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后子美文精选006
从曲阜到尼山
从曲阜回来一年多了才动笔,诚惶诚恐。是孔子太博大太厚重,怕写不深写不透?还是心中凝结的忧思太多,怕写不准写不细?还是自己学疏才浅,怕承载不起丰厚的历史元素?是,不是,或许各种因素都有,迫使手中的笔拿起放下,放下又拿起。在纠结中度过一年后,又实在不忍放弃,只有硬着头皮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在曲阜住的是一个老宾馆——阙里宾舍。古色古香的建筑,有着春秋战国的影子。从宾馆的墙面张贴的一张张照片上,可以看出它曾经的荣耀,这是一所达官显贵云集之地,岁月如流,不知有多少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地方干部、各路富豪在此下榻。宾馆离孔府不足百米。天很热,晚饭后我们一家人出来散步消暑。走到孔府东墙,只见警灯闪烁,围观者众。走近看,是两位商贩打得头破血流,警察正在处理。妻子说:“圣人之地也有打架的?”我们都无语,面对复杂的世界,无语是正常的。当岁月的航船驶离孔子所设想的大同世界2500多年,当市场经济的风云席卷着每个角落,出现利益纷争、打架斗殴,或许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怪不得,1970年瑞士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时曾感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虽是一时感言,却引发众人深思。
花40元钱雇一人力车,满城转转。车夫姓颜,据他说是颜回的正枝正孙,跟孔家是一脉,在曲阜姓孔、姓颜的最多。老颜驼着背,从后面看去,就像一头耕地的牛。这一时段,“三孔”早已闭门,我们沿着城墙、道路无目的地逛着,一座座古老的建筑从身旁掠过,一棵棵高大的树木又迎面而来,嗅着历史的气息,吹着孔子曾经吹过的风,更能感受到岁月深处的沧桑。我把小外孙搂在怀里,孩子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景物。老颜如数家珍地讲述着一个个故事、一个个传说,很是气短、口干舌燥。故事有的可信,有的一听就是民间产物。我跟老颜说,挺累的,专心蹬车,歇歇再讲吧。他说,不累。过了一会,他指着大街东侧的一处古老建筑群说:“这就是颜庙,里面供着俺那老祖宗。”他又说,“曲阜这地方,既沾了老祖宗的光,也吃了老祖宗的亏。”“咋讲?”“还咋讲,你想想,哪里都不能动,不动就活不起来。人人讲孔孟之道,观念保守,啥也不想干。我出来蹬个车,挣个百儿八十的,算是干大事了。哎——”
晚上躺在宾馆松软的床上,翻阅着房间里配置的书。“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读着这些跨越时空的语句,又想起孔子,想起这位给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带来礼仪和秩序的至圣先师,这位两千多年前在世界文化轴心时代诞生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困了,第二天还要去尼山圣境参观。关上灯,不知不觉进入梦乡。
第二天,趋车到尼山圣境参观。上车前,天依然出奇的热,火辣辣的阳光简直要把大地融化。一个小时后,从统一乘坐的旅游车上下来,天地间却倏地清爽起来。为何?是山水相连的缘故。湖面开阔似海,水平如镜。再看那山,层层叠叠的绿,分外清幽。在两座峰峦之间,矗立着高大的孔子像,双手护胸,胡须下垂,长衣飘飘,是那样的从容、淡定、自信、慈祥。走近看,此像乃全铜所铸,高73米,诠释着孔老夫子的阳寿。可以说,这是我见到的孔子最精致、最传神的塑像;也可以说是形神兼备。走在塑像前那开阔的广场上,花60元请香敬上,默默地三鞠躬,奉上我发自内心的敬仰和尊重。
漫步在平整的广场上,我不断地思忖着孔子,思忖着他的思想、他的学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事至极处乃是中庸。天地人妙造自然,儒释道合洗乾坤。其实,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孔子,都有一部《论语》。这些至理名言,闪耀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星河里,潜移默化,不知照耀和影响了多少人?更不知多少人从中受益而成就自我?以至孔子的后人,在北宋金人打过江后,孔端操立刻投降完颜康,被封为衍圣公;几十年后,蒙元灭金,孔元马上投降忽必烈,并亲自入伍清缴汉人;再后来,李自成还没有进山东,孔府就出了告示称李为皇帝;没过几天,李完蛋了,满人来了,孔府马上举行剃头大会。孔府代代都是识时务者。孔子第77代孙,世袭33代衍圣公孔德成在台湾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孔家之所以历代尊贵,不过就是皇家的司仪,一方面先跪下来给民众带个头,另一方面便喊口号让民众一起跪下。
仔细研读《论语》,就会发现,它仅仅是讲道说理的,仅仅是说教。在讲道说理的同时,并没有配套措施,扬善可以,在惩恶方面就无能为力了。2013年7月,有幸到新加坡学习考察,得到的信息并不像有些国人所说,新加坡之所以繁荣昌盛,成为世界的小红点,靠得是儒家思想治国。到了那里方知,他们普遍接受的理念是“英国人走了,却把法治留了下来。”至今他们还保留着世界上最残酷的刑罚——鞭刑。一位朋友利用手中所掌握的人力资源,创办了儒商文化研究会,红火一阵后,参加的企业越来越少。很多企业家说,不是拿不出会费,根本的原因是,在市场经济面前,仅靠加强自身的修为是办不成事的,诚信是有条件的,你讲规则别人不讲,白搭。单纯的说教是徒劳的,绕来绕去,还得靠法律。
在对待孔子的态度上,一代伟人毛泽东是清醒的。他早年尊崇孔子,中年则一分为二,到了晚年就反孔批孔了。任何一个人的思想总是由环境、时代决定的。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毛泽东,是敢于挑战传统的,是敢于说不的,他也是历史上反孔批孔最高统治者第一人。功过是非莫论,仅仅有这份胆识和勇气,就了不起。毛泽东不仅是领袖,而且是一位学富五车的读书人。一方面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另一方面他又是孤苦的,谁能与我同醉?相知年年岁岁。知音难觅啊。在他的周边,干具体事的多之又多,谈书论道的少之又少。他讲的史典谁能理解?他的诗作谁能帮着切磋?有着中华大写意之称的他的书法谁能懂?更别说哲学思想和战略思维了。思想者都是孤独者,孤独者又都是忧郁者。当年,毛泽东来到曲阜,参观“三孔”时,就突然说,孔子其实不姓孔,姓子,在场的者无不惊诧。别忘了那时是没有互联网的,事后一查,的确如此。这就是毛泽东的独到之处,这就是读书人的优势。这就是他在几十年惊涛骇浪中技高一筹、总能化险为夷的原因之一。
一步一步地走着。在孔子像的东西两侧,是浙江人投巨资兴建的大学堂和会议厅。走进大学堂,一砖一石一木皆是精雕细琢。已来过两次的女婿说,此建筑是传世之作,可以说无与伦比。我在一声声惊叹中,频频点头,是对艺术、对劳动、对这种气象的尊重。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天地共同孕育的,而非孤立存在。一层层地往里走着,内心十分复杂。来到最后的舞台处,大屏幕正在上演《论语》的片断,经典的话语配上精美的画面,会把你带到远古,带到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小外孙眼睛直直地望着屏幕,拽了几次都不肯离去。我想,这是东西方文明高度融合而产生的魅力吧。世界已经成了一个谁也离不开谁的共同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已经实现了大同。这应该是孔老夫子生前所预言的气象。
孔子的言论,自古以来就是有争议的,不争议就没有传承和提高。据一位研究孔子的学者讲,《论语》所持的观点是积极的,全面的,立体的。历朝历代的当政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曲解了孔子的本意,而单纯地突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一面,扼杀个性、强调秩序,形成了“皇帝拥有一切,但是没有一个内疚过;百姓一无所有,但是从没有觉得不公”的文化现象。当历史的车轮行驶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是改革开放的缕缕春风把人们唤醒,开始追求自我,开始向往民主、自由,这是历史的必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对孔子及他的学说再认识。
天色渐晚,太阳已由炽白变红。导游指着一望无际的湖水说,孔子的出生地就在湖南岸,离这里不足十里。这里应该是出人物的地方。望着眼前这碧透的水,仿佛映射出历史的背影——纠结的背影,耳边仿佛又响起诗人的诗句:七岁读《论语》晃若一堵墙,七十读《论语》意味方为长。孔子是高山,孔子是海洋。高山可仰之,海水何丈量。
文学是反映社会风云的风向仪,是感应时代脉动的探测器,是解剖民众灵魂的手术刀,是烛照国民精神前行的航标灯。

李炳锋先生简介
李炳锋,笔名:金后子, 1962年3月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顾问,山东诗人书画院副院长。济南周三读书会创始人。
著有《日月清音》《一年的光景》《大地的苍茫》《回望天涯》等八部散文集和《在天地间奔跑》《挤掉生活的水分》诗集。2014年散文《红旗渠畔的沉思》获首届齐鲁散文奖;2018年散文集《大地的苍茫》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散文诗歌散见各类报刊。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