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梁村塔
文/纪凤君
小时候,我在东李官屯公社小屯村居住,在东李小学上学。上三四年级的时候,也就十岁左右。
这个冬天的一个星期天,我们几个同学伙伴有:张洪儒、张同水、张凤安、张玉山,大家伙相约一起,步行上高唐梁村,看梁村塔。据现在的史料记载,梁村塔又名兴国寺塔,也叫菩萨塔。位于聊城市高唐县城北十七公里的梁村镇梁村街东。传说为宋代建造。兴国寺,是中国佛教寺院常用的名字。有寺必有塔,由于坐落在梁村,所以兴国寺塔又称梁村塔。梁村塔为楼阁式砖塔,八角十一级,高38.8米,边长2.85米。基座为正八边形,周长22.8米。对边长6.85米,占地面积33平方米。塔的顶部 置葫芦形塔刹。99年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时,我们从东李公社小屯村出发,路径东李村、卞官桥,王庄、曹庄、小李楼村等村落,走大约二十多华里。我们一路走一路玩,边走边打闹,有的弹琉璃蛋。连跑加追,欢歌笑语。记得当时天是晴朗的,可是路上还有积雪,还不时抓雪团互相攻击一番。走路口渴了,我们抓起一把雪就吃,解渴带凉。
我们打听着道路和村庄行走。大约走到半路上,其中有一个伙伴在附近村庄有亲戚,就走亲戚去了,只说回来时别忘了喊着他。我们几个继续前行。走到晌午后,才看到梁村塔,不禁惊喜万分。大家围着塔转了好几圈,又是摸又是看,近处看了远处看,看了个够,临走前还在塔上刻上自己的名字——那时候没有文物保护意识,现在是不行的。 之后,我们又在附近观看了唐槐,也是文物。据现今资料记载,高唐兴国寺唐槐,位于梁村镇梁村兴国寺院内,树高7米,冠幅13米,胸径95厘米。古树距今1400年左右,唐朝栽种,因此被称作“唐槐”。记得当时唐槐外围还有一道垒的花墙。我们翻过花墙,在树身上又是摸又是看,树身上有个大洞,还长出一棵小槐树,母子树,印象尤深。
我们几个看塔看唐槐,看了一个大中午。这时候都肚子饿了,在附近的烧饼摊上,每个人买了两个烧饼,狼吞虎咽的吃起来。我们商议着赶时间,一边吃一边往回走,吃烧饼渴了,就再顺势抓起一把雪解渴。由于活动大半天也累了,下午回家的路就走的慢了,走走歇歇,没有上午劲头足了。回家的路上,我们又喊着走亲戚的同学,互相鼓励着,在天黑吃饭的时候终于到了家。 想想当时,虽然来回走这么远的路很累,的确很快乐,很有成就感。每当回想起我们小时候几个同学,看梁村塔,看唐槐的情景,确实有一种兴趣,有一种精神,有一种力量在鼓舞着我们,这就是青春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