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在王祥麟先生百年诞忌之际
何鸿东
王祥麟先生(1923-1991),字仁瑞。甘肃省首批特级教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家,四十年如一日,在甘谷从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实践和总结。他从全省全国各地大量地引进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设计,并向兄弟学校推广具有甘谷特色的教学模式,他对甘谷教育大县的建设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今年九月是王祥麟先生百年诞辰,特写此文纪念他。
甘谷古称“冀”,为全国县治肇始之地,建县已2700多年,位于陇右甘肃省东南部,渭河上游,是全省教育大县。先后荣获“全国辣椒之乡”“中国苹果之乡”“中国花椒之乡”“全国武术之乡”。甘谷磐安毛家坪是秦人的重要发祥地,于公元前688年置县,有“华夏第一县”之美誉,是孔子七十二贤人石作蜀、蜀汉大将军姜维、清翰林院侍读学士巩建丰、晚清关西孔子王权等名人先贤的生息之地。县内辣椒、麻鞋、花椒、脊兽、木雕、剪纸等特色旅游商品蓬勃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甘谷县全民重视教育蔚然成风,高中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幼儿教育、民办教育、特殊教育整体均衡发展,教育体系较为完善。教育水平多年处于全省和全市前列,高考连续20多年蝉联陇右和天水市第一,特别是高中教育已成为甘谷县和甘谷一张响亮的名片,甘谷教育已由教育大县稳步迈进了教育强县。在全县教育大踏步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回想起多少年来为甘谷教育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著名教育家和学者。何鸿基,马建元,王兰轩,安固邦,雒翼,谢健行等,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王祥麟先生,今年是王祥麟先生百年诞辰,特写此文纪念他,纪念他爱国爱民爱家乡的赤子之心,纪念他四十年如一日对甘谷教育桃李满天下的贡献。
王祥麟先生1923年9月18日出生在甘谷县金川乡董家坪村一个书香门第家庭。1934年至1948年先后在盘安小学,甘谷县初级中学、天水中学和前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求学。1948年8月至1971年3月,在甘谷一中(原甘谷中学)任教。1971年4月至1978年6月在甘谷四中(原盘安安中学)任教。1978年7月重返甘谷一中,先后任甘谷一中教导主任、副校长。王祥麟同志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任民盟甘谷总支部主任委员、天水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担任甘谷县政协委员会一至六届副主席,政协天水市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甘肃省第六届人大代表。
我没有见过王老,他是我父亲的老师,但当我看到了他在甘谷一中校园里的的每一张照片时,我立刻就知道我认识他。他的笑容,和蔼可亲,充满了春天般阳光的温暖。看得出,王老师带有典型的中国老一辈民国时期学者那种彬彬有礼,儒雅谦和的气质,他是一个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的人。他站在讲台之上,神情是那么自然,那么舒畅,与那里的学生娃娃浑然一体。
2023年夏天,我接到王老的学生杨正武老师的的委托:“何书记好, 有一事相求,你了解王祥麟老师吗,王老师是你父亲当年盘安中学时的老师,今年是王老师诞辰100周年,敬请你了解后于百忙中用你的聪明才智帮助你父亲为纪念王老师百年诞辰写一篇怀念文章好吗”。
接过这个重任,我担心我的文化水平和写作功底太低,不能深刻反映王老的卓越贡献和伟大人格魅力,我便各方打听和询问王老的人生履历和动人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钟情文字书法的至交村医裴顺权先生为王老百年诞辰写诗一首,不知我的理解是否到位。
先贤仁瑞先生诞辰100周年感作
(1923/09/18-2023/09/18)
裴顺权
先贤仁厚世称怜,生忌正逢一百年。
银粉瘦神挥墨海,朱毫躬影育书田。
爱论五典辞章古,忍释三坟桃李连。
且看家山蛇果妙,后昆仰读锦华篇。
这首诗首联主要讲王祥麟老师诞辰百年之时,他的仁厚让世人怀念热爱。颔联是说王老一生当老师瘦而精神,教书育人,用粉笔毛笔书写了自己的一生。颈联是说他爱读书,喜欢谈论四书五经古诗词经典,向学生解释三坟五典之类的经典。尾联是说家乡金川蛇果丰收的时候,后辈门生仰望纪念老师的锦绣文章和师德风范。
我拜访过他的许多学生和朋友,从他的家人那里慢慢了解他的生平和为人,我也去过他工作了近四十年的一中和四中校园,结识了当年那里的老师同学和朋友。机缘巧在2019年4月,因工作关系,我奉调到金川片区工作,主要负责董家坪村和南坡寺村村务片务,在空心房屋拆除工作之余,我去了王老的老宅子,村上负责人和村里亲房邻居讲解了王老,解放前民国时期村里出的大学生王老和董坪五壁的故事。乡人说起,眼泪汪汪,好人一大门,走的都太早了,太可惜了。
1981年王老师首批被评为全省特级教师(小教13人,中教5人)赴京学习考察时合了影,后排左2为王老师,现在成了甘谷首批特级教师的珍贵影像了。1985年甘谷一中建校60周年时王老师以副校长身份出席活动并讲话。1991年心存感恩之心的磐安中学高72届同学为王老祝寿,老师瘫痪三年多,祝寿后6天王老逝世。这些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弟子对于老师教导之情可昭日月!在老师最后的日子,送老师最后一程,不枉师生一场。由于房间小,同学们分批和王老见面,男生竟泪目说不出一句话来,女生竟忍不住哭出声来。原本王老师说好一定要坐轮椅亲临同学们南岭宾馆聚会现场的……珍贵的人生旅途难免不留下遗憾和残缺。
在和学生临别之际,王老赠磐安中学高七二届毕业同学:“几度年华教坛寄寓低唱磐中喜兰芽带露莲萼染雨葵花向东竹翠成丛治铸丹心追踪文苑沐浴朝阳伴劲松回首望怅万千底事烟水濛濛。将行意绪重重看气象峥嵘岁月新庆虔拜工农接受教育德才苦炼破私立公美化江山科研革命烂漫山花一片红君须记抱雄文四卷杨柳春风。”
王老留言,家国情怀溢于言表,王老的一生可谓坎坷多曲,民国时期培养,建国开始从教,文革年代坚守,改革开放后返城。自古仁者赠言,本责成砥砺之旨;格言座右,亦观善规过之铭。斯录承诸师长及陇佑名师流慷慨赠嘉言,能不谓为盛事乎?彼等或勖勉以作人处世,或贵成以重道尊业,均蔼蔼乎吉人之语,朗朗乎仁者之言。三十年前逝者前辈尚能如此,生在二十一世纪新时代的我辈,岂能不为之王老开创的事业继续奋斗。
1948年,王老大学毕业时,原西北师院曾让其留校任教,先生为了家乡教育人才的培养,婉拒回乡布坛执教。王老教过的学生走向海内外和大江南北各条战线,也有学成归来,继续先生所继续的教育事业。他皓首穷经、潜心育人的诲人不倦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走上讲台的甘谷年经教师。他身居晒室,一生清贫,却情系家乡、心牵国运,这是一位知识分子的无私忠诚。他终身从教,蜚声陇佑。滋兰树蕙,桃李天下!平常他躲在办公室里,他也会津津有味地和学生们研学和读书。当年在一中求学的先生首届学生张克让老先生回忆说:“当时的甘谷中学,老师都是很有经验的长者和专家,王老刚从省城西北师院毕业而来,是最年青的了。对于语文教育教学,当然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语文语文,文本于语,出口成章,下笔为文。”语文教学,老师要及时备课,学生要善于积累,苦于练习,乐于写作。既要语言出众,锻炼好口才,也要把文章做足做深做够。他深爱着祖国,深爱着教育,深爱着学校,更深爱着学生。正是这种崇高之爱,支撑着他,激励着他始终如一、激情饱满地站立讲台教育后学,即使他在最艰难的岁月里,也充满着活力,从不萎靡困顿。王老不计个人得失,以盟员和政协副主席的身份,为甘谷经济快速发展,为国家繁荣昌盛,积极献言献策,勤奋工作,辛劳一生。
正如原一中校长王贵子先生所言:“有大爱就有教育,有责任感就一定能办好教育。这就是先生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王样鳞”三字,曾经是甘谷一中的品牌,是甘谷教有界的一张无形的名片。在经过三十年的积淀、升华,今天已凝聚为甘谷教育界的教师之魂。”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王老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年了,今年也是先生百年诞辰。我们深知,民族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提高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甘谷自古崇文重教,是全省文化大县、教育大县。在王老师魂感召下,全县教师队伍正在树立“躬耕教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志向和抱负,正在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践行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当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如今王老精神影响的甘谷广大学子志存高远、感恩奋进,书写“强国有我”的精彩篇章。王老曾说:“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国家的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身担当。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如今国家继续推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教师是根本。建设全省教育强县,树立“人才第一、教育为先”的理念,就是要一如既往坚持和发扬好王老“王祥麟精神”,关心支持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支持、积蓄更强后劲。
甘谷教育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正是因为一辈又一辈像先生一样献身教育,从不言弃的教育届领导和教师,是他们用自己的知识、智慧、心血,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甘谷子弟,也为我们后来者铺展了继续大踏步前行的道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只有秉承王老遗风,弘扬光大他热爱祖国、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美德,维承他学而不厌、海人不倦的敬业精神,才不负王老对我们的厚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多更好地培养甘谷学子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用之才,这也许就是对王老最好的纪念。
走进王老,我们告慰尊敬的王祥麟老师的在天之灵,真正让我认识了一个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无畏王老夫子。
作者简介
何鸿东,男,汉族,生于1982年5月,籍贯:甘肃甘谷人,生于甘肃甘谷,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天津师范大学法学专业毕业,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在甘肃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研究生班学习。
2011年11月在甘谷县磐安镇人民政府参加工作
2013、2014、2016、2017先后获得磐安镇先进工作者,2017年获得磐安镇优秀共产党员.
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调任甘谷县磐安镇南坡寺村党支部书记,主持党支部全面工作。2020年3月兼任金川片副片长。
2019年6月获得甘谷县2018年度全县脱贫攻坚先进工作者。
2020年6月至今,任磐安镇裴家坪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主持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全面工作。兼任磐安镇西北片副片长。
2021年6月获得“天水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21年9月赴天津参加甘肃省甘谷县2021年东西部协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
编辑:叶子 莹心
美编:惜缘
文字审核:惠玲玲
制作:瀛洲居士
刊头题字:胡兴民
图标制作:旭晓霞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
中华诗经阁总社
荣誉顾问 张文汉 韩春见 熊静中 沈阳 石生 郭仁炳 浬鎏洋 王亚中 秦玉才 周镇添
名誉总社长 王今伟
总社长兼总编 王连社 副总社长 胡乃华 副总编 惠玲玲
总监 蓝天
文化总监 铃龙
中华诗经阁江苏分社社长 泰然 荣誉社长 陈立新
副社长兼总编 辛谷 副总编 汪雯 编审 铃龙
中华诗经阁内蒙古分社社长 夏青海
副社长 牛素梅 主编兼群管 刘东华
中华诗经阁陕西分社社长 惠玲玲
副社长 张培良
总编 李广远 副总编 翟英
中华诗经阁山东分社社长 赵芳香
总编 铃龙
宣传部
部长 刘建荣(河北)
副部长 左福启(河北)明雪琴(河北)
宣委
李宗平 张志国 唐生平 刘莹心 王素香 李绍芝 王杰侠 暴金娈 赵富娥以及所有编辑部成员
诗经部
部长 董杰(河北)
副部长 卢华山(河北)
编委
韩爱华(河北)惠玲玲(陕西)刘书琴(河北)毛恒昌(上海)石富城(重庆)李延军(陕西)杨莹(陕西)彭小毓(陕西)刘德生(陕西)王荣(辽宁)张建民(陕西)(添加中)
楹联部
部长 白公平(河北)
副部长 李彦蓉(河北)
编委
泰然(江苏)邱百灵(甘肃)周富成(江苏)(添加中)
音频部
特邀部长 巧丽(新疆)
部长 于冰(河北)
副部长 骏马(河北)梦露(黑龙江)
编委
香乡(北京) 冬日艳阳(黑龙江) 田浩(天津) 心语心声(山西) 碧海青天(河北) 喜洋洋 英子 张志国(河北)枫叶(宁夏)悠闲(湖北) 山涧红枫 李严 惠玲玲(陕西)冯文静(陕西)刘崇甫(陕西)李民龙(陕西)陈莉(陕西)谢丽(陕西)孙琦(黑龙江)宋淑平(山东)杨海荣(陕西)月儿(黑龙江)李红琴(北京)王秀茹(陕西)杨晓红(陕西)穆涓涓(陕西)默韵(陕西)贾景华(陕西)高晓莉(陕西)凌子(黑龙江)莫莉(陕西)婉清(陕西)张卫静 张颖 孟繁燕(秦皇岛)张晓凤(陕西)谢艳芳(陕西)罗玲珠(陕西)程亚利(陕西)大囡(河北)贞礼(陕西)杨海静(陕西)乔晓莹(陕西)姜雅范(黑龙江)
格律部
部长 翟英(陕西)
副部长 夏青海(内蒙古)刘激扬(河北)
编委
秋禺(江苏)乡音(湖北)孙春梅(河北) 刘淑芬(辽宁) 槐增良(河北)佘正发(湖北)么忠文(北京)白公平(河北) 马到成功(河北)李庆山(河北)李曼秀(河北)郝福生(河北)田永香(广东)孙上舒(黑龙江)娄洪魁(河北)朱建美(江苏)钟家奇(湖南)陈天培(广东)凌远科(广东)冯新民(陕西)(添加中)
词曲赋部
部长 汪雯(江苏)
副部长 文墨冰言 胜利(河北)
编委 周镇添(广东)张永庄 (河北) 李杰猛(湖北)连丙堂(河北)李振汉(辽宁)陈立新(江苏)铃龙(江苏)蒋兴国(江苏)葛君(海南)付胜光(陕西)冯宝哲(陕西)(添加中)
古风部
部长 李元超(河北)
副部长 魏增才(河北)
编委
闫俊山(河北)成俊峰(陕西)唐永恩(上海)李德宛(陕西)(添加中)
新诗部
部长 胡乃华(辽宁)
副部长 张荫成(河北)
编委
杨慧月(湖北) 卢庆学(河北)吴萍(安徽)赵雪梅(吉林)杨永振(北京)邓自然(湖南)赵芳香(陕西)王苍洲(陕西)李耀国(天津)攸春仙(山西)钟家奇(湖南)刘小奇(陕西)许增正(陕西)(添加中)
散文部
部长 莹心(山东)
副部长 李华(河北)
编委
铁裕(云南) 王玉(河南)清风月(河北)王新平(陕西)李东林(陕西)(添加中)冷月(北京)潘远芬(天津)袁占凯(河北)田方芝(山东) 李密林(河北)齐英华(山西)陈新安(陕西)王全峰(陕西)
小说部
部长 贺宝璇(山东)
副部长 张合军(河北)任春铭(山东)
编委
王振伟(吉林)李拴强(陕西)(添加中)
杂文部
部长 熊静中(河北)
副部长 王俊颖(河北)
编委(添加中)
书画部
部长 胡胜利(北京)
副部长 王栓柱(河北)
编委
王春阳(河北) 邢富强(河北)仇建庄(陕西)刘进海(陕西)周继业(陕西)支铁锤(陕西)姚万杰(陕西)许炳荣(陕西)雷鸿飞(陕西)计泽潭(河北)雷百计(陕西)乔永胜(陕西)岳七虎(陕西)田小弟(陕西)毛凯(陕西)齐宝田(山东)卢绪高(山东)冯登厚(陕西)张培良(陕西)贺志明(陕西)潘琦(陕西)徒超(陕西)周君明(陕西)王学艺(陕西)(添加中)
影视部
部长 耿进柱(河北)
副部长 高聪英(河北)
编委
宋闯(黑龙江)许毅斌(陕西)任山泉(陕西)(添加中)
榜书部
部长 胡兴民(陕西)
副部长 郭青凡(陕西)
编委
雨田四郎(陕西) 程引岳(陕西)田德有(陕西)张学印(陕西)赵云斌(陕西)胡玉全(陕西)肖红斌(陕西)陈宏伟(陕西)张培良(陕西)刘进海(陕西)潘琦(陕西)陈兴顺(陕西)齐宝田(山东)
美编部
部长 王彩维(陕西)
副部长 郑翠利(陕西)
编委
婉萍(山东) 王申未(陕西) 梁聪苗(陕西)赵香利(陕西)孟五利(陕西)(添加中)
诗评部
部长 秦本云(湖北)
副部长 宋京平(四川)
评委
刘朝智(陕西)李剑东(黑龙江)刘丰彦(陕西)高润南(陕西)(添加中)
直播部
部长 李海龙(陕西)
编委 李民龙(陕西) 任隽(陕西)
戏曲部
部长 刘奎芬
副部长 刘冬至 孟凡志 李飞
艺术指导 葛建州 孟凡志
部长助理 王俊茹 王焕生
后勤管理 孟凡成
摄像 王建民
编委
陈瑞发 张庆增 罗淑花 罗淑琴 杨双银 崔文秀 王新玲 陈秀峰 蔡香梅 刘秀清 毕站稳 汤富花 刘永清 邓春兰 刘铁桥 刘香平 孔维华 王福利 李凤霞 张凤霞 方明 裘艳华
中华诗经阁——传播诗经文化,弘扬正能量,以公益为宗旨,以奉献为准绳。诸子因兴趣爱好而志同,因传统文化而道合。期待国内外才子佳人入驻,尽情展示您的风采!
温馨提示:投稿、荐稿、组稿、音频配制、赞赏、点赞、留言、转发、推介等均属友情体现!衷心感谢!
【免责声明】
1、本平台基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发布链接,但并不意味着支持赞同所有诗、文的观点和态度,并不意味着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并不意味着文体文本合格或合乎要求。诗、文是否原创,无法考证,坚持奉行文责自负之原则。
2、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下载、或以其他形式复制、使用本平台链接图片等,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本平台所采用的音频图片等,如有不妥,请及时通知予以删除。如无意中侵犯了某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平台将立即删除。
4、本平台对于涉及政治、文化、权益等一切责任概不承担,均由相关作者或单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