长 胡兴民(陕西)
副部长 郭青凡(陕西)
编委
雨田四郎(陕西) 程引岳(陕西)田德有(陕西)张学印(陕西)赵云斌(陕西)胡玉全(陕西)肖红斌(陕西)陈宏伟(陕西)张培良(陕西)刘进海(陕西)潘琦(陕西)陈兴顺(陕西)齐宝田(山东)
美编部
部长 王彩维(陕西)
副部长 郑翠利(陕西)
编委
婉萍(山东) 王申未(陕西) 梁聪苗(陕西)赵香利(陕西)孟五利(陕西)(添加中)
诗评部
部长 秦本云(湖北)
副部长 宋京平(四川)
评委
刘朝智(陕西)李剑东(黑龙江)刘丰彦(陕西)高润南(陕西)(添加中)
直播部
部长 李海龙(陕西)
编委 李民龙(陕西) 任隽(陕西)
戏曲部
部长 刘奎芬
副部长 刘冬至 孟凡志 李飞
艺术指导 葛建州 孟凡志
部长助理 王俊茹 王焕生
后勤管理 孟凡成
摄像 王建民
编委
陈瑞发 张庆增 罗淑花 罗淑琴 杨双银 崔文秀 王新玲 陈秀峰 蔡香梅 刘秀清 毕站稳 汤富花 刘永清 邓春兰 刘铁桥 刘香平 孔维华 王福利 李凤霞 张凤霞 方明 裘艳华
中华诗经阁——传播诗经文化,弘扬正能量,以公益为宗旨,以奉献为准绳。诸子因兴趣爱好而志同,因传统文化而道合。期待国内外才子佳人入驻,尽情展示您的风采!
温馨提示:投稿、荐稿、组稿、音频配制、赞赏、点赞、留言、转发、推介等均属友情体现!衷心感谢!
【免责声明】
1、本平台基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发布链接,但并不意味着支持赞同所有诗、文的观点和态度,并不意味着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并不意味着文体文本合格或合乎要求。诗、文是否原创,无法考证,坚持奉行文责自负之原则。
2、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下载、或以其他形式复制、使用本平台链接图片等,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本平台所采用的音频图片等,如有不妥,请及时通知予以删除。如无意中侵犯了某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平台将立即删除。
4、本平台对于涉及政治、文化、权益等一切责任概不承担,均由相关作者或单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