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形象灵魂的透析及思考
黄显宇
缪荣株先生发表在2020年第二期《今古传奇》上的长篇小说,《银行风云》,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小说。
《银行风云》展露了江边县人民银行(以下简称“江行”)行长郑刚立党为公和以副行长傅六八,江淮市人民银行副行长邱木中、行长王古泽为团伙以权谋私的人事上的系列矛盾,同时更展露了垂直(条条) 和地方(块块) 的体制上的系列矛盾。这两大系列的矛盾,就是两面多棱镜,从不同角度折射和裸露了矛盾纷争中诸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灵魂深处的真实面目。
古人云: 人之初,性本善。邓小平说得更周全,他说“制度好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为了便于识别,我们不妨从人性的角度分门别类,对号入座,先给他们一一贴上一个标签:郑刚,君子; 傅六八,渣子;邱木中,痞子;王古泽,棍子;金长山,柱子;扬帆县长,汉子;王书记,油子;洪峰书记,搂子;姬媛瑗,戏子。
郑刚,君子。跟他的名字一样,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刚正不阿、宽宏大量的君子,更是一个立党为公,守正创新的实干家。
是他,不辞劳苦,风尘仆仆,前往大西北拆借资金;
是他,遵照县政府的指示,千方百计,帮助筹办信用社;
还是他,在金融权威刊物上大胆提出,《强化县级人民银行调控职能的几点意见》,大力宣传《县级人民银行应该大有作为》,全力宣传《县级人民银行应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发辉作用》。《大江金融》主编江城称赞“ 这是人民银行发展的三部曲”,并力推在江边县人行召开东南区几个省市的研讨会。
而上述累累硕果,都是郑刚突破傅六八、邱木中、王古泽一伙时时刁难事事围困中取得的。
郑刚,就是这样一个不忘初心,立党为公的好干部,一个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实干家,也是一个任劳任怨宽宏大量而又刚正不阿的正人君子。
傅六八,渣子。这个江边县人行的副行长,对改革是一肚子牢骚,只有一条举双手赞成,玩女人比过去方便多了。瞧,他在乡下跟邻居寡妇胡搞,搞出了一个“四只脚””的丑闻,还跟城里贾妃妃这个烂透了的破鞋勾搭,搭出了一个众人捉奸的闹剧。就是这个不知羞耻的淫棍,还总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当一把手的机会,总是费尽心机,跟郑刚作对。以致被他弄得“ 处处被动” 的邱木中,都怨他“三天两头跑市行,打小报告,反映的情况又不实”。
这就是傅六八,一个权迷心窍,利欲熏心的不可救药的渣男。
邱木中,痞子。这是一个仅有小学文化、被国民党抓壮丁,又两度从台湾逃回大陆的丘八痞子。不知怎么在神通广大的破鞋小姨子贾妃妃的神奇运作下,竟然混进了党内,还一路从江边县人行的行长,混上了江淮市人民银行的副行长。其实,他跟傅六八就是一根藤上的两只蚂蚱。傅六八野心膨胀,要争权,他欲壑难填,要夺利,他们就这样上蹿下跳,穿起了连裆裤,捆绑到了一起。文革期间,为了避免批斗,他竟脱得一丝不挂,吓得女红卫兵们落荒而退。日常相好的女人接二连三,人称“ B串子” 。身为市行副行长,到江边县喝酒时在他玩得好的金融朋友面前公然声称“县人民银行有个屌权!” 然而,他却偏偏要把“江行”当成他三亲六姑发家致富的摇钱树,死皮赖脸地要把他大字不识一箩、徐娘半老的女儿和农民女婿,再加上两个二十来岁的外孙女,安插进“江行” ,这理所当然地遭到了郑刚的抵制。于是,他便死心塌地跟傅六八勾结在一起,打击报复,欲置郑刚于死地。
既唯利是图,又玩弄权术,既不务正业,更品质恶劣,这就是痞子邱木中。
王古泽,棍子。这个抗日的老干部,作为江淮市人行的行长,竟然说他“ 这辈子怕看不到中央银行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了”。这跟邱木中所说的“县人民银行有个屌权”如出一辙。让这两个对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金融主管部门,都完全失去信念的尸位素餐者,掌管银行工作,实在是黑色的幽默和悲哀,人们又怎能指望他们干出什么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好名堂呢?事实上,他的一言一行都证明,他就是一个靠吃老本的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者。对郑刚守正创新的一系列金融措施,他都一窍不通,只是听信邱木中的胡说八道。郑刚当面据理力争,这就伤害了他从来没有人敢伤害他的唯我独尊的面子。因此,明知郑刚是个有干劲有作为的好同志,为了保全自己面子,也要伙同邱木中,傅六八,坚决把郑刚扳倒。
王古泽,就是这样用他的独断独行的蛮横,坐实了他就是一个大搞霸道,不讲公道的整人的棍子。
在郑刚立党为公和傅六八、邱木中和王古泽一伙以权谋私的斗争中,作为江边县人民银行所在的江边县县委县政府的一班人,也都毫无例外地或主动,或被动,被卷入到这场事关“江行”金融改革创新的大潮中,触及自己的灵魂,亮出自己的本真。
县委县政府这一班人,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各取所需,披上了地方保护主义的外衣,装点自己。
县委副书记金长山,柱子。他堪称是郑刚唯一最信赖也是最靠得住的中流砥柱。

他眼中看到的是:郑刚,是,就是是;傅六八,非,就是非,泾渭分明,坚持原则。不像王书记那样混淆是非,放弃原则,更不像洪峰书记那样颠倒黑白,践踏原则。
他心中装着的是:坚持党性,坚持原则,坚持公道。
所以,每当郑刚遭到傅六八一伙打击排挤的关健时刻,他都能旗帜鲜明地支持郑刚;
所以,他能不厌其烦地在长达三个小时中,耐心向省行调查组反映真实情况;
所以,他能当着洪峰书记的面,针锋相对地指出:为了顾全王古泽的面子,宁肯让郑刚受委屈,这样会伤害干部。
尤为感人的是,他坚定支持郑刚向省里告状,告得成更好,告不成,当局长。
金长山,作为郑刚值得信赖的中流砥柱,就是这样一位讲党性,讲原则,讲公道的好书记,一位有责任,有担当,有正气的好公仆。
县长杨帆,汉子。这是一位带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汉子。他说,我们既要说北京话,又要说地方话。又说:银行吃的是江边县的饭,喝的是江边县的水,顶的是江边县的天,如何为江边县办实事,人行要开明。
言为心声。身为党的一名干部,杨帆理所当然地把说“北京话”的大局装在心中。同时,身为一县之长,他没有忘掉自己也是吃的江边县的饭,喝的是江边县的水,顶的也是江边县的天。由是,他对江边县也就具有了一种下意识的感恩和服务意识,一种下意识的“ 又要说地方话”的地方保护主义。
地方保护主义,或者说本位主义,具有两面属性:为私,可以当着眼下为官和日后升迁积攒本钱;为公,就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联系他对郑刚的评价与金长山副书记基本一致,特别是北京某媒体记者丁一准备向省委政法委书记转发郑刚上告材料,竟被副县长姬媛媛假公济私,无端阻断。杨帆却明确支持转发。
这就证明,杨帆不失为是一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好县长,一位不忘初心,求真求实的好汉子。
县委王书记,油子。给王书记贴上“ 油子”的标签,似乎有失恭谨,也不十分贴切,只是在一时还找不到精确的词语取而代之的情况下,说他是一位表里不一油头滑脑的地方保护主义者好像八九不离十,也不太离谱。有例为证:
表面上:对于央行调控文件要不要下发,既说北京话,又说地方话的杨帆县长拿不定主张,转请王书记定夺。王书记毕竟是“ 油” 走官场的老手,不发,这是北京话,岂不是吃不了兜着走!他不加思索,就一锤定音,照发!好啊!顾全大局嘛!岂料,这只不过是官场上油走老手玩的遮人耳目堂而皇之的把戏罢了。
骨子里:他竟在20多位局长参加的会议上,当面对刚上任一个月的郑刚说,“上面银行不要你当行长,你到政府这边来当局长”。这跟金长山副书记所说的“告得成,更好,告不成当局长” 本质上完全不同。金长山是坚持原则,支持郑刚上告,告不成才保护性的让他当局长。而王书记则不同,他迫不及待规劝板凳还未坐热的郑刚不要你当行长,干脆到政府这边来当局长,这明摆着是在放弃原则,以退为进。退的是郑刚,进的是他王书记自己:一是只唯上,不抗上,明哲保身,稳住当下官本位,二是一旦搬掉“说北京话”的郑刚这块绊脚石,自己就好得心应手地推行“东房不亮西房亮,西房不亮中间开天窗”,放开手脚大搞地方保护主义。显然,这跟杨帆县长把地方保护主义当成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和担当,又是根本不同。他的目的说白了,就是把地方保护主义既当成当下保护官本位的护身符,又当成日后步步高升的敲门砖。

因此,这位王书记充其量也就是一位披着地方保护主义外衣的非典型的官本位主义者。
洪峰书记,搂子。人们常说,听其言,欢其行。我之所以把洪峰书记定性为德不配位的官场上一个搂子,并非夸大其词,毫无根据。
不信,先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他说:傅六八的经济问题查出来,或者调动他的工作,王古泽的面子往哪儿搁?现在银行干部垂直管哩,我们有什么办法?郑刚委屈事小,得罪了财神菩萨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字里行间反复强调的无非是宁肯让郑刚受委屈,甚至宁肯容忍傅六八腐败,也要保全财神菩萨王古泽的面子。这似乎表示他还是一个维护江边县利益的地方保护主义者,其实,只要剥开他的这张画皮,一个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不折不扣的个人主义者的丑陋面目立马便暴露无遗。
不信,请看他是怎么做的------
他胆大:当郑刚还在自掏腰包招待来往官员时,他竟公然违反中央三令五申严禁公款招待的规定,在县里开会期间,大操大办山珍海味酒席,刻意示范县委敢于带头开“闸门”!从此以后大家可以放开手脚用公款招待大吃大喝。
他没魂:公然不怕众目睽睽之下别人怎么讲故事,将身为县计经委主任,惯于搔首弄姿逢场作戏的姬媛媛,搂入膝下做干女儿!怎么样?开了洋荤了吧?一个堂堂县委书记,洪峰就是这样用他践踏原则的胡说八道和无法无天的胆大没魂,搂坏了江边县纯正的党风,污染了江边县清正的民风,最终也把自己搂进了牢房,实在是罪有应得,自作自受。
副县长姬媛媛,戏子。我之所以给她贴上了一个“戏子”的标签,并不是说她有什么艺术的才华,而只是说这位由县计经委主任荣升副县长的姬媛媛,扒掉她乔妆打扮的地方保护主义的花裙子,不过是官场上一个逢场作戏的跳梁小丑,社会上一个卖弄风情的风流女人,在她主管的事关江边县国计民生的计划经济发展上,一个毫无底线丧尽人性的疯狂女人。
作为主管和规划江边县国计民生的主任和副县长,她的发展规划简直令人毛骨悚然!请听她的惊人之语:“江边县多几个艾滋病,经济就上去了”!乖乖!宝宝吓死了!这简直就是要钱不要命啊!这种“规划”,岂不是昧着良心的祸国殃民吗?!这种“发展”,岂不是丧尽人性的疯话鬼话吗?!再看她的对策,就更是狂妄到无法无天!她说:“对待宏观调控,我们就是要关红灯,亮绿灯,闪黄灯!”明目张胆地跟央行实则是跟国家大政方针对着干!
这样丧天害理胆大包天的跳梁小丑,非但没有受到处置,还深得洪峰书记的青睐。以致连她裙带上挂着的两只“油瓶”也沾尽风光,活得有滋有味。
第一只“油瓶”是她的大姐,别看她只是开了个三平米的小店,其空间之大堪比苏果超市,因为它是傅六八钦定的“江行”定点商店,特供嘛!什么烟呀酒呀,狗皮膏药呀,应有尽有,有求必应。要问这个污泥塘水有多深,那就只有天晓得了。天晓得也不怕,洪峰书记不是说过吗,傅六八的经济问题查出来了,王古泽的面子往哪里搁?
第二只“油瓶”是二姐贾妃妃。她既然跟傅六八勾搭成奸,那么,顺哩成章,姬副县长也就成了傅六八的不是小姨子、胜似小姨子的非典型小姨子。这还不算,还有更大的来头,贾妃妃不无自豪地炫耀自已,是邱木中的小姨子。什么小姨子?说穿了,不就是不打自招,招出了邱木中跟傅六八这两条滑不溜秋的泥鳅,竟狼狈为奸,钻进同一条阴沟洞里了。如此,这姬媛媛又多了个邱木中这个非典型的姐夫。掐指一算,姬媛媛的花裙带上,竞然挂上了姐妹俩和哥俩好四只浪里浪当的油葫芦。她就是拖着这四只油葫芦,投怀以抱当上了洪峰书记的干女儿,继而又当上了副县长,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至于别人怎么讲故事,她才不管哩!说到这里,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风流女人,实际上串联并操控了一个以王古泽为“大老板”和以洪书记为“大壮腿”的两个团团伙伙合二为一,把矛头一致对准了抵制和损及他们以权谋私的郑刚。
同饮江边县一江水呵,同顶江边县一片天。屡遭以权谋私的两个团伙围攻打击的郑刚,多么需要县委县政府能挺身而出,为他主持公道,支持他的工作啊!
遗憾的是,尽管金长山副书记力挺郑刚,杨帆县长助力郑刚,奈因“官本位”主义者王书记不作为,“官本人”主义者洪峰书记乱作为,更有利令智昏丧天害理的姬副县长火上浇油,也就使县委县政府在合力制衡王古泽一伙倒行逆施上,显得苍白无力。

当然,即使县委县政府再给力,也无济于事,也仍然扭转不了早已注定了的结局。因为垂直(条条)和地方(块块)在体制的设置上,早就赋予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条条,拥有了居高临下的绝对话语权。这就决定了地方(块块)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是有限的,也就导致了在人事系列矛盾公与私的博奕中,条条凭借绝对的话语权和主宰权,让私字赢得了不该赢得的阶段性胜利。同时,也导致了在体制系列矛盾的较量中,让条条赢得了不该赢得的阶段性胜利。
平心而论,这种人妖颠倒的结局是令人沮丧的,也是值得人们和社会关注和思考的。在条条和块块体制的建设和健全上,怎样尽量做到尽可能的完善和完美?在对待干部德才兼备的全面考察和综合评定上,怎样尽量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不是比“权头”,比“块头”,而是比公正,比公理,从而形成最有利于顾全大局也最有利于发挥干部聪明才智的最大公约数?这委实是值得政治家和社会学家们在顶层设计时,务必认真思考和研讨的一个体制治理课题。
耐人寻味的是,私字在条条人妖颠倒的决策下,虽然赢得了不该赢得的阶段性胜利,但是,《银行风云》的结尾却在暗示我们:这场马拉松式的公与私的博奕,仍然是一盘未下完的棋。郑刚和傅六八都向具有生杀予夺大权的省行和省里,投入了巧妙各有不同的“精气神”,而在郑刚略显强势的氛闱下,傅六八却在这个关健节点上,突然脑萎缩住院,说不准这就是一种司空见惯的唱双簧的老套路-----一种脑不死的“装死”。因此,最终鹿死谁手,且让我们拭目以待,静观新的风起云涌。
综上所述,我们对《银行风云》所展露的人事和体制两大系列的矛盾作了一些浅陋的简析,更触及和透析了诸多人物的灵魂。凡此种种暴露的问题,诸如强化党风民风的建设,完善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监督机制,防范金融的腐败风险,乃至把握经济发展的模式等等问题,都应引起社会的关注和疗救,激起人们的思考和探索。
最后,我还想说点不成熟的看法。《银行风云》作为题材独特的金融长篇小说,本应带着自己鲜明的金融特色,给璀璨的文学星空闪耀出一道与众不同的亮丽星光。现在略感不足的是纵观《银行风云》,其故事的构思,情节的演绎,矛盾的展开,乃至人物形象的设置,多聚集在诸如以权谋私的人事安排上,蝇营狗苟的利益输送上,勾心斗角的打击报复之类相对微观且格调不高的权利纷争上。而这些纷争的“风云”,又是当下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把社会共性的风云浓缩进“江行”这个舞台展示,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淹没和冲淡了本属“江行”特有的金融风云的个性化特色。这不免有些许遗憾。
我在想,如果紧紧围绕具有“江行”特有的金融改革创新这个核心展开风云搏击,同时跳出“江行”写银行,拓宽视野,大胆把整个金融领域一些共性“风云”精挑细选,引进“江行”,水乳交融地化进“江行”风云交结之中,达到透过“江行”个性化的金融风云,看到金融领域共性化的风云,进而看到社会和时代的风云,那就锦上添花、如虎添翼了,《银行风云》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也将放大得更加光彩夺目。
作者简介:
黄显宇: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江苏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诗歌、小说、科学童话、发表文学评论若干。曾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入选全国图书馆好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