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辽文化名人录之二十一:
2017年4月,季亚春被双辽市老年书画研究会选为常务理事绝非易事,即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对他多年来对小篆书法艺术的研习与揣摩,终于有了“定论”。
今年69岁的季亚春,1954年8月24日出生于吉林省双辽县郑家屯镇。1972年季亚春高中毕业以后,于同年12月参军入伍,服役于辽宁省锦州市81753部队。1976年6月19日复原回到双辽县。
复原以后,季亚春被双辽县委组织部抽调参加整党工作。1979年7月被安排到双辽县人民法院工作。先后担任过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和经济庭副庭长、执行庭副庭长、法警大队政委。
2014年季亚春退休以后,来到双辽市老年大学,在双辽文化名人谷庆山指导下,正式学习小篆书法;同年8月,被双辽市法学会聘为郑家屯街东华社区法律咨询服务站站长。
作为军人出身的人民法官季亚春,无有诸如打麻将等不良嗜好,工作之余,他把自己的雅趣定位在研习揣摩小篆书法上。无论是在双休日,还是节假日,他总是乐此不疲,从不间断。有的亲友见了戏谑道:“亚春啊,就你这两下子,还能成为书法家啊?”季亚春听了不以为然,他觉得,爱好书法,不等于要当书法家;有了这种雅趣,可能要比当上什么“家”要开心惬意得多。这也许是很多把自己的爱好与兴趣锁定在孤寂清冷的翰墨里的缘故吧。
季亚春的爱人陈玉芹非常支持他的业余爱好,在不太宽敞的居室里专门给他腾出一块地儿做“工作室”。陈玉芹半夜起床,给正在埋头练习书法的丈夫续上一杯热茶,这是他们家经常上演的生活小夜曲。
季亚春非常谦虚,自忖无师难以自通,捷径在于法古。季亚春基本做到了。为了使自己的爱好不离谱、有规则,他购买了许多篆书典籍和篆书专用字典,同时,还先后涉猎了许多古今篆书大家的传世之作,从中汲取古风流韵,模拟笔势收放。
季亚春经常与双辽市著名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在一起切磋书法艺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自己的小篆书断提高,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他的小篆书法,整体流畅,婉转秀美,简拙而不失古朴,匀称而富有别致。2012年他所创作的篆书作品被四平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优秀作品并展出;2013年1月30日他所创作的硬笔篆书作品在双辽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举办的“金蛇献瑞”迎春书画展中荣获二等奖。2017年《松风》第二期“翰墨飘香”又选登了他两幅小篆书法作品,与众多书画名家联袂亮相、比肩风流。2018年加入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
书道幽远,学无尽头。季亚春的小篆艺术虽然还算不得突出上乘,也谈不上业有专攻,但是,作为一种生活雅好而成为晚年兴趣追求,应该说还是值得称道的。现在,季亚春的小篆书法已经小有名气。2021年7月,他的小篆书法作品“浩然正气”被一马树森林公园镌刻在景区内的草坪巨石上;庆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他书写的“奋进新时代,永远跟党走”小篆作品,通全市众多书画作品一同展示公众;他的另外一幅作品“圣人之道,为而不争”2023年参加双辽市文联举办的“翰墨迎春”书画展,受到广大书画爱好者一致好评。
正所谓,功成名就有早晚,勤奋耕耘获金秋。
2023年9月12日
宋今声,现为双辽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名誉主席,双辽市玻璃山镇关工委副主任,中华辞赋社会员,中国法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文章多次在《四平日报》《城市晚报》《延边晨报》《吉林日报》《吉林银行业》《东北金融》《春风》《今天》《浪淘沙》《金融博览》《中国征信》《中国信合》《农村金融时报》《中华合作时报》《中国火炬》《中国纪检监察报》《人民法院报》《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国新农村》《中华辞赋》《中华诗词》《中国现代诗歌》《速读》等省内外数十家报刊发表,已经出版《增年录》、《百赋集》等个人文集四种。创作经历和收获,2014年被收录《文化吉林·双辽卷》。散文《那年冬雪乍化时》被收入吉林省作家协会编辑出版的《吉林农民作家作品选》2018年卷。辞赋作品先后被国内多家报刊媒体采用,部分获奖。2018年现代辞赋《陶然赋》被选入中华辞赋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当代辞赋名家作品精选》另有多篇文章发表《辽河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