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7月8日,应安泽县诗词楹联学会邀请,临汾市平水诗词学会组织开展了“走进石渠村”采风活动。除参观石渠村外,诗人们还走访参观了田家庄民宿景区、岭南水库、千亩稻田、麻衣寺塔、荀子文化园等地。采风归来,诗人们才思泉涌,诗兴喷薄,纷纷创作诗词赋联歌咏。今汇辑成集,以飨读者。
任和畅
安泽县采风
其一 福地石渠村
山岳逶迂环宝岛,沁河湾里自乾坤。
星台星耀承天地,书院书香育子孙。
歌舞琴棋飘玉带,鱼虾谷稻涌金盆。
振兴五业看今日,省级连年示范村。
其二 石渠书院
翠微深处绕山行,一片烟霞百鸟鸣。
川合东西环福地,水流南北育群英。
聆听书记陶陶讲,感受贤人款款情。
常氏创基开义学,荀乡文脉续征程。
其三 石渠千亩水稻田
两委带头何惧难,危峰敢立上云端。
三年试种呈佳绩,千亩经秋仰大观。
水美浇田流玉露,稻香入口品金丹。
诗哥词妹皆来矣,留影张张谁不欢。
其四 沁湾塔影
塔影乾坤百里遥,九龙山上彩云飘。
麻衣神相传高士,老祖仙翁远圣朝。
我辈登临天地阔,故人卜筑古今骄。
沁河流水匆匆过,夕照悠然映碧霄。
其五 麻衣寺栈道回望
西望悬崖栈道存,卡车行处最惊魂。
山形转转高低晃,路曲盘盘左右奔。
极目石渠忘岁月,侧身沁水绕乾坤。
悠悠梦里思犹在,今日通途任远门。
史壮举
荀卿故里寄思
其一
凤起灵山任啸鸣,千年古塔自峥嵘。
云浮峻岭祥光动,水漾康衢紫气生。
自有豪肠酬旧忆,能无老酒慰真情。
怀风欲问桑麻事,击壤乡翁不应声。
其二
白发萧萧意自狂,东风唱罢问斜阳。
常参八索心不昧,漫咀三坟意犹长。
子美能无惊世句,荀卿更有撼天章。
沁河长映山边月,总认斯乡是故乡。
许俊梁
新声七律·荀子文化园面圣
况山仰止透庄严,允敬虔怀聆至言。
后圣谆谆非相论,先哲娓娓劝学篇。
委托必考长和短,行涉当寻车与船。
欲晓东方日出早,请君款步问峰巅。
纪真郎
石渠村行
携侣石渠任我行,后生俊秀竞峥嵘。
身登况岭红尘老,心羡康田黑发生。
自采山肴多雅意,新烹野蔌有真情。
众翁欣慨桑麻事,还约山乡闻鹊声。
张建萍
麻衣寺塔
人到麻衣寺,方知有足奇。
密檐砖作构,横底石镶基。
闻籁叹雄直,听松嗟孑遗。
兴亡渠辈护,日月渥流滋。
归去非空也,野风意藏诗。
安泽稻田试范区
昔日荒丘岭,寥寥对远岑。
画图烟海阔,涧水黛波深。
野雉偎人足,方塘插绿针。
行来平垄上,轻若片云临。
说与小康拟,秋收一地金。
安泽和川水库
岚霭聚云水,泠泠碧一湖。
渚边鸥鸟乱,坝上浪花粗。
远度宜平世,自流成坦途。
尘埃行径绝,暑热此时无。
多是抖音拍,回声笑语扶。
石渠书院
久立空庭里,凝神细打量。
门楣存雅致,壁画满沧桑。
归溯年华久,去寻清夜长。
何堪残牖下,曾坐读书郎。
修葺今人志,力勤声未央。
安泽行听和川书记宣传本土有感
版报六联讲,炎天意未殚。
扎根当马脊,忧稼足餐盘。
浩气生涯煮,雄谈天地宽。
创新从文旅,劳骨鉴心丹。
大好和川在,诗成味苦酸。
张浚祥
赞安泽石渠村(新韵)
昔日唯闻荀子名,何知此地更能行。
先贤秉义人才旺,后辈竭忠家业兴。
光电膜棚增效益,红歌影剧创文明。
平湖稻地八方客,尽赞乡村致富星。
李明
过石渠
振兴五策指航船,两委攻坚勇当先。
入股炼油强本体,筹资筑驿利和川。
山青水净街衢美,人杰地肥瓜果鲜。
更喜脱贫安富后,乡民日日笑开颜。
邢立勇
麻衣寺砖塔
崚嶒势压九龙山,仙语云中缥缈传。
漫道金波湾探饮,谁知宝塔顶惊颠。
循时征雁正成列,失路闲人欲问缘。
寺废塔存群壑杳,且看无际遍梯田。
张惠民
安泽采风
其一 向往
千花吐艳畅心胸,夜未成眠盼晓逢。
一路风清吹耳鬓,多方友集寻荀踪。
坡耕岭种翘根盛,暑去霜临树叶彤。
沁水河悠梭日月,登高望远喜年丰。
其二 安泽和川水库
高山峡谷库深清,燕舞鸥飞紫气萦。
揽胜登高歌景美,挥毫泼墨展卷宏。
漪澜潋滟连天碧,瑞霭氤氲入韵铿。
利国益民传万代,荀公夙愿喜完成。
其三 一咏安泽麻衣寺塔
约友慕名游,林宁道亦幽。
砖雕镶佛久,塔角挂玲悠。
院失禅音寂。僧无日影浮。
环空皆瑞霭,护沁度春秋。
其四 二咏安泽麻衣寺塔
曾传四九塔层分,护沁安民久慕闻。
日暖飞来松岭霭,风凉送走况山云。
雷鸣电闪吟禅语,雪舞松寒壮体筋。
忆昔千年河映月,今观四季景氤氲。
其五 三咏安泽麻衣寺塔
飞檐泽地挺坚身,嵌像环巡护庶民。
转角金铃安梦语,神龛璧洞映星辰。
花开集翠浮祥霭,雨至飘香漫瑞晨。
古往今来多少客,麻衣拂去眼中尘。
其六 赞安泽石渠村
诗朋走进石渠村,顿感情谊似火盆。
百载民房留史记,千年庙宇刻碑存。
多元发展人才集,各业经营富路奔。
两委筹谋描锦绣,迎风沐雨转乾坤。
其七 安泽磨盘路
如龙似币顺坡延,摆尾摇头欲跃川。
步步登高能展目,层层缀叠又相牵。
今朝不惧风霜苦,昔日何辞雨雪煎。
若砚磨盘盛翰墨,荀乡八万绘新篇。
其八 赞安泽石渠村稻田
欣闻数顷稻田香,会友驱车细赏祥。
块块畦中皆叶绿,排排垄里共茎昂。
霞升涌进莺鸥鸭,日落悠游蟹鳝鸯。
技术提高加实干,前途灿烂更辉煌。
其九 赞安泽石渠书院
崇文重教院扬名,酷暑严冬沥胆耕。
四书五经勤诵读,三秋九夏苦修行。
忧民爱国能除棘,启慧增谋可斩荆。
厚德高风培学子,荀公宝典育精英。
其十 赞安泽
开天辟地已千年,锦绣人文紫线牵。
醒世荀公名宇外,麻衣寺塔耸山巅。
驱倭灭蒋镌青史,创业提升效圣贤。
沁水如龙昂首舞,挥毫泼墨绘新篇。
十一 一颂荀子
中华浩瀚史篇长,万代千秋贊语扬。
意绕穹天观日月,思妍哲理演阴阳。
儒家奥学荀公集,佛道繁文圣首装。
久习益民安国策,风调雨顺泽山乡。
十二 再颂荀子
六术良方济世赢,五权妙策培精英。
安民富国尊章法,纳士招贤守律荣。
著作同身辉日月,言谈砺志伴梅蘅。
鸿篇宝典圆华梦,继往开来举纛行。
注:
六术:是带兵打仗需要具备的六种素质、学识和涵养。
五权:是五种值得认真权衡取舍的情况。
纛:大旗。
十三 安泽石渠村
明朝刑部尚书常执礼的旧宅
窗棂老化草掩门,六百多年谱有存。
位至朝官知法律,官为极品感皇恩。
没谋宝藏留儿女,只挂檀额示子孙。
报国安民无撼事,平生磊落励来昆。
左元龙
安泽采风
霍太明珠安泽行,山环水复鼓心旌。
石渠生态得天厚,文旅开盘现异荣。
田舍庄园闲适美,养康胜境爽幽清。
稻禾万亩香飘溢,黎庶千家福继盛。
寺塔麻衣祥瑞聚,古居宅院势姿宏。
沁河荡漾飞银练,南库晶莹展碧泓。
坡载灌乔遮日荫,林巢莺雀戏枝鸣。
难忘抗战驱仇寇,不绝充闻杀敌声。
毓秀钟灵多贵胄,廉颇荀况史驰名。
流长源远岳阳冠,积淀文风骚客倾。
东道敬宾荀子酒,鲜蔬上桌有机烹。
真诚满满感心肺,齿颊留香故友情。
注:2023年7月8日平水诗社同仁赴安泽采风,所到之处皆富诗意。石渠,指石渠村。田舍庄园,即田家庄园。寺塔麻衣,即麻衣寺塔。南库,即岭南水库。
钱串子路随想
锤击杠撬出远山,凿雕斧磕对圆盘。
千年磨砺冠名硙,五谷研罗供众餐。
物是人非科技畅,境迁时过石工叹。
侣分草没任君踩,“钱串”层阶不忍看。
景捷敏
赞石渠村(中华通韵)
为民服务是初心,综改多元见夲真。
文旅开盘探奇路,养生实体觅新春。
光伏水稻迷人眼,别墅宽街醉客亲。
大暖排污容貌变,党群奋进小康村。
胡晋萍
石渠村赞
沁河岸畔笑声飞,屋舍参差透翠晖。
千亩秋苗争势旺,一滩瓜果汁瓤肥。
农家驿站生奇色。书院文涵探古稀。
淳朴民风山水唱,乡村新秀绽芳菲。
张文梅
赞安泽石渠村
其一
未必桃源隐险山,沁水河畔绕炊烟。
崇文能踏康庄道,生态方成白玉篇。
沁丰石中施小技,光伏产业顶高天。
张公幸沐新时代,大汗淋漓也释然。
其二
东喜化风辞丑恶,乡村振兴竞前游。
喜看稻菽千层浪,茶户藤条绿冠油。
村上马车车唱急,屋前瓜院硕瓜稠。
一流和气环境美,蝶影燕飞美俊沟。
其三
沁河美景早名扬,党率黎民奔小康。
偏僻村庄如锦绣,肥田土壤显吉祥。
联合拓展供销路,聚力完成致富庄。
更有雄心实现梦,石渠百姓志坚强。
其四
又见夏天青赋句,白云朵朵冠苍穹。
林中喜鹊啼新韵,山上苍松换旧容。
村路弯弯康养恋,喜看稻子万重躬。
欢声笑语农家乐,朗朗歌声庆岁丰。
其五
鸟语花香村净境,舞台神庙舍楼新。
路灯果树环街巷,电脑轿车遍户邻。
稼穑如今无赋税,石渠从此脱穷贫。
神州处处桃源是,不用渔郎来问津。
麻衣寺塔
九龙山巅飞紫皓,麻衣寺塔在金庆。
五代御修文史记,沁湾塔影笔唱扬。
隆塌地耷巍然立,滚滚洪灾岿亦昂。
国泰民安祥福在,待看石渠再辉煌。
畅彦兵
过石渠
振兴五策指航船,两委攻坚勇当先。
入股炼油强本体,筹资筑驿利和川。
山青水净街衢美,人杰地肥瓜果鲜。
更喜脱贫安富后,乡民日日笑开颜。
石渠村位于安泽县城以北10公里处,山水自然,民风淳朴。近年来,石渠村在党支部书记李睿的带领下,改善了村容村貌,完成了排污系统改造,改变了传统取暖方式, 2020年荣获省级“卫生村”。同时,该村在文旅方面突出康养主题,在农业种植上发展科技大棚和露天瓜果蔬菜,2022年,被评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和乡村民宿示范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