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至真的境界是追寻不求
文/ 铁裕
诗云:
行好事不求人见,存良心只有天知。
世事无求唯自爱,人生难得是相知。
人活着,谁不会追寻,谁又不会有所求?总之,求人、求婚、求知、求助、求救、求进、求爱、求生、求学、求信、求医、求功、求名、求学,求财、求言、求雨、求心……
一个“求”字,求出了世间万象、世态炎凉;求出了人情冷暖,人生百味;求出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生存的艰辛苦磨;求出了人的猥琐与软弱,人心的变味与无奈;求出了世事的繁复与色彩的斑斓;求去了骨气与志气;求来了懦弱与卑微;求去了自强与自爱,求来了厚颜与奴性。
诗云: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书藏应满三千卷,人品当居第一流。
此诗说明,不求才有人品,不求才有傲气,不求才有自尊。然而,谁不求人呢?世间没有万事不求人的超人、高人、神人。不求,并是一样事都不做,而是不要过分依赖,过分贪婪,过分奢求。如果都去求人,事事都想依赖,那么,我们还讲什么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自信?

蕅益大师说:“佛祖圣贤,未有不以逆境为大炉鞲者。美玉不琢不成器,顽金不煅不致精,钟不击不鸣,刀不磨不利”。
人活在这世间,总会有许多的苦不得不吃,总有些难走的路不得不走,总有一些事情不得不去求人。有许多我们不愿面对的事物,如果遇到了,不用逃避,无需抱怨,也不必伤心。
因为许多事情,我们必须面对,甚至必须化解。那么,不妨以一种坦然的心面对,以平常的心体会,以无为的心处世。也许,又会是另一番滋味,另一种心境。
人活着,不可能不求。但要求得有价值,求得安心。正如有句家训说的:“不求人知但求天知,不求同俗但求同理”。
我们不求大富大贵,但求身体健康无病;
我们不求地位显赫,但求一生都得安宁;
我们不求有多聪明,但就不真糊涂就行;
我们不求寿比南山,但求平安渡过一生;
我们不求权力高端,但求天天能够开心;
我们不求人上为人,但求人中能够做人;
我们不求活得完美,但求少有缺点就成;
我们不求人的赏识,但求别人能够尊敬。
我们行走于红尘陌上,不求功名,不盼利禄,但求无怨无悔;我们不求浮华,不重权贵,但求安身立命;我们不求风风火火,但求堂堂正正;我们不求高高在上,但求坦坦荡荡;我们不求坐拥金山,但求自在安详;我们不求能言善辩,口若悬火,但求其言也善,其心也真。
人若不求,则会了悟生命,倾听心声;
人若不贪,则会少了烦恼,长夜安稳。
佛云:“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如何无我无相,无欲无求”?
既知岁月已远去,何苦去求那镜花水月?
既知宁静可致远,何苦淡泊中又求功名?
既知世事的纷攘,何不学曾子三省吾身?
何谓人生的成熟?那就是在无为中惜福,在无我中淡名。

红尘三千丈,有人求的是荣华富贵;有人盼的是世间令人倾倒的权柄;有人念的是行走在山水之间;而有人求的是内心的丰盈。
只因不求,才懂得:命由己造,相由心生;
只因不贪,才知道:宁静是美,平淡是真;
只因不念,才发现:一切为法,似梦幻影;
只因不邪,才相信:心与万物,皆有感应。
如果心不贪婪,就会知道:“处世不比邀功,无过便是功”;
如果不去寻求,就会相信:“与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如果不求狂妄,就会做到:“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
如果不求虚荣,就会懂得:“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如果不求霸道,就能做到:“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
如果不求圆滑,就会明白:“君子与其达练,不如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如果不求享受,也就会醒悟:“一苦一乐相磨,练极而成福者”。
人生的至境,就是不求是求,不争是争。能够追寻不求,则可贪心为清心、恶心为善心、淫心为净心。就能够做到:诸恶可除,能奉善而行。
2023年9月13日。


作者简介: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
系《散文阅读》专栏作家,《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仙泉文艺》等多家平台的特邀作家。
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工人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中国青年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作家驿站》、《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名家访谈》、《一点资讯》、《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中国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社》、《湖南写作》等报刊、杂志、平台发表诗文五千多篇、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