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绝.军号声声五首(新韵)
张国政
重逢
离别数载重相逢,
岁月难割战友情。
面貌苍桑花发鬓,
今天团聚在军营。
梦中音
当年部队高精帅,
会面纹深鹤顶空。
解去戎装初想在,
梦中常响号音声。
育人地
思念泪花湿睡枕,
熟悉身影眼前行。
军营那片育人地,
伴我终生度远程。
练精兵
铆锻车钳精技巧,
武强高艺坦修工。
春秋数度难寻觅,
住事回堪醉眼朦。
再出征
浪起潮平循蹈矩,
航程万里又出征。
新春大地阳光灿,
军号声声伴我行。

读国政友《军号声声伴我行》有感
李旭光
恭贺国政哥军号嘹亮压年大作隆重推出!听到军号,作为曾经的军人,不免生出依恋情怀,平添归属感、根源感!记得儿子读大学时的九十年代后半,刚用手机电话,我曾以军号设为铃声,巧在几天前,还教孙女塔娜识别起床、出操、集合、熄灯等各种号声。马俊哥的回忆文章,我是司号员,完整刻画了由被连长选中,到铁西指挥连报到,每日憋着夜尿到小河边晨练,以及付出嘴唇脱皮的艰苦。文中的于有泉,后来选到警卫班,健谈,帅气,朴素,是我的好朋友,可惜退伍后中断了联系,也不知他后来的人生是怎样走过。或许,砲三连的刘兴能知道。俊马哥文中提到的樊忠信,后从营部下到砲三连,给我当过砲长,退伍后担任过人民警察,退休前任國营农场副场长,生日小于我,又素不饮酒,故没有幽默式交流。总邀我垂钓,作乡野游,惜未成行。所馈泥鳅、野鸭蛋,大饱口福;文中的李宜军,挚友无间,通家之谊。曾与妻造访八郎曙光其家,山东蒸品,烀猪肉、炖本地大公鸡,自是无可品敌。其虎子尽可圈点。俊哥当年与国政、长海同窓学友,与家兄旭辉同届共读一中,是前郭文革前最后一届考录的骄子。那时的一中校园真叫大,单只是校园菜地,就不止几垧地。砲三连的俊哥,守拙任朴,讷言敏行,避锋锐以万里,又抑己扬人以仁德,是我心仪的兄长。料想当年,睿智,帅气,而又修养笃厚的俊哥荣膺司号,是连队的形象、标兵、旗手。五十年后再看郭振财连长,可称得上识珠慧眼,有王良*之才。转眼间,廉颇老矣,王良为我,军号何以为鸣?曹孟德有言,老骥壮心,岂惟伏枥以销渡余年:
自从南昌举义成,
号声每作千军令。
东风劲吹正当时,
动静有致家国梦!
旭光2021.2.5于广州*王良,造父,九方皋等,都是古代相马的伯乐。

我是一名司号员
马俊
昨日战友王长海在集结号战友群里播放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号集》军号嘹亮,听罢七组号谱,心头为之一震,激动不已。太熟悉了这悦耳的军号声,不由让我想起了在部队时练军号的那段青春岁月,抹不掉的那段印象深刻的记忆。1971年,大约5月份左右,连长把我叫到连部,说连里决定让你去学号,当个司号员。虽然当时心里不是滋味,坦克兵不学技术,学什么吹号,但没办法,不情愿接受连长的决定。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第二天背着行李去铁西指挥连报到。班长兼教练员是一名伊春兵,大概叫于成权吧,我印象深的学员还有敬乃彬、史奎然、姚欣、李宜军、樊中信等,其他人名字叫不准了。练号是个苦差事,早晨起床后,不能上厕所,有尿也得憋着。在于班长带领下,跑步奔向指挥连北面大约200米的小清河畔,这就是我们练号的阵地。环境优雅,河水静静流淌,伴着军号声,似乎在演奏优美的合弦。军号是五线谱,也就是五音,“他打丹的离”,如起床号,“打丹的丹的离打丹”。练号时节,正赶上春天,春风劲吹,嘴唇干裂,当碰到号嘴时疼的钻心,既便如此,也得天天坚持。革命战士听党话,千难万险何俱难,坚决完成任务。记得当时我编了一段顺口溜:“革命战士意志坚,党的教导记心间。风吹日晒任摔打,嘴角干裂何俱难。学习雷锋好榜样,愿为革命作贡献。军号声声震天响,我是一名司号员”。于教练对我们要求很严,从不懈怠,我们自已严以律己,从早练到晚,一练就是6个月。每当吹响冲锋号时,心情格外激动,想象中战斗场面浮现在眼前,我军将士冲锋陷阵,一往无前,英勇杀敌,谱写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感觉也很自豪。最终学成结业了,回到了连队。
我们几名司号员轮流在门卫值班,主要负责早晨吹起床号。没多长时间,我们几个就失业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广播放军号了,这样就结朿了吹号生涯。我眷恋这把曾经伴过我的军号,把它放在床头柜里,偶尔拿出来看看。可惜在移防宽甸时,忙乱之中忘拿了,不知去向,非常遗憾。至今每逢听到军号声,就会想起那段学军号的情景,至今念念不忘,曾经的伙伴军号。
不妥之处,由樊中信、姚欣、李宜军斧正,我曾经的学员伙伴,谢谢!

晨梦
林卫平
又听军号嘹亮
又见军旗飘扬
报数的声音依旧铿锵
哨位旁的白杨嫩绿模样
上街、帮厨、洗军装
读一封信吧
读一纸趴在白色褥单上撰写的家书
一一今天,是八一建军节……

上图:修理连老战友分别50年后再相聚时合影

上图:修理连部分老战友分别50年后再次相聚时合影

诗文:集结号老战友
插图:董毅十网络
授权编辑:张国政
2023.9.12日于丹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