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京路上有一家王开照相馆。

王开照相馆是中国照相业老字号,由广东人王炽开于1923年独资开设在南京东路378号。
王开照相馆从默默无闻到大名鼎鼎,靠的是王炽开善于经营。
王炽开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举行了隆重的送葬仪式。上海10万市民,也开会悼念孙中山先生。王开照相馆尚未开办前,王炽开在一家美商所开的照相馆工作时,曾经为孙中山、宋庆龄拍照。孙中山平易近人,同他亲切交谈,令他深受感动,留下深刻的印象。孙中山的随从胡汉民,此后成了他的好朋友。孙中山逝世后,王炽开通过关系,派出摄影师前往北京、南京和上海,拍摄了广大人民群众为一代伟人送行的历史性照片,将这些珍贵照片加上“王开摄影”的落款,分送中、高层军政人员和知名人士。这样做,影响很大,使王开照相馆声名大振。 据说,王开照相馆也为蒋介石、宋美龄拍过照,只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
1927年。远东运动会在上海举行选拔赛。运动会举办方以招标方式,招商承包拍摄运动会的各项赛事。王炽开不惜代价投标,获得了这次运动会的所有比赛的摄影权。王开照相馆派出了技术最好的摄影师,并招聘一些摄影人员作助手,组成四个摄影小组,到比赛场摄影。他们使用了当时较高级的“罗勒发来克斯”快镜,抢拍了许多精彩的比赛照片,赶在当天晚上冲洗出来,及时提供给各家报社。当时,上海各报社大都没有专职的摄影记者,而市民却十分关注远东运动会的情况,迫切地想知道更多的信息,尤其是赛场上的实况,因此各大报社竞相向王开照相馆购买每天的竞赛新闻照片。王开照相馆提供照片的条件,是每幅照片都要注明“上海王开照相馆摄”字样。远东运动会是这一阶段上海各报每天必登的头条新闻,王开照相馆拍的照片天都在上海报纸的显要位置亮相,外省市的报纸也纷纷转载,使王开照相馆天天在全国亮相,知名度大增,不仅上海的顾客纷至沓来,连各地来上海的顾客也慕名而来。王开照相馆成了名牌,生意越来越兴隆。
照相馆里珍藏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几乎所有的当红明星的原版留影。许多著名明星在王开照相馆拍摄艺术照,周璇、胡蝶、黎莉莉、阮玲玉、王人美、上官云珠、张织云、陈燕燕、陈云裳、黄柳霜、袁美云、金焰、刘琼等明星,都到这里拍摄照片。郭沫若夫人艺名黎明健的于立群,也在这里拍照。 江青曾在王开照相馆拍了不少明星照,她当时是个名叫蓝苹的小明星。文化大革命中,为销毁与“蓝苹”有关的一切历史证据,江青派人到王开照相馆,取走了蓝苹所有的照片和底片,其余照片被封存在上海市公安局。
王开照相馆吸引了许多明星和想做明星的人,也吸引了大量爱美的人,影响越来越大,顾客越来越多。
除了上述原因外,服务好,照片质量高,是王开照相馆知名度越来越高,生意越来越好的重要因素。他们选用的底片、相纸、洗印药水等照相原材料,都是价格昂贵的进口品牌。抗日战争期间,因抵制日货不用日本产品,为了保证质量,高价从美国、德国购买高档原材料使用。他们千方百计让顾客满意,顾客如对照片不满意,可以重新拍摄,直到满意为止。当时,没有彩色胶卷,彩色照片是在黑白相片上用手工着色的,他们公开承诺,永不褪色。这一点,我可以作证。我结婚时,在他们那里拍的用手工着色的彩色照片,已经过了六十一年,至今没有褪色。
我家住在南京西路附近的新昌路,常常步行去外滩公园(现在的黄浦公园),去附近的新华书店,到中央商场修理东西,都要路过王开照相馆,路过时往往会停步观看橱窗中的照片。
结婚时,我同妻子特地到王开照相馆拍了照片,虽然是没有穿婚纱照,也算是结婚照吧,至今还放在我的书桌上。当时没想到,我同王炽开的儿子、儿媳,后来会相识、相知,成为亲密无间的好友。
王炽开生有十一个子女,他的第二个儿子王舜华,很早就参加革命。王舜华上学时爱唱歌,有个同学郑仲芳也爱唱歌,他们是关系极好的知己。王舜华有颗炽热的爱国心,国土沦亡使他难以安心读书,渴望打日本鬼子。郑仲芳是中共地下党员(离休时任中国石油化工进出口公司党委书记),他自己要坚持地下工作,不能离开上海,知道王舜华的愿望后,通过地下党组织,在1942年4月将他送到苏北参加了新四军。王舜华在新四军入了党,后任29军文工团团长。他先后参加了准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战役,进入上海后穿着军装同家人见面。此后,他随军南下,参加解放厦门和攻打金门,留在厦门工作,当时已是团级干部。他同妻子陈铮在29军文工团相识相爱,结为终身伴侣。在解放初的政治运动中,陈铮因其父的历史问题,受到错误处理,被开除党藉、军藉。王舜华决定同妻子共患难,主动辞职转业,谢绝部队的挽留,同妻子一起调到鹰厦公路(江西鹰潭市至福建厦门的公路)建设指挥部,去修建公路。由于受妻子的影响,王舜华这个14级的团级干部,长期得不到提拔,为了对妻子的爱,他作出了牺牲。
王舜华 陈铮
我调到团中央办公厅工作时,王舜华任团中央下属的中国青年报文艺部主任,陈铮也在该报社工作。我同他们没有接触,相互不认识。第一次见到陈铮,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国青年报社的两派在团中央礼堂辨论,她代表所谓的保守派在大会上发言。她从容不迫,口若悬河,有理有据,将造反派批驳得难以招架,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第一次见到王舜华,是在团中央五七干校。我在三连,他们在六连,并无接触。一次,在全校的文艺演出时,大合唱领唱者发出的,具有专业水平的歌声吸引了我,旁人告诉我这是王舜华,我记住了他。
1973年3月,王舜华夫妇同我一起,从五七干校调到国家体委工作,王舜华和我分配在体育报社,陈铮分配到新体育杂志社。从此,相识,相知,成为观点相同,相互关心,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国家体委一直得到周恩来总理的关怀。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周恩来总理点名任命的王猛主任,不受江青的拉拢,她就直接插手,培养自己的帮派体系,以便将国家体委控制在她手里,使国家体委成了重灾区,斗争十分激烈。王舜华夫妇为人正派,是非分明,立场坚定,不谋私利,不跟人,不跟风,经得起考验。
正在江青紧锣密鼓,妄图夺取国家体委领导权时,发生了所谓的“二丁事件”。内蒙古乒乓球队两位丁姓运动员,因同其他队员发生纠纷,对领导不满,写信给国家体委,未达到目的后,他们又到体育报社上访。体育报社几位干部将信转给中央文革,送给了江青。江青见到此信如获至宝,于1974年2月21日写了批示:“应该责成王猛同志妥善处理。赔礼道歉,医治欧(殴)伤。揭开体育系统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盖子。”想搞乱体育战线,打击王猛。王洪文也批示:“完全同意江青同志的意见。请转王猛同志即办”。此事,被称为“二丁事件”。
王猛深知江青的用心。为了应对江青,王猛向内蒙古派出了一个调查组,调查组由国家体委办公厅主任郭连刚为首的五名成员组成,王舜华和我都是调查组的成员。王猛给内蒙古党委书记、军区司令员尤太忠写了亲笔信,请求尤太忠支持调查组工作。尤太忠十分重视,大力支持,为调查组工作提供一切方便。
调查组刚去内蒙古调查,王洪文就派他的秘书廖祖康到国家体委找造反派头头煽风点火,指责王猛不向群众传达,扣压中央领导批示。江青、王洪文召见了庄则栋,指示庄则栋下一步的行动,要庄则栋发动群众大揭大批。
调查组作了深入的调查。了解到,上访的两名运动员有时不参加训练,同一些队友的关系比较紧张。他们同有的队友确实发生过争吵和冲突,但并未发生殴打,也不需要医治什么殴伤。这些,既不是阶级斗争,也不是路线斗争。调查组耐心的做乒乓球队的教练、运动员和丁家兄妹双方的思想工作,促使他们改善关系。这两个运动员和队友的关系有所改善,重新参加了训练。
调查组的调查结果,江青当然不会满意。调查报告遭到江青在国家体委的追随者的批评、指责,难以通过。由于调查组坚持实事求是,不肯按照江青批示的口径写调查报告,使江青企图借此搞乱体育战线的阴谋难以实现。江青在国家体委的追随者,指责王猛对抗江青的批示,捂了体育战线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盖子,秉承江青的旨意发起了揭发批判王猛、李梦华的浪潮。揭批王猛、李梦华的大字报虽然铺天盖地,但没有事实根据,难以批倒王猛、李梦华。江青在国家体委的追随者,分别找调查组成员做工作,逼他们揭发王猛、李梦华。王舜华同调查组其他同志,是非分明,顶住压力,坚持实事求是,不计个人得失,始终没有写过一张大字报,没有揭发过一个字。在内蒙古调查期间,王舜华同我住在一个房间,天天研究情况,交换意见,认识完全一致,没有人能让我们出卖对方。
粉碎“四人帮”后,我调到国家体委做群众体育工作。在上海东昌路医院发现健身强体的《练功十八法》,调查总结后,经国家体委党组批准在全国推广。王舜华大力支持我的工作,体育报先后用四个版的篇幅,宣传《练功十八法》。这套功法,在全国风行一时,并被推广到国外。
1983年3月,王舜华和我两个人,被调到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他先后任宣传司副司长、《侨务工作研究》杂志总编辑、编审。积极参加民主革命,支援抗日战争,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蜚声中外的归侨画家李青萍,仅因有一封说她哥哥是“美蒋特务”检举信,并无证据就被作为“特嫌”长期受审查,划为极右派分子。她被管制、关押、批斗、劳动教养,靠卖水、卖冰棍、拾破烂度日,历经磨难,十分悲惨。为此,国务院侨办、国家科委、文化部组成由我牵头的调查组到湖北省落实政策。但是,阻力不小,湖北省有关部门迟迟不给予彻底平反。王舜华得知后,以《侨务工作研究》杂志的名义到湖北调查,支持我为李青萍落实政策。经进一步调查,李青萍的哥哥不仅不是美蒋特务,而且是离休干部,从根本上否定了李青萍的特嫌问题。李青萍蒙冤三十几年后,终于得到彻底平反,重返画坛。
王舜华和我有缘长期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互相支持,相互关心。我们两家住处距离不远,两家人经常往来,亲密无间。
王舜华的妻子陈铮,粉碎“四人帮”后,得到平反,恢复了党藉、军藉,还给她发了一套新军服。她在《新体育》任编审,主持《围棋天地》杂志工作,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发表了许多体育界精英的文章。晚年,她将文章编辑成书,出版了《奋斗者的足迹》,还了多年的心愿。
王舜华、陈铮在我之前走完人生道路,我常常怀念他们。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